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6874阅读
  • 17回复

关于隧道开挖地表隆起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geofem
 

发帖
3409
土币
2908
威望
6877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7
一般采用MC,DP等只有单一模量的本构模型会发生隧道开挖而地表隆起的情况,如图所示。
ZSOIL2D/3D QQ群:68722113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开发平台,共享、开放、合作、提高。
技术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50713094
离线zgh2008

发帖
2328
土币
556198145
威望
274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10-17
专家可以说明一下么?比如怎样产生隆起?原因是什么?期待着您的答案!
谢谢朋友的支持!——相信自己!坚持就是胜利!
离线geofem

发帖
3409
土币
2908
威望
687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10-17
而采用Modified CamClay,DP-Cap,HSS等高级一些的本构可以较好的解决开挖问题。
同样的模型,如采用MCC模型计算,其结果如下。
ZSOIL2D/3D QQ群:68722113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开发平台,共享、开放、合作、提高。
技术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50713094
离线geofem

发帖
3409
土币
2908
威望
687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10-17
当然采用高级的本构模型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比如上述采用mcc模型计算的例子,部分地表,由于衬砌横向变形过大,而导致地表局部隆起。
ZSOIL2D/3D QQ群:68722113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开发平台,共享、开放、合作、提高。
技术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50713094
离线geofem

发帖
3409
土币
2908
威望
687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10-17
实际上,隧道很大一部分变形发生在无支护或者支护结构尚未起作用的时候,一般可认为30%左右的释放荷载(具体比例根据施工工艺,地层条件等不同而不同)在无支护阶段释放。
因此可定义相关的释放函数(zsoil中的load function)并将其与衬砌结构的exsit function想匹配,这样尽最大可能模拟真实的施工工况。

附件是两个计算文件,inp格式。
附件: 2008.10.17.rar (78 K) 下载次数:67
ZSOIL2D/3D QQ群:68722113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开发平台,共享、开放、合作、提高。
技术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50713094
离线geofem

发帖
3409
土币
2908
威望
687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10-17
欢迎从事相关研究的朋友参与讨论。
ZSOIL2D/3D QQ群:68722113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开发平台,共享、开放、合作、提高。
技术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50713094
离线stonekong

发帖
82
土币
17
威望
45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4-29
你好,我目前也遇到了同样地隧道开挖支护后地表隆起问题,我想问的是:难道采用D-P模型就必然导致地表隆起吗?
另外,能给大家分享隆起的理论原由就最好了。
先谢了!
离线stonekong

发帖
82
土币
17
威望
45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4-29
期待回复中。。。
离线geofem

发帖
3409
土币
2908
威望
687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4-29
引用第6楼stonekong于2009-04-29 16:58发表的  :
你好,我目前也遇到了同样地隧道开挖支护后地表隆起问题,我想问的是:难道采用D-P模型就必然导致地表隆起吗?
另外,能给大家分享隆起的理论原由就最好了。
先谢了!


如果不考虑流场的话,就上海的土层而言,我做的都是上浮的。如果考虑流固耦合,即隧道开挖面瞬时部分水头,空隙水压力降低后地表的下沉,综合起来的效果不好说。
还有就是地表的超载,对计算结果有点影响。
但总的来说,开挖问题宜采用hss等考虑回弹模量的本构较为合适。
ZSOIL2D/3D QQ群:68722113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开发平台,共享、开放、合作、提高。
技术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50713094
离线stonekong

发帖
82
土币
17
威望
45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5-05
谢谢!
看到你及时的回复,真诚的感谢你!
我做的模型比较简单,不考虑流固耦合。
另外,请教:压缩模量与弹性模量E之间有倍数的关系吗,一般来说好像后者是前者的2~3倍。
还有,喷射喷射混凝土C25的弹模,在计算中按照规范取23GPa,总是出现隧道和地面隆起,应该做一折减,折减系数取值一般多少合适。
离线geofem

发帖
3409
土币
2908
威望
687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5-05
压缩模量和弹性模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根据土性的不同而不同,结构模量的折减,砼规的建议在60%左右,具体数值待定。
对于隆起问题,dp模型不太胜任。
ZSOIL2D/3D QQ群:68722113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开发平台,共享、开放、合作、提高。
技术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50713094
离线xchzhong

发帖
62
土币
28
威望
42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6-14
回弹模量确实要比压缩模量大,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另外一点就是要主要开挖过程的模拟,应该考虑地层应力释放部分后再支撑隧道。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