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43034阅读
  • 22回复

[其它]解读:土地复垦方案编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y6km

发帖
275
土币
1050
威望
233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09-02
楼主还有其他未尽事项吗?一块发
离线lkx1101448

发帖
229
土币
1033
威望
80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09-06
    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 TS;MGi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七部委(局)下发的《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以下简称“七部委文件”)精神,加强土地复垦前期管理,做好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评审和报送审查工作,2007年4月,我部下发了《关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审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是七部委文件的第一个配套政策。 C-M op,w  
    一、关于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 xc!"?&\*  
    (一)目的和作用 ;tHF$1!J  
    --实施土地复垦方案的规划指导。明确生产建设单位的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等。 \%)p7PNY  
    --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的依据。为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土地复垦费征收等提供依据。 ojaZC,}  
    土地复垦义务履行方式包括:自行复垦(包括委托方式)和缴纳土地复垦费。对于没有条件复垦和复垦不符合条件的,缴纳土地复垦费。复垦费缴纳后,意味着复垦责任义务转移,复垦由政府组织实施并实行项目管理。复垦义务人可以优先依法申请使用项目资金实施复垦。 {0|^F!1z  
    对于缴纳复垦费的,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要为政府提供判定复垦义务人是否有条件复垦的依据,根据复垦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安排,确定是否缴纳复垦费、缴纳方式、缴纳费用的计算等等。 w/&#UsEIr  
    对于自行复垦的,复垦方案的编制用于指导复垦义务人按计划实施土地土地复垦。复垦义务人根据批准通过的土地复垦方案和年度生产建设计划,制定土地复垦年度计划。按照年度计划实施复垦,按阶段完成复垦后,申请验收,提交土地复垦任务完成情况。验收通过的,复垦的土地依法交付使用;没有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或根据有关规定缴纳土地复垦费。 ~HELMS~-  
    (二)土地复垦方案的管理内容 m4EkL  
    土地是一切生产生活的载体,是万物之源,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作为自然属性,土地是环境组成要素之一;作为社会属性,土地是重要的资源,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同时,土地也是一种资产,是重要的不动产。 Dbgw )n*2  
    在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征地,需要进行征地补偿安置;对于破坏的土地需要复垦补偿,恢复其生产能力、利用功能,达到治理环境、改善生态的目的。因此,土地复垦方案不同于环境评价方案和水土保持方案,要体现以下管理内容: (b(iL\B$D=  
    ——土地规划管理:确保复垦目标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规划,如生态建设、水利、城镇规划相衔接等。 MKbW^:  
    ——土地利用管理:在可行性评价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复垦用途,尽快恢复利用; #q\C"N5ip  
    ——土地权属管理:调整生产建设造成土地破坏到复垦利用过程中的责权利调整关系。强化公众参与,尊重土地权人的意愿,维护土地权利人利益。 w$pv  
    ——复垦工程管理:采取必要的工程生物化学措施,如保持地层的稳定性、恢复地形地貌、平整土地、防治污染等。 xN5}y3  
    (二)编制范围 ` p)#!  
    对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等生产项目,复垦范围是除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以外的因采矿引起的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的土地,包括矿区范围及矿区范围外的影响区。特别说明,压占是指《土地复垦技术标准》采挖废弃的排矸场、尾矿库、废石场、废渣、储灰(泥)等,不包括工业场地和绿化用地。因复垦取土造成的新的破坏,也应包括在方案复垦范围内。 k,?k37%T]  
    对交通、水利、能源等建设项目,复垦范围是指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以外的临时性用地,包括挖土、堆土、堆料、临时道路的修建。 'F@'4[uda  
复垦范围的确定不考虑破坏的土地是否需要征收,也不考虑是否办理临时用地手续。未利用土地的破坏也应当列入复垦的范围。 Mqq7;w@(J  
    2、编制时间要求。为了做到工艺设计应当兼顾土地复垦的要求,土地复垦与生产建设紧密结合,新建、改扩建生产建设项目要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完成编制工作。今后,随着复垦工艺的改进和复垦标准的提高,复垦方案要逐渐影响到生产工艺。 OlP#|x*  
    3、土地复垦方案重编。生产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或所采用的生产工艺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复垦义务人应重新组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 6 R!0v8  
    (三)土地复垦方案分类 uB%`Bx'OW  
    根据采矿权审批权限和建设用地批准权限以及复垦任务的轻重、难易程度等,土地复垦方案分为报告书和报告表。 # RtrHm  
    1、一般性要求: PKP( :3|  
    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依法由国务院审批的建设用地项目和按有关规定由省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批的采矿权项目,应编制报告书,之后填写报告表; 'b-}KDP  
    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其他生产建设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直接编制报告表。 X0m\   
    2、放射性矿种: EprgLZ1B  
    根据《关于放射性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审查工作有关问题的函》(国土资函〔2007〕856号),放射性矿山生产项目,采取井工开采方式的,可以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采取露天开采方式的,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tkBM  
    3、石油天然气: H)5]K9D  
    对新建项目,以采矿权为单位,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对已投产项目,以油气田分(子)公司为单位,按照地形地貌一致性、矿权的相邻性、行政区域的相对完整性编制报告书。报告书范围内的每一矿权有一报告表。 )T^hyi$  
    (四)编制单位和资格 P63f0 F-G  
    1、编制主体。凡已经或可能因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等原因对土地造成破坏的生产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扩建、在建或已投产项目,复垦义务人均应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复垦义务人负责组织编制方案。 O@l`D`  
    2、编制单位资格: *_ "j"{  
    (1)一般性要求:具备省级以上有关部门核发的乙级以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等规划设计资质或具有从事土地复垦规划设计业绩的单位具体承担编制工作。 yPL@uCzA@  
    (2)特殊性要求: $zJ.4NA  
    放射性矿种土地复垦报告书和报告表的具体编制工作必须由本行业有技术能力的单位承担。石油天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和报告表的具体编制工作可以由本行业有技术能力的单位承担。 [u<1DR  
    3、专业人员:因土地复垦涉及到多种专业领域,从目前编制情况看,具有资格的单位必须具有土地、水利、环境、采矿、工程预算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 xy~N?N  
    (五)编制时间要求 v8LKv`I's  
    新建、改扩建生产建设项目要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油气勘探开采方案)完成编制工作; )0NA*<Q+.  
    对已投产、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尚未完工生产建设项目,在规定时间尽快补充编制土地复垦方案 _ ZJP]5  
    二、土地复垦方案评审和审查 km *$;Nli  
    (一)评审和审查流程 j}y"  
    (1)程序 smSUo /  
    申请采矿权的生产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完毕 → 报送评审 → 评审通过 →审查通过→经国土部分审查通过的土地复垦方案评审表→申请采矿权→申请建设用地 k}/0B  
    已取得采矿权的生产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完毕 → 报送评审 → 评审通过 →审查通过→经国土部分审查通过的土地复垦方案评审表→申请年检→申请建设用地 ,ujoGSx}  
    申请用地的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完毕 → 报送评审 → 评审通过 →审查通过→经国土部分审查通过的土地复垦方案评审表→申请建设用地 lOVsp#  
    (2)材料要求 %zWtPxAf  
    经有审查权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通过的土地复垦方案评审表。需部批准采矿权项目,应当有部审查通过的土地复垦方案评审表,在申请建设用地时应同时出具。 C\1Dy5  
    在此说明,生产项目需要申请用地的,应提供矿区范围内的土地复垦方案,而不是工业广场的土地复垦方案。 =!Ok079{[  
    (二) 评审环节和权限 )s!x)< d;  
    经评审通过的土地复垦方案,必须得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认可。经评审通过的土地复垦方案是建设用地申请、采矿权申请或年检的必备要件。 :Bl $c,J  
    1、生产项目 o0AREZ+I  
    新建、改扩建生产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按照采矿权审批权限,由具有相应审批权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前组织专家完成评审工作; r t f}4.  
    已投产生产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按照原采矿权审批权限,由原审批部门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检查(以下简称“年检”)前组织专家完成评审工作。 NbSwn}e_  
    2、建设项目 f@Db._ E  
    依法需报国务院批准建设用地的新建、改扩建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应在申请用地前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完成评审工作; 'E6)6N  
    正在建设尚未完工的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项目竣工验收前组织专家完成评审工作。 4B) prQ3  
    依法需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应在申请用地前由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完成评审工作。 ~}uTC36C\  
    (三)评审机构 4re^j4L~o  
    1、一般要求:主管土地复垦业务的部门具体负责评审组织工作。可以委托所属事业单位承担具体评审工作。 BwbvZfV|  
    2、特殊要求: Yk:\oM   
    石油天然气:报告书可以定期由部组织开展评审工作。 4\t9(_  
    放射性矿种:报告书、报告表委托核工业集团组织评审 ZMbv1*Vt  
    (四)评审重点和内容 3^8%/5$v  
    1、评审的重点 PQ1\b-I  
    土地复垦方案评审重点为内容的真实性、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Zo8KwkFY  
    主要包括: D{ c`H}/`  
    ——编制单位是否具有资格; 18F7;d N8  
    ——方案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编制要求; lrK5q  
    ——土地复垦目标和任务确定是否合理; |Kb-oM&^#  
    ——确定的复垦土地用途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QzL.S;p  
    ——土地利用现状和复垦面积、范围确定是否准确真实; sq*sbdE  
    ——被破坏土地的预测是否科学; pm^[ve  
    ——复垦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有关要求和当地实际; NKO5c?ds  
    ——方案是否尊重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人意愿; d]CRvzW  
    ——复垦工程及资金测算是否合理、是否基本满足实际要求并有可靠来源; p VLfZ?78  
    ——复垦计划、措施是否可行等。 -V(5U! ^B  
    2、方案评审中的主要问题 3HWI;  
    截至到目前为止,部评审了70个项目,评审通过45个。从目前方案评审不通过的主要原因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XPT2eQ{  
    (1)方案脱离实际。摘抄或克隆于水土保持方案、环境评价方案、开发利用方案或其他教科书等。提出的复垦标准、复垦措施,反映的现状没有结合项目实际;资金预算没有按实际测算等等。 o[_ {\  
    (2)复垦目标和任务确定不合理,破坏土地情况预测不全面,面积偏低,复垦标准偏低。 rqifjsv  
    (3)资金预算偏低,投资不足,保障措施不具体。 [9X1;bO#f  
    《通知》要求,土地复垦义务人和方案编制单位要对方案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负责。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编制单位的态度和能力,最为重要的是态度问题。 <wa}A!fu  
    保证方案的真实性,就要做好方案编制的前期调查,包括现场勘探、召开座谈会、收集资料、增强公众参与程度等。现场调查的数据要实,复垦义务人提供的数据资料要真。科学性要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注意总结实践经验,要多进行类比分析,注意相似案例的比较。编制单位要听取复垦义务人、有关专家、当地群众、相关部门的意见,要到实践中去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 iB{O"l@w  
    3、方案要反映并解决的关键问题: LvB-%@n  
    (1)破坏前土地利用情况: =xg pr*   
    矿区的自然状况、土地权属状况、土地利用现状等。回答谁的地?这块地的自然状况和利用情况?如果是耕地,耕地质量和农作物产量怎样? D/rKqPp|!  
    (2)土地破坏和复垦情况: q_JES4ofx  
    主要回答八个问题:生产建设对土地造成的破坏在什么范围?在生产建设什么环节?以什么方式破坏?破坏的是什么类型的土地?在什么时候破坏?破坏程度如何?面积多大?对改扩建项目、在建或已投产项目土地破坏和复垦情况如何? evq *&.6\  
    (3)复垦目标的确定和实现 {=pf#E=  
    土地复垦目标包括:复垦面积、复垦用途、复垦标准。综合反映复垦土地数量、质量和利用、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方向。至少回答以下系列问题: 7n5 bI\  
    复垦面积多大? Drc\$<9c@  
    什么地方?(Where) p.)G ],  
        复垦前什么地类? Jgb{Tl:r  
    拟复垦为什么地? '\P6NszY~  
    达到什么标准? wtaeF+u-R-  
    采取什么措施? dnH?@ K  
    什么时候复垦?(When) .Q4EmpByCg  
        需要多少工程量? yo3'\I  
    投资多少? gFJd8#6t  
    资金如何保障? /&a[D 2  
    给谁使用? !'MZeiLP  
    如何管护? /=i^Bgh4  
    公众参与情况?是否尊重了土地权利人的意愿? CKyX  Z  
    (五)土地复垦方案审查 )~s(7 4`}  
    根据《关于报部审查的部分行政许可事项电子申报有关事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80号)文件要求,从今年开始,土地复垦方案审查已经纳入建设用地审批、采矿权审批范畴。具有经审查通过的土地复垦方案,才能受理建设用地申请或采矿权申请。 y~jTI[kS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内容: L=?Yc*vg  
    ——方案是否经过专家评审 cW%F%:b  
    ——评审是否通过 \ c9EE-  
    ——对评审提出的意见是否已按要求修改等 [T.kwQf4$  
    ——对改扩建项目,要根据确定的履行土地复垦义务方式,要对复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审查,确定是否签订土地复垦协议或缴纳土地复垦费。 D>PB|rS@  
    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报批建设用地、不发放采矿许可证或不予通过年检。 Jk 0 ;<2j  
在对38个评审项目审查中,有12个因为没有按专家意见修改到位进行修改,1个因为复垦目标不合理要求进行重大修改,2个因为资金预算严重偏低要求重新核实,6个因为报告真实性不足要求重新到现场补充材料。
离线lkx1101448

发帖
229
土币
1033
威望
80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09-06
矿山生产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所需资料 %TP0i#J  
一、图件资料 +<(N]w*  
1、项目所在地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D`V03}\-  
2、用地形图或地类图作底图的总体布置图 !D!Q]M5oU  
3、用地规划图(已统计各地块、地类面积,并明确了土地权属人) eE '\h  
4、矿区地形地质图(比例尺≥1万) ]`b/_LJN$F  
5、勘探线剖面图(或切过主矿体的剖面图) h:}oUr8   
二、报告资料 vm_+U*%c  
1、开采设计书(文本及附图) .IE2d%]?  
2、地质详查或普查报告 "l"zbW WOH  
3、矿山水土保持报告 lo5,E(7~h  
4、矿山环评报告(文本及附图) $~75/  
5、土地征用或租用的有关材料(用地计划或用地规划) 'D;v>r  
6、矿区所在地的土地总体规划(文本) [8v v[n/  
注:上述资料尽可能的提供电子版 !X*+Ct^  
三、其它资料 Vr+X!DeY  
1、矿区所在地的人口、经济状况: WnyEdYA  
矿区所在的          镇,总人口    万,其中农业人口     万。土地总面积        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        公顷,人均拥有耕地       亩,当地居民以从事        为主,主要农用物有                   等,主要农作物产值:     元/亩,主要经济林产值      元/亩。当地工业基础           ,人均收入         元/年,经济            。 [2"a~o\  
矿区内:人口:    人,人均拥有耕地:   亩,林地    亩。 KC[ql}JP  
2、填表资料 D37N*9}  
项目名称: KY~p>Jmh  
单位名称: bx#GOK-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uLz%~F  
单位地址: ZBUEg7c  
企业性质: x* ?-KS|  
项目位置: Rt}H.D #  
用地面积: |@`F !bnLr  
永久性建设用地: iimTr_TEt  
破坏土地面积(包括采矿场、排土场、临时道路、尾矿库、选矿场、生活区等用地): @FKm_q  
项目投资规模: E3@G^Y  
矿山服务年限: 4V@raI-  
四、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委托书(格式要求见附件) $WED]X@X!  
五、编制单位地址及联系办法
离线zca313

发帖
232
土币
7730
威望
164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9-09-06
多谢提供这方面的资料!
离线soilrock

发帖
319
土币
9148
威望
73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0-01-05
恩恩 好帖子啊
孙猴子说:你看那呆子又在乐滋滋的,准又上网了!
离线lkx1101448

发帖
229
土币
1033
威望
80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1-04-27
新《土地复垦条例》已于2011年3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9|BH/&$  
第592号 LL% Aw)Q`  
<KY \sb9  
  《土地复垦条例》已经2011年2月22日国务院第14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O/%6b9+  
                          总 理  温家宝 |y%pJdPk=  
                            二○一一年三月五日 {o>51fXc)  
n92*:Y  
/Q]6"nY  
Dnk}  
土地复垦条例 @G'&7-(h*  
Yx#?lA2gx  
第一章 总  则 6="Qwrk  
x;N@_FZ7KY  
  第一条 为了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规范土地复垦活动,加强土地复垦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条例。 *~Y$8!ad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r7|_Fm Qf  
  第三条 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按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由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称土地复垦义务人)负责复垦。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无法确定土地复垦义务人的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以下称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复垦。 n0)0"S|y1  
  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复垦。 2:[ -  
  第四条 生产建设活动应当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不占或者少占耕地;对依法占用的土地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土地损毁面积,降低土地损毁程度。 skaPC#u  
  土地复垦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济可行、合理利用的原则。复垦的土地应当优先用于农业。 omd oH?  
  第五条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土地复垦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土地复垦的监督管理工作。 s|HpN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和各自的职责做好土地复垦有关工作。 r{LrQ  
  第六条 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实施土地复垦工程、进行土地复垦验收等活动,应当遵守土地复垦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应当遵守土地复垦行业标准。 ;[nomxu|?  
  制定土地复垦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应当根据土地损毁的类型、程度、自然地理条件和复垦的可行性等因素,分类确定不同类型损毁土地的复垦方式、目标和要求等。 )WWqi,T}  
  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土地复垦监测制度,及时掌握本行政区域土地资源损毁和土地复垦效果等情况。 =bKz$ _W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土地复垦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汇总和发布土地复垦数据信息。 IhR;YM[K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加强对土地复垦情况的监督检查。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Z01BzIsR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扰乱、阻挠土地复垦工作,破坏土地复垦工程、设施和设备。 /6fa 7;  
  第九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土地复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广先进的土地复垦技术。 ~t=73 fwB  
  对在土地复垦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 n<,:;0{  
1F|e/h%^  
第二章 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的复垦 U~3uu &/r  
!V.2~V[^M  
  第十条 下列损毁土地由土地复垦义务人负责复垦: fl@=h[g#t  
  (一)露天采矿、烧制砖瓦、挖沙取土等地表挖掘所损毁的土地; dMd2a4  
  (二)地下采矿等造成地表塌陷的土地; |; [XZ ZZ  
  (三)堆放采矿剥离物、废石、矿渣、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压占的土地; I}^Q u0ub  
  (四)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生产建设活动临时占用所损毁的土地。 qe/dWJBa  
  第十一条 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按照土地复垦标准和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规定编制土地复垦方案。 <b.O^_zQF  
  第十二条 土地复垦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 sJtkge:  
  (一)项目概况和项目区土地利用状况; uy'I#^Bt  
  (二)损毁土地的分析预测和土地复垦的可行性评价; K%jh 6c8  
  (三)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 , B90r7K:  
  (四)土地复垦应当达到的质量要求和采取的措施; t_xO-fT)  
  (五)土地复垦工程和投资估(概)算; yV.E+~y  
  (六)土地复垦费用的安排; 3[{RH*nHD  
  (七)土地复垦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J^w!?nk  
  (八)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bYS#Bid{V  
  第十三条 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在办理建设用地申请或者采矿权申请手续时,随有关报批材料报送土地复垦方案。 b;;mhu  
  土地复垦义务人未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或者土地复垦方案不符合要求的,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不得批准建设用地,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得颁发采矿许可证。 xVnk]:c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办理建设用地手续或者领取采矿许可证,本条例施行后继续从事生产建设活动造成土地损毁的,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规定补充编制土地复垦方案。 \:mZ)f3K=  
  第十四条 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按照土地复垦方案开展土地复垦工作。矿山企业还应当对土地损毁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 LC>bZ!(i#  
  生产建设周期长、需要分阶段实施复垦的,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对土地复垦工作与生产建设活动统一规划、统筹实施,根据生产建设进度确定各阶段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工程规划设计、费用安排、工程实施进度和完成期限等。 t GS>f>i  
  第十五条 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将土地复垦费用列入生产成本或者建设项目总投资。 bT>1S2s  
  第十六条 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建立土地复垦质量控制制度,遵守土地复垦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保护土壤质量与生态环境,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Ty&Ok*  
  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首先对拟损毁的耕地、林地、牧草地进行表土剥离,剥离的表土用于被损毁土地的复垦。 ^WF/gup\hS  
  禁止将重金属污染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用作回填或者充填材料。受重金属污染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土地复垦后,达不到国家有关标准的,不得用于种植食用农作物。 2K:Rrn/cR  
  第十七条 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于每年12月31日前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当年的土地损毁情况、土地复垦费用使用情况以及土地复垦工程实施情况。 Yq~$p Vgf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土地复垦义务人使用土地复垦费用和实施土地复垦工程的监督。 ]nIH0k3y  
  第十八条 土地复垦义务人不复垦,或者复垦验收中经整改仍不合格的,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由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代为组织复垦。 PP*',D3  
  确定土地复垦费的数额,应当综合考虑损毁前的土地类型、实际损毁面积、损毁程度、复垦标准、复垦用途和完成复垦任务所需的工程量等因素。土地复垦费的具体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价格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tRZA`&  
  土地复垦义务人缴纳的土地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tN&\  
  第十九条 土地复垦义务人对在生产建设活动中损毁的由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的国有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除负责复垦外,还应当向遭受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损失补偿费。 pLdZB9oD]C  
  损失补偿费由土地复垦义务人与遭受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按照造成的实际损失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土地所在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调解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y/vGt_^;3<  
  第二十条 土地复垦义务人不依法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在申请新的建设用地时,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不得批准;在申请新的采矿许可证或者申请采矿许可证延续、变更、注销时,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得批准。 KT3n -Y-,  
%VH{bpS|i:  
第三章 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复垦 D`9a"o  
x& a<u@[wa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对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进行调查评价。 1XppC[))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土地复垦专项规划,确定复垦的重点区域以及复垦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7jS`4,  
  第二十三条 对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投入资金进行复垦,或者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投资进行复垦。土地权利人明确的,可以采取扶持、优惠措施,鼓励土地权利人自行复垦。 QJ4=*tX)  
  第二十四条 国家对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复垦按项目实施管理。 (/i?F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土地复垦专项规划和年度土地复垦资金安排情况确定年度复垦项目。 5mqwNAv  
  第二十五条 政府投资进行复垦的,负责组织实施土地复垦项目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土地复垦项目设计书,明确复垦项目的位置、面积、目标任务、工程规划设计、实施进度及完成期限等。 {,X}Btnwp  
  土地权利人自行复垦或者社会投资进行复垦的,土地权利人或者投资单位、个人应当组织编制土地复垦项目设计书,并报负责组织实施土地复垦项目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实施。 U0m 5Rc  
  第二十六条 政府投资进行复垦的,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土地复垦项目的施工单位。 /gH[|d  
  土地权利人自行复垦或者社会投资进行复垦的,土地复垦项目的施工单位由土地权利人或者投资单位、个人依法自行确定。 $-w&<U$E  
  第二十七条 土地复垦项目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土地复垦项目设计书进行复垦。 0FAe5 BE7  
  负责组织实施土地复垦项目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加强项目实施中的指导、管理和监督。 ^{}$o#iof  
 j1~'[  
第四章 土地复垦验收 :aHLr[%Mz  
O3JBS^;V2  
  第二十八条 土地复垦义务人按照土地复垦方案的要求完成土地复垦任务后,应当按照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验收,接到申请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进行验收。 O~*`YsL9  
  进行土地复垦验收,应当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踏勘,查验复垦后的土地是否符合土地复垦标准以及土地复垦方案的要求,核实复垦后的土地类型、面积和质量等情况,并将初步验收结果公告,听取相关权利人的意见。相关权利人对土地复垦完成情况提出异议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核查,并将核查情况向相关权利人反馈;情况属实的,应当向土地复垦义务人提出整改意见。 ?mi1PNps#  
  第二十九条 负责组织验收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在接到土地复垦验收申请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经验收合格的,向土地复垦义务人出具验收合格确认书;经验收不合格的,向土地复垦义务人出具书面整改意见,列明需要整改的事项,由土地复垦义务人整改完成后重新申请验收。 (O!Q[WLS  
  第三十条 政府投资的土地复垦项目竣工后,负责组织实施土地复垦项目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进行初步验收。初步验收完成后,负责组织实施土地复垦项目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最终验收。上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组织验收。 <*Bk.>f!  
  土地权利人自行复垦或者社会投资进行复垦的土地复垦项目竣工后,由负责组织实施土地复垦项目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验收。 EP'I  
  第三十一条 复垦为农用地的,负责组织验收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在验收合格后的5年内对土地复垦效果进行跟踪评价,并提出改善土地质量的建议和措施。 Pd8zdzf{  
w<|Qezi3 w  
第五章 土地复垦激励措施 fbrCl!%P  
5 (cgHr"  
  第三十二条 土地复垦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将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耕地、林地、牧草地等农用地复垦恢复原状的,依照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退还已经缴纳的耕地占用税。 q)f-z\  
  第三十三条 社会投资复垦的历史遗留损毁土地或者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属于无使用权人的国有土地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确定给投资单位或者个人长期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或者渔业生产。 360b`zS  
  社会投资复垦的历史遗留损毁土地或者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或者有使用权人的国有土地的,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投资单位或者个人与土地权利人签订土地复垦协议,明确复垦的目标任务以及复垦后的土地使用和收益分配。 wZnv*t_  
  第三十四条 历史遗留损毁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国有土地的使用权人,以及历史遗留损毁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自行将损毁土地复垦为耕地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给予补贴。 'eYM;\%('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历史遗留损毁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作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进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时的补充耕地指标。 aj`_* T"A  
BcaX:C?f  
第六章 法律责任 (3VV(18  
}7HR<%< 7  
  第三十六条 负有土地复垦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X,mqQ7+  
  (一)违反本条例规定批准建设用地或者批准采矿许可证及采矿许可证的延续、变更、注销的; V44M=c7E  
  (二)截留、挤占、挪用土地复垦费的; UFl+|wf  
  (三)在土地复垦验收中弄虚作假的; U(6=;+q  
  (四)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者对发现的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不依法查处的; 5H^"  
  (五)在审查土地复垦方案、实施土地复垦项目、组织土地复垦验收以及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qP5'&!s&!  
  (六)其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 \- f^C}m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办理建设用地手续或者领取采矿许可证,本条例施行后继续从事生产建设活动造成土地损毁的土地复垦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补充编制土地复垦方案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nj4G8/U-q  
  第三十八条 土地复垦义务人未按照规定将土地复垦费用列入生产成本或者建设项目总投资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Hx?OCGj=S*  
  第三十九条 土地复垦义务人未按照规定对拟损毁的耕地、林地、牧草地进行表土剥离,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照应当进行表土剥离的土地面积处每公顷1万元的罚款。 'DdR2  
  第四十条 土地复垦义务人将重金属污染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用作回填或者充填材料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Tg jM@ir  
  第四十一条 土地复垦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报告土地损毁情况、土地复垦费用使用情况或者土地复垦工程实施情况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ozOvpi:k3%  
  第四十二条 土地复垦义务人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而不缴纳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纳的,处应缴纳土地复垦费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土地复垦义务人为矿山企业的,由颁发采矿许可证的机关吊销采矿许可证。 ;RzbPlkl  
  第四十三条 土地复垦义务人拒绝、阻碍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有关责任人员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有关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Hm>@dBhM  
  破坏土地复垦工程、设施和设备,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t~ |)L+  
[/V i*Z  
第七章 附  则 #qDMUN*i  
FoKAF &h7  
  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8年11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土地复垦规定》同时废止。
离线lkx1101448

发帖
229
土币
1033
威望
80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1-04-27
土地复垦新定义
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离线lkx1101448

发帖
229
土币
1033
威望
80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1-04-27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 (试行)
一、总则 TfnBPO  
I6vy:5d  
1、制定依据: )WH;G:$&"  
]L/AW  
为了加强土地复垦管理,促进土地整治与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依据《土地复垦规定》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kNk$[Yfs  
!m:rtPD'  
2、适用范围: tDQuimYu7  
d1BE;9*/7  
本标准适用于《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建设破坏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工业排污破坏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和《水毁土地复垦技术标准》。 Vk:] aveW  
]AB'POa  
3、土地复垦技术质量控制原则: UfSqiu  
',bSJ4)Y  
3.1  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复垦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符合城市规划。强调服从国家长远利益,宏观利益。 bmQ-5SE  
b <z)4  
3.2  依据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兼顾自然条件与土地类型,选择复垦土地的用途,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建设则建设。条件允许的地方,应优先复垦为耕地或农用地。 "?v{?,@  
L0X/  
3.3  复垦后地形地貌与当地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 6%a:^f]  
AU 4K$hC^  
3.4  保护土壤、水源和环境质量,保护文化古迹,保护生态,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次生污染。 `'G1"CX  
#p7K2  
3.5  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Ku`u%5<  
T)o>U &KNP  
4、名词、术语: $2w][ d1  
5j~1%~,#  
4.1  土地破坏:由于人类的生产建设活动导致土地的挖损、塌陷、压占等称之为土地破坏。 lPZYd 8  
Xj5oHHwn  
4.2  土地复垦:指对被破坏的土地,通过采取综合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I,=L;p  
FH)_L1n  
4.3  土地复垦率:已复垦的土地面积与被破坏土地的面积之比。 vf;&0j&`  
Pr'Ij  
即,L(%)=Y/P×100% hl$X.O  
D~b_nFD  
式中:L——土地复垦率(以百分率表示); 1n!xsesSc  
?k$'po*Eq  
      Y——已复垦土地面积(公顷); 9A,ok[J  
v%@)I_6[P  
      P——被破坏土地面积(公顷)。 l4$Iv:  
qV5l v-p  
5、复垦土地质量的检验: EE5mVC&  
?np3*;lw  
5.1  检验的时机: X" Upml  
de_%#k1:L  
复垦为农用地(含林、牧、渔等)的土地复垦,一般由复垦工程和初步生态恢复二部分构成。复垦土地质量的检验,分为二个阶段进行。 _b"K,[0o  
2(AuhZ>  
5.1.1  第一阶段检验: y$y!{R@   
Xe2Zf  
在复垦工程完成后,即可申请第一阶段复垦土地质量的检验。 "[dfb#0z`  
W 9!K~g_  
5.1.2  第二阶段检验: 6~^ M<E  
"cz'|z`  
初步恢复生态后,进行第二阶段复垦土地质量的检验。一般情况下,在复垦工程完成后第三年进行。 ''Hx&  
@! {Y9k2  
复垦后用于渔业等养殖业时,须在第三养殖年进行第二阶段检验。 g[Q+DT  
H b?0?^#  
5.2  检验方法: "'74GY8,  
7g|EqJ7  
对复垦后土地质量的检验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即随机抽取一定量待检验的已复垦土地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独立样本进行检验,样本量一般为5~10%。 I=2b)"t0  
]Ns)fr 6  
5.3  检验内容 <Uc?#;% Y}  
2 9#jKh  
5.3.1  第一阶段检验内容: Tfp^h~&u  
-dS@ l'$  
· 提交文件: `8/D$  
Q<>b3X>O  
土地复垦可行性研究报告; u*$]Bx  
Z=dM7Lj*  
土地复垦设计文件; .$]-::&  
\:4SN&I~  
土地复垦施工文件; 7yQw$zG,Iz  
hn=tSlte  
复垦区当地自然背景资料。 2EiE5@  
<DZ$"t  
· 现场测试: X]}:WGFM  
8/k"A-m  
用于农业测试项目:宏观布局,覆土面积,覆土厚度,地面坡度,平整度,覆土层土壤容重,土壤PH,含盐总量,排灌设施,防洪设施。 +~$pkxD"  
a4&Aw7"X  
用于牧业测试项目:覆土面积,覆土厚度,道路布局,饮水点等配套设施。 9Cz|?71  
T^icoX=c4  
用于林业测试项目:覆土面积,覆土厚度,地面坡度,排水设施。 G@zJf)u}  
8Dkq+H93  
用于渔业测试项目:水源,水质,塘(池)修筑质量,塘面积,塘水深,排水防洪设施。 TPVB{ 107  
d_ 7hh  
用于建筑测试项目:地面坡度,平整度,建筑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区内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H(0G#X  
=Q*x=}NH  
其他用途测试指标依具本情况而定。 z/,&w_8,:  
k~*%Z!V}C  
5.3.2  第二阶段检验内容: E NrcIZ  
SQ DfDrYP  
· 提交文件:(农、林、牧业) VWK%6Ye0  
IU;a$  
土壤培肥措施; ?$#P =VK  
..7 "<"uH  
种植概要。 &%`WXe-`R  
Z&of-[)  
· 现场测试: m5v IS  
G!+Mu2  
农业测试项目:作物长势,土壤有机质,PH值,作物、果实等可食部分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单位产量。 :-Ml?:0_X  
C6'K)P[p  
林业测试项目:生长势,种植密度,成活率,生长量,郁闭度。 zbI|3  
3 sD|R{  
牧业测试项目:生长势,覆盖度,产草量。 /2'l=R5#  
&y&HxV  
渔业测试项目:单位产量,水中及鱼肉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依据所在地区充填废弃物及土源等所含有毒有害物质种类和状况,可选择测定有关特征污染成分)。 MK(~  
Eh*(N(`  
建筑测试项目:地基承载力,变形及稳定性指标。 rK\9#[?x  
tb4^+&.GS  
5.4  检验结果的评估: c2gi 3  
S,x';"  
5.4.1  复垦土地用于农、林、牧业时检验结果的评估内容: F*T$n"^  
JwQ/A[b  
· 提交文件是否齐全; wJC F"e  
jyB Ys& v  
· 现场测试指标是否符合各类场地具体要求,除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环境标准外,其他土壤相当于当地一般水平。 55FRPNx-x  
[1nUq!uTm  
5.4.2  复垦土地用于建筑时检验结果的评估内容: /gn!="J  
Xe&p.v  
· 提交文件是否齐全: x\oSD1t,  
L1Jn@  
包括建筑地基设计文件,地基处理工程施工记录,其他必要的资料等。 Tje(hnN  
~@DdN5  
· 现场测试指标是否符合各类场地《地基与基础工程及验收规范》(GBJ202-83)中有关标准与指标。 (K_{a+$[  
6qSsr]  
5.4.3  复垦土地用于渔业时检验结果的评估内容: oFGWI#]ts>  
6{quO# !  
· 提交文件是否齐全: G6dUm_iB  
~=Q^ ]y,  
包括用于渔业(含养殖)的设计资料,施工验收文件等。 ]iMqIh"  
J0Gjo9L  
· 现场测试指标是否符合渔业水质及有关质量标准。 wXtp(YwlH  
@nAl*#M*D  
6、标准的实施: XZ@ |(_Z  
W{c Z7$d  
6.1  本标准发布后,各类土地复垦必须按此标准规定施行。 f] _'icP  
'&nQ~=3  
6.2  本标准由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Y]tbwOle  
bct8~dY  
6.3  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处理标准实施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e/&^~ $h  
}3_ >  
6.4  土地复垦条件较好的地区,或本标准所列项目及其标准值不完全适应当地特点时,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补充实施本标准。 >}:  
[{`2FR:Cd  
6.5  本标准由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解释。 n,d)Wwe_`y  
l 0U23i  
7、各项目测试方法: w+wtr[;wwL  
BOWBD@y  
7.1  农、林、牧业指标的测试方法: I1 Otu~%d  
c]n"1YNm  
测试项目和方法,依据不同地区采用相应的方法,见表1。 5M/~ |"xk  
9s1^hW2%Q  
7.2  渔业测试指标的测试方法: `FEa(Q+s  
D^gS.X^  
参照《渔业水质标准》(GB1107-89)中所列的部分项目和相应的方法执行,见表2。 7]9,J(:Ed  
Sy' ]fGvx  
7.3  用于建筑测试指标的测试方法: #qFY`fVf1  
Y::O*I2  
地基承载力: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中第五章、第六章及附录四(地基土载荷试验要点)、附录五[土(岩)承载力标准值]、附录六(标准贯入和轻便触探试验要点)中所列方法进行。 R a"hdxH  
)KEW`BC5T  
变形指标: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中变形计算和附录一(沉降观测要点)中所列方法进行。 Mi;Pv*  
qtmKX  
稳定性指标: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中稳定性计算和附录七(抗剪强度指标C·Φ标准值)及《土工试验方法》(GBJ123-88)中三轴压缩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直接剪切试验等中所列方法进行。 80ox$U  
- AU{Y`j  
二、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 .)SR3?   
}'*6 A  
1、适用范围: }V[ORGzox  
l))Q/8H  
表1                 测试项目和方法 f!{@{\  
3I(;c ,S  
序号 QIg'js$W  
项目 p{}4#+-<#H  
单位 \Hdsy="Dnh  
方法 {xH?b0>  
0?}n(f!S  
1 lh[?`+A  
覆土面积 NWP!V@WG  
公顷 XDHi4i47`o  
地测法 VFzIBgJ3  
 6']HmM  
2 uuxVVgWp{  
覆土厚度 On54!m  
m ;s;3cC!  
地测法(多点) YRo,wsj  
$rlrR'[H  
3 UOk\fyD2[  
地面平整度 XT4Gz|k  
m Kk*8  
地测法 'y=N_/+s  
. !Pg)|  
4 #f< v%  
土壤容重 tJybR"NQ  
g/cm3 [h8s0  
?环刀法,!蜡封法 >,E^ R`y  
TDUY&1[  
5 u88wSe<\X  
土壤有机质 OQ- Hn -H  
% =~k c7f{  
土壤有机质测定法 [F'|KcE3  
6i2%EC9  
6 mBE&>}G<  
土壤砾石含量 |JP19KFx'B  
% ,uAp;"YJeV  
筛分法 L SP p  
TL)*onA9  
7 &!OEd ]  
土壤PH值 B]@25  
PH单位 Xjkg7p,HD@  
电极测定法 </WeB3#6  
&w#!   
8 I/%v`[  
含盐总量 yu)^s!UY;  
% vbVOWX6  
电导法,残渣烘干法 N0.|Mb"?t  
\+l*ZNYM3  
9 Dnl<w<}ZU:  
覆盖度 B6Eu."T  
% ^lAM /  
测量法 tAF?. \x"g  
'3Lu_]I-  
10 Z&Ciy n  
其他项目 FY ms]bv  
% ! 5NuFLOf  
酌情参考《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1989 -^546 7  
=E5bM_P<K  
11 7/ ?QZN  
产草量 i'7+ ?YL  
Kg/公顷 h%krA<G9  
实测样方、计算法 #{vC =m73  
y TD4![  
12 Ps74SoD-  
种植密度(造林) ](A2,F 9(U  
株/公顷 _$ivN!k  
实测样方、计算法 xH xTL>,?  
@phVfP"M  
13 Dlq !:dF{&  
造林成活率 5,pNqXRp  
% o87kF!x  
实测样方、计算法 ocFk#FW  
)@X0'X<  
14 REU,"  
郁闭度(造林) =o~GLbsER  
% -cM1]soT  
实测样方、计算法 #3QPcoxa  
=29IHL3  
15 lQ-<T<g  
鱼塘(池)水质 qyv=ot0"~F  
   &CQO+Yr$l  
GB11607-89 __\Tv>Y  
2<jbNnj  
16 i?uJ<BdU[  
鱼、养殖水产品其他测试指标 SG1fu<Q6J  
   t&+f:)n  
GB11607-89 "oX@Z^  
Hf( d x\5  
17 _Y '+E  
单位产量 kK2x';21  
Kg/公顷 #M;Cw}pW  
实测计算 0GW(?7ZC  
-,NiSh}A  
1s4+a^ &  
表2                 测试项目和方法 u 9Wi@sO#  
4-@D`,3L  
序号 Z `FqC  
项目 9H~3&-8&  
测定方法 LMchNTL  
标准编号 ZzA4iT=KO  
[,s{/OM  
1 %xE\IRlR  
色、嗅、味 )v&r^DR_  
   mAkR<\?iTF  
   *Z*4L|zT  
R9X* R3nB  
2 ,&S:(b[D  
悬浮物质 +Z0@z^6\  
滤纸法,石棉柑埚法 )jbYWR *&  
   <X}@afS  
L4I1nl  
3 f)x^s$H  
PH值 ;h> s=D,r  
玻璃电极法 W)I)QinOH  
GB6920-86 x/Pi#Xm  
v=15pW  
4 nlaJ  
溶解氧 {64od0:T  
碘量法 "f|\":\  
GB7489-87 ~GJJ{Bm_  
\M>}-j`v  
5 n5i#GvO^  
生化需氧量(5天,20℃) V3O<l}ak  
稀释与接种法 D&q-L[tA@  
GB7488-87  PDaD:}9  
g6:S"Em  
6 G"3)\FEM  
总大肠菌群 x{IxS?.j+  
多管发酵法,滤膜法 (Hqy^EOZ  
GB5750-85 V3&_ST  
,"!t[4p=f  
7 _w8iPL5:  
s^Lg*t 3I  
冷原子吸收法,双硫腙法 y=)Cid  
GB7468-87 B`,4M&  
SXn\k;F<  
GB7469-87 2 F3U,}  
T0xU}  
8 zoYw[YP9  
ml$"C  
原子吸收法,双硫腙法 mF\r]ovVm  
GB7475-87 {S4^;Va1  
"*O(3L.c-  
GB7470-87 '&{`^l/ MH  
.K>r ao'  
9 6XPf0Gl  
{f;]  
原子吸收法、双硫腙法 D6 B(6 5Y  
GB7475-87 I%]L  
)0Av:eF-+  
GB7470-87 1Ao YG_  
,TY&N-  
10 /*DC`,q  
J{"<Hgb  
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 g+Z~"O]$M  
GB7467-87 &Pu}"M$[MH  
_]W {)=ap  
11 Ar4@7  
HY[eo/nM1d  
原子吸收法,DDTC光度法 S<"T:Y &  
GB7475-87 i,jPULzyjk  
uXPvl5(Y?  
GB7474-87 kWs"v6B  
).HYW _Yih  
12 J0@ ^h  
T\\Q!pY  
原子吸收法,双硫腙法 r:u,  
GB7475-87 zb/w^~J_i  
(orO=gST-/  
GB7474-87 S'"(zc3 =  
__jFSa`at  
13 L7i^?40  
4O Lq  
原子吸收法,丁二肟光度法 QF 2Eg  
   jFYv4!\ju  
%,Fx qw  
14 ][R#Q;y<  
zx  
DDTC-Ag光度法 {J-kcD!bz`  
GB7485-87 }lzUl mRTe  
6X{RcX]/  
15 .s7Cr0^k,|  
氰化物 FL -yt  
异烟酸——砒啶啉酮比色法 0mj^Tms  
GB7486-87 Y'6GY*dL  
/8 /2#`3R  
16 \yeo-uN8  
硫化物 h?H:r <  
对二甲氨基苯胺光度法 G  @ib  
   >W%tEc  
lqPzDdC^>  
17 >P*wK9|(  
氟化物 tm27J8wPzV  
茜素磺酸锆比色法,选择电极法 67zCil  
GB7482-87 }$-;P=k  
}Xv2I$J  
GB7484-87 @?,iy?BSG  
)LESdX  
18 r|[uR$|Y  
石油类 (xnXM}M&2Y  
紫外光度法 JGjqBuz#A*  
   L' w }  
4?GW]'d  
W| S{v7[l  
&sJZSrk|  
M7rVH\:[-  
本标准适用于因采矿、挖砂、取土、水利、交通等生产建设活动产生的废弃土地。包括煤矿、金属矿、非金属矿、砂矿等矿山的露天采矿场、最终采掘带沟道、截水沟、采矿沉陷区、废石场、尾矿库、储灰场、储泥场、渣场,以及其他工业废弃物堆场等各类矿山场地的复垦。 Ic_>[E?k  
8:V:^`KaSs  
2、复垦工艺构成: 8t3,}}TJ  
"0al"?  
复垦土地用于农、林、牧业时复垦工艺一般为二部分构成。即复垦工程和恢复生态两个阶段。由于复垦后用途不同,有的只有复垦工程一个阶段。 R<>ptwy  
}lZfZ?oAz  
3、复垦工程标准通则: Q)}_S@v|%  
~Xa8\>  
3.1  待复垦场地背景资料具备,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壤、植被、区域自然环境和简要社会环境等;待复垦场地原用途的设计、运行及闭坑设计资料;复垦场地利用方向设计论证资料等。 "W:#4@ F  
bnS"@^M  
3.2  待复垦场地利用类型的选择,应与当地地形、地貌及环境相协调。 e)I-|Q4^%  
l_ /q/8-l  
3.3  待复垦场地及边坡稳定性可靠,原有工程设施(坝、堤、堰等)稳定(含地震情况下)。 XD>(M{~  
f>d aK9$(  
3.4  用作复垦场地的覆盖材料,不应含有毒有害成分。如复垦场地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应先处置去除。视其废弃物性质、场地条件,必要时设置隔离层后再行覆盖。充分利用从废弃地收集的表土作为顶部覆盖层。 V> K sbPqR  
k.b->U  
3.5  覆盖后的复垦场地规范、平整。覆盖层容重等满足复垦利用要求。 + D ,Nd=/  
Y0`=h"g  
3.6  复垦场地应有满足要求的排水设施,防洪标准符合当地要求。 lFMQT ;  
9/N=7<$  
3.7  复垦场地有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 Hk)IV"[R  
"p<B|  
3.8  复垦场地有控制污染措施,包括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等。 u*#j;Xc  
`/en&l  
3.9  复垦场地道路、交通干线布置合理。 -X#Zn>#  
4N&4TUIM  
4、废弃露天采矿场复垦工程标准: te e  
a`XXz  
4.1  部分浅采场用于农、林牧业时复垦工程标准: ^ ,`;x  
W10=SM}  
4.1.1  覆土厚度为自然沉实土壤0.5m以上。 24u;'i-y5  
,A`.u\f(:  
4.1.2  覆土后场地平整,地面坡度一般不超过5°。用作水田时,坡度一般不超过2~3°。用作林业、牧业时,坡度不超过25°。 qF9z@a  
04eE\%?  
4.1.3  覆土土壤PH值范围,一般为5.5~8.5,含盐量不大于0.3%。 saMv.;s 1^  
`Oxo@G*@}W  
4.1.4  排水设施满足场地要求,防洪满足当地标准。 ":t'} Eg=6  
&m@~R|  
4.1.5  有控制水土流失措施,边坡宜植被保护。 r=8(n<;Co  
V[&4Km9C  
4.2  露采场用于渔业(含养殖业)时复垦工程标准: d^5OB8t  
kaBP& 6|Z  
4.2.1  有适宜的水源补给,水质符合标准。 b65V*Vbj  
ZMs$C3  
4.2.2  塘(池)面积和深度适中,一般0.3~0.7公顷,深度2.5~3m为宜。 $2l<X KT-  
W-9?|ei  
4.2.3  有良好的排水设施,防洪标准与当地一致。 wBr$3:  
 iC]=S}  
4.3  露采场用作人工湖、公园、水域观赏区时复垦工程标准: V-Ebi^gz5W  
# fvt:iE  
4.3.1  与区域自然环境协调,有景观效果。 7]}n 0*fe  
\nQV{J  
4.3.2  水质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V、V类水域标准。 l(;~9u0sa  
{Vy2uow0  
4.3.3  排水、防洪设施满足当地标准。 }cDw9;~D  
2, bo  
4.3.4  沿水域布置树草种植区,控制水土流失。 7s#,.(s  
{%Mt-Gm'd  
4.4  露采场用于建筑时复垦工程标准: gJYB)LjH"  
;9w: %c1  
4.4.1  待复垦场地应无滑坡、断层、岩溶等不良地质条件,主体建筑应设置于较好地基地段。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确定建筑参数(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指标)。 B J,U,!  
2%0J/]n\A"  
4.4.2  用于建筑的坡度允许值,应根据当地经验,参照同类土、岩体的稳定性坡度值确定。坡度一般不超过20%。 j. 1@{H  
!1+yb.{\  
4.4.3  排水管网布置合理,建筑地基标高满足防洪要求。 KjK.Sv{N  
B&J;yla6`d  
4.5  露采场用于其他用途时复垦工程标准: .L;M-`^  
)HPt(Ck  
根据露采场地形地质条件和利用方向,复垦工程标准另行制定。 rkw^RW^  
<pAN{:  
5、排土场复垦工程标准: y7[D9ZvZ  
qY^OO~[  
我国各类露采矿的排土场,依排岩土工艺和堆放地区,一般分为内排土场和外排土场,包括排土顶部、排土平台和最终边坡等,这些场地均属于复垦场地。其复垦工程包括: pwq a/Yi  
&PJ&XTR  
5.1  排土场整治:包括顶部、平台和边坡整治。  j6zZ! k  
1:2 t4}  
5.1.1  排土场最终坡度应与土地利用方式相适应,一般为26~28°,机械作业区坡度小于20°。 !L..I2'  
Ko6>h  
5.1.2  合理安排岩土排弃次序,尽量将含不良成份的岩土堆放在深部,品质适宜的土层包括易风化性岩层可安排在上部,富含养份的土层宜安排在排土场顶部或表层。 {.vU;  
,^]yU?eU  
5.1.3  排水设施满足场地要求。设计和施工中有控制水土流失措施,特别是控制边坡水土流失措施。 //9M~qHa"  
!JZ)6mtlr  
5.1.4  有合理的道路布置。 y7)s0g>%H  
MfzSoxCb  
5.2  排土场复垦: 3LT[?C]H$  
Tk(ciwB  
5.2.1  在经过整治的排土场平台和边坡,应覆盖土层,充分利用工程前收集的表土覆盖于表层。在无适宜表土覆盖时,也可采用经过试验确证,不致造成污染的其它物料覆盖。覆盖土层厚度应根据场地用途确定。 ZaxBr  
sxac( L  
5.2.2  在采矿剥离物含有毒有害或放射性成份时,必须用碎石深度覆盖,不得出露于边坡处,并应有防渗措施。然后再覆盖土层后,方可用于农、牧业用地。 |3tq.JU  
GEJEhwO;H  
5.2.3  覆盖土层前应适当压实,依不同利用确定压实程度。 eBw6k09C+  
QFn .<@  
5.2.4  覆土工程及其配套工程规范。 4~;x(e@S  
@m*^v\q<u  
5.3  排土场复垦后的利用: rnB-e?>  
DEmU},<S  
5.3.1  用于农业:见4.1中4.1.1~4.1.5各项条款。 ZHQa}C+  
|UA)s3Uhxb  
5.3.2  用于林业: .nXOv]  
1: cD\  
5.3.2.1  覆土厚度0.3m以上。 .2y2Qm  
& ,KxE(C  
5.3.2.2  采取坑栽时,坑内放少许客土或人工土。 !3]}3jZ.  
6 w"-&  
5.3.2.3  边坡缓坡在35°以下可以用于一般林木种植,15°~20°坡度可用于果园(含桑)和其它经济林。 +4<Ij/}p  
IhIPy~Hgt  
5.3.2.4  有满足场地要求的排水设施,边坡有保水肥措施。 mGf@J6wGz  
:nk$?5ib  
5.3.3  用于牧业场地: 37:\X5)z/  
gQXB=ywF  
5.3.3.1  边坡坡度不大于30°。 #=>t6B4af  
-ti nL(?3  
5.3.3.2  内排台阶稳定后,覆土0.2m以上。 tvh)N{j  
2(5HPRQ  
5.3.3.3  场地大的复垦区应有作业通道。 #dcfQ  
*{}Y :  
5.3.3.4  依饮水半径合理布置饮水点。 K,pQ11J  
Q?e]N I^  
5.3.4  用于建筑场地: xMck A<E  
9rO,h|L   
5.3.4.1  排土场复垦后用于建筑时,场地需经过至少3年的自然沉实或植被稳定措施,也可根据建设需要,进行人工处置等办法稳定场地。经测试场地满足稳定性要求,方可用于建筑。 8Ja't8  
q|Oz   
5.3.4.2  边坡坡度允许值根据当地经验,参照同类土(岩)体的稳定坡度值确定,一般坡度值不超过20%。 "qb1jv#to  
1y/_D$~ZO  
5.3.4.3  经试验及计算确定的场地地基承载力、变性指标和稳定性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时,可用作持力层。不能满足要求时,依据岩土性能,场地条件等提出地基处理方法,采用分层压实或其它方法处理。 >5,nB<  
5W UM"eBwL  
5.3.5  用于其它: -b?yzg, 8  
vjfV??XSU  
依据覆土后场地条件和拟定用途等另行制定。 FH"u9ygF  
&y164xn'h  
6、沉陷场地复垦工程标准: s\7]"3:wD  
6xLLIby,  
采矿等活动引起地表沉陷和变形,依其产状和破坏程度可分为二类:深部开采和浅部开采。因此,沉陷区复垦工程基本分为二类,充填沉陷场地复垦和非充填沉陷地复垦。 '"# W!p  
qXI>x6?*  
6.1  沉陷场地复垦工程: ~7$NVKE  
RtE2%d$JT  
6.1.1  充填沉陷场地复垦工程: ;>#YOxPl  
A^ :/*  
6.1.1.1  废石(含矸石)充填: 3bMQ[G  
!G`7T  
· 用废石(含矸石)充填沉陷场地时,根据复垦场地用途,在充填后应适当碾压,压实程度依用途而定。必要时,可分层充填、分层碾压,充填压实后场地必须稳定。 I-=H;6w7  
jrOqspv   
· 当废石有害成份含量高时,应处置。必要时,设置隔离层后再覆土。 }p2YRTHx  
1 uKWvp0\  
6.1.1.2  矿山废弃物充填(包括废渣、尾矿、炉渣、粉煤灰等充填): 3B{B6w}t&  
V(-=@UW  
· 用矿山废弃物充填时,应参照国家有关环境标准,进行卫生安全土地填筑处置,充填后场地稳定。 @Yv+L)  
b+Ly%&  
· 有防止填充物中有害成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的防治措施。视其填充物性质、种类,除采取压实等加固措施外,应作不同程度防渗、防污染处置,必要时,设衬垫隔离层。 +:JyXF u  
0vu$dxb[  
6.1.1.3  其它类型废弃物充填: znNJ?  
*G]zN"Y  
用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充填时,应按6.1.1.2条款处置。 Tc{n]TV  
^#^\@jLm  
6.1.2  非充填沉陷场地复垦工程: 6k|^Cs6~z  
]z^*1^u^ig  
6.1.2.1  高潜水位沉陷场地: {w,g~ew `  
r`t|}m  
依据当地条件,因地制宜,保留水面,集中开挖水库、蓄水池、鱼塘或人工湖等,综合实施沉陷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总体规划。 x *p>l !  
q4'Vb  
6.1.2.2  中潜水位沉陷场地:系指局部积水或季节性积水地带。依据当地条件,因地制宜,可综合实施“挖深垫浅”的措施。即在积水区深挖为深水塘(池),用于渔业等。“垫浅”后场地可改造为水平梯田或水田等。 GIo7- 6kvm  
h x _,>\@  
6.1.2.3  低潜水位沉陷场地:系指基本不积水或干旱地带形成丘陵地貌。 p5 !B  
B~[}E]WEK  
· 对局部沉陷地填平补齐,土地进行平整。 dZS v=UY)  
3,Dc}$t  
· 沉陷后形成坡地时,坡度大,可修整为水平梯田,局部小面积积水可改造为水田等。 Stw%OP@?  
0N" VOEvG  
6.2  沉陷场地复垦后利用: 38I.1p9  
,};UD  W  
6.2.1  用于建筑(采动沉陷区用于建筑的标准另行制订)。 h3}gg@Fm  
U$-;^=;  
6.2.1.1  填充沉陷场地采用分层压实,经测试确证压实质量。 yA74Rxl*6  
D^R=  
6.2.1.2  填充沉陷地地表稳定后,加载进行稳定性分析,满足要求后方可用于建筑。 X4- _l$j  
**].d;~[l  
6.2.1.3  利用压实土地作地基时,不能使用淤泥、冻土、膨胀土以及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物料等作为填料。填料中大于200mm块石去除。若填料中主要成份为易风化碎石时,加强地面排水和表面覆土等措施。有侵蚀性工业废弃物和有机质含量高的生活垃圾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得作持力层。 x/Nh9hh"  
YPq4VX,  
6.2.1.4  一般景观水域、娱乐用水域及游泳区水域,其各自水质分别按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III、IV、V类功能水域水质标准执行。 O.ce"5Y^  
C`p)S`d  
6.2.1.5  用于建筑的地基抗震性能,应执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5x( [fG  
F4Jc7k2  
6.2.2  沉陷区用于渔业: st|;] q9?  
nUgZ]ag=G  
6.2.2.1  水源充足,有排水设施,防洪标准满足当地要求。 9>@@W#TK~  
J\WUBt-M  
6.2.2.2  水深、水面积适宜。 dtXA EL\q  
mX4u#$xs:  
6.2.2.3  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Wr"c  
LF2@qvwD  
6.2.3  沉陷场地用于农、林、牧业:同露天采场4.1中4.1.1~4.1.5条款。 o$S/EZ  
fj/sN HU  
7、废石(含矸石)堆场复垦工程标准: qHAZ)Tz  
}D/O cp~o  
7.1  易风化废石(含矸石)堆场(含自然后矸石堆场)。 ]8Eci^i  
ZQ&A '(tt4  
7.1.1  依风化程度可分为不覆土和覆土复垦。 %syFHUBw  
M9 _G  
7.1.1.1  不覆土复垦:已有风化层,层厚在0.1m以上,颗粒细,PH值适中,可直接用于建立植被。  `PV+.V}  
C4Tn  
7.1.1.2  风化层薄、含盐量高或具有酸性时,应经处置至PH值适合后,覆土在0.3m以上。 p "J^  
KGVAP  
7.2  不易风化废石(含矸石)堆场复垦: GT -(r+u  
F(yx/W>Br_  
7.2.1  进行堆场整治,适当压实。 BdK2I!mm  
xK8n~.T('  
7.2.2  缓坡至边坡稳定,有控制水土流失措施。 n$jOk |W  
MS_@ Xe  
7.2.3  覆土厚度在0.5m以上。 5BztOYn,  
0n'~wz"wB  
7.3  坑栽复垦(用于林、牧业): r87)?-B  
7tEK&+H`  
7.3.1  易风化废石(含矸石)堆场拟坑栽时,应先期备好坑,暴露一段时间,坑内宜放少量客土或人工土,也可放风化碎岩。 y<53xZi  
"0,d)L0,"  
7.3.2  不易风化废石(含矸石)堆场,坑内应放较多客土。 >z(AQ  
Q|!}&=  
7.3.3  强酸性废石(含矸石)不宜采用坑栽法。 w<m) T  
m|7lDfpb  
7.4  新排弃废石(含矸石)应立即进行压实整治,形成面积大、边坡稳定的复垦场地。 # 1S*}Q<k  
gK`o ;` ^  
8、尾矿库、贮灰场、贮泥场地复垦工程标准: nb -Je+  
pPC_ub  
8.1  复垦工程 0:,8Ce  
X2 Z E9b  
8.1.1  待复垦场地及其工程设施稳定性满足要求。 [(hB%x_"  
Oq7R^t`b  
8.1.2  有排水设施,防洪标准满足当地要求。 GaD]qeS-K  
`u./2]n  
8.1.3  废弃的尾矿、赤泥、尘泥等为酸性、碱性时,堆置场地须经处置,处置深度取决于场地利用方向。盐份太大时,应进行去除盐份处置,也可采取深度覆盖。 jK!Y-  
9PU9BYBG  
8.1.4  含有毒有害、放射性成份时,应视其废弃物中含量水平,确定隔离层设置的必要性、层厚、材质等,尽可能深度覆盖。 [RZ}9`V  
?8j#gYx2  
8.1.5  依据各类废弃物性状,确定覆土的必要性、覆土层厚度等。一般覆土厚度0.5m以上。 UE*M\r<  
oKzLt  
8.1.6  覆土后有控制水土流失措施。 @q|I$'K]x  
$yG=exh3v  
8.1.7  复土区有控制粉尘的工程措施。 y_QK _R<f  
3^C  
8.2  复垦土地利用: *;Sj&O  
b1_HDC(  
8.2.1  用于农、林、牧业场地: IRD?.K]*  
_},u[+  
同4.1中4.1.1~4.1.5各条款。 .h{`e>d  
B!6?+< J"  
8.2.2  用于建筑场地: yyG:Kl  
o AvX(  
同5.3.4.1~5.3.4.3各条款。 O TSbhI'v  
.I<#i9Le  
8.2.3  用作其它场地: A[^fG_l4  
?9.SwIxU&  
除执行8.1中8.1.1~8.1.7各条款外,其它标准依据现场条件及利用方向另行制订。 u0\?aeg`  
R{u/r%  
9、生态恢复通则: }fdo Aid~  
L-vy,[9)[*  
9.1  用于农业种植。 )nQA) uz  
j#zUO&Q@  
9.1.1  选择适应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P6@(nGgK<  
!Yd7&#s  
9.1.2  有培肥措施,并有试种植记录。 !bRoNP  
?X~Keb  
9.1.3  灌溉水源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85)。 94\k++kc  
?o?~Df&  
9.1.4  农作物无不良生长反应,有持续生产能力。 "1yXOy^2  
yMB*/vs  
9.1.5  粮食及作物中有害成份含量符合《粮食卫生标准》(GB2715-81)。 xXQDHc -Ba  
)BmK'H+l  
9.1.6  三年后复垦区单位面积经济学产量,不低于当地中等产量水平。 +<7`Gn(n3  
|]*]k`o<)  
9.2  用于林业: gWL'Fl}H  
DavpjwSn  
9.2.1  复垦区位于城镇、风景区、居民区附近,宜种植观赏林、经济林,也可依所在地配置相应的功能林。 :[A>O(  
}y;s(4  
9.2.2  选择适宜树种,特别是乡土树种和抗逆性能好的树种。 %9C_p]P*  
ncjtv"2R  
9.2.3  实行草、灌、乔套种混播。 bC&*U|de  
:>+}|(v  
9.2.4  三年后植树成活率70%以上。 OLg=kF[[  
@FU9!  
9.2.5  三年后郁闭度30%以上 。 ha&2V=  
@Ge\odfF:  
9.3  用于牧业: ef*Vs  
vu Vcv  
9.3.1  选择抗旱、抗盐碱、抗贫瘠优良草种。 H}Z\r2  
N D`?T &PK  
9.3.2  多种草类混合种植。 tY'fFz^Ho  
fq-e2MCX5  
9.3.3  有防治病、虫害措施,有防止退化措施。 ezS@LFaA  
q &]I  
9.3.4  三年后牧草覆盖率70%以上。 t4X:I&l-M:  
8 6y)+h`  
9.3.5  三年后单位面积产草量不低于当地水平。 eEl}.W}  
$qO%lJ:  
9.3.6  具有生态稳定性和自我维持力。 D;*P'%_Z  
L"e8S%UqX  
9.4  用于渔业: Po_y7 8ZD  
`o4alK\  
9.4.1  食用鱼放养面积占总养殖水面85-90%。 Y- esD'MD  
VB=$D|Ll  
9.4.2  保持塘(池)清洁,定期清塘消毒,淤泥厚度不超过20cm;有防止含病源体和病毒等污染塘水的措施;有防止农药、盐渍污染措施。 dTcrJ|/Y  
C+tB$yahO  
9.4.3  第三年塘养鱼单位面积产量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 2)cq!Zv  
bh V.uBH  
9.4.4  鱼质量满足食品卫生要求。 #2{H!jr  
ZgarxV*  
9.5  其它用途: 3V2dN )\  
D;nm~O%  
依据利用方向确定生态恢复类型,具体标准另行制订。 Okxuhzn>"  
:rR)rj'  
v!~tX*q  
AYb-BaIc  
三、建设破坏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 ~?E.U,R  
Q#M@!&  
1、适用范围: Pr|BhX  
$z[FL=h)?+  
适用于非农业建设废弃地(含城镇建设和村镇建设以及工矿建设用地)和农业建设废弃地(含农田建设,水利疏浚和产业调整用地),如:废弃砖瓦窑址、废弃工厂、矿山、废弃水利设施、废弃居住区等。 kMd1)6%6A  
&&SA/;F  
2、复垦工程标准: bYt [/K,  
0[E}[{t`  
2.1  根据废弃场地类型、特点、数量和破坏状况,以及区域所处位置和环境要求,选择适宜的复垦利用类型及复垦方法。必要时,通过可行性研究确定。 K;)(fc  
^6g^ Q*"  
2.2  编制复垦工程规划及复垦工程设计书。 .0 }eg$d  
}Y9= 3X  
2.3  各类型土地复垦: x6N)T4J(  
9eR4?^(3!  
2.3.1  非农业建设废弃土地复垦: M it3q  
FglW|Hwy  
2.3.1.1  城镇建设废弃土地复垦: ] 40@yrc  
MEKsL7  
· 工程施工前,应将所占耕地至少0.2m的表土层取下收集和贮存,一般堆高不超地2m ,并有防止贮存期间流失的措施。 VO u/9]a  
;[) O{%s  
· 工程中剩余的土方,应集中定点保存。 ?E +[  
Fw.df<  
· 充分利用不含有害成分的废弃物作为充填物,以剩余土方覆盖后恢复为农田。 mQd L"caA  
z.Y`"B'j`  
2.3.1.2  村镇建设废弃土地复垦: K)DpC*j  
J> Z.2  
· 拆除旧宅基地上残余房屋设施,并挖除地基部分设施。 !pT i.3  
 VB&` S+-  
· 覆盖土层0.5m以上。 5TynAiSD_>  
1|bg;X9+  
· 平整土地,自然沉实后,复垦为农田。 <b>g^ `}?D  
+ PAb+E|,  
· 废砖瓦场地(坯厂和窑基)宜采用高地取平后填补洼地,或利用边角废弃土坡回填。 {#U 3A_y  
W!jg  
· 取土过深的场地,在水源条件具备时,宜采取“挖深填浅”的措施,深部可用作养殖水面,浅部用作农田或水田。 lf2Q  
<dd XvUCX  
2.3.1.3  工厂矿山建设废弃土地复垦: fmgXh)=  
y) .dw(  
见《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 ag02=}Q'r  
2e_m>I  
2.3.2  农业建设废弃土地复垦:  2-$O$&s.  
X^o0t^  
2.3.2.1  农田建设废弃土地复垦: 1Y+g^Z;G  
U,Q  
· 平整土地,尽量利用周围荒山荒坡作为土源,填平废弃沟壑;也可改造旱田为水田或良田。 SB x<-^  
ks19e>'5Q  
· 平整土地时,保护表土,应将表土和生土分别堆放,并防止流失;恢复为耕地、林地、牧业地时,表土覆盖于地表。 )JA9bR <  
y?Cq{(  
· 有排水设施,防洪标准满足当地要求。 2r^G;,{  
v{r,Wy3  
2.3.2.2  水利疏浚废弃土地复垦: nI_UL  
0+{CN|0  
· 充分利用挖出的大量土方,回填平整废弃低洼地、河渠、故道等。平整后,顶部覆以表土。 8.WZC1N  
!FA[ ]d4  
· 废弃水利设施也可根据当地条件,用于公共文化、娱乐、体育等设施建筑。其地基设计、施工,按照《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中有关建筑部分执行。 -4Hf5!  
ZVIlVuZ}  
2.3.2.3  产业调整废弃土地复垦: Ci9]#)"c  
Qo\+FkhYq  
·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被占用农田的表土要妥善收集和保存,并用于整治后地表覆盖。 &RB{0Qhx  
)`5=6i  
· 清除废弃设施,填平补齐地面,依据当地条件,用于农、林、牧业。 Bcl6n@{2f  
g>*P}r~;^b  
· 开挖、加深鱼塘(池)的取土,用来覆盖地表,具体标准见《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 :q34KP  
/< -+*79G  
2.3.3  各类用途土地的复垦工程标准: CaB@,L  
Vw";< <0HZ  
2.3.3.1  用于农、林、牧业: p>h&SD?b  
pq +~|  
原土层结构未被破坏的,不需重新覆土,土层容重保持约1.3g/cm3。 )0XJOm  
/ LC!|-1E  
· 其他条款见《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中相应部分。 %X -G(Z  
bIy:~z5   
2.3.3.2  用于建筑: <wTD}.n  
0#: St  
· 对原有建筑及配套设施,在布局合理、地基参数(地基承载力、变形及稳定性指标)合理情况下,尽量再利用。 \f4JIsZ-&  
,Pj UlcO_  
其他见《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中相应部分。 jI!WE$dt  
}AG dWt@  
2.3.3.3  其它技术标准: {?uG] G7  
>NJ`*M  
· 依据具体情况另行制定。 WH lvd  
|2!cPf^8  
· 其它见《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中相应部分。 @)x8<  
q?$<{Z"  
Nhrh>x[wJ  
hZtJ LY  
四、工业排污破坏土地复垦技术标准 tB#-}Gf  
I* 4g ;1x  
1、适用范围: jrN"en  
Jty/gjK+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排污过程中和结束后所造成的破坏土地的复垦技术质量控制,例如,有毒有害重金属污染土地,有机物污染土地,酸、碱污染土地和致盐渍化土地以及放射性污染土地等(放射性污染系指低于《辐射防护规定》界限值的低放射性引起的污染)。 rUDMQxLruV  
ov|/=bzro  
2、复垦工程标准: 5pz(6gA  
}J+ \o~  
2.1  依据工业排污破坏土地的类型、特点、程度、地形和环境要求,选择适宜的复垦利用类型和方法。 9jf2b  
i p; RlO  
2.2  编制复垦工程规划并提出设计文件。 ^3lEfI<pBm  
!Ct'H1J-  
2.3  工业排污造成破坏土地类型分类:分为有毒有害重金属污染土地,有机物污染土地,酸、碱污染土地和致盐渍化土地以及放射性污染土地等几类。 Bhf4 /$  
3-4CGSX;X  
2.4  各类型破坏土地复垦用途及工程标准: Evt&N)l!^  
4fL/,j/^  
2.4.1  有毒有害重金属污染土地: QLDld[  
@QbTO'UzK`  
2.4.1.1  用于农业: RxUzJ  
&O\$=&, h  
· 切断污染源。以环境工程、工艺措施去除致害污染物的引入。必要时,挖出严重受污染的土层,实施去除污染的处置。 u&Cu"-%=M  
bCmlSu  
· 采用深埋受污染土壤措施时,依污染程度确定埋深。填筑场地需采取防渗措施,防止对地下水、相邻土层及上部土层的二次污染。即,必须实行安全土地填筑处置或其它适宜方法处置。 ;@s'JSPt  
NsF8`r g  
· 经过上述工程措施后,须经测试确证土壤中污染物浓度在当地土壤一般范围内,方可用于农业。 8/T,.<5  
4h$W4NJK  
· 覆土厚度0.5m以上,坡度不大于5°。有配套排灌设施,满足当地防洪标准。 JAU:Wqlg1  
7q@>d(xho  
2.4.1.2  用于林业: Z"5ewU<?  
zC|y"PTw  
· 采取环境工程措施去除污染物,严重污染的土壤层,宜采取挖出处置或其它适宜处置方法。 -+Gd<U$  
!)bZ.1o  
· 工程后须经测试确证土壤污染物指标在当地林地范围内,方可用于林、果种植。 ?lC>E[  
gTj,I=3$?e  
· 岩土厚度1m以上。 5]&sXs  
}O\IF}X  
· 坡度10~25°时,沿等高线修筑梯地、水平沟或鱼鳞坑。 i:s=  
_r:Fmn_%-  
· 有水土保持措施,防洪标准满足要求。 ad}8~6}_&  
71{Q#%5U~  
· 有机械化作业通道。 )U~|QdZ  
%9cT#9!7  
· 果树种植区应有排灌设施。 W&hW N9iR  
m7^f%<l  
2.4.1.3  用于牧业: , 5W7a  
8?Rp2n*o  
· 采取去除污染物的工程措施,清除污染物。严重污染地带,不能用于牧草生产,只能用做一般生态种植。 v]EMJm6d|  
7Fj8Mp|  
· 工程后经测试的土壤中污染物指标在一般草地含量范围内,方可种草。 Y_CYx  
oJA_" xp  
· 场地坡度不大于30°。 d*8*9CpO:  
iq' PeVo  
· 有布局合理的饮水点及适宜机械化的作业通道。 Z@s[8wrmPl  
vn}m-U XA*  
2.4.1.4  用于渔业: Va )W[I  
%`i*SF(gV  
· 应有防渗衬垫层或防渗工程结构设施。 8\s#law  
SJ]6_4=y*  
· 有适宜的供、排水设施。 /?;'y,(Q  
fXMY.X>f  
· 其它同一般破坏场地复垦技术标准。 |OeWM  
Gazva/e  
2.4.1.5  用于建设: v>keZZOs  
yksnsHs}d  
· 有良好防渗、防污染隔离层设施。 NgTB4I 8P  
+,,(8=5 g  
· 移走或处置复垦区内对人体有害的污染源。 /4T6Z[=s  
{py%-W  
· 场地、地基、配套设施要求符合一般土地复垦工程标准。 xX-r<:'tmi  
Krae^z9R  
2.4.2  酸、碱污染土地: Ao\P|K9MyL  
YrnC'o`  
2.4.2.1  用于农、林、牧业: DgT]Nty@b  
'8]p]#l  
· 切断污染源,采取环境工程措施处置受污染土壤。 a,w|r#x]  
0`"oR3JY  
· 处置过后,经测试确证土壤PH值在指定范围(5.5~8.5)内。 .9PT)^2  
J ou*e%  
· 处置后的土层,可直接用于农业等种值,不需再覆土层。 L \E>5G;  
&tvp)B?cWk  
· 场地坡度、排灌设备、防洪、道路等配套设施的指标同《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中相应条款。 V K 7  
^879sI  
2.4.2.2  用于渔业: /lu|FWbEw  
]a4+]vLK  
· 有防污染隔离层或防渗漏工程设施。 =DD KGy.g  
yb ?Pyq.D  
· 塘面积、水深、水质、清污、供排水、防洪等场地条件同《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中相应条款。 ?4Rd4sIM$u  
p\lR1  
2.4.2.3  用于建设: }$'_%,  
!*NDsC9  
· 有适宜的防渗和防污染隔离层设施。 \y]K]iv  
{7z]+h  
· 场地、地基和配套设施要求符合2.4.1中有关部分。 emK*g<]  
J:Qx5;b;  
2.4.3  有机污染和放射性污染土地: z+{qQ!  
}X^MB  
2.4.3.1  用于农、林、牧业: ,aC}0t  
(I#6!Yt9J  
· 有关技术标准同前述同类标准。 orH6R8P]  
s(3HZ>qx;  
· 依据《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对于放射性污染土地,依据放射性强度和工程后用途,采取深埋等工程措施,降低放射性强度至卫生防护标准。并需实施安全土地填筑方法。 ?X@[ibH6  
%oTBh*K'o  
· 对于受有机污染的土壤,根据污染物种类性质,选择适宜的环境工程措施,降解或分解有机物。 fe98 Y-e  
P=jsOuW  
· 工程设施后,污染物浓度低于有关标准,方可用于农、林、牧业等种植。如浓度超高,则宜种植经济林、观赏林等。 #X?[")R  
'yq?xlIj  
· 有良好供、排水设施,防洪标准满足要求。 _lwKa, }  
6&ut r!\7  
2.4.3.2  用于渔业: 5)lcgvp  
6AG]7d<  
· 经土地安全填筑方法处置后,需有适宜防不渗漏工程设施,方可用于渔业等水面养殖。 NimgU Fa  
iC=>wrqY>  
· 有防治污染的一般运行工程措施。 KGg S"d  
"g&f:[a/  
· 放射性工业废弃物不宜用作养殖业的复垦地填充物。 ;M4[Liw~O  
_#:7S sJ  
· 土壤中放射性和有机污染物在工程后仍含量高者,不得用作渔业等养殖。 Td'(RV  
/}8Au$nA  
· 其它标准同2.4.2中相应部分。 !V3+(o 1  
L%is"NZh  
2.4.3.3  用于建设: c]aU}[s1  
>Wt@O\k  
同2.4.1中相应部分。 pka^7OWyN  
qpYgTn8l7  
2.4.4  盐渍化污染土地: tJrGRlB>  
0P9\;!Y  
2.4.4.1  已受盐渍化污染的土壤可采取工程措施、排灌措施或生物措施降低盐含量。 n-cI~Ax+4  
T :X*  
2.4.4.2  其它标准同2.4.1中相应部分。 O8A1200  
oMj"l#a*  
3、生态恢复: phjM(lmCo  
H/x0'  
3.1  有毒有害重金属污染土地复垦: S3Gr}N  
eTvjo(Lvx  
3.1.1  用于农、林、牧业: 0't)-Pj+,  
[07E-TT2U  
3.1.1.1  选择抗逆性强,特别是抗污染物(抗重金属)品质好的品种。 jc Mn   
*u"%hXR  
3.1.1.2  通过生物措施降低土壤污染物,污染物仍高于当地一般水平时,可改种其它非食用经济作物、经济林或观赏林、草等一般功能植物。 K6p\ >J  
@tm2Y%Y!  
3.1.1.3  可实行草、灌、乔混合播种。 ZF[W<Q  
w a(Y[]V  
3.1.1.4  粮食、果品等可食部分,有毒有害物含量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牧草中污染物含量符合动物食用一般范围。 "I/05k K  
bHnKtaK4c  
3.1.1.5  三年后作物产量,果品以及经济林产品产量相当于当地中等生产水平。如用作牧草种植,三年后单位面积产草量相当于当地一般草场中等产量水平。 KYm8|]'g  
x,25ROaHY  
3.1.2  用于渔业: jeRE(3'Q  
uhfK\.3  
3.1.2.1  场地、水源、水质等同《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中相应部分。 -@"3`uv"  
c-XO}\?  
3.1.2.2  鱼塘水质如有污染物超标,需监测鱼可食性部分污染物含量,如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则可以食用。反之,需查明污染源,并采取工程措施切断污染途径,待水质合格后,方可继续养殖。 O@a OKk  
&'W7-Z\j-  
3.2  酸、碱、盐、有机物及放射性污染土地复垦: Uq#2~0n>  
1Ys=KA-!_x  
3.2.1  用于农、林、牧业: I!*P' {lh  
M*gvYo  
3.2.1.1  依据污染物清除程度,确定种植种类。土壤所含污染物仍高于正常范围时,适宜种植抗(耐)酸、碱、盐的经济植物和一般用途植物,例如,观赏植物等。 A&t8C8,  
HJ 7A/XW  
3.2.1.2  其它技术标准同2.4.1中相应部分。 rCDt9o>  
18rV Acj  
3.2.1.3  放射性废物填埋场地需定期检查种植植物可食和可用部分的放射性强度,如有超标,需采取措施清除污染。 sPvs}}Z]P  
2[+.* Ef  
3.2.2  用于渔业: !<:Cd(bM  
}'eef"DJ9  
3.2.2.1  一般技术标准同《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中渔业部分。 >ceC8"}J5M  
C`i#7zsH  
3.2.2.2  有防治污染的运行措施。 X1.-C@o  
Z%3CmKdeF  
五、水毁土地复垦技术标准 +d\o|}c  
Rh^@1{yr  
1、适用范围: ) Y)_T&O  
Eb4NPWo  
本标准适用于遭受各种洪涝及工程事故过水冲毁、淹漫及渍害过后的土地复垦质量控制。 |w|c!;,  
L?N&kzA  
2、原则: 4uOR=+/l  
2 {b/*w  
2.1  调查造成水毁地的类型,水的来源、水质及水毁程度。 *mp:#'  
KMIe%2:b5  
2.2  依据过水类型、水毁程度,选择相应的复垦技术和利用类型。 u'l4=e  
SqPqL<,e  
2.3  其他原则同《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总则中相应部分。 ) ~=pt&+  
%eDSo9Y  
3、水毁地复垦技术标准: ~ O\A 0e  
{im?tZ,  
3.1  清除水毁地场地杂物及淤积泥沙等。 giNXX jl  
p-.kBF  
3.2  清理场地时,地面能够承载机械作业。 q x)\{By  
QvZ"{  
3.3  场地平整至无大块石、砾石,适合于利用类型要求。 hb3:,c(  
7wx=#  
3.4  位于粮棉基地的水毁地,排水防洪执行《防洪工程设计规范》中“乡村防洪标准”,特殊情况下,可适当提高防洪标准。 cmXbkM  
@`L ;_S+  
3.5  水毁地恢复为各种用地的复垦技术标准: OXrm!'  
#Pg`0xiV  
3.5.1  复垦为农用地: IsI5c  
YXWDbr:JX  
3.5.1.1  复垦为旱地标准: .4%z$(+6  
z)C/U  
· 土壤PH值为5.5~8.5。 i6_}  
gxVr1DIkN  
· 土层厚度0.5米以上。耕层质地为壤土(轻、中、重质)、粘土、砂土。 G]rY1f0  
90W= v*  
· 表层容重不大于1.3g/cm3。 (2H GV+Dg  
\KhcNr?ja=  
· 坡度不大于5°。 6}E>B{Y  
yR>P  
· 防洪设施满足当地标准。 MN2i0!+  
=fRS UtX  
3.5.1.2  复垦为水田标准: 1}wDc$O  
GbQi3%  
· 土地PH值5.0~8.0,耕层质地为壤土(轻、中、重质)和粘土。 !lNyoX/  
gW~T{+f  
· 坡度不大于3°。 qK.(w Fx  
,gQl_Amvz  
· 防洪设施满足当地标准。 E42)93~C  
5/'Q0]4h  
3.5.1.3  复垦为菜地标准: m* _X PY  
 aO<7a 6  
· 土壤PH值为6.0~8.5,耕层质地为壤土(轻、中、重质)和粘土。 CHKhJ v3+4  
t~o"x.  
· 坡度不大于3°。 ?m*e$!M0  
USyc D`  
· 土壤容重不大于1.3g/cm3。 Uyb0iQ-,s  
rq3f/_#L!O  
· 有排灌设施,防洪设施满足当地标准。 S3%2T  
qF~9:`  
· 灌溉水质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f3IO#N  
1}\p:`  
· 代换量为10meq/100g。 <Tgy$Hm  
PSq?8.  
3.5.1.4  复垦为林地标准: /";tkad^  
2QaE&8vW  
· 土壤PH值5.5~8.5。 gvT}UNqL  
zz U,0 L  
· 土壤厚度不小于0.3米。 +I3Vfv  
s;TB(M~i[  
· 硬盘层深度大于0.3米。 3F|p8zPS  
J;_4 3eS  
· 坡度不大于35°。裸岩面积在30%以下。 s>6h]H  
jXA/G%:[  
3.5.1.5  复垦为草地标准: aNu.4c/5  
}2;P`s  
· 土壤PH值5.0~9.0。 @lj|  
EX_j|/&tZ  
· 土壤厚度不小于0.3米。 \o[][R#D  
G7&TMg7i  
· 坡度不大于25°,以0~15°为宜。 $t%IJT  
ZXb|3|D  
4、低洼地水毁复垦标准: F0_w9"3E~  
x[{\Aw>$.  
4.1  实行小区综合治理,因地制定选择利用方向。 kMVr[q,MEq  
6ncwa<q5  
4.2  立体利用小区水、土、光等自然条件,建立多层次种植体系。 P'8RaO&d  
z9S (<  
4.3  防洪排涝设施满足要求。 %.=}v7&<z  
3*</vo#`  
5、其他废弃地复垦标准:  =Iop  
D?_K5a&v,  
依据当地条件和利用方向由各地制定,或参照上述有关标准执行。 Qg/FFn^Kg*  
j<kW+Iio  
6、生态恢复: }lp37,  
s_y8+BJaV  
参见《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中有关条款。 nIg 88*6b,  
{FFdMdxy-  
fPD.np}  
h_4*?w  
附件 ]Y I9  
W_M#Gi/ AL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条文说明 D{JjSky  
;B 8Q,.t>x  
一、总则有关条文说明 aH. "| *.  
1=J& ^O{W  
1、制定依据: E \/[hT  
^o5;><S]  
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现阶段标准。随国家法律法规的修改,标准应相应修改。 P{A})t7  
3&})gU&a  
3、土地复垦技术质量控制的原则: oH=?1~ e  
D-{*3?x  
(序号与《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中相应部分保持一致,以下同。) >Gpq{Ph[  
sA?8i:]O: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订,并考虑到我国幅员广阔。南北及东西的气候、物候自然条件等差异,强调因地制宜,长远与近期结合,整体与局部统筹考虑,保持自然生态,防止次生污染,增加大农业用地的战略需要。 m)L50ot:/  
![B|Nxq}@  
4、名词、术语: C1NU6iV^z  
QtnNc!,n  
土地破坏、土地复垦等定义,依据《土地复垦规定》第二、三条规定。 < ?B3^z$  
J*rYw5QB  
5、复垦土地质量的检验: Q$5 t~*$`  
5.VPK 338A  
5.1  关于检验时机: >ZkL`!:s  
qj _0 td$  
我国目前土地复垦状况,多在复土后进行一次性验收。本标准根据国内外成熟的土地复垦经验与试验研究数据,建议为二阶段验收,即,对土地地表工程完成后,进行土地质量偏重物理性能验收。在建立稳定生物层后进行第二阶段验收。这样可以全面验收复垦后土地质量及土地恢复状况。特别是用于种植的土地质量,从第二阶段验收后可直接反映土壤有机质等的恢复程度。 5?$MZaT  
qj~=qV0p  
5.3  关于检验内容: Q8`V0E\~  
3 zh:~w_  
为使土地复垦工作纳入程序化、科学化轨道,二个阶段验收均设有文件提供,包括可行性研究文件、复垦设计文件、施工文件及相关具体文件等,以便从总体、基础上把握复垦适宜性。 7k*  
vU%K%-yXG7  
二个验收阶段均有现场测试工作,这些测试项目内容包含了各种用地性能基本要求,但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  E& cC2(w  
NC~?4F[  
6、标准的实施: K^<?LXJF  
gra6&&^"  
6.2  监督部门系指省、地、县土地管理局;会同各级主管部门系指行业主管部门。 bX2BEa8<"  
zn-=mk;W  
6.3  土地验收中,存在技术争议时,可以请土地技术部门参与协调。 @LOfqQ$FE  
*4 LS``  
6.4  鼓励和不排除在有条件的区域实施更严格的地方标准和部门行业标准,但它不应与本标准相矛盾。 ) Z3KO  
H]tD~KM<  
7、各项目测试方法: 3;L$&X2  
D'!JV1Q  
依据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参考测试方法。 gamB]FPZ  
t>"`rcg  
A2gFY}  
;l!<A  
二、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有关条文说明。 3=n6N TL  
#3*cA!V.<  
4、废弃露天采矿场复垦工程标准: }o:LwxNO  
`W1uU=c  
4.1.1  复土厚度为自然沉实土0.5m以上,耕层不少于0.2m。这一复土厚度指标是下限指标,是依据我国复垦现状并综合考虑植被特别是农作物正常生长、防止污染土源和复土经济指标等综合制订的。 0M;g&&mF  
7_oUuNw  
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编著的《中国土壤普查技术》一书中,关于旱地分级及参评项目指标如下(见表1、表2): 8zHx$g  
8i[TeW"  
上表中引用了我国多采用类、等、级(或型)三个层次,“等”是土壤质量评价的核心部分,它反映出土壤因素及环境条件对土地利用适宜程度和生产力的高低;“级”是土壤评价的辅助单元,反映同一等内土壤对其主要利用方式、适宜性和生产潜力级差,以体现土壤等内量上差异。 4k^P1  
}Ecv6&G  
本标准规定的0.5m以上复土相当于旱地“三等”,这对于通过复垦使我国增加中等地力以上的土地是适宜的。 |*t2IVwX  
A<|9</9z  
另外,还参考了我国几年来复垦试验研究结果,参考了曾进行的尾矿库复土厚度的盆栽及田间试验。试验结果也表明,30cm以下的复土厚度不能使农作物正常生长,出现多项不良指标,而且产量随复土厚度明显增加。实验结果是,复土厚度30cm,亩产量190kg;60cm;250kg;100cm,310kg。60cm以上生长正常,产量上升,开始可以得到较好产量。 X8m-5(uW  
8gNTW7W/  
表1  旱地等的参评项目与分级指标 goiI* " 6M  
~4+Y BN  
`0ym3}(O  
PH值 )] q Qgc&  
土体厚度 ?rOj?J9  
构层质地 k9*UBx  
壤质土质地剖面构型 Fb1<Ic#  
障碍层出现深度(cm) UY9*)pEE  
砾石含量(%) }+m4(lpl  
a k5D  
-}<Ru)  
6.5~7.5 wzy[sB274  
>90 z&H.fsL  
轻壤土  中壤土 % WDTnEm  
夹粒 X% 05[N  
#+D][LH4  
<5 k -jFT3b$  
r1 :TM|5L  
$ H+X'1  
7.9~8.0,5.5~6.5 ;O)*!yA(GG  
60~90 ykbfK$j z  
砂壤土  重壤土 NB<8M!X/  
均质 >8{w0hh;  
≥60 l/(~Kf9eQG  
5~10 CP\[9#]:  
OD7A(28  
`r1j>F7Xb  
8.0~8.5,4.5~5.5 i45.2,  
30~60 hkl0N%[  
砂  土  粘  土 S8AbLl9G@>  
漏砂 T P#Ncqh  
30~60 .t[u_tBL  
10~30 T+T)~!{%  
pBe1:  
fLs>|Rh  
>8.5, <4.5 (5] [L<L  
<30 `scW.Vem  
砂砾土  重粘土 F-ZTy"z  
漏面 1/mBp+D  
<30 $s=` {vv  
>30 j_,/U^Ws|f  
.X3n9]  
{f/]K GGk  
OP+*%$wR  
awR !=\  
坡度(°) @$kO7k0{g  
沟蚀(%) Z{vc6oj  
排水条件 yHE\Q  
灌溉条件 4I&(>9 @z<  
潜水埋深(m) 6t7FklM%  
土壤盐化 ">=Ep+ix  
部面水份状况 ZFMO;'m&  
r&xIVFPI[  
非盐渍区 ??e|ec2%  
盐渍度 CC^]Y.9  
程度 O9N!SQs80  
盐斑(%) 8Y8bFWuc  
Y.I~.66s  
\y271}'  
<3 #f(tzPD  
nW]CA~  
良好无渍涝 FWeUZI+  
有保证 <;#gcF[7>  
1~2 V?yQm4  
2~3 MzB.Vvsy%9  
hwUb(pZ  
0.+Eo.AX4M  
r{?qvl!q  
+a,#BSt  
:4[>]&:u3  
3~6(7) KW'nW  
<10 ^! h3#4  
中等偶渍 Kn$t_7AF^  
不稳定 VXZYRr3F  
2~4 A?04,l]y  
3~4 G)YmaHeI;[  
5-0&`,  
<20 fcp_<2KH  
湿润 ;\}d QsX  
6@lZVM)E  
-}4CY\d6'  
6(7)15 lFf>z}eLy  
10~30 8h)7K/!\  
不良常渍 fX:q ]  
困难 `0%;Gz%}  
4~10 4xT /8>v2|  
1~2 #\N8E-d  
=/j!S|P  
20~50 TR*vZzoy  
润湿 eK(k;$4\^Y  
VFawASwQ  
RLex#j  
>13 ZYY~A_C  
≥30 eN5F@isy  
极差重涝 ye(av&Hn  
无水源 P=}dR&gk'  
>10 n&&C(#mBC  
<1.0 lGK7XAx,  
,)U%6=o#}  
>50 \nyqW4nTm  
干过湿 2sgp$r  
+MHIZI  
a{e 2*V  
   n|WSnm,W  
   OR+_s @Yg  
   /+B6oE>8  
   ~Fo2MwE2~  
   id+EBVHAd  
   416}# Mk  
   pRlScD_};  
   s\~j,$Mm2  
   /C'_-U?  
   9a@S^B>  
   9G6ZKqum  
   5`&@3 m9/  
   /ho7~C+H*e  
   J"h2"$v,  
   ?z|Bf@TJ[+  
s^6,"C  
S['%>  
#a@jt  
{4SaS v^/  
表2  旱地级的参评项目与分级指标 *qL'WrB1  
cGo_qR/B(>  
Iw?f1 ]  
暗色土层厚度(cm) Ui"$A/  
有机质(%) ,hJx3g5#n  
全氮(%) BE&8E\w  
有效磷(P ppm) BZTj>yd  
有效钾 7Q'u>o  
"fv+}'  
(K ppm) HLthVc w  
代换量(m·e/100g土 *C|*{!  
T ;84Sv  
东北 LZG(T$dI  
其它 <2 kv/  
bUy!hS;s  
;B2&#kot7  
≥40 /EQ^-4yr  
>4.0 H/ ejO_{  
>2.0 =Gj~:|;$  
>0.12 [giw(4m#y  
>20 K&{ _s  
>150 |;aZi?Ek[  
>25 \Js*>xA  
v5 p`=Z@%  
je#LD  
30~40 Omn $O>  
3.0~4.0 UWqiA`,  
1.5~2.0 ]X7_ji(l,  
0.10~0.12 c3rj :QK6I  
10~20 -sf[o"T,j  
120~150 ~ [/jk !G  
20~25 h7.jWJTo  
sAA;d  
BuAzO>=  
20~30 ]C+P J:CC  
2.0~3.0 6Rif&W.xy  
1.0~1.5 4/\Ynb.L  
0.08~0.10 }9B},  
5~10 dEkST[Y3  
80~120 X6mY#T'fQ  
15~25 VT1W#@`e-  
4WnB{9 i`I  
=KwG;25hX  
10~20 A6'G%of  
1.5~2.0 ,CguY/y  
0.6~1.0 o y! W$ ?6  
0.05~0.08 hq.z:D  
3~5 jNN$/ZWm  
50~80 ZpPm>|w  
10~15 4A%O`&eZ  
tw8@&8"  
[8/E ;h  
<10 --0z"`@{  
<1.5 22L#\qVkl  
<0.6 fbS l$jn.  
<0.05 hu-fwBK  
<3 o/9(+AA>  
<50 >2 gemTy  
<10 N}wi<P:*)  
Y%$57,Bu n  
\xk`o5/{  
我国有关省、区土地复垦标准中制定的复土厚度列表如下: )< ~1AL  
S @\Pki+n[  
表3 06I'#:]  
1Y410-.3w{  
单位 :N#gNtC)b  
土层厚度(m) 0@E[IDmp  
耕层厚度(m) !!ZNemXct$  
M_V\mYC8I  
平顶山 8#S|j BV  
水浇地>0.6 +/q%29-k  
   9)sGnD;  
2.Ym  
贵州省 >R/^|hnJ  
0.8~1.0 x~xaE*r  
>0.15 lY_E=K]  
+ )?1F  
江苏省 $kJvPwRO  
>0.3 4YkH;!M>ji  
>0.2 2RKI M(~  
Tn[DF9;?  
山西省 F]3iL^v  
>1.0 mq~7v1kw  
    *5 FSq  
w}<BO> z  
安徽省 \>w[#4`m  
>0.4 JoA^9AYhR  
   p"/1Kwqx  
q>w@W:tZ  
内蒙古 :|oH11 y  
0.3~0.5 mFOuE5  
   :{C#<g`  
\$s<G|<P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p5Pagx0-  
>0.3 -[~UX!XFM  
   8ON$M=Ze$  
/ocdAW`0  
化工部(修改稿) ]j0v.[SX  
复盖层>1.5 6}2vn5 E//  
0.4~0.6 ?gjM]Ki%:  
3a9Oj'd1M  
;}3wT,=sN  
国外土地复垦工作较好的美国、波兰、原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复土厚度多在1m以上,甚至2m以上。 -MoI{3a  
0X#tt`;  
在国家计委、国家土地局及中国土地学会土地复垦分会组织编写的《土地复垦》一书中,复土厚度推荐为: ,;C92XY  
J%EbJ5p<QF  
表4 .@.,D% 7<  
7ZS 5u+o  
废弃地种类 fk`y}#7M  
露天矿排土场  N\DEY]  
黑色有色矿山 W,YzD&f=uS  
垃圾回填凹陷区 .hlr)gF&)  
有毒物矿山 k( 1rp|qf  
无毒物质回填矿坑 h<i.@&  
含硫高的酸性砾石 b mZRCvW>A  
粉煤灰 [g/Hf(&  
煤矿新排矸石 0R<@*  
2(LS<HqP[  
复土厚度(m) r ,|T@|{  
0.4~0.8 DM{ 7x77  
0.4~0.6 O'U0Y8HN  
>0.6 Uf{cUY,j_  
>0.5 B[ooT3V  
>0.5 :*#AJV)  
>0.5 qHg\n)R"x!  
>0.3 Y1txI  
>0.3 BBnbXhxZ  
^V v7u@y  
_S/bwPj|~y  
在有条件地区,可依据具体情况,增加复土厚度,有利于获得更好地力的土地。 ` DO`c>>K  
!Pt|Hk dr  
对于无土源复盖,需经过试验研究确证无污染者方可用于作物用地。 =)"60R7{  
#\iQ`Q<B  
障碍层系指不利于根系发育的层次,例如砂浆层、砂石层、铁锰结核层、青泥层、漂洗层(白土层)等(见《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暂行技术规程》;上述表1中规定了障碍层出现深度30~60cm(三等地)。复土层内不含大于7cm块石,系依据“6英寸表层内粒度大于3英寸的岩屑含量少于10%”(见《露天矿土地复垦》)。 0)-l9V  
yInW?3  
粒径为0.1~1.0mm之间为砾石,砾石的表面吸湿性和吸肥力都很小,且易溶性的养分也易于随土流失,因此复土的砾石含量要少,不大于10%为二等地的标准,见表1(5~10%)。 ^~|P[}  
O9oVx4=  
4.1.2  坡度条件的限制,是为防止水土流失,做到蓄水保肥。根据全国土肥总站在《耕地地力等级及中低产田土壤改良基础研究》一书中的论述,中等地力的坡度一般<5°~6°,用作水田时,坡度严格要求2°~3°,基本属于平地。 <r.f ?chf  
{<ymL}  
4.1.3  各类作物及植被适宜生长的土壤酸碱性不同,其适宜指标如下: "m):"  
S1wt>}w0$  
表5 各类作物对土壤酸、碱性的适宜范围 N%/Qc hu  
"jmi "O*  
种类 <WtX> \]l(  
甘薯 +ww paR`  
马铃薯 c*K-?n9YMz  
小麦 /K<Xr[z~y  
玉米 .Ff;St  
高粱 H:4r6-{  
花生 :51Q~5k4  
油菜 |HI =ykfI  
烟草 ry3;60E \)  
甜菜  9mwL\j  
+w:[By"  
最佳PH值 ItHKpTe r  
5.2~6.7 pNr3u  
5.5~6.0 ,g@U *06  
5.8~7 YMad]_XOP  
6.5~7 J6_H lt  
6.5~7 ;2kiEATQ 1  
7 4vPQuk!  
6.5~7 8 wQV^G  
6~7 3>yb$ZU"-  
中性微酸 Fe%Q8RIh_  
`Z>4}<~+  
生长范围PH值 rPkV=9ull,  
4.2~8 uu1-` !%  
5~8 A!H6$-W|p  
6.0~8.5 oHB51< }  
5~8 37x2fnC  
   ;2@MPx  
   {>fvyF  
   lyfLkBF  
5.6~8 J:)Q)MT24:  
   '81$8xxdY  
o;M"C[  
1\{0z3P  
表6  南方水稻土壤PH范围 d%VGfSrKq  
/cexd_l|f  
等级 {l.) *#O  
一级 ?Q wDV`  
二级 *5sr\b4#S  
三级 ;$&&tEh)  
四级 E {4/$}  
五级 jL^zS XQB  
六级 kM*f9x  
七级 ^4x(a&  
八级 ;" '` P[  
九级 X3".  
f8+($Ys  
PH 7=u\D  
6.5~7 }7+G'=XI/  
6~7.88 "]JE]n}Ulg  
5~6.05 0XSZ3dY&+  
5.5~6.9 nYY@+%` ]z  
5.4~8.0 v)!Rir5  
4.5~8.3 b)(#/}jMkD  
4.8~8.5 zGj0'!!-  
6~8.2 8<Asg2]6  
6~8.1 m[!t7e  
C^K?"800  
Q?L-6]pg  
根据《农业技术经济手册》,划分土壤酸碱度的等级: fxXZ^#2wX  
25t2tj@S  
表7  土壤酸碱度的等级 sKB])mf]  
zPWG^  
PH值 K SDo)7`  
反应强度 ^F5[2<O/!  
   aRdk^|}  
PH值 3%|LMX]M5_  
反应强度 _OZrH(8  
2Prr:k  
<4.5 .AH#D}m  
Ra&HzK?  
4.5~5.5 WM*[+8h  
R"];`F(#  
5.5~6.5 ox{)O/aj  
jAfUz7@  
6.5~7.5 tmDI2Z%7  
酸性极强 ]L^X}[SH  
} =?kf3k  
强酸性 `22F@JYN  
)/HSt%>  
酸性 &`0y<0z  
:@KWp{ D7  
中性 `XB(d@%  
7.5~8.5 VzA~w` $d  
:-xp'_\L  
8.5~9.5 hdQ[=PH)  
dMCV !$  
>9.5 5Z ] `n  
碱性 I{ ;s.2  
q62TYg}  
强碱性 F/tBr%RV  
^j[>.D  
碱性极强 *$Aneq0f  
xv]P-q0  
$T8Ni!#/C  
考虑我国南、北方差异,旱、水地适宜PH值差异,将PH下限旱地取值为5.5,水地5.0;上限旱地8.5,水地8.0,是为使复土后土地适应作物正常生长并适应范围宽。 <oS2a/Nd  
#b4`Wcrj  
根据我国惯用土壤盐渍化分级标准,本标准采用作物正常生长允许最多盐份作为界限值。 "uDLty?*k  
K8XXO"  
表8  土壤盐渍化分级标准 zC(DigN  
]t\fw'  
土壤盐渍化程度 Mou>|U 1e"  
土壤含盐总量(干土重%) J1cD)nM<A  
氯化物含量(以cl-%计) XG@_Lcv*  
硫酸盐含量(以SO4-%计) ]QJLES  
作物生长情况 L}P<iB   
S)C =Q~&  
非盐渍土 T12?'JL^r  
:[#HP66[O5  
弱盐渍土 r4@!QR<h  
dz5a! e [  
中盐渍土 'M=(5p  
w[I%Id;E  
强盐渍土 Jt43+]  
HB\<nK  
盐   土 xop9*Z$  
<0.3 &dp(CH<De  
1u:OzyJy  
0.3~0.5 # 5v 2`|)  
QxwZ$?w%  
0.5~1.0 T?N' k=   
Mc>]ZAzr  
1.0~2.2 8c3`IIzAS  
Q%o ]&Hdn  
>2.0 f]^(|*6  
<0.02 6k%N\!_TUW  
TW(rK&  
0.02~0.04 i*:lZeU61  
J Xo_l  
0.04~0.1 #.$p7]  
rtS(iD@B"  
0.1~0.2 .M!6${N);  
(~?P7RnU%  
>0.2  gG1%.q  
<0.1 >M<rr!|  
Wo&MHMP  
0.1~0.3 N8m|Y]^H#  
ld -c?  
0.3~0.4 oL1m<cQo9  
x/ {  
0.4~0.6 ~e@ QJ=r  
3v :PBmE  
>0.6 lsCD%P  
正常 3Ew-Ia%A  
vRp =L54z  
不良 ~P 1(%FZ  
K||9m+  
困难 ;JDn1(6  
\9geDX9A  
死亡 [?r`8K2!,  
T3u%V_  
死亡 }\|$8~  
Lfx&DK !  
X@:pys 8@  
其理化性能控制指标参考值如下: 9n]z h-  
mg[=~&J^  
表9  各种土壤理化性状及养份指标 <_=a1x  
P#\L6EO.  
(包括1~10等级地力) -^=gQ7f9  
r"x|]nvg^  
区域 }o0R`15dA  
有机质% +e);lS"+/  
全氮% /zMiy?  
有效磷ppm Q@6OIE  
有效钾ppm P6&@fwJ<  
碱解氮ppm 51W\%aB  
容重g/cm3 &s->,-,  
孔隙度% Pni  
CEC交换量m·e/100g v~[=|_{  
PH v3x_8n$C9  
dqwAQ-x  
东北黑土区 |G&<@8O  
1.09~7.45 L (XGD  
0.049~0.39 y2gI]A  
   1`)ie%=  
   fWhwI+  
   lZ.x@hDS  
0.93~1.6 JaoRkl?F  
40.6~64.9 6Db1mvSe  
   Bwj^9J/ob  
   } 1^/[?  
fdc ?`4  
黄淮海平原区 'e^,#L_!o  
0.22~1.99 -"YQo  
0.015~0.147 |'9%vtbM  
0.4~9 TUHC[#Vb?  
52~251 f]L`^WU  
   W(Z_ac^e[  
1.14~1.5 j$'L-kK+  
   Qz2Y w `  
6.3~24.4 !4\`g?  
6.3~10.1 Eq c&iS~  
Qu,W3d  
北方丘陵区 Y!c RzQ  
0.462~2.68 wkOo8@J\  
0.037~0.140 6+u}'mSj8  
2~15 ~KHGh29  
64~257 /k qW  
   OJPx V~y  
0.92~1.5 /) sA{q 4  
43.2~55.0 mnZ/rb  
7.5~21.9  }&BE*U8_  
6.2~8.9 }u:@:}8K  
|b7 v(Hx  
黄土高原区 \W=~@k  
0.5~1.5 ~CIA6&  
0.03~0.1 w vBx]$SC  
2~27 fDt#<f 4;  
50~200 6My=GByC  
   bO]^TRaiJ  
   !#j y=A  
   &b8Dy=#  
   (JHzwI8+  
   =># S7=  
c ]M!4.  
内陆干旱半干旱区 ?$i`K|  
0.5~3.0 /yPFts_q  
0.03~0.19 :@x24wN/  
2~40 N7Vv"o  
60~300 =cI -<0QSn  
   <@6K(  
   3>Y G  
   S L<P`H|  
   OF J49X  
7.5~9.0 Kq#\P  
>a7OE=K  
内陆干旱半干旱区盐碱化耕地区 #Jp_y|  
0.39~1.42 MkgeECMf  
0.028~0.078 mz$)80ly  
2~22 Zz}Wg@&  
62~273 KI)jP((  
   ATl.Qku@  
   9Jd{HI=  
   BOClMeA4  
   -9TNU7^  
8.1~9.0 \H|tc#::{  
H_RV#BW&  
内陆干旱半干旱区沙化灌溉地 l/0"'o_0v#  
<1.0~3.0 11t+ a,fM  
0.05~0.15 C1&~Y.6m  
2~7 @yiAi:v@  
20~150 H~IR:WOw  
   {:BAh 5e|  
   Y '7f"W  
   lVF}G[B  
   TbX#K:l  
8.0~8.5 &x6Z=|Ers  
E0; }e  
南方水稻土 ~R^~?Y%+<  
0.95~6.54 tmT/4Ia  
0.05~0.339 ,l/~epx4v)  
2.5~16.4 hG51jVYtw  
20~111 "#,]` ME;  
91.1~174 YHBH9E/B  
0.72~1.54 Z Ear~  
42.7~64.5 gZ vX~  
4.3~23.1 ~Sy/q]4ys*  
4.5~8.5 ]."~)  
s |B  
南方丘陵山区 hM$K?t  
0.64~3.45 `/?XvF\  
0.034~0.164 %N+8K  
2.2~14.4 /$ Gp<.z  
24.1~104 vF yl,S5A  
23~177 +e VWTRG  
1.09~1.51 $>Md]/I8  
   #-vuY#gs  
3.03~13.4 _2uRY  
4.0~7.0 !bs{/?  
^ [FK<9  
紫色土旱耕地 lh^-L+G:Ok  
0.4~2.7 kS_oj  
0.04~0.15 Su.imM!  
1~12 r:pS[f|4\  
20~183 d&[Ct0!++u  
   n^vL9n_N  
1.20~1.45 S:!gj2q9|  
45~52 N zrHWVD  
10~30 ,@I_b  
5.0~8.5 B-'oB>|  
yQ$Q{,S9  
石灰岩土 |NuX9!S  
1.0~3.8 C>l{_J)n  
0.07~0.21 ' cM2]<  
3~20 me-Tv7WL  
0~175 1^&qlnqH  
67~160 A"|y<  
   @c 3GJ'"X  
   {2jetX`@h  
12~43.3 <X@XbM  
6.5~8.5 EJC{!06L'/  
)}ygzKEa  
Jv_KZDOdk  
表10  各种肥力地力理化指标参数 2XoFmV),F  
`y"(\1  
含量 Dxp8^VL  
JF{yhx,+ p  
地级 abog\0  
有机质% %#5\^4$z|N  
全氮% X}"Ic@8  
有效磷 D*7JE  
/mS|Byx  
ppm kp F")0qr  
有效钾 %LI[+#QE  
&n6'r^[D  
ppm i;:gBNmo=  
土壤容量 mEK0ID\  
vbFi# |EU  
g/cm3 yC%zX}5  
孔隙度% \tv^],^`  
x<&2`=  
高肥地 Std?p{ i  
>11% $H\[yg>4  
>0.08 PSCzeR  
20~30 t2bv nh  
50~100 }~B@Z\`O  
1.2~1.4 h?t#ABsVK  
50 )y~FeKh  
]0[Gc \h}  
中肥地 V2Iq k]V%y  
0.7~1 ++>HU{  
0.05~0.08 <jt_<p +  
10~20 KMs[/|HX\  
50~70 #kGgz O  
   #eRrVjbo  
   (RXOv"''=  
n8h1S lK08  
低肥地 \!-IY  
<0.7 kSL7WQe?j  
0.04~0.06 %E<.\\^%  
<10 U%.%:'eV=  
<50 oe (})M  
   4KbOyTQ  
   Rgstk/1  
0`WjM2So  
tO?NbWcp  
碎石层为恢复地下水输送通道而设计。 Rs$fNW@P  
e6G=Bq$  
4.1.4  防洪能力采用当地防洪标准,例如,50年一遇设防等。 1gK<dg  
, )&ansN  
4.2.1  池塘应有充足水源,不仅丰水期,即使枯水期也需要满足池塘最大用水量需求。因此,临近河、湖、水库下游等处开挖池塘是适宜的。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r6,EyCWcCs  
I, 7~D!4G  
4.2.2  池塘面积的要求,以能满足鱼类生态和生长需要为宜。渔谚:“宽水养大鱼”,充分反映了池塘面积的重要性。国内多数塘养鱼池生产实践表明,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池塘过大,投喂饲料时易造成鱼类摄食不均,水质不易控制,日常操作管理与成鱼起捕均有一定困难。 ^|^ywgK  
)Cas0~RM  
渔谚说:“一寸水,一寸鱼”,反映了水深和鱼类生长、鱼产量的关系,具备必要的水深,是夺取池塘高产的重要条件。但过深的池塘,下层光合作用弱,上下层水混合困难,下层溶解氧不足,阻碍物质循环,降低池塘生产力;同时对新开挖的池塘也增加投资。因此,池水深度一般以2.5~3m为宜。 c<k=8P   
/z=xEnU#  
4.2.3  排水渠道的暗渠,多铺设大规格水管,可节省土地,但造价高。因此,多数生产单位都采用明渠土沟。在设计池塘的排水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其防洪排涝能力,复垦后用于淡水鱼养殖的池塘,其防洪排涝等级应与当地一般鱼塘相一致。 aNt+;M7g`  
CBkI! In2  
对于靠地下水补充的鱼塘,其渗漏速度必须要小于补给速度,这样才能保持池塘的水量。另外,如果存在渗漏时,可对池塘的边帮进行防渗工程处理。 p :v'"A}  
dM-qd`  
离线lkx1101448

发帖
229
土币
1033
威望
80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1-04-27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 (试行)2
4.3.2  地面水环境质量中,IV、V类水域为娱乐用水区和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yJY/|  
3BZa}Q_  
在一般情况,复垦水域水质达到IV、V类水域标准既可。在条件好的地区和当地对水质要求标准高的地区,在不大幅度增加复垦难度和成本的情况下,可提高复垦水域水质。 X_3*DqY  
'!hA!eo>J  
4.4.1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模》(GBJ7-89)第6.3.7条:“压实填土地基应采取地面排水措施。当填土塞堵原地表水流或地下潜水时,应根据地形和汇水量,做好排水工程。位于填土区上下水道,应采取防渗、防漏措施。”第6.3.5条“位于斜坡上或软弱土层上的压实填土,必须验算其稳定性。当天然地面坡度大于20%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填土沿坡面滑动。”第6.5.1和6.5.2条“在建设场区内,由于施工或其它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形成滑波的地段,必须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防止产生滑坡,对具有发展趋势并威胁建筑物安全使用的滑坡应及早整治,防止滑坡继续发展”。“必须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施工影响等因素,认真分析滑坡可能发生或发展的主要原因,可采取排水、支挡、卸载、反压等防治滑坡的处理措施”。 yjF;%A/0  
"^froQ{"T  
5、排土场复垦工程标准 Y:?cWO  
}O + a  
5.1.2  合理安排排岩土顺序,可以确保复土地表达到要求。将品质质量较差的层次留在下部,易风化岩层及表土放于地表主要是为增加土壤肥力。 2iWS k6%R  
JI3x^[(Z  
5.2.2  有毒、有害、放射性矿物剥离排弃地,须先用碎石深度复盖,确证无影响再行复土,其复盖层厚度依具体情况及条件而定,有条件地区,复土尽量增厚。 ron-v"!  
DXa!"ZU  
复盖用于林业的岩土混合物需1m以上。虽然林木野生性强、茁壮,对土地的要求一般是不高的,在贫脊的土地上也能生长,甚至于沿海海洋沉积的硅质沙土中,只要有充足的水分,林木也能生长,但是与粮食作物的生产一样,林木仍渴望能生长在有土壤的地方。而且林木的根比粮食作物的根深,所以在复垦时特别是在种植果树或一些经济林时,有一定的复土厚度仍然是应该做到的,因为土壤是供给植物生长营养的仓库,是林木立地的重要条件。 i-jrF6&  
,<CFjtelO  
5.3.2.2  坑栽时,坑内添加客土增强保肥水能力。 OGR2Y  
=,Zkg(M  
5.3.2.3  坡度角小于10°的复垦地应优先种植粮食。坡度在10~25°之间适合于植树造林,但仍需要平整土地,植树与种粮食一样要整地。在大于25°的坡地,首先就要整治缓坡,采取种草护坡或工程护坡等措施。 2FVO@D  
"y9]>9:$-  
边坡保水工程措施,应依工程所在地条件而设计。地下水位在1~2m间为宜,若低于2m,则必须有足够的灌溉水设施。 '+s?\X4VC  
R9&3QRW|  
5.3.3.1  边坡坡度陡,可利用面积小,水土流失大。据国内外边坡整治经验,坡度在30°内可用于牧业。 +QW| 8b  
'=WPi_Z5:C  
5.3.3.2  待排土场内排台阶稳定后,视土源条件,国内外一般复土20~50cm,对于草的正常生长来说,应保证20cm的土层。 ez-jVi-Fi  
s+-V^{Ht  
5.3.3.4  在土地复垦后草地建设中,要根据轮牧布局,合理布置饮水点和牧道。 {i^F4A@=Z  
{V^|9j:\K  
5.3.4.3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第2.3.4条: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建筑场地可分为两类: G`e!WvC  
94}y,\S~  
一、平坦场地:地形坡度小于5°;地形坡度大于5°小于14°,距坡肩水平距离大于10cm的坡顶地带。 -u$U~?|`  
U[R[VY7  
二、坡地场地:地形坡度大于或等于5°;地形坡度虽然小于5°,但同一座建筑物范围内局部地形高差大于1m。又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第7.2.3条“当地基承载力或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地基处理可选用机械压(夯)实、堆载预压、砂井真空预压、垫层、砂桩、碎石桩、水泥土桩以及桩基等方法。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应通过试验确定。 f=EWr8mno  
Ql1J?9W  
6、沉陷场地复垦工程标准。 kf:Nub+h t  
eY V Jk7  
6.1.1  废矸石充填料,需经综合论证,不能再综合利用者,方可用作充填。要视具体废弃材料性质防止二次污染。 z 0}JiWR  
D#k ~lEPub  
6.1.2  挖深填浅的抬田措施系综合考虑有效利用土地的复垦实际经验得来。 %TeH#%[g>\  
&v/>P1Z G  
6.2.1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第6.3.4条:“利用压实填土作地基时,不得使用淤泥、耕土、冻土、膨胀性土以及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作填料;当填料内含有碎石土时,其粒径不宜大于200mm;若填料的主要成分为易风化的碎石土时,应加强地面排水和表面覆盖等措施。第七章第二节:“充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机械压实包括重锤夯实、强夯、振动压实等方法,可用于处理由建筑垃圾或工业废料组成的杂填土地基,处理有效深度应通过试验确定”。“垫层可用于软弱地基的浅层处理。垫层材料可采用中砂、粗砂、角(圆)砾、碎(卵)石、矿渣、灰土、粘性土以及其它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材料”。 |muZv!,E  
Wt M1nnJp  
城镇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占用和毁坏了大量的耕地。因而,城镇建筑项目,在工程施工之前必须将所占耕地上的0.2m以上的耕作层,全部加以收集贮存,多余的土方也要指定地点集中堆存。这些多余土方可以有计划地运至城镇附近一切过去难以利用的废弃地,按照要求进行回填,使它变为农田。或将剥离土铺敷到邻近农田上,加厚农田的耕土层,增强土壤的肥力,防止肥沃耕土的流失。 B'v~0Kau  
3 ,f3^A  
6.2.2  渔业水质标准适用于淡水,海水养殖见《渔业水质标准》另外部分(GBJ116O7-89)。 fq[1|Q  
1xD?cA\vu  
危害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的有毒物质种类很多,较常见的有重金属汞、镉、铬、铅等;农药有滴滴涕、六六六、五氯酚钠、对硫磷等。其它有挥发性酚、氰化物、石油类、放射性物质等。 Y2TXWl,Jk  
H[Q3M~_E  
在复垦实践工作中,当人们使用各类废弃物充填较深的塌陷区以达到所需的池塘深度时,为防止废弃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水质的污染和对鱼生长的危害,必须采取工程措施隔离,该措施还应兼顾防止渗漏避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避免池水与工业废弃物的直接接触。 cakwGs_{  
h J H  
6.2.3  首先,应确证用于充填废弃物是否含有毒有害成分,如废弃物中含有毒有害物质,如有害重金属含量超标等,当植物吸收养分时,容易使有毒有害元素被植物吸收。当有毒有害物质被水浸出土壤和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时,为了保证土壤和对地下水不受危害,国家规定了《农田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84284-84)、《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8173-87)、《城市垃圾农田控制标准》(GB8172-87)等,复垦时应参照或参考执行。 LTTMxiq[*  
iBt<EM]U/  
7、废石(含矸石)堆场复垦工程标准 \v _R]0m\  
VeipM  
7.1  依矸石风化层性质不同,可以建立植被,以乡土草种和乡土灌木为宜。因风化时间短,风化层薄,表面具有酸性或含盐者,直接建立植被不易成活,可依据客观条件采取复土办法,下限20cm,有条件可加厚土层以更好利用。 6pdek3pOCt  
m ##_U9O  
强酸性矸石堆复垦,需首先用碱性材料处置。碱性材料,可以因地取材,一些无污染的碱性废弃物也可考虑利用。中和处置后再行复土0.5m以上,以保证种植条件。 i*)BFV_-  
VZ]}9k  
7.3  根据国内矸石堆复垦经验及试验结果。 tc|PN+v;  
4J{W8jX  
7.4  矸石山堆积状态复垦,以观赏景观为宜,平地形矸石堆场可因具体情况作其他有效利用。 `uof\D<']  
DAXX;4  
改变堆制方式应予提倡,可以多恢复一些可有效利用的场地。 g*_cP U0~m  
' ~8KSF*!p  
8、尾矿库、贮灰场、贮泥场地复垦工程标准 oz,e/v8~  
[n :<8ho  
(1)我国尾矿分为金属矿、非金属矿等类,不少尾矿为酸性、碱性矿、粉煤灰、赤泥、尘泥等亦然,有的尚含大量盐份,如不处置,即使复土,也仅用于不长的时间。由于土壤与废弃物接触,土壤会转变为原废弃物的酸性、碱性,致使植物生长不良或死亡,因此,处置必须因原废弃物堆场及废弃物性质不同而分别选择适宜路线进行,如处置后,仍不适宜种植,可因地制宜利用。 #w' kV#  
{GQ^fu;q  
(2)隔离层应与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放射性水平相匹配考虑,以防止污染为目的。 >Wv;R2|  
b45-:mi!&#  
(3)我国尾矿、粉煤灰等种类繁多,有的尾矿含细泥成分多,且不含有害物时,可酌情少复土或不复土用于种植。视具体情况确定,以不对土壤或作物及植被引入污染为目的。 PpAu!2lt9  
,^2>k3=  
(4)原场地用毕,应有闭库(场)设计,闭库后堆场稳定性应有良好维护,只有稳定场地才能用于复垦各用途,否则,即使复垦后,也会因场地不稳定而前功尽弃。 !wNr3LG  
c-(UhN3WG  
(5)“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概括了土壤中的水、肥在农业中的重要性。降水及灌溉水是农田水的主要来源。复垦造田一般是人工造地,因此,应当增加降水向土壤中入渗的数量,减少和遏止地表径流,控制土壤冲刷,土体防渗性能好,有排灌设施等。能否保证土壤中的养分供应平衡是高产的基本条件。 mWsI}2  
[5SD_dN  
9、生态恢复通则: PK`D8)=u  
5yP\I+Fm  
9.1.1  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品种可保持复垦后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良好生长,复土区由于土层薄、有机质贫等工人条件不同,对植物品种要求筛选抗性良好者为佳。例如,品种的抗旱、抗涝、抗污染性能及抗病性能等。 _no*k?o *  
s+<Yg$)  
9.1.2  复垦区的培肥措施,是保持其良好生产力的前提。有条件者,培肥应以增加有机肥为主,复土区“营养库”厚度有限,应依地制宜增加短缺营养元素。 V=o t-1,j7  
oC0qG[yp9S  
9.1.4  土壤在缺少N.P.K营养及微量元素等时,或强盐、碱地,或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高时,均会引起植物生长不良。例如,植株矮小,叶色不正,结果(穗)率低等,致使经济学产量和生物学产量过低,或重金属等偏高,这样将不可能有持续生产力。 tP$<UKtU  
|>dI/_'  
9.1.5  我国现有粮食及作物(特别是籽粒)中有害物含量标准规定不全,只有Pb、As、Hg、Cd有标准。对于其他目前无标准的,可参考植物正常生长时,各元素在其中的常见含量范围,或参考世界上其他国家标准。 fTK3,s1=  
`~By)?cT_>  
设立常年观测项目的目的是为观察复垦后土地经过长期使用后的动态变化。是否有退化病、虫害及缺少营养成份等现象。是否具备植物正常生长的基本条件。水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含水量标志其保持土壤有效水的能力,如果不能保持,地力就会下降,随之水土流失会使土壤养分大量流失,肥力下降。肥是植物生产及预防病、虫害等的保证,肥力跟不上,势必使庄稼的生长势下降,从而减产。复垦使用的充填物有害物质有些是超标的,可通过毛管作用上升到土表、被根系吸收而副集到植物中。而植物中的有害元素超标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可食用性,对人、畜都会造成危害。 /w}u3|L$  
~5}* d  
9.1.6  经济学产量(单位面积)与当地产量(单产)比较,系指在相同自然条件下的比较。例如:地理位置(经纬度),气候条件,水、肥及耕作制度等相同或相似条件下比较。 De'_SD|=  
L6|oyf  
建议经三年后比较单产的理由: ppVHLrUh  
@X#F3;  
土壤熟化过程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性恢复的土地第一年是荒地,第二年是生地,第三年就成为熟地。在三年的耕作、培肥、浇灌、种植过程中,土壤中的养分及理化性能逐步达到较理想的作物生长生理条件,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表11为淮北矿区煤矿塌陷区粉煤灰复田农作物产量表: }f6HYU  
<nT +$  
表11  粉煤灰复田农作物产量表 ,Ge"anO  
.nx2";oi  
作物名称 ` 2V19 s]  
面积(亩) oYm[V<nIl  
单产(kg/亩) nH[yJGZYSA  
当地平均单产(kg/亩) pSdI/Vj'=  
@eKec1<  
大豆 )QU  
5.47 hvsWs.;L'  
124 `T5W}p[6  
80~125 SC)g^E#  
dtRwTUMe?  
小麦 paCV!tP  
4.8 %z,m B$LY  
362.5 rWR}Stc@]  
17~400 x"~8*V'0  
.uMn0PE   
玉米 e?8FN. q  
0.86 GLeK'0Q@  
375 sN9&,&W1  
200~400 B#Vz#y  
#_^Lb]jkM  
芝麻 EVsC >rz  
0.9 f'EuY17w  
77.8 2y;Skp  
50~80 V{/?FO?E  
S.-TOE  
$QN"w L||  
经过3年多的种植试验,几种主要农作物均获得好收成。对周围社员在粉煤灰复田上种植的农作物调查,也获得较高产量。 T[UN@^DP(  
-"' j7t:  
表12  几个矿山种植作物种类及单产情况 &m)6J'q3k  
)<h*eS{  
矿名 R6;=n"Ueb  
作物种类 *zb Nd:i9  
平均单产(kg/亩) s %j_H  
备注 KBx6NU?;PO  
.6+Z^,3  
常德金刚石矿 QI'Oz{vE  
早稻、晚稻 3TeY%5iVt  
350;200 $5aV:Z3P  
3年后可达600kg/亩 / F4zg3  
JfLqtXF[&"  
可保露天煤矿 aBNc(?ri  
水田、旱地 &8Cu#^3  
500;450 | *2w5iR  
排土前300kg/亩 7q?, ?  
3Q.#c,`jV  
浙江梅溪电厂 FWrX3i  
水稻、小麦 hKL4cpK4  
500;350 f!Y?S  
油菜长势最好 <Tzrj1"Q3  
5\:^ y'g[  
0zmE>/O+  
表13  全国土肥总站对耕地分级标准 r1 !@hT  
`yrB->|vG  
等地分级 L*xhGoC=  
?PeJlpYzV  
单产 zPn+ V7F  
一等地 /Kql>$I  
二等地 4xjPiHd<  
三等地 h-q3U%R4}@  
四等地 +hg3I8q:  
五等地 . qO@Q=  
六等地 }YGV\Nu  
七等地 ayR-\mZ  
八等地 M?Y;a5{  
九等地 n' n/Tu   
十等地 6F!+T=  
.sha&  
Kg/亩 Y!-M_v/  
>900 N{9v1`B  
800~900 gc_:%ki  
700~800 il4^zj82  
600~700 [B\h$IcRv  
500~600 xHv ZV<#  
400~500 f phv  
300~400 4gI/!,J(b  
200~300 jS]ru-5.  
100~200 p& y<I6a,  
<100 AYqX |  
;DqWh0  
!;q&NHco  
此外,还列举如下参考标准: `i3NG1 v0  
q9KHmhUD  
平顶山:水浇地春秋雨季总产量500公斤以上,菜地经三年培肥后,年亩产鲜菜超过4500公斤,旱地年亩产不少于350公斤。 fInb[  
HVR /7&g  
山西省:复垦验收后,当年耕种农作物的产量应恢复到耕地作物产量的90%以上,并取得基本接近的经济效益。 ry`Ho8N  
AifWf2$S  
江苏省:不低于当地中等水平。 <'y?KiphL  
cOmw?kA*G  
9.2  用于林业 6tgt>\y  
-`*a'p-=  
1、造林密度:造林初植密度一般应以3-5年内达到郁闭、幼树生长良好为标准。其合理密度则应根据立地条件、树种生物特性、防护目睥和利用的经济价值等的不同来确定。 V#2+"(7h  
?pW`cFLDHF  
(1)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种植生长较快的树种,而又不计划间伐的,造林密度宜小;种植生长中庸和较慢的树种,计划间伐的,造林密度宜大。沟头、沟底、库岸等侵蚀活跃的地方,带状造林宜密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密度以维持水分平衡为准。 6iVxc|Ia  
6M @[B|Q(  
(2)以经济产品为目的的经济林,应分别树种和产品种类,确定其合适的密度。 Ra)3+M!x  
]#)()6)2v  
(3)初期实行林农间作的,宜采用宽行距、窄株距形式。长期进行间作的经济林,株行距应适当放宽(见《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f/~1G[M  
k9sh @ENy  
2、郁闭度:组织在一起的林木树冠,枝条交错,形成树冠层,这种状态叫作郁闭。森林应该经常保持郁闭,郁闭的程度(郁闭度)可以用树冠水平投影面积合计对土地面积的比例,或者用枝条的平均扩展与树间平均距离之比在量上的表示。 >?2M }TV3  
H%qsjB^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所述,树木郁闭度>30%的天然、人工林才叫有林地,所以复垦成林地的郁闭度必然不能小于30%。 '\l"   
xI#9  
据同一文件指出,造林成活率大于或等于合理造林株数的41%,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新造林地(一般指造林后不满3~5年或飞机播种后不满5~7年的造林地)属于未成林地。因此复垦林地的成活率必须大于合理造林株数的41%。 !#], hok8X  
oR)Jznmi}  
3、必须设置永久性标准地,连续观察记载营林技术,掌握林木的生长过程。其具体内容和办法按林业部有关规定执行。 EizKoHI-z  
(9''MlGd%  
9.3  用于牧业: Q|S.R1L^  
jl4rbzse  
9.3.1  复垦为草场的地带,一般地处边远,比较干旱,而且肥力变化大,人工灌溉可能性不大,因此,在主要靠降雨、雪补给的草场,应选择抗旱耐盐碱优良草种。 }|0^EWL  
ZQ4p(6a   
9.3.3  见《草原法》第十、第十二条和《关于草原法的说明》。“对已建成的人工草场应当加强管理,合理经营,科学利用,防止退化”。“已经开垦并造成草原沙化……,责令恢复植被……。”“由于草原植被破坏,造成生态系统失调,风沙干旱,加剧了草原沙化、碱化、退化”。 %aG5F}S2~  
v|XTr,#  
9.3.4  覆盖率系指单位面积内牧草覆盖面积与复垦草场总面积之比。三年后牧草覆盖率大于70%,为我国一般草场复盖下限要求。 GFj{K  
=)0,#9k U]  
9.3.5  草场载畜量:放牧牲畜头数(或折合牲畜单位数)与放牧草场面积之比。 }NHaCG[,  
%<\vGqsM  
草场载畜量=放牧牲畜头数/放牧草场面积  (见《农业技术经济手册》) [\^ n=  
x[FJgI'r  
单位面积载畜量三年后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是依据恢复后的草场三年后生态稳定,经过科学管理和合理经营,可以达到相当于当地平均水平。复垦为草场地带,多为人为扰动少区域,因此经过努力可达上述指标。 ~Z\8UsVN  
^cOUQ33  
9.3.6  自我维持力:在很少或没有人为管理的条件下,草地仍能保持功能完整性和可用性。 sJB;3"~  
:KQ~Cb  
9.4  用于渔业:根据实践经验,成鱼的放养面积一般占渔塘总面积约85-90%,其余用作鱼苗的培养。 Y071Y:  
 ~^NtO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鱼病防治工作中只有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方针,才能减少或避免鱼类因病死亡,保证养鱼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u 1J0$  
w$3 ,A$8  
要预防鱼病的发生,必须消灭病原体和生活用水(在某些情况下,生活用水可能会流入鱼塘)中的病毒,因此要定期清塘消毒,消灭污染池水的病源体和病毒。 .0zY}`  
}^ApJS(FQ  
清塘方法有土法清塘和药物清塘两种。 ity & v 9  
<T` 7%$/E  
清灭病原体有如下几种方法: C)um9}  
faE t6  
①彻底清塘,②鱼种消毒,③食场消毒,④饵料消毒,⑤工具消毒,⑥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⑦做好鱼类的检疫工作。 5V?& 8GTe  
{% rA1g  
农药、盐渍会污染鱼池(塘),剧毒农药还会导致鱼的死亡和鱼肉的严重污染,此外盐渍污染也不利于鱼池内养鱼的生长,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其污染。 0IsPIi"7  
.?8;qA  
恢复为塘养鱼者,三年后成鱼产量不低于当年平均水平的要求是可以达到的,因为塘养条件与普通塘(池)养没有更多特殊性。 wcrCEX=I>{  
-o ^7r@6  
9.5  用于其他生态恢复: /C:Y94B-z  
u 1>2v  
需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 b o6d)Q  
k :(SCHf  
三、建设破坏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有关条文说明 LA!?H]  
R5N%e%[  
1、适用范围: EaO6[E  
[>jbhV'  
废弃工厂及矿山系指开发完毕和废弃不用的工厂和矿山原使用区域,和废弃居住区迹地,废弃砖瓦窑址等已废弃场地。 pR*VdC _mY  
jZu[n)u'C  
2、复垦工程标准: {3|t;ZHk  
}~YA5^VQ$  
2.1  适宜的复垦利用类型及复垦方法,比较重要的区域,应经过可行性论证确定。有些也可结合行业和地区特点具体(在行业的地区范围内)论证。 NH[kNi'  
lEH65;Nh*  
2.3.1.1  收集约0.2m表土并妥善保存,用于农业或其他种植用途是十分重要的,因该表土富含丰富的有机质及多种有机酶,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工程剩余土方也应合理利用,这也是可以综合利用的资源。利用生活垃圾充填作为农用地时,有机质含量多于8%时,复盖土层应加厚,而且生活垃圾应消除病原体、细菌等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hwZZA  
@:oXN]+ _  
2.3.2.1  平整土地时,保护耕土。耕地的表土层一般为熟土,利于植物生长,下层为生土,需经长时间熟化后才能适合于植物生长。在平整恢复时,注意合理安排土壤剖面结构,一般先回填生土,整平后敷置熟土,有利于当年种植获得较好收成。 9g9HlB&Ze  
>~''&vdsk\  
2.3.3.1  产业结构调整中,占用农田表土至少应收集20cm,集中堆放,防止流失,尽量综合利用已有地形地势,挖深填浅,少破坏新的土地,表层(耕层)土容重应保持约1.3g/cm3。适宜作物生长发育的土壤松紧度因气候条件、土壤类型、质地和作物种类而异。在土壤质地相似条件下,容重的大小可以反映土壤的松紧度,而土壤的稳定容重值或稳定松紧度可以反映耕地土壤的熟化程度和结构性。各种作物对土壤松紧度有一定要求,过松过紧均不相宜,一般来说,旱作物的耕层土壤容重在1.1~1.3g/cm3范围内为宜。 AHD=<7Rs  
]0Y4U7W  
2.3.3.2  衡量旧有建筑物及设施能否应用的条件是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指标允许,并与总体环境布置相适应。 y_* !6Xr  
T;Lkaxsn  
四、工业排污破坏土地复垦技术标准有关条文说明 5MroNr  
TJ10s%,V  
1、适用范围: sQYkQ81  
:tz#v`3o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排污造成破坏的土地复垦。各污染情况有,各种重金属类污染物,酸、碱和其他无机的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病原生物和低放射性废弃物,可能通过工业排放大气污染物及工业排放废水污染物,工业污泥和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等堆入浸滤进入土壤,进而造成污染。这些途径引起污染的土地的复垦均应适应本标准。 *z5.vtfu!  
3lf=b~Zi)  
2.1  适宜复垦利用类型,建议根据污染具体情况和污染类型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经过技术论证确定。只有对污染土壤实行人为改造才能恢复其自身原有的生产力。 Zd3S:),&  
tIWmp30S  
2.3从产业分,工业污染而破坏土地主要是矿业、石油业、天然气业、塑料业、洗涤剂行业,卫生药品制造业、印染业、染料制造业、化妆品业及其他加工业等。其中,矿业开发、金属生产与加工业等过程中,以及煤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有可能导致有毒有害重金属污染;染料及印染、医药创造业、塑料加工等过程中造成土壤有机污染;化工业及矿业生产中可形成酸碱污染;矿业开发、化工等工业中可能导致盐污染;放射性矿业开发、应用及时性煤炭业开发中可能导致放射性污染等。 :vmH]{R  
]&o$b]  
2.4.1.1  复垦重金属类被破坏土地时,首先要消除污染源,从排放工艺上治理污染,实现向“清洁生产”过渡。对这类严重污染土地,可以通过农业措施改变土壤条件和作物品种来抑制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活性,土壤对重金属类的容量有可能通过人工措施提高。对于用抑制措施也不能消除污染的土壤,可通过深耕层稀释法,甚至部分或全部换土的“客土改良法”加以解决。这种治理费用昂贵,因此,应重在预防,不使土壤污染到严重程度。 d6Ht2  
z 9vInf@M  
受污染的土壤也可采取深埋措施,埋深依污染类程度确定,符合我国土地安全填筑标准。 2i)^ !c  
`LrHKb aP  
对于污染严重又暂无处理办法的,可通过工程措施设置阻隔层,再行复土。 2":pE U{E  
Y4J3-wK5  
对有机污染土壤,在充分利用土壤自净能力下,只有采取适宜农业措施减缓,目前尚无有效的措施解决其已污染的问题。或加入一些有针对性物质加速其降解予以减缓。 J9\Cm!H  
_zR+i]9   
对于酸污染和碱污染土地,可有效地投加处理剂予以中和,或采取深复盖等措施解决。 R|6Cv3:  
bZ dNibN  
对于低于放射性废弃物处置标准的低放射性污染的土地,一般仍采取安全填筑深填的解决办法,降低和切断其污染问题。 W =D4r  
6|gCuT4  
对于盐份高的污染问题,可能通过农业改良措施,在严重污染时,可采取洗盐措施消除影响。 TJ2=m 9Z  
{0[tNth'h  
2.4.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九条规定:“国家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 y%&q/tk  
35h 8O,Y  
由于草场是草——牲畜——人食物链中的头一环节,因此要特别注意污染是否会在牲畜体内积累并进而影响食用者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不能解决污染问题的地段,则不宜用作牧场或人工草场。 +jAGGv^)  
R4[N:~Z$|  
2.4.3.2  鉴于放射性污染会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不能用放射性工业废弃物充垫鱼池底部,而且如果在复垦工程后,土壤中仍有较高的放射性或其它毒害物的污染,则不得用于渔业养殖。 oI?3<M^  
B7VH<;Z  
3、生态恢复: .yMEIUm  
ST|x23|O]  
3.1.1.2  土壤中某一种或几种污染物浓度超出一般常见范围时,可种植一些改良的先锋植物,如种植某些非食用的吸收重金属能力强的植物,来降低一定重金属含量,如羊齿类铁角蕨属的一种植物,对土壤中cd吸收率为10%,而水稻为0.2%。如需使土壤cd含量减少一半,种水稻350年,而种这类蕨类属植物只需7年,但需妥善处置cd植物体的处理问题。 n7zm>&  
R"-mKT}  
3.1.1.4  用于农、林等的复垦土地,需检查粮食、果品以及经济林可用部分的有毒有害部分含量,是否达到食品卫生标准;如果严重超出标准,复垦土地则应再行处置或改种林木或观赏植物等用。 %41m~Wh2  
Mer/G2#&  
3.2    酸、碱、盐有机物及放射性污染土地复垦: $[Sc0dzJ  
Jf{*PgP  
本部分标准制订依据同前。 =J18eH!]  
{JO^ tI  
应坚持常年观测土壤常规理化性质和植物性能测量,以掌握变化情况。 q;B4WL}  
`"Jj1O@  
五、水毁土地复垦技术标准有关条文说明 #Vnkvvv  
kDEXN  
1、适用范围: .u)X3..J  
2bv=N4ly  
过水后土地恢复时,采用本标准。 evya7^,F  
3$jT*OyG#  
2、原则: )cX*I gO  
Ab~3{Q]#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各总则适用本部分。过水地恢复利用类型的确定是在调研基础上进行的。 qFicBpB  
B~'vCuE  
3、水毁地复垦技术标准: Q3XpHnufu+  
P9/q|>F  
水毁地破坏的特点,主要是随来水水质和水量,表层土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含水量超过种植物所能容忍的界限,营养流失。针对上述不同情况,在恢复土地时,要清除杂物,脱除水份,疏松表层,增加肥力,平整土地等。此外,还要改善和提高水利设施的防洪等级和满足供水要求等。 `}D,5^9]  
kI,yU}<Fq  
3.5.1.1~3.5.1.3  旱地及菜地水田部分技术指标,系参考下述全国土壤普查资料而提出: Q{O+  
Giid~e33  
S){)Z  
rF3wx.  
表14  旱地等的参评项目与分级指标 1gE [v  
lXx=But  
^6jV_QM#  
PH值 sG(~^hJ_  
上体厚度 9Uh"iMB  
耕层质地 s%vis{2  
壤质土质地剖面构型 /Y/UM3/  
障碍层出现深度 u]g%@3Pn  
砾土含量(%) 5 )A1\  
*1ilkmL%  
>,v`EIg  
jSJqE _1  
M  f}~{+  
c_dVWh e  
zKyyU}LHH  
b10cuy|a/X  
;d@#XIS&-(  
6.5~7.5 !`M,XSp(  
>Ifr [  
7.5~8.0,5.5~6.5 I:E`PZ  
MH =%-S   
8.0~8.5,4.5~5.5 df*#!D7oz  
1m'k|Ka  
﹥8.5,﹤4.5 O n8v//=&  
﹥90 "x#-sZ=  
>>QY'1Eu  
60~90 ^gN6/>]qrY  
Wt*cIZ  
30~60 mbKZJ{|4s  
kq?Ms|h  
﹤30 nxO"ua  
轻壤土,中壤土 )~& CvJ  
aKJwofD  
砂壤土、重壤土 @CNi{. RX  
gl~ecc  
砂  土、粘  土 bc7/V#W  
q?H|o(  
砂砾土、重粘土 }V'} E\\  
夹粘 2pZXZ  
99]R$eT8  
均质 L s G\OG  
Ij 79~pn  
漏砂 $6qh| >z.  
, xw#NG6  
漏石 dydc}n  
"0$a)4]  
> ;jZa  
≥60 |+{)_?  
&U{#Kt5q  
30~60 fIM,lt  
AL[KpY  
﹤30 Tg7an&#  
﹤5 b k~( ^!R  
Oylf<&knF\  
5~10 0!D4pvlt  
>|J`s~?  
10~30 \0A3]l  
hl;u'_AB  
﹥30 <c*FCblv  
4aug{}h("  
w3N[9w?1  
0}<|7?  
 hz{`h  
浓度(°) C2.HMgL  
沟烛(%) .7O*pJ2(H  
排水条件 3 D6RLu  
灌溉 条件 Zj_b>O-V  
清水埋深(m) oxr#7Ei0d  
土壤盐化 yyR0]NzYUD  
剖面水分状况 I.I`6(Cb  
)i6mzzj5  
非盐 .[YuRLGz  
!d'GE`w T  
渍区 D,FHZD t  
盐渍区 2Zm0qJ  
程度 87=&^.~`  
盐斑 +|*IZ:w)  
C:GK,?!Jn'  
(%) 9U7nKJ+iby  
} F E>|1  
k3~}7]O)  
N[?N5~jG  
OwuE~K7b{  
Fzm*Pz3  
FOb0uj=(v  
8bxfj<O,  
zh%#Y_[R  
﹤3 PoNi "Pv  
<<UB ^v m  
3-6(1) N>Xo_-QCY  
`34zkPB??  
6(7)-15 j 'FVz&  
4"GR] X  
﹥15 W,D4.w$@'  
C^s^D:   
a,Sw4yJ!Q  
﹤10 P`$12<\O1  
?<X(]I.j  
10~30 0m[dP  
fi PIAT}  
≥30 G" b60RQ  
良好、无渍涝 (A k\Lm  
7k{2Upg;  
中等、偶渍 k!jNOqbb  
~CRSL1?  
不良、常渍 (lA.3 4.p  
'6Qy/R  
极差、重涝 Q+|{Bs)6i1  
有保证 Itm8b4e9;  
,7]k fB  
不稳定 NQTnhiM7$  
!.-tW7   
困难 q)u2Y]  
tury<*  
无水源 iY[+Ywh  
1~2 i;\s.wrzH  
HCA{pR`  
2~4 :L?_Y/K  
`Y?t@dd  
4~10 }pNX@C#De  
 R)Q 4  
﹥10 9V1cdb~?"T  
2~3 Dkw%`(Oh/,  
O[~x_xeW  
3~4 ClW'W#*(Y  
2)iD4G`  
1~2 8$P>wCK\l  
.r|*Ch#;P  
﹤1.0 ZU'!iU|8  
KV!<Oq  
AWr}"r?s  
=Cf ]  
yT /EHmJ  
L6:h.1 U$  
m/&i9A  
4\X||5.c  
suJ_nb  
S[M4ukYK  
﹤20 -*VKlZ8-  
-H(vL=  
20~50 BWPP5X9  
Lf}8qB#Y  
﹥50 O0l^*nZ46t  
e&Y0}oY  
;#?M)o:q  
湿润 ucYkxi`x  
Ry;$^.7%  
润、湿 Q ~|R Z7G  
O_@2;iD^^  
干、过湿 T(X:Yw  
Bl.u=I:Y4  
To"dG& h  
   D=?{8'R'  
   R zR?&J  
   +`en{$%%  
   wJ"ev.A)  
   =6%|?5G  
   AMlV%U#  
   N$aZ== $5  
   uF(k[[qaiN  
   /9ZcM]X B  
   9G+f/k,P  
   64oxjF)  
   ,cHU) j  
   'UwI*EW2S  
   .CV _\  
Rc$h{0K8  
AY2:[ 5cm  
表15  旱地级的参评项目与分级指标 Fxd{ Zk`  
zok D:c  
t\y-T$\\  
暗色土层厚度(cm) ma8wmQ9JR  
有机质(%) S)\8|ym6!  
全 氮 9/TY\?U  
a<Uqyilm  
(%) hq_~^/v\  
有效磷(P ppcn) )@7DsV/M  
有效钾(K ppcm) Ub)I66  
代换量m·e/100土 66:ALFwd7  
M-9gD[m  
东 北 6v z1*\:H~  
其 它 /0==pLa4  
~uaP$*B[  
90:K#nW;  
≥40 tm)*2lH6  
﹥4.0 ~t/JCxa  
﹥2.0 tB6k|cPC  
﹥0.12 `| 9Ku  
﹥20 KsdG(.I+ek  
﹥150 Dx+ K+(  
﹥25 ?C;JJ#Ho  
r'aY2n^O  
Vu]h4S:  
30~40 n.$(}A  
3.0~4.0 8OAg~mQ15(  
1.5~2.0 c?6d2jH.  
0.10~0.12 2R@%Y/  
10~20 }=GM ?,7b  
120~150 Ti= 3y497S  
20~25 Aka^e\Y@6*  
iB bbr,  
!oMt_k X  
20~30 RsSXhPk?  
2.0~3.0 C ?7X"~ ~  
1.0~1.5 vjK, I9  
0.08~0.10 "DckwtG:%  
5~10 W cGXp$M  
80~120 =7jEz+w#  
15~20 m6n hC  
"bX4Q4Dq  
|-kEGLH[*V  
10~20 jxY-u+B  
1.5~2.0 $Ub}p[L  
0.6~1.0 K5flit4-  
0.05~0.08 981!2*  
3~5 ~mH+DV3  
50~80 Jp ]T9W\  
10~15 XVUf,N,  
$L{7%]7QC  
J?jeYW   
﹤10 :R+],m il  
﹤1.5 < 5ZJ]W  
﹤0.6 c4|so=  
﹤0.05 :C%47qv  
﹤3 9*pG?3*I  
﹤50 \Hum}0[  
﹤10 lO 2k<  
0j@IxEPs  
9~Xg#{  
表16  水田等的参评项目与分级指标 Fk$@Yy+}e  
dF,DiRD  
2V$9ei6  
PH值 F0;1zw  
耕层质地 &%e"9v2`  
壤质上剖 |R~;&x:  
*i?.y*g  
面构型 t<lyg0f  
障碍层(cm) 5Rs?CVVb  
r<(kLpOH%  
出现深度 ^Kw(& v  
厚度 /=M.-MU2  
v MWC(m  
kPJ~X0Fr{t  
5.5~6.5 *|'}v[{v^9  
中壤、重壤 @3 "DBJ  
夹粘 %HEmi;  
0 hEcYpng~  
0 OK\]*r  
dofR)"<p,^  
LXxl?D  
6.5~7.5 7SHo%b A  
轻壤、轻粘土 >4'21,q  
通体 ngqUH  
﹥80 `Kp}s<  
﹤10 m|dF 30~A  
P%!q1`Eke(  
/nM*ljfB\  
7.5~3.5,5.5~4.5 -s~p}CQ.  
砂壤、粘土 '#f?#(  
漏砂 )/TVJAJ  
30~60 WguV{#=H  
10~20 }}s) +d  
g =\13# F  
6QptKXu7  
﹥8.5,﹤4.5 yHw!#gWM  
砂土、重粘土 B}5XRgq  
漏石 `q1}6U/k  
﹤30 M=Is9)y  
﹥20  * D3  
4`0;^K.  
~y%7w5%Un  
~[;{   
Ap,q `S  
旱季潜水埋藏深度m h>Rpb#]  
面水分类型 $y4M#yv  
渍涝及排渍能力 D4\(:kF\Hg  
灌溉条件 p,^>*/O>  
盐化程度 <w11nB)  
+2(Pc JR~  
+}]wLM}\UF  
1.0~1.5 /2'c>  
爽水、侧渗 <^'{ G  
无渍涝 Q2R>lzB  
有保证 KqY>4tb  
无0 `R ]&F$i(E  
}'_:XKLj  
EM~7#Y  
0.8~1.0,1.5~2.0 %>]#vQ|  
渍水、渍害  RA~_]Hk  
轻涝、排涝配套 -9i+@%{/  
尚能保证 sp,(&Y]US  
轻﹤20 Q,TaJ]  
{8i}Ow  
~pwY6Q  
0.5~0.8,2.0~3.0 ~l4Q~'  
漏水、重渍 Ot"(uW4$[  
中涝、排水尚可 dK7 ^  
一般 CY\mU_.b  
中20~50 y7 <(,uT  
,XP@ pi  
!j'guT&9]  
﹤0.5, ﹥3.0  m"1 ?  
囊水、烂田 9 &[\*{  
重涝、排水无出路 6P6Jx;  
困难 `}n0=E  
强﹥50 E<P*QZ-C3  
|W/Hi^YE2  
~M(pCSJ[  
表17  水田级的参评项目与分级指标 xKisL=l6Y  
M{y|7e%K  
w7[0  
耕层厚度(cm) q .)^B@}_  
渗潴层厚度(cm) {)GQV`y  
发棵性 n/:Z{  
有机质(%) _4A&%>   
全氮(%) 3pzOt&T|w  
有效磷(P ppm) _4De!q0(  
有效钾(K ppm) UvoG<;  
代换量(m·e/100g 土 aGe\.A=  
污染与毒素 $M%}Oz3*  
7{8)ykBU^  
Xek E#?.  
﹥22 Z'Zd[."s  
﹥40 RH1U_gp4 ]  
前后均发 |c BHBd  
3.0~3.5 ;vZ*,q6  
﹥0.15 ug>]U ~0  
﹥20 HKT{IP+7(L  
﹥150 K T"h74@  
﹥25 ]*;RHy9  
~n)]dFy  
gS0,')w  
W>UjUq);  
18~22 ">0 /8]l  
30~40 9 ?[4i'  
易发早发 rUhWZta  
3.0~3.0 047*gn.b  
0.12~0.15 (p'/p  
15~20 + 4++Z  
100~150 d u _O}x  
20~25 7Co3P@@  
$4& 8U~Zs  
J#_\+G i  
&7JEb]1C  
15~18 vsxvHot=  
20~30 "1E?3PFJ  
能发不衰 Ni/|C19Z  
2.5~2.5 +lW+H12  
0.10~0.12 iOE9FW|e  
10~15  U5T^S  
50~100 ..sJtA8  
15~20 9Vh_XBgP  
~ly`u  
3BuD/bs  
pyGFDB5_P  
12~15 &FT5w T  
10~20 qLU15cOM  
缓发后发 Ul7,k\q@  
2.0~2.0 YeR7*[l  
0.08~0.10 noWRYS%  
5~10 _ +u sn.  
30~50 @|JPE%T   
10~15 )[F46?$vrk  
+<vqkc  
)@?Qt2  
bUpmU/ RW  
﹤12 jauc*347  
g#pIMA#/  
不发早衰 +A;n*DF2  
3.5或﹤1.5 ) >-D={  
﹤0.08 ,=x.aX Spz  
﹤5 ixoMccU0  
﹤30 $L $j KNwf  
﹤10 S+4I[|T]Y  
Ta!m%=8  
>& 4I.nA  
_CYmG"mY  
表18  菜地等的参评项目与分级指标 Y,p2eAss  
hJs&rpN  
UeIqAG8  
PH值 fwz5{>ON]  
土体厚度(cm) D"1vw<Ak  
土壤质地 Zi15wE  
障碍层出现深度(cm) 1D#T+t`[  
壤质土质地剖面构型 KR+aY.  
灌溉水质矿化度(g/l) 4C2>0O<^s  
|~1rKzZwF  
}Etd#">  
6.5~7.5 l[ZQ7$kL  
﹥80 q| de*~@-P  
轻壤土 x(T!I&i={  
@p?b"?QaB  
均质 @9 qzn&A  
﹤0.5 t(LlWd  
^$T!@ +:  
&z 1|  
6.0~6.5,7.5~8.0 3:z4M9f  
60~80 ZKiL-^dob  
砂壤土、中壤土 '2i)#~YO<  
﹥60 s0`]!7D<  
夹粘 Q*oA{eZY  
0.5~1.5 &9GR2GY  
/;]B1T7  
gXJ19zB+  
5.0~6.0,8.0~8.5 X8NO;w@z#  
30~60 1GyAQHx,  
重壤土 ".Q!8j"@f  
30~60 96([V|5K  
漏砂 h<!khWFS  
1.5~3.0 e2_r0I^C  
-hJ>wGI  
HquB*=^xh  
﹤5.0,﹥8.5 nATfmUN L  
﹤30 \I`=JKYT  
砂土、粘土 LmT[N@>"  
﹤30 l%Fse&4\  
漏砂 D+@/x{wX2  
﹥3.0 7o 83|s.Bm  
?Sd~u1w8K  
<LOx.}fv  
d%[`=fs]|m  
AU${0#WV_  
潜水埋藏深度(m) /oix tO)  
排水条件 G Yy!`E  
土壤容量(g/cm3) e P,XH{s  
非毛管孔隙度(%) GXAk*vS=G  
紧实度 1zEZ\G  
,EGD8$RA]  
d >wmg*J  
1.5~2.5 Ke;X3j ]`  
良好 m}'t'l4 c  
1.0~1.1 UHsrZgIRYT  
>22 kxKnmB#m-  
疏松 3T.M?UG>  
olQ8s *  
AD4L`0D  
1.0~1.5,2.5~4.0 ^QL/m\zq@%  
偶渍、有排水 s5Bmv\e.i5  
1.1~1.2 4jyr\=42F'  
15~22 W;)FNP|MT  
较紧 @{$Cv"6769  
r>:7${pF  
o\:f9JL  
0.5~1.0, ﹥4.0 7! A%6  
中渍、排水尚可 f 7QUZb\  
1.2~1.3 TG%hy"k  
8~15 $'mB8 S  
紧实 Ubos#hP  
gP hw.e""  
+e3WwUx  
﹤0.5 TF iM[  
强渍、排水差 *~lgU4  
>1.3 )DZ-vnZ#t0  
<8 Lw+1|  
极紧 ^J}$y7  
GVHfN5bTqn  
+68K[s,FD  
+hvIJv ?  
"!_ 4%z-  
表19  菜地级的参评项目与分级指标 U(&nh ?  
'|A5a+[  
=QKgsgLh  
暗色土层厚度(cm) q9]^+8UP  
有机质(%) 1j) !d$8  
全氮(%) A%czhF  
有效磷(P ppm) yU8Y{o;:  
有效钾(K ppm) QmkC~kK1.  
代换量(m·e/100g)土 >7Sl( UY-  
污染 6+f>XL#w  
'rq#q)1MT  
E{]|jPdr  
>50 "VVR#H}{  
>4.0 ,IZxlf%  
>0.15 gBiQIhz  
>60 r(2'0JQ  
≥200 [#*?uu+ jK  
>30 O[(HE 8E  
+}L3T"  
vaCdfO&  
x_iy;\s1  
40~50 cZX&itVc:  
3.0~4.0 bZlLivi  
0.12~0.15 W<hdb!bE  
40~60 E["t Ccg  
150~200 V<7K!<g)b  
20~30 eYSGxcx  
SUi1*S  
pZJQKTCG  
C.e|VzQa  
30~40 O> ^~SO  
2.0~3.0 :AcN b  
0.10~0.12 t~W4o8<w  
20~40 ?m r@B  
100~150 huD\dmQ:]  
15~20 ]Q_G /e  
hv8[_p`>  
{hq ;7  
sluZ-,zE  
20~30 j[Zni D  
1.5~2.0 [ *a>{sO[  
0.08~0.10 }br<2?y,  
10~20 >@89k^#Vc  
70~100 8\V>6^3CD$  
10~15 ,4T$  
'e)ze^Jq  
yc4f\0B/  
Gv nclnG  
<20 V7'x? pt  
<1.5 ?9okjLp1n  
<0.08 D}/.;]w<[&  
<10 h _7;UQH  
<70 KA{DN!  
<10 ]4Yb$e`  
@DC2ci >  
h|uP=0   
T(Gf~0HYF  
.O-DVW Cm  
9X&qdA/q  
表20  园地等的参评项目与分级指标 S^`9[$KH0  
w58 QX/XG  
U)=Z&($T  
PH值 0BP~ 0z  
CaCo3(%)(嫌钙植物) | xI_aYv*  
耕层质地 ^V,/4u  
壤质土质地剖面构型 E6-(q!"A  
土体厚度(cm) N$a-i  
砾石(%) Bv]wHPun  
心土紧实度 JP*wi-8D  
Y'H/ $M N  
PL_wa(}y]D  
5.5~6.5 3rdxXmx  
<1.0 2DqHqq9m  
轻壤土 5$Q`P',*Ua  
均质 %c2i.E/G  
>80 4qcIoO  
<10 x[@3;_'K  
疏松 4^}PnU7z  
}`FC__  
'xI+kyu  
6.5~7.6 19{?w6G<k  
1.0~2.0 b/}0 &VXo  
砂壤土、中壤重壤土 5)NfZN# &  
夹粘  y] r~v  
60~80 ZUI9[A?  
10~20 n ZZQxV,  
稍紧 a} 7KpKCD  
#UeU:RJ1  
@gGuV$Mw  
7.5~8.5 {QkH%jj  
2.0~3.0 "8TMAF|i4  
砂土、粘土 a2_IF,p*?  
漏砂 He;%6OG{  
30~60 'eY[?LJ]U  
23~30 ddhTr i'f  
紧实 \ iSBLU  
?G<I N)  
ouZ9oy(}a  
>8.5,<5.0 %9)J-B  
>3.0 x&b-Na3Xi  
砂石土、重粘土 c0p=/*s(  
漏石 SFNd,(kB*z  
<30 Z'm%3  
>30 %--5bwZi  
紧实 9TS=>  
-^Va]Lk  
4DM|OL`w  
   ]-L E'Px|  
cU[pneY  
?S:_J!vX{  
障碍层深度(cm) Q</HFpE  
潜水埋深(m) mU>* NP(L  
灌溉条件 kakWXGeR  
排水条件 3H %WB|  
坡度(°) z +NxO !y  
侵蚀状况沟蚀面积(%) ^uZ!e+   
剖面水分状况 M@)^*=0H  
@log=^  
*hugQh ]a  
*c"tW8uR  
2.0~3.0 Um4$. BKD  
有保证 r7dvj#^  
良好 #s"|8#  
<7 Y<1]{4Wt  
@C\>P49  
湿润 ?r< F/$/  
c{7<z9U  
DdAs]e|D[  
>80 aX`@WXK  
3.0~4.0 24 )Sf  
不稳定 K8>-%ns  
中等 fK-tvP0}*  
7~5 m5Q?g8  
<10 #f *,mY|>  
bBwMx{iNNz  
#~ikR.-+Eq  
ds> V|}f[  
60~8 # MpW\yX  
0.8~2.0,4~10 Gvo|uB#  
困难 D)0pm?*5A  
较差、较快 "l83O8 L  
15~25 ZAK NyA2  
10~30 |q0MM^%"  
o XKH,r  
z x e6M~+  
Kterp%J?  
30~60 Ky6.6Y<.|  
<0.8,>10 E05RqnqBn0  
无水源 P1 \:hh  
极差、过快 g7>p,  
>25 qRV5qN2{XY  
>30 W.nQYH  
干燥、过 f[S$ Gu4-  
.nGYx  
QtF'x<cB  
   4 VPJv>^  
   t,CC~  
   #HgXTC  
   CuS"Wj  
   A'jw;{8NpF  
   kqyV UfX$3  
   I\8f`l  
   Kr;7~`$[  
   |{)SLvlJl  
   pQv`fr=  
   kT6h}d^/^  
   Fy:CG6@X  
]@E_Hx{S  
mQEE?/xX;  
3.5.1.4  恢复为林地技术标准: +KV?W+g)`  
n N.6?a  
恢复为林地技术指标参考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资料下列数据而提出: BUcPMF%\y:  
.*\TG/x  
表21  园地级的参评项目与分级指标 )!SA]>-  
'fpm] *ig  
'5xIisP  
暗色土层厚度(cm) u5D@,wSNz  
有机质(%) J>_|hg=  
有效磷(P ppm) OpFe=1Q  
有效钾(K ppmm) 2I'gT$h  
有效硼 S -$ L2N  
$ 9bIUJ  
(B ppm) )F _vWbg  
有效锰 WUOoK$I~K  
wEd+Ds]$  
(Mn ppm) sG-$d\ 1d  
代换量(m·e/100g)土 Ws;S=|9,7~  
='r86vq  
wW2b?b{*Z  
>80 "&h{+DHS  
>3.0 co!o+jP  
>15 9!'qLO  
>150 \j C[|LM&  
>1.0 - Q3jK)1  
>15 >s0A.7,5  
>20 RcJ.=?I!  
bO8>w9MF  
O^|:q  
60~80 D{'>G@nLQ  
2.0~3.0 eCejO59F9  
10~15 Cj{+DXT  
100~150 p;8I@~dh  
0.8~1.0 GD(gm, ,)  
10~15 F)fCj^ zL  
15~20 _:dt8+T#  
C8ss6+k&  
3=YK" 5J  
40~60 vh+ ' W  
1.5~2.0 %3p~5jhm1  
5~10 } @r|o:I  
50~100 117`=9F  
0.5~0.8 T}fH  
5~10 Nf@-i`  
10~15 GJTKqr|1O  
>~%!#,C(|U  
VtM:~|v  
20~40 )|52B;yZx  
1.0~1.5 87&BF)]  
3~5 Y dgDMd-1  
30~50 W=QT-4  
0.3~0.5 S  ^5EG;[  
3~5 {T;A50  
5~10 [\i0@  
S"-q*!AhK  
6f=,$:S$  
<20 ~HW8mly'  
<1.0 .kbo]P  
<3 Z\1*g k  
<30 ,[gu7z^|  
<0.3 %IAZU c  
<3 k[_)5@2  
<5 vI84= n  
o<1a]M|  
7E0L-E=.  
A(Tqf.,G  
i^<P@ |q  
表22  林地等的参评项目与分级指标 *:r6E  
?WVp,vP  
YJ6y]r K2,  
亚表层心土层PH值 v3zd>fDnRp  
土体厚度(cm) i sK_t*  
土壤质地 :A,g:B  
石质含量(%) LgG7|\(-  
硬盘层深度(cm) mZ%"""X\Ei  
紧实度 4O I''i  
剖面湿度 2Ra}&ie  
R=7,F6.  
!UzMuGj  
6.5~7.5 8%+F.r  
﹥60 Wi;wu*  
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 #\P\(+0K  
<10 ]TE(:]o7V  
d17RJW%A  
疏松、稍紧 *|Bu7nwg  
湿 !sTOo  
W't?aj I|  
K^z u{`S  
5.5~6.5,7.5~8.0 DfPC@` k  
30~60 h4iz(*  
重壤土 g$^:2MT"aQ  
10~30 ?'xwr )v  
≥60 _ ^2\/@  
较紧 bUcEQGHcZ=  
m2{DLw".  
9~rrN60Q  
uT Z#85L `  
4.5~5.5,8.0~8.5 _VjfjA<c8  
10~30 ^i"~6QYE  
粘土、砂土 tfAO#htq  
30~50 1QA{NAnu&  
30~60 R>C^duos.  
紧密 V(6*wQ`&  
sxK|0i}6  
tyI !y~-z  
KfPYH\ 0  
﹤4.5,﹥8.5 e> zv+9'Q  
﹤10 eb ` !  
砾质土、砂石土 Z&Qz"V>$  
≥50 Y5/SbQYf1  
<30 Y^Y1re+}  
极紧、坚实 w'r?)WW$  
干、重湿 /%9Ge AAs  
Yl$R$u)  
Xn%ty@8  
H{d;, KfX  
#9/^)^k  
坡度(°) 7]8nW!h;  
侵蚀状况(面积%) JmP[9"  
洪涝灾害及排水条件 7u=R5  
裸岩面积(%) 39yp1  
#/,WgsAC  
沟蚀 !T|q/ri  
片蚀 X]1Q# $b  
崩塌 S - N [  
Y[R;UJE`5  
i"_@iN0N  
<15 \@8.BCWK  
<10 K*/X{3J;  
小部 c/'Cju W  
<10 + g*s%^(E  
无洪涝 <Pnz$nH:e  
pYBY"r  
<E&8g[x6  
llE_-M2gH  
15~25 P}re"<MD  
10~25 'JpCS  
占半 E9bc pup  
10~20 e[($rsx  
偶涝、排水较好 *NjjFk=R  
<30 uE=pq<  
US'rhSV  
B)`@E4i  
25~35 N?3BzI%?  
25~50 AzZb0wW6p  
全部 RG8Ek"D@  
20~30 ' X9D(?O  
季节涝排水中等 $&ZN%o3  
30~50 x-@}x@n&[  
hM NC]  
GF/!@N  
>35 i.5?b/l0  
>50 +FBUB  
心土裸露 5*hA6Ex7  
>30 g;eoH  
长期涝、排水差 1"fbQ^4`  
≥50 P 5_ l&  
;!9-I%e  
0_f6Qrcj  
    N3m~nEj  
   it)!-[:bm  
   )KbzgmLr  
   v*lj>)L  
   Z1Pdnc7S[  
   mzbMX <  
   K9=f`JI9  
   JU`5K}H<  
   zqlgJn  
   8`Iz%rw&(J  
&<Iz?AVr  
$gPR3*0  
表23  林地级的参评项目与分级指标 ',l}$]y5  
40m>~I^q}  
-R BH5+SS2  
腐殖质层厚度(cm) A>B_~=  
有机质(%) ;Ob`B@!=b  
有效磷(P ppm) 2S@aG%-)  
盐基饱和度(t/t) 1$RUhxT  
枯枝落叶层量(t/ha) :YUQKy  
植物覆盖度(%) tg"NWp6  
地位级 W&s@2y?rF  
林木蓄积量(m3/ha) wqE+hKs,  
qgkC)  
XdV(=PS!a@  
>25 \2OjIEQQ  
>15.0 P>wTp)  
>15 (&@,ZI;  
>18 ,@Aeo9}  
>15 egn9O  
≥80 i7jI(VvB^  
I级 l|" SM6  
≥200 4iC=+YUn  
E%e2$KfD  
kNC]q,ljt5  
20~35 Z9p`78kYyh  
10.0~15.0 ^b&U0k$R  
10~15 %$ ^ eY'-'  
60~80 Jf3xK"in  
10~15 <c_'(   
60~80 c W^  
II级 !wr2OxK*  
120~200 \ ~uY);  
+<$b6^>!$  
7T/hmVi_  
15~20 U%4 s@{7  
5.0~10.0 jr3FDd]  
5~10 b75en{aDi*  
40~60 3v,Bg4[i  
7~10 )ad6>Y  
40~60 +et)!2N  
III级 f~Ve7   
80~120 i7|sVz=  
>,A&(\rO  
`CqF&b  
10~15 (>M@Ukam:  
2.0~5.0 CZ|h` ";P2  
3~5 bU{lV<R,  
20~40 R$M>[Kjn  
4~7 3c[< #] 8S  
20~40 -,pw[R  
IV级 Y8@TY?  
40~80 gK",D^6T*Y  
m5kt O^EU  
GI[XcK^*w  
<10 /;V:<mekf  
<2.0 b6ui&Y8z  
<3 ^hyp}WN  
<20 :#nv:~2]  
<4 ^#p+#_*V  
<20 K<~J*k<v  
V级 ^/:G`'  
<40 4Tn97G7  
?7cT$/4  
!v?WyGbUg  
3.5.1.5  恢复为牧草地技术标准: |0s)aV|K  
Xb\de_8!  
参考上述相同资料的下列数据而提出: [l:}#5\]4  
AEO7I f@  
表24  牧地等的参评项目与分级指标 $G D@e0  
*^s^{0Ad  
&A)u!l Ue  
PH值 %P HYJc  
土体厚度(cm) Df0m  
土壤质地 +6\1 d5  
表土砾石含量(%) Jl{g"N{2u'  
障碍层出现深度(cm) qWw{c&{Q],  
剖面水分 CxJH)H$  
潜水埋藏深度(m) ]`\~(*;[W9  
wsAijHjJI!  
\O+Hmi^  
6.5~7.5 d5 U+]g  
>70 v v]rXJu1  
砂壤土、中壤土 D]hwG0Chd  
<5 2IFEl-IB[  
HKYJgx  
湿 ePe/@g1K*  
1.5~2.5 pF'M  
G$CI~0Se:  
|"k+j_/+  
7.5~8.5,5.5~6.5 Fo GSCg%  
50~70 5 DvD  
重壤土 AHdh]pfH  
5~20 U[c^xz&  
>60 HsAKz]Mq  
 ui1h M  
2.5~4.0 7=pJ)4;ZA  
+t<'{KZ7;  
a'YK1QX  
8.5~9.0,4.5~5.5 ,Cj` 0v#  
30~50 CYN")J8V  
砂土、粘土 6F08$,%Y  
20~40 VB@M=ShKK  
30~60 !z?;L_Lb  
A9ru]|?  
4.0~10 |gM@}!DL  
0 A6% !h  
o|c%uw  
>9.0,<4.5 #B8V2_M  
>30 >l(|c9OWM  
砾石、砂砾土 L=<{tzTc  
≥40 h}f l:J1C  
<30 ZqJyuTPv  
干、过湿 ^:,I #]  
>10 yn KgNi  
b[ .pD3  
zM++ Z*  
'Y:ZWac,  
uDsof?z  
水源 j$}W%ibj  
排水条件 rWxQ;bb#  
坡度(°) xQ@gh ( (  
沟蚀(%) AOR(1Qyo  
风蚀状况 E~eSHJ(oR7  
砂化 .eG_>2'1  
afj[HJbY  
SMbhJ}\O  
有保证 <wO8=bem  
良好 kac]Rh8vO  
<5 KcF#c_f   
<10 (xlA S  
轻度表土砂砾化或轻剥 UeN+}`!l  
轻盖沙<10cm有砂垄 VVm8bl.q  
~{f[X3m^  
D7OPFN 7`  
不稳定 nZ~J &QK-  
中等 ^HI}bS1+|  
5~15 <ly.l]g  
10~25 E:S (v  
中度表土片蚀、A层蚀1/4~1/2 rd!4u14  
中盖沙10~20cm丛状丘 :WnF>zN  
ff.;6R\  
I9E]zoj8  
困难 88M$mjx  
较差 Yb Dz{m  
15~25 qo5WZ be  
25~50 O`Ge|4  
强度表土全蚀、A层蚀1/2 Q*l_QnfG  
重盖沙30~30cm浅丘 0ZjinWkR[  
9{XC9 \~  
EmubpUS;  
无水源 br_D Orq|  
极差  ylBjuD+  
>25 `=VN\W^&  
>50 @/0-`Y@?  
剧烈A层蚀,B层裸露 A"R5Fd%6pc  
极重 盖沙>30cm新月丘 5_= HtM[v]  
Bd-@@d.H<  
\KT}T  
   DXc3u^ L  
   R[{s\  
   OAd}#R\U  
   2N[S*#~*e  
   j3)fmlA  
   WR@TH bU  
   J:JkX>n%k=  
   R[_UbN 28  
   sU 5/c|&  
   LFT)_DG7(  
vILq5iR  
KI~M.2pk  
表25  牧地级的参评项目及分级指标 H3qM8_GUA  
o@blvW<v7  
]Z#=w  
暗色土层厚度 t&L+]I'P3  
有机质(%) 3F|#nq  
有效磷(P ppm) 5p`.RWls  
草场等级 89X`U)Ws  
鲜草产量(kg/亩) !;~6nYY  
nK;c@!~pS  
@"gWv s  
≥25 sqP (1|9  
≥3.0 !pG_MO  
>15 \oc*  
一等优等牧草占60%以上 >{huaN B  
>600 QocR)aN=+  
Zm~oV?6  
E4dN,^_ F!  
20~25 H:>i:\J/M9  
2.0~3.2 % C.I2J`_  
10~15 95^A !  
二等良等牧草占60%以上 Hj^_Cp]@*  
400~600 ibIo1i//[  
KG8Km  
=TG[isC/F9  
15~20 @ob4y  
1.5~2.0 |ZuS"'3_w  
5~10 / 1R` E9  
三等中等牧草占60%以上 5 Yf T  
200~400 %^ z## 7^  
j`pX2S  
'k?*?XxG  
10~15 ^P !} "  
1.0~1.5 Uel^rfE`  
3~5 )mF;^3  
四等低等牧草占60%以上 7"0l>0 \  
100~200 zs@xw@  
Y6r<+#V  
M h5>@-fEE  
<10 "de3S bj@?  
<1.0 uDXRw*rTv  
<3 $m)[> C  
五等劣等牧草占60%以上 T0=%RID%=  
<100 >^q7:x\  
.PJCBT e  
>p|tIST  
(np60mX<  
离线孤舟子

发帖
3
土币
56
威望
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2-11-15
楼主好人啊
离线fanmingchan

发帖
402
土币
1
威望
268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3-06-19
《浙江省新昌县澄潭镇新旺新型墙体砖厂页岩矿区普查地质报告》(2008年2月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地质环境研究院) [9U: :  
17、《新昌县澄潭镇新旺新型墙体砖厂页岩矿山开发利用及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方案》(2008年9月浙江地勘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jE??E/: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https://beian.mps.gov.cn/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12919号 广州半山岩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4274469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