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是三鹿集团原董事长田文华案开庭的日子。日前,媒体吹风说,她最高可能被判死刑。在一个私欲过分膨胀的时代里,一个人可以不要信仰,但不能不要命。所以,田文华的生与死,自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对于可能遭遇的死刑判决,有人觉得太重了,有的觉得岂不是便宜了三鹿同行的那些董事长们。如果能从企业伦理底线的角度看待三鹿事件,也许就不会为三鹿负责人的结局而“惋惜”了。多行不义不自毙,其负面影响更恶劣。我们不妨看个最新的报道。
仿瓷儿童餐具因其美观的造型、亮丽的色彩,加上结实耐用,近几年已经成为家长为孩子们首选的餐具。但最近一位家长买的一套儿童餐具,却揭开了儿童仿瓷餐具的黑幕。记者和专家联合通过暗访,发现国内部分企业大量使用尿素等违禁原料生产仿瓷餐具,给众多儿童带来潜在的健康危害。(《北京青年报》12月30日)
尿素、甲醛、脲醛树脂……这些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工原料,居然成为餐具的原材料。病从口入,该是基本的常识了吧,食品不安全,原本已经让我们的一日三餐心有余悸,如果连餐具都是用化工原料制成的,食品安全工作做得再好也是零,我们最终还不得每一口饭都被添加另一种“三聚氰胺”?
尿素等化工产品成为制造餐具的原料,这是孤立的个案还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没有确切的数据佐证之前,我们不敢妄加猜测。不过,脲醛树脂等化工产品的用途,在百度百科上随时可以“获知”——“脲醛树脂主要用于制造模压塑料,制造日用生活品和电器零件,还可作板材粘合剂、纸和织物的浆料、贴面板、建筑装饰板等。由于其色浅和易于着色,制品往往色彩丰富瑰丽。”
野花漂亮,怎奈往往是有毒的。同样,漂亮的餐具成为父母为儿童挑选的对象,有谁知道这些餐具在“色彩瑰丽”的外表下,却是怎样一副狰狞的面孔。我们的反思还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初级阶段,我们还没有养成以点带面看问题的习惯。一个三鹿事件,也只是在担忧奶粉的质量,而忘记了危机人们健康安全的项目实在太多。所以,当三鹿遭殃的时候,究竟还有多少在坑害消费者的商家在窃笑,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企业伦理追求的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企业和某些人利益的最大化。谁颠倒了这个量比关系,为追求一己之小利而不惜牺牲公众之大利,数钞票的手是颤抖的,窃笑也是暂时的,伦理的车轮笃定会将他们碾个粉身碎骨的。三鹿从盈利大户到几个月的时间破产,他们的负责人从头衔众多的功臣被送到地狱的门口候补,再次验证这样一个朴素的真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不到。时辰一到,必然遭报。
“对于这样的厂家,就得一棍子打死,要不然还会害人!”网上的这个帖子,与其说是针对黑心的餐具制造商的怒吼,不如说是对所有突破伦理底线的企业的一种道德判决。但愿这样的谶语早日灵验,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