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勘察单位需从地质勘察专业角度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系统性核查,重点围绕勘察成果落地性、地质条件符合性及施工质量安全性展开检查。以下是具体检查内容及要点: L~by`q N_
一、地质条件与勘察成果的符合性核查 lA;^c)
(一)地基持力层及地质构造验证 lN{>.q@V`r
持力层确认: VGu(HB8n#
核查地基基础施工揭露的土层分布、岩性特征是否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致(如持力层土层编号、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e7\gd\
▶ 示例:天然地基工程需检查基坑开挖后揭露的土层是否为勘察报告中建议的②层粉质黏土。 1
XJZuv,T:
地质异常处理: M"u=)CT
检查施工中遇到的地质异常(如土洞、软弱夹层、地下水异常)是否按勘察建议处理,处理结果是否经检测合格。 \u(Gj]B#"
(二)地下水影响复核 v0tFU!Q%
核查降水方案是否按勘察建议实施(如降水井布置、降水深度),施工期间是否因地下水问题导致地基扰动。 O,
:|
检查基础工程是否采取勘察建议的抗浮措施(如抗浮锚杆、配重设计),抗浮验算数据是否符合勘察提供的水位参数。 ,Mi'NO
二、地基基础施工与勘察建议的一致性检查 7!FiPH~kM
(一)地基类型与处理措施 Qu7ML]e?z
天然地基: es\
qnq
检查地基开挖尺寸、边坡坡度是否符合勘察对土层稳定性的要求,是否存在超挖、欠挖现象。 _bg Zl
复合地基 / 桩基: rd$T6!I
复合地基:核查地基处理方法(如碎石桩、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参数(桩长、桩径、置换率)是否与勘察建议一致。 PxvxZJf$@
桩基工程:确认桩端持力层选择、入岩深度是否符合勘察报告,桩基施工记录(如贯入度、泥浆护壁参数)是否与勘察土层特性匹配。 Yl?s^]SFU
(二)基坑与边坡工程 d{@'&?tj
检查基坑支护形式(如土钉墙、排桩)、放坡比例是否按勘察对土层力学参数(黏聚力、内摩擦角)的建议设计。 @~N"MsF3
核查边坡工程施工后是否出现勘察报告预警的滑坡、坍塌等风险,边坡监测数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f1}N|hy
三、关键检测数据与勘察指标的对比验证 Gl45HyY_
(一)地基承载力与变形指标 }1+2&Ps50
承载力检测: QtWe,+WWV
对比静载试验、动力触探等检测结果与勘察建议值(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180kPa),需注明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范围。 #N64ZXz_
沉降观测: gm8JxhL
审查沉降观测报告,确认最大沉降量、沉降速率是否符合勘察对地基变形的控制要求(如多层建筑≤50mm,沉降速率≤0.01mm/d)。 Aw4)=-LKO
(二)岩土参数符合性 ]n<Ba7Y
对回填土、地基处理材料的压实度、压缩模量等参数,核查是否达到勘察建议的技术指标(如压实系数≥0.94)。 oWi#?'
四、施工异常与勘察建议的处理闭环 X%fLV(
(一)勘察问题整改复查 !8W0XUqh+
检查施工过程中因地质问题引发的质量问题(如地基不均匀沉降、桩基缩颈)是否按勘察出具的处理方案完成整改,复查记录是否齐全。 X.,R%>O}`P
示例:若勘察建议对局部软弱土采用注浆加固,需核查注浆范围、压力记录及加固后的承载力检测报告。 m(kv:5<>
(二)设计变更的勘察复核 R\#5;W^
对she及地基基础的设计变更(如地基类型变更、持力层调整),检查是否经勘察单位确认,变更后的实施效果是否符合勘察补充建议。 H1KXAy`&
五、文件资料的完整性与合规性审查 Zy:q)'D=
(一)勘察相关资料 m39.j:BG5
核查经审查的勘察报告、补充勘察文件、勘察变更联系单是否齐全,编号与验收资料一致。 OT6Te&
检查勘察单位对施工方案(如基坑开挖方案)的回复意见是否归档。 W_Y56@7e
(二)检测与验收记录 {_$['D^az
抽查地基基础检测报告(如桩基完整性检测、地基土载荷试验)的检测方法、数据是否符合勘察规范要求。 ,1JQjsR
核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如地基验槽记录)中记载的地质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一致。 B9cWxe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