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 /#nz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给我国造成了巨大损失,从而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地震的深入认识与思考。 iam1V)V
LXCx~;{\
其实,早在1800年以前,我国古代的人民对地震就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与研究。 {7pli{`
,wPr"U+7
公元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器------地动仪,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bpgSP"
=?`c=z3~i$
遗憾的是,地动仪实物和图样失传,只留下了文字记载,实物逐成千古之谜。 lUMdrt0@z
Yoll?_k+
关于张衡地动仪的记载,见于《续汉书》(司马彪)、《后汉纪》(袁宏)、《后汉书》(范晔)三部史书。这些史料记述了地动仪的外观,内部结构,工作过程,以及验震情况。 cl/_JQ&
*gz{.)W
在随后的漫长岁月里,古今中外,许多人都试图复原地动仪,但是,始终没有成功的复原模型出现,大多数都处于概念模型阶段,或者与史书不符,或者复原的实物模型不能正常工作。 E<*xx#p
S`]k>'
l
其中,由我国考古学家王振铎先生,在1951年复原的模型,流传最广。 YA5g';$H*
Q=dy<kg']
该模型由于存在原理性错误,不能正常工作,始终受到中外科学家们的质疑和否定。随着文物考古研究的深入,模型外观上的失误也显露出来。 N4HqLh23H
-D~%|).'
2002年以后,在中国地震局和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成立了“张衡地动仪科学复原”课题组,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国家博物馆、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河南博物馆等多学科的专家组成。 ijU*|8n{>
??/
'kmd
该课题组建立了新的地动仪复原模型,实现了从概念模型到科学模型的跨越。 {(?4!rh
kAGBdaJ"
2005年通过了专家鉴定和国家验收。 Jfl!#UAD|n
7cMv/g^h@
2008年8月完成了定型模型的小型铸造。 0Y5_PTWb+Y
Uoix
f|oh.z_R
t.C5+^+%
'/%H3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