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时间已经过去3周,但来自汶川震区抗灾的消息,仍牵动国人的心。人们在举国援助灾区,拯救伤员的同时也开始反思:当自然灾害无法避免时,如何减低它的伤害。 #KE;=$(S
z mbZ
u5F}( +4r
?wCs&tM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四度改版 q% EC
?bI?GvSh
Q.ukY@L.'
'HB~Dbq`V
“地震本身其实并不伤人,造成人员伤亡的,是由它引发的房屋倒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其中前者又在人员伤亡统计中占绝大部分。所以,就人类目前的科技能力而言,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最佳办法,应放在提高建筑物抗震设计上。”原建设部抗震办公室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志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K'Spbn!nC
}N]!0Ka
$"fzBM?5
s#P:6]Ar
刘志刚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建筑物抗震研究的专家之一,早在1966年邢台地震之前便开始相关领域的研究。“汶川地区在烈度区划图上是7度,但实际发生的地震是10~11度,远远高于当地建筑的国家法定抗震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讲,灾区建筑物发生大规模倒塌几乎是一种必然。”对于汶川大地震造成如此多的伤亡,刘志刚教授认为震区烈度高于当地建筑抗震设防烈度,是一个主要原因。 JJ-i_5\q
km4g}~N</
C0<YH "
@n@g)`
据刘志刚教授介绍,我国的建筑物抗震规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一次次灾难教训中逐渐完善起来的,其间经过四次修改和完善。新中国成立时,当时国内并没有相关法规,首次引入建筑物抗震概念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前苏联援建中国的151个工程中借鉴“老大哥”的设计规范。 =:/>6H1x
3+9
U1:1[.
h[Mdr
lwJip IO
1966年邢台地震,引起国家的重视。随后于1974年,国家颁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978年汲取唐山大地震的经验教训,对部分内容予以修正;1989年又再度修改。 YxyG\J\|,
!FP"M+
]/44Ygz/
@|=UrKA N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2001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这是它的第四次改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抗震设防烈度,是根据国家地震局公布的《烈度区划图》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区划图中,把我国划分为非震区和震区。建筑物要根据所处地区烈度进行设防。 ^1VbH3M
X" \}sl5
c[:Wf<%|
RH~sbnZ)F
刘志刚教授介绍,国家地震局发布的《烈度区划图》,也经过四次重大修改。第一版是在上世纪70年代,当时划分依据是根据当地历史上发生的最大地震或地质构造相同地区都有可能发生这样的震级来确定。第二版时考虑到时间因素和场地条件,如100年一遇和一般场地。第三版加入概率因素,如50年间有10%概率可能出现的最大强度地震等。第四版把烈度区用地震加速度峰值和特征周期两个参数表示。 (yGQa5v
[gZDQcU
Ux_<d?p
>[Rz
<yv
重预报 轻设防 TPK@*9rI
?gG, t4D
*l-`<.
@\PpA9ebg%
我国的地震抗灾思路和美、日等国有明显不同,虽然它们也属于地震多发国家,但是防灾重点放在提高建筑抗震设防上,并不太重视灾前预报,而我们则是“重预报,轻抗震”。 ,LZ(^u
rS,j;8D-
y||@?Y
0'@u!m?
“这与国家之间的具体国情有关。”刘志刚教授表示。他解释道,地震预报到目前为止仍是世界性的难题,只有辽宁海城地震成功做到灾前预告。地震预报中很难对发震时间、地点、强度做出精确预测。同时,美国、日本是市场经济国家,一旦政府部门预报错误,造成企业因停产疏散人员而出现的损失,需要担负大笔经济赔偿责任。因此发达国家把资金主要用在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上,仅有少部分经费拨给大学、研究所等机构,作为研究地震预报的经费。 g@u;Y5
Z"DW 2k
Azn:_4O
VA2<r(y~(
而我国的国情不同,国有经济占主要地位,不存在因预报错误负法律责任进行赔偿的情况,所以搞灾前预报有“少花钱,多办事”的优势。 ETm]o
D 'n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