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从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朋友,看完本文,你还会相信强度折减法吗? --]

-> 边坡工程『支挡|防护』 -> 从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朋友,看完本文,你还会相信强度折减法吗?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   1   2   3   4   5  >>  Pages: ( 11 total )

shenyl0211 2009-05-21 21:20

从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朋友,看完本文,你还会相信强度折减法吗?

      【2023-08-06】强度折减法顾名思义是对抗剪强度指标的折减,延伸之后就是对黏聚力和摩擦力这两个抗滑力的折减,但如果滑面存在反翘段、坡面存在锚索力、坡脚存在抗滑支挡结构,则滑面反翘段条块重力沿滑面的切向分力、锚索设计力沿滑面的切向分力、抗滑支挡结构承受滑坡推力的能力,都是抗滑力,都应该折减。如果认为所有参数中只有抗剪强度指标需要折减(考虑安全储备)显然是唯心的,而且完全脱离了勘察实际和取值的可靠性(抗剪强度指标取值原则:工程使用年限内可能出现的最小值。因而根本无需折减。),反映在稳定系数定义的公式中,就是主动力和被动力不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分、抗滑力和下滑力不分。 P8wy*JvT  
  为什么让中国院士接受中国人提出的传递系数法就那么难呢?中国的院士真的就是祸国殃民的砖家吗? J/'M N  
5"JU?e59M  
)N(9pnyZH  
       还记得初中物理学过的斜面上的木块是怎么进行力的分解的吗?对,是分解为斜面的切线方向和法线方向。因为木块只能沿着斜面滑动。传递系数法就是这样推导出来的,不会混淆力的性质(重力是主动力、作用力,摩擦力和支持力是被动力、反作用力)。另外,斜面上的木块会转动吗?不会,所以,不需要考虑力矩平衡。——传递系数法是现在唯一正确的极限平衡法。 '{[!j6wt\  
       但毕肖普、简布、摩根斯顿、普莱斯是怎么推导的吗?对,是分解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会混淆力的性质(重力是垂直力,摩擦力和支持力既有部分为垂直力也有部分为水平力),且不再判断木块是否会沿滑面滑动,而是分析是会向上运动还是会向下运动,是会向左运动还是会向右运动,彻底改变了问题的性质。如果再用于滑面反翘段滑体的受力分析,则该段本来是被动性质的滑体下滑力就变成了主动力,同理,抗滑工程的抗力也变成了主动力,在稳定系数的计算公式中,这两种力就被取负值放在分母,导致稳定系数偏大而偏危险。 1E8H%2$ V  
      但中国的个别院士会相信谁呢?是后者,是外国人,因为这些院士连上述初中物理知识都没学好,或是忘了,只能被外国人牵着鼻子走,然后还对国人的方法大批特批,认为是计算机不普及时代的简化法,认为是没有考虑力矩平衡或不满足力矩平衡条件,甚至把连滑面造成的误差也归咎于方法的缺陷,真是无耻至极。 $!G`D=  
2014-08-18:答反对者: X JY5@I.  
      1、国家的权威不是法律,而是权力,虽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权力面前呢?岩土工程界的权威不是规范,而是院士。同样是建设部的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滑坡推力计算采用传递系数法的衍生法——隐式解,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认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采用的传递系数法原型——近似于显式解;被院士们列入规范的瑞典圆弧法和简化毕肖普法都是基于整体力矩平衡的,貌似准确,但你们是否想过所谓的圆心真的是力的支点吗?所谓的力臂难道不是根本传不了力的空气吗?是否发现条块的重心越高则地震力产生的力矩越小而越稳定(如果条块的重心高度与圆心一致时,则不管地震烈度多大,都不会影响该条块的稳定性)?传递系数法是基于折线形滑面推导的,而圆弧形滑面是折线形滑面的特例(每段滑面的变坡点都在同一圆弧上),因而传递系数法完全适用于圆弧形滑面,但有哪个规范采用了?大家可用slope2000验证一下,对于圆弧形滑面,都是基于强度折减的传递系数法和摩根斯顿-普莱斯法是非常一致的。 3;*z3;#}  
       2、c和tanφ是绝对不可能刚好同时降低K倍的,因为强度折减法视滑面反坡段的下滑力为主动力,会主动抵抗滑面顺坡段的下滑力,那么,滑面反坡段的摩擦力应是什么方向呢? Ly9Q}dL  
       3、即使下滑力只有100,而抗滑桩的抗滑力达1000,抗滑桩也不可能推动滑坡向上滑动,但强度折减法认为是可能的——强度折减法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混为一谈,牛顿第三定律复杂吗? lhqQ CV  
       4、泱泱大国的院士们,竟然在不懂传递系数法的真谛时称之为简化法并妄加评述,实在有些误导。传递系数法是基于中学力学知识推导的,非常简单,而且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滑力和抗滑力、主动力和被动力是分得清清楚楚的。所谓的误差不是计算方法本身的问题,而是连滑面的问题。所谓的学者用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大折角滑面形状来证明传递系数的误差很大,这纯粹是玩数学游戏。还有学者大写特写论文来争论剩余推力小于0时是否应该往下传递——试想,如果不传递,得到的不就是最后一个条块的局部稳定系数吗?大于1的整体稳定系数从何而来?如果最后一个条块的滑面是水平或反倾,稳定系数不就成了无穷大了吗? &<au/^F  
        5、算例已经证明了折减法的错误且偏于危险,竟仍有不少人执迷不悟,悲哀啊!用折减法治理滑坡成功,不是因为方法正确,而是后来的地质条件比设计时好,或当初的稳定系数考虑得较低,或安全系数取得较大,或与超载法所得推力相近,或施工质量较好,或没有发生预期的暴雨和地震,等等。1981年7-9月水害造成宝成铁路宝鸡-广元段350km发生滑坡289处,37个区间断道32次,中断行车60多天,但只有徐邦栋用传递系数(超载)法治理的12个大型滑坡无一复活,说明了什么? )Zas x6`  
       6、还需要再证明吗?我院治理的四川江油航空航天部某滑坡经受了汶川地震的考验;我院加固的都江堰奎光塔也经受了汶川地震的考验;汶川地震后,我院参加成都铁路局组织的抢险;玉树地震后,我院参加了青海省交通厅组织的抢险。某年重庆暴雨,之前我院成功治理了万州-梁平高速公路沿线的所有滑坡,那年该线成了生命线。 lv4(4$T  
2011年11月27日:请理解下面两段后再看别人的回复。 L=,OZ9aA  
强度折减法的理论基础(稳定系数的定义):强度指标c、tanφ统一降低K倍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 rA,CQypo  
强度折减法的错误所在:强度指标统一降低K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强度指标的极小值是残余强度,不应该再降低;强度指标降到一定程度,滑面形状会发生质变——c≈ 0为直线形,fai≈0为圆弧形;边坡失稳统统归结于强度指标的降低,根本不考虑下滑力增大(滑坡后缘和主滑段堆载、大量雨水渗入滑体、地震)、抗滑力减小(滑坡前缘抗滑段开挖、抗滑建筑物作用降低、地震)的情况。这不是说强度折减法没考虑下滑力和抗滑力的大小和性质,而是说该法混淆了力的性质(下滑力是主动力、作用力,抗滑力是被动力、反作用力,在稳定性计算公式中这两个力是不能进行加减的,但该法除了将粘聚力和内摩擦力作为抗滑力外都作为下滑力进行了加减)。 K@HQrv<  
2014年8月12日: ,"Tjpdf  
例子:对一直线形滑面的滑坡,假设峰值强度c20kPaφ12.5°l22mW1016.1kNα30°,则滑动前所有极限平衡法的稳定系数均为 -!c IesK;<  
=3*Jj`AV  
K=抗滑力/下滑力=R/T(cl+Wcosαtanφ)/Wsinα635.1/508.01.25 J58#$NC `'  
{FWyu5.  
因某种原因滑动后强度指标发生变化,其残余强度或应采用的强度为c16kPaφ10.06°。此时R减少为508.1kN,减少量为635.1508.1127.0kN,所有方法的稳定系数变为  c/ _yMN  
IAI(Ix  
KR/T=508.1/508.0=1.00 B{p4G`$i1  
$A`xhh[  
如果K仍要达到1.25,则所有折减法所需增加的抗滑力为(支挡工程的设计力,公式见《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第103页A.0.3-2): gN?0m4[$i  
P=T-R/K=508.0-508.1/1.25=101.5<127.0kN(小于减少的强度,错!) '[nmFCG%m*  
而超载法所需增加的抗滑力为:
xO7Yt l  
P=KT-R=1.25×508.0-508.1=126.9=127.0kN(等于减少的强度,对!) ,是折减法的K倍 p1D()-  
WSLy}@`Vx  
按照折减法得出的P,则超载法的稳定系数仅为 UfR~%p>K  
?; [ T  
K=(R+P)/T=(508.1+101.5)/508.0=1.20 tMFsA`ng  
q#N R32byF  
可见,折减法不仅是错误的,还偏于危险,而超载法是正确的。这说明只有超载法对抗滑力的定性才是正确的。超载法就是我国滑坡专家徐邦栋提出的传递系数法。 t?{B_Bf  
?,07;>&  
,=|4:F9  
sqpGrW.  
p0M=t-  
+8AvTSgX%  
',ZF5T5z@  
~c* UAowS  
=g~W%})  
x=]S.XI  
)eYDQA>J  
5& !'^!  
>w.'KR0L  
GK?4@<fY  
`~h4D(n`  

duxingke999 2009-05-21 21:41
不错,顶一个。。。          V[; M&=,"  

lussel 2009-05-22 00:56
强度折减法大家一直是有争议的

bluetomy 2009-05-22 15:40
楼主对强度折减法理解似乎有误啊~

shenyl0211 2009-05-22 21:59
引用第3楼bluetomy于2009-05-22 15:40发表的 : TUK"nKSZ`.  
楼主对强度折减法理解似乎有误啊~ YwEpy(}hJm  
Jju#iwb  
敬请指教,谢谢。 不管怎么说,强度折减法的原理、结果是错误的,谁见过各种强度折减法的原始论文是怎样考虑滑面反坡段的下滑力?怎样考虑附加抗滑力(抗滑支挡结构的抗滑力)?下滑力和抗滑力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力,不能加减,比如,斜面上的木箱有1000kN的下滑力,400kN摩擦力,稳定系数为0.4;你的拳头给了木箱200kN、平行于斜面的向上推力,折减法的稳定系数只有400/(1000-200)=0.5,而超载法已达(400+200)/1000=0.6。请问,木箱的下滑力是变成1000-400-200=400kN还是1000-200=800kN?按照折减法,这两个都是对的,但实际上都不对,还是1000kN(试想,你的体重会因别人把你抱起而变为0或你背别人而成倍增加吗?),只是剩余下滑力为1000-400-200=400kN,即还需要400kN的推力才能达到极限平衡。此例表明,稳定系数小于1时折减法偏安全。如果修改参数,则可得出稳定系数大于1时折减法偏危险。

bluetomy 2009-05-24 20:27
强度折减法其实就是一般边坡稳定性分析法的反运算啊,怎么能说原理是错的呢? SLL3v,P(7  
还没见过用强度折减法算滑坡推力的~

shenyl0211 2009-05-24 23:27
引用第5楼bluetomy于2009-05-24 20:27发表的 : C&LBr|  
强度折减法其实就是一般边坡稳定性分析法的反运算啊,怎么能说原理是错的呢? ~)LH='|h\}  
还没见过用强度折减法算滑坡推力的~ {'sY|lou  
- Xu.1S  
你没见过的多了 )~4II.`%^  

weinanweinan 2009-05-25 01:01
楼主你真好。呵呵,谢谢。

star72 2009-05-25 01:51
有待学习     

执子之手2009 2009-05-25 12:18
强度折减法的原理和 极限平衡法的是一样的 `U+l?S^$  
怎么有错误呢 @L.82p{h  
就是一个强度储备的概念呢。

geojg 2009-05-25 13:06
楼主的观点值得商榷啊...................

leander 2009-05-25 13:07
强度折减法的判别失稳的标准是有些问题的

lzx761 2009-05-25 13:43
不同的计算方法,来反映边坡的安全储备参数。 >A0k 8T  
怎么能说谁对谁错呢? Wrrcx(  
就说土的压缩性。通过不同实验测的的模量各不相同。你觉得快剪的对,还是慢剪的对,还是三轴的对,还是压缩的对?事实上看你怎么理解。各自的意义不一样,但压缩模量,弹性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量都是为了表明土的一个压缩属性。

shenyl0211 2009-05-25 19:10
我的意思是,现在的极限平衡法只有我国多部规范推荐的传递系数法(强调:是用于推力计算的KT法,不是《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用于计算稳定系数的传递系数法,两者是有区别的)是对的。

shenyl0211 2009-05-25 19:36
引用第12楼lzx761于2009-05-25 13:43发表的 : <cA/<3k)  
不同的计算方法,来反映边坡的安全储备参数。 \6;=$f/?t  
怎么能说谁对谁错呢? ;Jd3u -  
就说土的压缩性。通过不同实验测的的模量各不相同。你觉得快剪的对,还是慢剪的对,还是三轴的对,还是压缩的对?事实上看你怎么理解。各自的意义不一样,但压缩模量,弹性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量都是为了表明土的一个压缩属性。 [表情] Fq9Q+RNMZL  
EC|'l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怀疑外国的、专家的、院士的东西呢? 3pmWDG6L  
        昨天,你有100元(R1),他也有100元(T1),你们俩一样多,K1=R1/T1=1。今天,你花了10元(P1),他没花。为了一样多,是你让他也花10元(P2)呢,还是你去挣10元(P3)?若是前者,K2=(R1-P1)/(T1-P2)=1;若是后者,K2=(R1-P1+P3)/T2=1,都是平衡的,请看清,分子是你的钱,分母是他的钱,没有混淆。 XJ2^MF2BU  
       对于滑坡,因地质条件变化抗滑力R1减少量为P1,但下滑力T1的减少量也能如期达到P2吗?显然不能,只能增加抗滑力P3。 O$IjN x  
      所以,从力学性质考虑问题才是对的,不能玩数学游戏。 H5D*|42  
      中国岩土工程界的悲哀在于没有自己的头脑,过分相信权威。

popej 2009-07-28 07:48
我个人认为强度折减法将两个参数同步折减这里就存在不合理,我个人也曾经从损伤疲劳的角度探讨过这个问题

effortlove 2009-07-28 08:59
我觉得没有那么简单的数学问题就能推翻工程标准的,lz见谅,个人见解

hfut2046 2009-07-28 10:16
何为强度折减法,我认为楼主对该法的基本原理还没有理解或是理解错误:就按楼主的例子 Zs<KZGn-B  
其中P=T-R/K=508.0-508.1/1.25=101.5<127.0kN(小于减少的强度,错!); (这一步应该是P=R-R/K=635.1/1.25-635.1=-127.0kN)楼主对折减系数运用错误!因为强度折减是对土体峰值强度进行折减,抗滑力减少了127.0kN(也就是负值),而楼主的下一步P=KT-R=1.25×508.0-508.1=126.9=127.0kN(等于减少的强度,对!) ,相当于下滑力增加了127.0kN。

hfut2046 2009-07-28 11:05
众所周知,岩土是各向异性的不均匀体,且其内部某一点的力学性质和状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必须假设其为各向同性的均匀体,且对主要几种工况进行严格的界定,不管是强度折减法还是超载法,都是对这些不同情况当量的经验或定量估计,这样才能进行高效的设计分析和工程实践。强度折减法是对土体强度(抗滑力)进行折减,而超载法是增加下滑力(增加外部荷载),这些方法正是人们对土体本构关系以及外部的自然环境认识不足而进行的保守估计,事实证明,这两种方法在工程实践中有其优点。它可以把复杂的介质环境进行简化,用几个简单的系数来代替。

shenyl0211 2009-07-28 14:45
引用第17楼hfut2046于2009-07-28 10:16发表的 : X0*QV- RN  
何为强度折减法,我认为楼主对该法的基本原理还没有理解或是理解错误:就按楼主的例子 <5=JE*s$NS  
其中P=T-R/K=508.0-508.1/1.25=101.5<127.0kN(小于减少的强度,错!); (这一步应该是P=R-R/K=635.1/1.25-635.1=-127.0kN)楼主对折减系数运用错误!因为强度折减是对土体峰值强度进行折减,抗滑力减少了127.0kN(也就是负值),而楼主的下一步P=KT-R=1.25×508.0-508.1=126.9=127.0kN(等于减少的强度,对!) ,相当于下滑力增加了127.0kN。 SR*wvQnOx  
5'a3huRtV  
#yI.nzA*  
        虽然你的理解是错误的,但还是谢谢你也认为强度折减法减少的抗滑力是错误的。 SE7WF18A  
m?HZ;  
        1、P=T-R/K是根据强度折减法得出的推力计算公式,推力偏小(小于减少的强度); 它反映的是,如果R减少后不再增加,则需要想方设法减少下滑力达到P就安全了——但是,在减少下滑力的时候不也相应地减少了一定的抗滑力了吗——记住前提:R不增加。 , *qCf@$I  
        2、P=KT-R是根据超载法得出的推力计算公式,推力正确(等于减少的强度); 它反映的是,如果R减少后(滑坡滑动之后都是这样)需要再增加相应的R减少量P,此时就安全了。根本不是你说的相当于下滑力增加了P——如果下滑力增加P,不是更不稳定了吗? Q%aU42?_1  
       所以,楼上对P的物理意义还是没有搞懂。当然,如果用K=R/(T-P)和K=(R+P)/T表达就一目了然了。两个P的物理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0q\7C[R_  
       P=R-R/K=635.1/1.25-635.1=-127.0kN是错误的,R不是因为采用了强度折减法需要除以K,ΔR=R初-R末,与K没有任何关系。 (z$r:p  
现在是K由1.25降到1.0再取1.25的安全系数,如果K由1.25降到1.1再取1.20的安全系数,该式还能正确吗?楼上没有说式中的K是稳定系数还是安全系数?如果原始K1=1.25,变化后K2=1.1,安全系数K=1.2,假设T不变,则原始R1=635.1,变化后R2=1.1T=558.8,减少量76.3,折减法P1=T-R2/K=42.3,超载法P2=KT-R2=50.8,P2/P1=1.2,则P=R-R/K=127.0、105.9、57.7(对应K=1.25、1.2、1.1),显然是错误的。  'Pvm8t  
      如果K=1.25,则P1=61.0<76.3,P2=76.2=76.3,P=R-R/K仍然没有正确值。

hfut2046 2009-07-28 15:45
何为安全系数、稳定性系数?安全系数是人为给定的,稳定系数是客观存在的是多少就是多少,在强度折减中一般用的都是安全系数来进行强度储备的!

hfut2046 2009-07-28 16:22
这绝对说明不了折减法是错误的,不管什么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尤其滑坡稳定性计算,超载法计算所得推力本身就是折减法计算所得推力的K倍,那所需的抗力也就是k倍了。另外如果K仍要达到1.25,则所有折减法和超载法所需增加的抗滑力分别为:P=T-R/K=508.0-508.1/1.25=101.5<127.0kN(小于减少的强度,错!);这句不知表达什么意思,如果是需要增加多少抗滑力其K达到1.25话,那P值应该是P=R-R/K=635.1-635.1/1.25=127KN,但这个P不是你所指的那个P(即平行于滑面的外力)。 }6 5s'JB  
折减法和超载法都有适合各自计算(即接近客观实际)的工程条件(如工况和边界条件),不同的工程条件应该用不同的合理的方法。如果说是折减法是错误的,那我认为是最大的错误。 6a}"6d/sTL  
另外,和楼主探讨很有意思!谢谢

shenyl0211 2009-07-28 20:49
引用第21楼hfut2046于2009-07-28 16:22发表的 : P4 ul[zZ  
这绝对说明不了折减法是错误的,不管什么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尤其滑坡稳定性计算,超载法计算所得推力本身就是折减法计算所得推力的K倍,那所需的抗力也就是k倍了。另外如果K仍要达到1.25,则所有折减法和超载法所需增加的抗滑力分别为:P=T-R/K=508.0-508.1/1.25=101.5<127.0kN(小于减少的强度,错!);这句不知表达什么意思,如果是需要增加多少抗滑力其K达到1.25话,那P值应该是P=R-R/K=635.1-635.1/1.25=127KN,但这个P不是你所指的那个P(即平行于滑面的外力)。 @E`?<|B}  
折减法和超载法都有适合各自计算(即接近客观实际)的工程条件(如工况和边界条件),不同的工程条件应该用不同的合理的方法。如果说是折减法是错误的,那我认为是最大的错误。 MQ][mMM;w  
另外,和楼主探讨很有意思!谢谢 p@&R0>6j  
~!%0Z9>ap  
      ——另外如果K仍要达到1.25,则所有折减法和超载法所需增加的抗滑力分别为:P=T-R/K=508.0-508.1/1.25=101.5<127.0kN(小于减少的强度,错!);这句不知表达什么意思—— X_; *`,<T  
    没有看完下面还有一句话:P=KT-R=1.25×508.0-508.1=126.9=127.0kN(等于减少的强度,对!) ,是折减法的K倍 bm&87  
xFp<7p L  
很遗憾,你也算是悲哀的。好好想想吧,为何铁道部规范一直都用传递系数超载法?为何交通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也都采用传递系数超载法?这涉及到一个物理问题和数学问题。超载法从物理力学角度研究、解决问题,而折减法只是数学上是成立的,物理上是错误的。好好琢磨我的例子,这是谁也反驳不了的,这就是物理问题。而折减法同样得到相同的安全系数(稳定系数),但那是数学上成立的,在物理概念是绝对错误的。所谓的折减法治理滑坡成功,不是概念上的成功,而是数学上的巧合。虽然超载法的推力大于折减法,但如果折减法的强度指标偏低,同样可以得出与超载法相同甚至更大的推力,这样肯定会成功的,你的观点实际上基于这种情况,或者基于滑坡治理后强度指标不变甚至增大,或者没有遇到百年不遇的暴雨或地震等。 #`tD1T{;  

ymcheng 2009-07-29 05:45
The analysis is wrong. This is a nonlinear probelm !

hfut2046 2009-07-29 09:21
口舌之争实在没什么意思!你自己说的,中国岩土界的悲哀是太相信权威,但看看你满嘴的什么铁道部、交通部的,难道这些什么部的正不是采用某些专家的观点,谁是悲哀,无多言语。 o 6j"OZcv  
其人昏昏,使人昭昭!

jj-snake 2009-07-29 12:37
学习学习

shenyl0211 2009-07-29 21:58
引用第24楼hfut2046于2009-07-29 09:21发表的 : 3i(Jon/p  
口舌之争实在没什么意思!你自己说的,中国岩土界的悲哀是太相信权威,但看看你满嘴的什么铁道部、交通部的,难道这些什么部的正不是采用某些专家的观点,谁是悲哀,无多言语。 I<`V_  
其人昏昏,使人昭昭! v |ifI  
6F ;Or  
`cO|RhD @  
             谁都知道数学上1+1=2,如果有人说1+1=3,显然是错的,但后来他改正了,也认为1+1=2,难道不允许别人作这样的改正吗?难道这也叫权威、专家吗?你百分之百属于那种从极右到极左的教条。 G;2[  
       铁道部为什么就不能坚持自己的正确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允许交通部从传递系数折减法改为传递系数超载法?你没犯过错误吗?你没有改正过错误吗? FQ##397  
      强度折减法的R/K还说得过去,但由此展开的C/K和tanΦ/K是绝对错误的,因为C和tanΦ的折减是绝对不可能相同的。所以这是纯粹的数学游戏。 E._hg+ (Hi  
       所以,还请你从物理的角度对我的观点进行评论,不要再误导别人了。我的第一个例子从1.25的稳定系数降到1.00的稳定系数再取1.25的安全系数让你钻了孔子,误导了别人,但随后的1.25到1.1到取1.2已经把问题说的很清楚了,没给你钻孔子的机会,但你还是想方设法对别人进行误导,这太可怕了。希望你考虑清楚再发表高见,也希望网友明辨是非,把我们的争论仅作参考,如何取舍还得从物理力学的角度审视。 6h@+?{F.  
       时间是宝贵的,本人对此问题在此不再作任何争辩,最终将以研究报告的形式随本人的软件发表个人的观点。 $`Rxn*}V4#  
       

ymcheng 2009-07-29 23:22
折减法和超载法都有适合各自计算(即接近客观实际)的工程条件(如工况和边界条件),不同的工程条件应该用不同的合理的方法。如果说是折减法是错误的,那我认为是最大的错误 - I agree to tthis, pE(sV{PD  
x:C@)CAr  
Most countries adopt the concept of strength reduction, but in France, the second method 超载法 is also used. Because the problem is nonlinear by nature, the two results are not the same. vrO%XvXW  
KT=a(QL  
Be careful, FOS depends on definition. and both definitions can be adopted. For slope failure of natural slope arising from rainfall without any external loading, the first definition can be adopted. For failures arising from external load, the second definition can be adopted. Please also note that we can define FS according to height of slope, weight of soil, earthquake and other factors ! That means, factor of safety depends on definition of FOS ! h&$Py  
S| "TP\o  
I suggest we have to be more rational in looking at this problem. Some people here just critize the classical method without a throughout consideration. [k ~C+FI  
9/Wn!Ld  
We can also argue on different factor of safety to c and tanΦ, different factor of safety at different location, different factor of safety on moment or force, use of residual strength at part of the failure surface and the definition of active/passive factor of safety (i.e. FS=A/(B-C) or FS=((A+C)/B). See a report by Instution of Structural Engineers .in UK and some papers in Geotechnique. 7yUvL8p-  
fU` T\  
Be more rational, we are arguing on different definition of factor of safety, and both may be acceptable depending on condition.

ymcheng 2009-07-30 08:07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desing, this problem does not exist., The analysis is an elastic analysis and the initial stress of the system is usually known. Based on the moment and shear, the reinforcement can be designed based on the ultimate limit state. The two definition of FOS will be the same as this is a linear proces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he initial stress is not known and we analyze the ultimate limit state. The FOS will be dependent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FOS as this is now a nonlinear process. &&*wmnWCS{  
Y)v%  
Both definitions are used in the world. For abutment or similar where the failure is controlled by external load, 超载法 can be suitable but the strength reduction is more appropriate for slope failure induced by water and soil self weight. }Oh5Nm)  
)=Y-f?o!  
The calculation above has not recognized the nonliear nature of this problem and is hence not a correct/reasonable study. d>~`j8,B  
{~"Em'}J  
Both definitions can be used, depends on the choice of the engineers. We must also remember that there are other definitions of FOS in the world !

zong2006 2009-08-02 15:39
折减法和超载法都有适合各自计算(即接近客观实际)的工程条件(如工况和边界条件),不同的工程条件应该用不同的合理的方法。如果说是折减法是错误的,那我认为是最大的错误 - I agree to tthis, 1ME|G"$;  
QK,=5~IJ  
x={kjym L  
Me too.     

zong2006 2009-08-02 15:41
建议LZ去看辛克维茨在1975年的论文的原文,你就明白强度折减的本意了,.. ......

zhiwei_c 2009-09-09 18:27
下结论还是要审慎才行           

zong2006 2009-09-14 14:41
楼主对强度折减法理解似乎有误啊~

lihua86884 2010-01-18 01:09
强度折减法是一种合理的计算方法,强度折减表征的是安全储备的大小这样的概念。 dZ;~b(CA  
Z7KB?1{G  
强度折减过程中下滑力是没有改变的的,抗滑力大小改变。 K\Y6 cj  
FzsS~C$wH{  
在强度折减过程中c,tanfai应同步折减,大家可以用传统方法试验一下,按照c,fai同步折减搜索出来的滑动面的位置才是一定的,比如同一个边坡c,tanfai搜索一次滑动面,c/F,tanfai/F再搜索一次滑动面,滑动面的位置是一定的,因为对于一个边坡来说只有一个潜在的滑动面。

xjywgy 2010-01-18 15:42
非常谢谢发帖的朋友!

zhoubin11111 2010-02-26 16:43
好资料啊,谢谢楼主分享!

zhoubin11111 2010-02-26 16:44
        

chong4421 2010-03-01 10:37
新来的~~~~~~~~~!

cheuns 2010-03-01 12:26
长见识啦

天外飞仙人 2010-03-24 16:41
受教了,也晕了

wlsyn2007 2010-03-25 09:33
说老实话 学习了

wenngwys 2010-03-25 12:58
认真学习,认真学习!

cd1117 2011-01-31 11:39
彻底晕菜!!!

kakibao 2011-01-31 15:49
按楼主的公式我看了下,中国的所有的规范几乎都是错的,你安全系数那部分搞的模糊不清啊

kakibao 2011-01-31 15:53
边坡是个复杂的东西,我们公司很多人都说,边坡,太简单啦,给我两个参数,就没问题了。 !/9Sb1_~  
强度折减是从一个方面去检查这个边坡是否安全,更方便些。

lukunlin 2011-02-12 08:36
这是新年的第一次回帖. nk.E q[08  
内容我看了,学习了! tF1%=&ss  
争议请继续, 我水平有限,静候结果! 1M FpuPJk  
谢谢!

gaoflying 2011-02-12 11:14
强度折减法是某位院士提出的

laizi2008 2011-02-13 22:04
值得深入思考、学习

laizi2008 2011-02-13 22:41
楼主应该跟郑颖人院士好好交流一下

liliuwenhong 2011-02-15 11:22
好议题,大家讨论


查看完整版本: [-- 从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朋友,看完本文,你还会相信强度折减法吗?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Time 0.026490 second(s),query:5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