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2日,大家一起刷新岩土工程的基本概念!暂时的目标是每天刷新一个基本概念,针对一个概念深入剖析、理解。期待着大家抛去完美主义,放下自我保护,畅所欲言,专注成长,共同的进步。特别声明,本人水平有限并不是来给大家上课,仅仅是想起到一个剖砖引玉的作用,更确切地说是求拍砖,所以如果文字中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期待着各位的指正也希望不会惊吓到大家!
DAY186
桩基础
继续桩基础。软土地基上的多层建筑物,当天然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时,刻采用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软土地区多层建筑,若采用天然地基,其承载力许多情况下满足要求,但最大沉降往往超过要求,差异变形超过允许值,进而引发墙体开裂,所以需要采取以减小沉降为目标的疏布小截面预制桩复合桩基,简称减沉复合疏桩基础也叫沉降控制复合桩基。该类桩基础要注意把握三个关键技术:第一,桩端持力层不应是坚硬岩层、密实砂、卵石层,以确保基桩受荷能产生刺入变形,承台底基土能有效分担份额很大的荷载;第二,桩距不能太近(需要5到6倍桩径以上),使桩间土受桩牵连变形较小,确保桩间土较充分发挥承载作用;第三,由于基桩数量少而疏,成桩质量可靠性应严加控制。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桩基,在施工过程及建成后使用期间,必须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直至稳定,系统的沉降观测,包含四个要点:第一,桩基完工之后即应在柱、墙角部位设置测点,以测量地基的回弹再压缩量,等地下室建造出地面后,将测点移至地面柱、墙脚部成为长期测点,并加设保护措施;第二,对于框架-核心筒、框架-剪力墙结构,应于内部柱、墙和外围柱、墙上设置测点,以获得建筑物内、外部的沉降和差异沉降值;第三,沉降观测应委托专业负责进行,施工单位自测自检平行作业;第四,沉降观测应事先制定观测间隔时间和全程计划,观测数据和所绘制曲线应作为工程验收内容,按照相关规范观测直至稳定。明天见。
期待各位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