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13830阅读
  • 73回复

[疑难诊断]一道渗流题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antuhaha

发帖
189
土币
217
威望
83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0楼 发表于: 2010-07-19
引用第1楼zndxshm于2010-07-15 13:38发表的  :
土的饱和重度=2*20*10=400KN,孔隙水压力大小=10*7*2/cos30=161.6KN
所以抗滑力矩等于((400*cos30-161.6)*tan25+22*2/cos30)*30=4109KN.m

原来这道题大家还没搞明白啊,那我就再说两句吧
首先,无论是哪种方法,只要概念清晰,原理正确,都是可以的,不是非要用哪种方法不可
这道题目,都告诉你是渗流了,而且渗流面的水力坡度也告诉你了,很明白就是渗流问题,而不是静水问题,按孔隙水压力算当然可以,但是这里的孔隙水压力肯定不能是静水压力,所以楼主这里概念上错了,在渗流问题中,它的横断面上基本是等水头的,用静水压力的pgh来计算真的会相差十万八千里
还有,楼主之所以用饱和重度减去孔隙水压力,说明他概念还是清晰的,有效应力原理嘛。但是为什么是在饱和重度*cos30后再减去(孔隙水压力/cos30),有效应力原理也不是随便任何情况都适用的,它只针对竖向应力分量而言,所以如果要用有效应力原理,也应该是(饱和重度-孔隙水压力)之后再乘cos30求法向分量
还有孔隙水压力和浮力的区别。孔隙水压力是没有什么方向性的,这个你可以用测压管试一下,在同一点,各个方向都测一下,是不是孔隙水压力一样。浮力是有作用面的。所以楼主用孔隙水压力/cos30是个概念上的错误。另外孔隙水压力是孔隙水受到的压力,浮力是土受到的压力,受力体是不一样的。我们进行稳定分析的时候,通常取土条作为隔离体,应该是土条受到的力,土条是受力体。
还有李广信哪些话,也不是说规范犯了什么大错,只不过是术语上的误用,动水压力和渗流力的误用,当然pw的作用方向,规范的确前后有矛盾,但是对这道题目正好没有影响,因为浸润线坡度和滑面坡度正好一致
以上只是个人看法,欢迎讨论。
离线zndxshm
发帖
609
土币
1004
威望
489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1楼 发表于: 2010-07-19
土力学书都不看,谁和你讨论
离线yantuhaha

发帖
189
土币
217
威望
83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2楼 发表于: 2010-07-19
不讨论啊,那我走了
离线chx52004

发帖
327
土币
254
威望
79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3楼 发表于: 2010-07-19
一楼解法是正确的,孔隙水压力是垂直作用面的!
离线popeyecn

发帖
109
土币
11345
威望
41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4楼 发表于: 2010-07-19
引用第1楼zndxshm于2010-07-15 13:38发表的 :
土的饱和重度=2*20*10=400KN,孔隙水压力大小=10*7*2/cos30=161.6KN
所以抗滑力矩等于((400*cos30-161.6)*tan25+22*2/cos30)*30=4109KN.m

既然考虑渗流,因为浸润线与边坡平行,夹角均为30度,孔隙水压力的测管水头高度应该是hw=7*cos30*cos30=5.25m呀。
离线popeyecn

发帖
109
土币
11345
威望
41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5楼 发表于: 2010-07-19
土重度引起的抗滑力:20*10*cos30*2*tan25=161.5kN;
孔隙水压力引起的下滑力:10*7*cos30*cos30*tan25*2/cos30=56.6kN;
粘聚力引起的抗滑力:22*2/cos30=50.8kN;
所以总抗滑力为:161.5-56.6+50.8=155.8kN;
抗滑力矩为:155.8*30=4674kN.m。应选C
[ 此帖被popeyecn在2010-07-19 23:58重新编辑 ]
离线zymzym2

发帖
3188
土币
2512
威望
1866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6楼 发表于: 2010-07-20
既然考虑渗流,因为浸润线与边坡平行,夹角均为30度,孔隙水压力的测管水头高度应该是hw=7*cos30*cos30=5.25m呀。土重度引起的抗滑力:20*10*cos30*2*tan25=161.5kN;
孔隙水压力引起的下滑力:10*7*cos30*cos30*tan25*2/cos30=56.6kN;
粘聚力引起的抗滑力:22*2/cos30=50.8kN;
所以总抗滑力为:161.5-56.6+50.8=155.8kN;
抗滑力矩为:155.8*30=4674kN.m。应选C
zym
离线lipulin

发帖
48
土币
1205
威望
10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7楼 发表于: 2010-07-21
大家讨论的激烈啊,学习
离线zymzym2

发帖
3188
土币
2512
威望
1866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8楼 发表于: 2010-07-21
按照规范《GB50330-2002》(5.2.3-2),这道题目计算如下:
题目说水上、水下天然重度一样,
通常有效重度(浮重度)Υ'<天然重度Υ<=饱和重度Υsat
所以天然重度即饱和重度,Υ=Υsat=20
所以有效重度(浮重度)Υ'=Υsat-Υw=10
应为有渗流,又知道底部倾角α等于渗流水面倾角,
所以Pw=10*2*7*sin30=70,全部是滑动力,没有抗滑分量,也没有法向分量
所以法向分量Ni=(3*2*20+7*2*10)*cos30=225
抗滑力Ri=Nitanφ+c*l=225*tan25+22*2/cos30=156
抗滑力矩M=Ri*r=156*30=4680
zym
离线yucinese

发帖
38
土币
1
威望
15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9楼 发表于: 2010-07-22
我觉得60楼说的是有道理的,用静水压力,或者说是浮力来算,的确不妥,因为如果这样算的话,题中画三角的水面线等于默认是水平的了,既然水面线画成斜的,说明是一个和滑面平行的渗流。在水头的选择上应该用65楼,66楼的那种算法,但是至于这个说法,应该叫孔隙水压力,还是动水压力,还是渗流力,我就糊涂了,另外,这个力的施加方式应怎样算,也不太清楚,希望楼下继续讨论
离线chiaotung

发帖
1542
土币
324
威望
123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0楼 发表于: 2010-07-22
学习了~~~~~~~~~~~~~~~~`
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Mail:ChiaoTung@gmail.com
离线973808428

发帖
949
土币
831
威望
555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1楼 发表于: 2010-07-22
“土工原理”(下)438页详细介绍了滑动面两种有效应力的理解,并指出在瑞典条分法中,趋向于将“土条总重减去水压力后再投影到法向”的方法。

回58楼59楼,土工原理的437页中的孔隙水压力是用待势线求出来的,如果要用这个公式,首先要求出09年的真题6-47的孔隙水压力水头,等于5.25米,代入这个公式,得出的是5098,不是4680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