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支持可能是风化深槽,首先我们来谈一下风化深槽与断层的关系:风化深槽等同于断层是明显的误导,一般而言,二者都是应力集中形成的,他们的本质区别在于:断层二侧的岩体会发生相对位移,断层带可能产生外部后期充填(张性,角砾可能与周边岩性不一致),也可能是二侧的岩体受挤压(压扭性,岩性基本一致,多为碎裂结构,可能有局部矽化现象,局部岩质比周边岩体坚硬);风化深槽主要是应力集中形成,周边岩体基本无明显相对位移,岩性与周边岩体一致,无矽化现象,岩体(块)强度绝对较周边岩体软。楼主所说安山玢节理裂隙密集带与风化深槽不矛盾。
从图上看,安山玢节理裂隙密集肯定的,这也是形成风化深槽的条件,在这里,如果是我作勘察,我会谈一下做法:
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复杂场地,而且是山区的复杂场地,那么我们第一步要做的是搜集区调资料,前人的资料可能不全,但能利用的还是要利用,说不定,本场地的风化深槽就可能同周边的大型断裂有关,可以比较一下产状等,看是否为其次生断层或构造破碎带。
第二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及易被忽视的一步:地质测绘。从照片上来看,区域基岩裸露面广,很容易调查,调查的面积要广,比较河谷两侧的岩性变化、产状变化,从图上来看,
如果是断层的话,一定是压扭性的,沿“风化深槽”调查,必要时应辅以钻探或物探,以求证其走向,比较其组成物质的变化。
第三步:物探,不用多说,但要注意线路布置,不只是沿钻孔剖线布置哦。
第四步:钻探,首先非常赞成44楼的说法,那是经验之谈,其次从照片上来看,1.如此破碎段,每钻取芯长度不小于2.0米,不妥;2.没有测试,没有取样,不妥(一般风化深槽的渗透系数类同于同种风化的岩性,而构造破碎带渗透系数稍大,但不绝对);3.未结合物探,将二者分割,不妥;4.钻孔偏少。
下面几点影响我们的判断:1.没有破裂带的特写,想看下其岩性、组成或胶结状态,产状(倾角)等,可进行初判,如果岩性与玢岩不一致,那肯定就是断层了;2.没有水文资料;3.综合地质图与柱状图,南侧孔打完整基岩太少,深度不够等等。
[ 此帖被kkkkboth在2009-09-13 11:1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