分析有道理,现场多采用一次注浆的方式,自由段在张拉之前也被注浆,如果不采取塑料管等隔离措施,相当于是全长粘结锚杆,锚索预应力将有部分用于抵消在自由段注浆体的摩擦阻力,减小了作用于潜在滑动面的正应力; \6;=$f/?t
此外,即使是采取了锚索涂抹黄油、外套波纹管等措施,这样的一次注浆工艺,也将使得自由段钢绞线首先受力并将力传至锚固段,锚固段钢绞线通过与砂浆体的粘结力,将力传到该段砂浆体上,锚固段砂浆体受拉欲动,必须先推动它前面的自由段砂浆体移动(因为锚固段与自由段砂浆体是统一浇注出的整体)。这样尽管自由段钢绞线与砂浆体分离,但自由段的砂浆体由于受到锚固段砂浆体的推动,从而也调动起了与其周围岩(土)体间的摩阻力,且两段摩阻力的方向是相同的。因此,自由段砂浆体也起到锚固作用,锚固段实际上等于锚索全段长度,这显然是与设计初衷不相符的。 t%530EB3
因此,对于预应力锚索,采用分步两次注浆技术解决,即锚固段先行注浆,并进行张拉锁定后,再对自由段进行注浆,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则锚索预应力全部由锚固段提供。 M>M`baM1
a,78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