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多并不等于安全 _sU| <1
} $:uN
李鸿晶教授对普遍提高设防标准的呼吁持保留态度。 tz(\|0WDQ
'n>,+,&
他说:“我想呼吁一件事,很多人说要提高一度设防,但你知道四川那么多房子,普遍提高一度设防要多么巨大的金额吗?提高一度设防要增加成本10%左右,不是一栋、两栋啊。就算你的概念设计都是合理的,你还要在工程服役期内遇到这样大的地震才划算。跟买保险一样,但如果你又遇不到,这个在经济上是极大的损失和浪费,而且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李鸿晶提出疑问:是不是花的钱越多就越安全?是不是用的材料越多,抗震能力就越强呢?其实不是。“比如地震是7度,你设计不好,即便是按8度设防,它也可能倒。”在地震灾区,很多建筑的实际情况反映出这一点。 ZVo%ssVt
\k?uh+xl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副教授张雷也认为,地震设防并非花的钱越多越安全。第一是安全,第二是在经济上有能力承受。如果把它的标准定得非常高,经济上是承受不了的,所以需要确定一个科学、合理、安全的设防要求。“民宅只要加一个钢筋混凝土圈梁,一般都有逃生的机会。”他说。“我们所定的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50年超越概率为10%,也就是说,这个工程必须具有抵抗50年一遇地震灾害威胁的能力。”“如果我们都设防了,但在房子的使用期限内没有来地震,那么我们多投入的10%到15%,提高一度设防,就白投了嘛。”孙柏涛说,想设计一种工程,抵御所有的地震,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相当于你要发明一种万能药,什么病都能治,这也是不可能的。也可能在某次地震中,某类型的房子表现非常好,而在另外一次地震中,它表现得就不那么好。 %vPs38Fks
p1B~:9y9X
李鸿晶教授举了一个例子:1986年墨西哥地震的时候,12至13层的房子破坏很厉害,更高的或者更低的都好得多。地震有自己的特性,地震波一般是从远处传来的,介质的特性有影响,不同的场地有不同的表现。能量在不同的频率分布不同。“我们曾经也想过在农村推广几种样板房,然后你来选择盖哪一种,这可能就能减轻农村的地震灾害。一直在提,但要真正推广到农村还是挺难的。要根据各地的情况,因地制宜,还要考虑安全的问题。”“每一次地震的特点都不同。这跟震源的位置有关,跟介质有关,工程质量、刚度和自身的特性都有决定作用。所以我们在做地震设防的时候,也不指望造出万能的房子。”李鸿晶说。 3JuWG\r)l
/I2RU2|B
在这次的北川,也有些房子是没倒的,虽然已经坏得不能用了,但也达到工程抗震设防的目标了。 $ t' .
aL\vQ(1zO
李鸿晶指出,从建筑体系来讲,你要多设几道防线。每个设计师的方案不同,他们需要提高意识,就像打仗一样,你不能只设一道防线。查找城市活断层“四川的地形复杂,本来平地就少,建筑的选址是很重要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成都灾区灾后安置规划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告诉记者。首先,建筑不要建在断裂带上,如果在山区,不能在容易出现滑坡、泥石流或者山体崩塌的地方建房。 L%,tc~)A
QN=a{
实际上,建筑的地震设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力学问题。为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全国最好的规划设计师来帮助灾区规划选址。“像我这次走过的许多地方,确实就是不适合搞工程设防,但是没办法,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张雷副教授介绍,在一些不稳定的构造地带,可以寻找没有裂缝,比较稳定的“安全岛”。“成都就是老祖先选择的一个恰到好处的安全岛。”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陈新民教授说。 v3 $+l1
S1Q2<<[
建筑地段一般分几类:危险地段;抗震不利地段;抗震有利地段。有利地段指建设地址比较开阔、地基坚固,土石都比较坚固,尽量避开断层和滑坡。不利的地区也不是不能建设,比如软土,不均匀的地基,要采取工程措施,这在工程上也是能处理的。如果是危险地段,比如有容易滑坡的地段,山腰或者山脚下就尽量不要建房子。“对于北川县城,解决问题的惟一办法是这个地方不要住人,选择迁址。”“国内几年前就开始了断层摸底工作,但边远地区还没有系统开始做。”苗崇刚告诉记者。“城市活断层研究”首先针对的是人口密集的城市,两三年前,全国的二十多个大中城市就开始进行地下活断层的探查,研究人员把城市的活断层标出来,哪些是危险区,哪些地方不能建房子。目的就是用于指导城市建筑规划。“这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这些地方的建筑和工程应该特别注意,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施工。”苗崇刚说。华北地区、北京地区都是地震高危地区,这些地方未来的建筑设计和施工都应按照地震抗震规范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