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BhL%)} :*/'W5iM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山脉的东南段。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发和建设起来的以林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林业城市和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之一,素有“红松之乡”和“祖国林都”之称。在全省整体经济发展和“二次创业、富民强省”目标的实现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随着伊春市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不但破坏了地表生态环境,而且诱发了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发生,严重制约了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及对伊春市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国地质调查局以水 [2004]014—21号文件形式将“黑龙江省伊春、海林、黑河市(县)地质灾害调查”任务书下达到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该项目具体工作依据2001年3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印发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和2001年7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印发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空间数据库系统建设技术要求”执行。 'P.y? [VsTyqV a
一、目的、任务 s9?mX@>h AJ:(NV1=
(一)目的 < 5zR-UA> {dbPMx
查明黑龙江省伊春市区(不包括铁力市、嘉荫县)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发育特征、规模及致灾因素,划出地质灾害易发区、隐患点,在完成行政区域内重大地质灾害点防灾预案的编制基础上,协助当地***建立群测群防网络系统、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及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损失,为伊春市***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对伊春市区主要矿区展开地质环境调查工作,为今后城市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打下基础。 >.?yz 4"=(kC~~
(二)任务 ?JuJu1 _xyq25/
按照2001年颁发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实施细则》以及《空间数据库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3D|Lb]= h VQj$TA
1.充分收集调查区以往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水文、气候等资料,重点收集已经发生或有潜在发生危险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等方面的实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d6i}xnmC 3=)!9;uY
2.对已发生的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查清其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等,并对其稳定性和危害性进行评价。 rZI63S tlz+!>
3.对伊春市区内各城镇、林业局、林场、厂矿、村庄、学校(包括灾害易发区内的分散居民点)、重要交通干线、重要工程设施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并对其稳定性和危害性进行初步评价与预测。 dle\}Sy= hm&cRehU
4.在主要矿区(小西林铅锌矿)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的同时,对矿区地下水、地表水及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调查,研究其污染程度和演变过程;对砂金和其它矿产资源开采所引起或诱发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 rJ /HIda ]<zjD%Ez
5.圈定伊春市区内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段。为伊春市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及建议。 tQ }GTqk #cZ<[K q6
6.结合调查成果,对伊春市有关人员进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培训,指导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工作。 =Uk #7U"P ly8IrgtKy
7.协助伊春市***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立地质灾害防治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并编制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预案。 -^NW:L$| YyF=u~l
8.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c!@|y E, j3J\%7^i
二、交通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A!Tl l-} );zH74
(一)交通位置 V lZ+x)E _>k&,p]y
本次调查的工作区范围为伊春市区,面积19602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28°07′30″—129°56′30″, 北纬46°36′00″—48°57′30″。伊春市区东邻鹤岗、汤原,南接依兰、通河,西界铁力、庆安,北与逊克、嘉荫接壤。伊春市区是以伊春区为中心区,由21个卫星城镇组成的群体城市。交通较为便利,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哈尔滨至乌伊岭铁路贯穿南北,绥化—佳木斯铁路在工作区南部通过,并以南岔为中心构成了三向延伸的铁路线。伊春区至各行政区、林业局均有网状公路相连,哈尔滨—鹤岗—伊春—嘉荫公路、哈尔滨—萝北公路在工作区通过,222国道由铁力市延入伊春境内。由铁路、公路组成的陆路交通网可通往全国各地(见图1交通位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