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二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
CgxGvM4 随着城市的发展,改变了河流一侧为城市的历史,使得河流变成城市中心河贯穿市区,因此每到汛期,城市防洪就是一项既严肃又紧迫的头等大事。而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又相对滞后于城市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城市经济健康、稳步、可持续的发展,应该重点考虑城区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如何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已经建成的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和拟建的城市防洪工程的前期工作来分析,城市防洪工程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性的修建堤防,而是应该虫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城市旅游、城市环境、城市排涝等有关基础设施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工程,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 Vh o3I[C 因此如何“科学建设城市防洪排涝系统”迫在眉睫,需要政策、管理、技术、产品多方面的支撑,也需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思路。2013年10月首届“城市防洪国际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引发强烈反响和讨论,组织各方同意将其形成惯例,定期召开,推动防洪排涝问题的学术讨论和问题解决。相关各方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从城市防洪和排涝的两个方面共同探讨,促进建立合理的城市洪水内涝综合防治体系,进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n+qa/< s^6"qhTa
SGK=WLGM8 大会官网:http://www.ifufc.com bzh`s<+ gT8%?U: U?W?VEOO!7 一、会议主题 yD\[`!sWk 科学建设城市防洪排涝系统 Z.x9SEe1t 3g''j7
XaH%i~}3 二、时间地点 s>+,u7EV 会议时间:2015年10月14-15日 !^m,v19Ds< 会议地点:中国·广州 l2[{T^ blHJhB&8
}_GI%+t 三、组织结构 P{tH4V23T 指导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 tJgo%P1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lo1GoL\ 主办单位: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C;BC@OE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Bvh4Q 中国水利学会 l$mfsm|{: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 B!iz=+RNC1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 Vub($ 协办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klON6<w 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S2?
} 武汉市水务局 !hS~\+E 承办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城市防洪专业 rJ7yq|^Z 委员会 Th%2pwvER 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6Q}WX[| tQ 大会主席:王浩 IN#Z(FMVC 大会顾问委员会(按姓氏笔画排名)(拟): ~4{| 马德荣、王贤兵、左绍斌、李振东、陈吉宁、章林伟、 x+B7r&#: 杨 榕、赵 晖、郭允冲、敬正书 ^9wQl!e
ob 大会专家委员会(按姓氏笔画排名)(拟): J3P)oM[ 丁心红、山田淳、朱浩川、张建云、张 韵、张建频、 D1g
.Fek5 张善发、张 辰、杨向平、周文波、周建国、郑兴灿、 ;E0aTV)Zp 郭允冲、俞亮鑫、聂梅生、唐建国、程晓陶、 |bWvQdN
竹内邦良、W.F.Geiger、K.HaraldDrager aW.[3M;?v 大会组织委员会(按姓氏笔画排名)(拟): C_q@ixF{ 丁心红、王 薇、左绍斌、李赞堂、阮宝君、刘文君、 t.YY?5l 张玉平、陈英姿、周文波、林家祥、郭守成、唐海英、 J~,Ny_L 蒋志刚、熊正元 *~H\#N|x ~wl4
NKJ+DD:' 四、会议内容1. 排水防涝综合规划大纲实施一周年回顾——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的重点与难点;
2. 基于模型的县区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案例分析——以四川省某县为例;
3. 天津市地道(隧道)内涝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
4. 上海市防汛排水安全的探讨;
5. 城市排水防涝规划的探索与思考——以广州市中心城防洪防涝规划为例;
6. 城市内涝分析及解决措施探讨——以北京市为例;
7. 国外排水防涝规划及设计理念(美国、法国、丹麦等);
8. 排水防涝设施建设与工程实践——顶端设计、系统解决、重点突破;
9. 城市防洪规划气候评价与城市洪涝气象风险预警应急;
QO|roE 10.城市防洪排涝工作预警预报系统和应急联动系统; }_[Bp 11.新形势下我国城市洪涝问题; XA4miQn& 12.城市洪涝应急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0'Y'K6hG` 13.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的重点与难点; |y}iOI 14.排水标准提高与内涝防治建设。 LRa^x44 .*_uXQ 五、论文征稿 +;*dFL 1、热诚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论坛录用论文将在《中国市政工程》正式出版。论文字数不少于2500字(包括图表、公式),以电子文档格式word 图纸以CAD形式提交至:ifufc@wintimechina.com。论文中请务必要注明作者及详细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E-mail。 ,'0Zd(s 2、论文要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推广价值,并且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过。 "T+oXK\B 3、论文提交截至日期为2015年8月31日;论文录用通知时间为2015年9月25日。 +`D,7"{Eu 4、本届论坛采用先投稿、先审、先推荐的原则,组委会对所有收到的稿件将在7 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 AFN"#M <1xs
ya[e
BGO!c[- 六、组委会秘书处联系方式 ICxj$b 参会及赞助事宜联系人:王萌 XI"8d.VR 电话:021 5175 7707 手机:189 16297635 }63Qh}_Y 邮箱:[email=ifufc@wintimechina.com]
ifufc@wintimechina.com[/email]
Q`* v|Lp 大会官网:http://www.ifufc.com =FfxHo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