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安全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高准则——专访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 4E=v)C'
人物名片 z5M6
V8B4e4F
徐绍史 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具有深厚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经济学专业背景的徐绍史,曾长期从事地质工作和政府机构的工作,是一位复合型政府官员。徐绍史先后任原地质矿产部办公厅副主任、主任,广东省地矿局副局长、深圳市地矿局局长,国务院办公厅秘书一局副局长、局长,国务院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等职。 ][?J8F
vFntzN>#
核心观点 Rb:<?&7ZzN
C&vi7Yx
◇四川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临灾避险和工程治理等方面探索、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在一些重大地质灾害中避免了群死群伤,不仅为四川,也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sr&W+4T
J-dB
◇国土资源部将根据实际需要,延续灾后恢复重建特殊用地支持政策,在地质找矿、地灾防治和创新矿业用地机制等方面给予四川支持。 w@cW`PlF
LFHJj-nk
◇相信四川一定能够抓住并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更大进步。 1Pw1TO"Z
oU\7%gQ
◇保护群众生命安全,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最高价值。 JOt(r}gU
$VF,l#aR
采访手记 $'Mf$h
7G-?^
震后他20次来川 N\|z{vn
=%IyR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当天,徐绍史连夜主持召开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支持抗震救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第三天,徐绍史部署安排开展地震灾区1:50000的航空摄影和研究支持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为抗震救灾提供第一时间的航拍数据和指导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随后,徐绍史赶赴地震灾区察看灾情,指导国土资源系统抗震救灾。 C7NSmZ
j+ -r(lZ
6月,徐绍史又带队赴川,听取省政府负责人及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财政、建设、水利等省属有关部门对国土资源部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特殊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国土资源部在地质灾害应急排查、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用地、编制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灾毁耕地整理复垦、恢复矿业生产等方面给予四川极大支持,保障了灾后恢复重建各项任务顺利推进。 \2a;z<(
I(pq3_9$
近3年来,徐绍史多次来川调研。2010年“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的第二天,徐绍史就赶到重灾区四川绵竹市清平乡,现场指导抢险救灾。2010年11月3日,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会在蓉召开,徐绍史对四川汶川地震以来地质灾害防治的经验与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2y^:T'p
hd9HM5{p
在省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的记忆中,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这3年里来川频率非常高。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徐绍史多次来川,深入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地质灾害防治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凸显了国土资源部对四川的大力支持。 FV
"pJ
=NC??e {
在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之际,徐绍史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就四川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等一系列读者关心的问题回答了本报记者提问。 *{fs{gFw9
k"&o)*d
1 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胜利,四川地震灾区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 Hh=fv~X
U[?_|=~7
记者: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已经基本完成,对此您怎么看? @g5y_G{SP
'0q$qN
徐绍史:“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四川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地震发生后,百废待兴,重建任务非常艰巨。在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已经达到,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充分显示了灾区人民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精神风貌,地震灾区迎来了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我们都感到非常欣慰,也深受鼓舞。 Z8xB
a0
Z)E)-2U$@
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四川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依法依规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四川国土资源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在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灾毁耕地整理复垦和农村土地整治、恢复重建用地保障、统筹城乡发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仅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了服务保障,一些探索还具有全国性意义。比如成都市的统筹城乡发展探索,在农村土地整治、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构建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很有借鉴意义。近3年来,四川省国土资源系统的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有关部署,在“保障发展、保护耕地”、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作风建设常态化以及各项日常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些给人的印象都非常深刻。 iUR ij@
Y 2ANt w@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为我国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四川一定能够抓住并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更大进步。在发展过程中,相信四川会更加重视耕地保护,更加重视节约集约用地,更加重视地质找矿突破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Y&O2;q/B
QWfSm^
t
2 特大地震诱发大量次生地质灾害,四川防治地质灾害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 A2M(
ad
IV. })8
记者: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没几天您就到四川指导抗震救灾工作,“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您又在第一时间赶到清平等地查看指导防治工作,地震与山洪泥石流灾害之间有什么联系? T*C25l;w
HBE[q#
徐绍史:汶川特大地震在四川地区诱发大量次生地质灾害。地震造成四川很多地区山体松动、岩石破碎、土壤松散,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风险大大增加,而且这种影响还将长期存在。去年,由于遭受极端恶劣天气,四川等地因短时强降雨引发大量地质灾害,都直接或间接与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有关,“8·13”清平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是一个典型例子。 jmr
.gW
&Z]}rn
作为国务院主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职能部门,国土资源部有责任、有义务支持和协助四川地震灾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给灾区群众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园。这些年来,四川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临灾避险和工程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在一些重大地质灾害中避免了群死群伤,不仅为四川,也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需要加强调研,及时总结推广这些经验。 qovsM M
= N*Jis
记者:您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过,要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一项“生命任务”来抓。在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和“8·13”特大泥石流灾害后,您认为四川应该如何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vQi=13Pw
/CsP@f_Gw
徐绍史:保护群众生命安全,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最高价值。去年8月,我曾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到四川进行专题调研。记得在都江堰市虹口乡红色村六社,我与当地群众座谈时,一位村民,也是我们的基层群测群防员朴素地说:“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全村人的安全,是生命任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c);|'}q
o$.#A]Flb
四川的地质灾害防治,以各级党委、政府为主导,层层部署、落实责任,加强部门协调、联防联控,并不断加强监测预警和宣传,群测群防体系逐步完善。灾区群众的防灾救灾意识很强,群众的临险避灾积极主动,应对地质灾害工作有力、有序、有效。但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地震灾区严峻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四川山高谷深、水系发达,一直是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多发区。特别是遭受特大地震灾害后,山体松动,地质灾害隐患点更多、面更广,一旦遭遇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地质灾害往往突如其来、猝不及防。因此,四川的地质灾害防治任务非常繁重。 =+j3E<w
n
Ab~
四川要立足防大灾、抗大灾,做好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尤其是汛期来临时,要加强巡查、排查、复查,凡是排查出来的威胁人员和重要设施安全的隐患点要及时纳入群测群防体系;要加强应急值守,强化临灾避险,务必在险情出现后第一时间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同时,要注意宣传地质灾害隐蔽性强、突发性强、破坏性强等三大特点和成功预警避灾的典型案例,鼓舞士气、提振信心。国土资源部门要与相关部门联防联控,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 Ei @
L>sLb(2\i
3 国土资源部将给予四川更大力度的支持 kpn|C 9r
Zhfg
记者:在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和地质灾害防治中,国土资源部都给予了四川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四川人民深受鼓舞。我们想了解,在今后四川的发展中,国土资源部还将给予哪些支持? [//i "Nm
CipDeqau2
徐绍史:近3年来,国土资源部在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土地规划计划、用地审批、灾毁耕地整理复垦和农村土地整治等方面给予了四川超常规、大力度的支持。同时,根据2008年8月签署的三方合作协议,国土资源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还要在四川统筹城乡发展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面进行探索,国土资源部还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支持和指导。 96V8R<
]}rNxT4<
2008年6月10日,我们就出台了“5·12”灾后恢复重建的特殊支持政策,明确了8个方面19条具体措施,对灾后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土资源部将根据实际需要,延续有关的灾后恢复重建特殊用地支持政策,并一如既往地帮助四川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我们还将与四川加强衔接与合作,支持四川在地质找矿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地质灾害防治、创新矿业用地机制等方面落实好项目和资金,给予四川更大力度的支持。 u)r/#fUZ
zG ='U
记者:请您对四川地震灾区的发展振兴给予简短寄语。 /y-D_
nahq O|~
徐绍史:经过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四川又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磨难孕育希望,也孕育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相信四川人民一定会继承发扬这种精神,坚持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在新征程上一定会建设出美丽、更幸福的家园。 OU,FU@6,7w
ftPps-
“四川奇迹”的背后 l6HtZ(
E! NtD).=S
四川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汶川特大地震后,全省新增大量地质灾害隐患点。去年8月,四川两次遭受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全省受灾区域第一时间安全转移群众约40万人,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员伤亡,创造了防治地质灾害的“四川奇迹”。 {\1bWr8!U
Wds>'zzS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省委、省政府把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作为重大任务,全省全面实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并把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落实到县、乡政府,将灾害隐患点和责任人向社会公布。同时,对不同类型地质灾害分类开展科学防治。全省国土资源、水利、气象、交通等部门联动配合,各级国土资源系统上下联动,工程建设领域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开展2334项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1248项应急排危除险简易治理,恢复重建3420处群测群防体系,实施28674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程。 xc}[q`vK
6Oy:5Ps8a
由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且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动态性,及早发现隐患、及早落实防灾措施、及时将其纳入掌控范畴等极为关键。近3年来,我省地质灾害调查采取群专结合的多举措核灾、分层次的专业性普查和分时段的复合查灾等多种形式,充分发动群众识灾、报灾,迅速组织专业单位现场排查,及时纳入专业化防治体系。在汛期的重点时段里,坚持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汛后核查。建立多层次、分时段、立体化、动态化的查灾制度,找准隐患点。 F:ycV~bE
6J,h}S
全面发动群众、全民参与防控,是我省防治地质灾害的宝贵经验。全省建立了省、市、县、乡、村、社六级联动的群防群测体系,实行专业性核查与群众参与的动态核查相结合,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逐点划定危险区,有针对性地编制防灾预案,明确预警信号、撤离路线、避灾场所等,掌握了防灾主动权。 KUZi3\p9W>
0@"'S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