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10289阅读
  • 30回复

土质地基承载力修正时为何比同条件岩质地基承载力修正大很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土老帽
 

发帖
6786
土币
134522
威望
8337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2-14
— 本帖被 土老帽 从 地质勘测『勘探|检测』 移动到本区(2009-11-12) —
某场地要兴建二栋高层建筑物,均为地上33F,地下5F,埋深均为23M左右。
建筑物为框筒结构,核心筒下压力2000KN/M2,采用了筏形基础型式。而在埋深20--25M处见到基岩。基岩为强风化泥岩,属半成岩,frk=1000KN;

A栋建筑持力层为引泥岩,B栋建筑持力层为fak=500KPA的密实卵石层。在天然地基论证时,出现如此矛盾:
1、采用卵石层的B栋,可以经过深宽修正,天然地基能满足要求;
2、以泥岩为持力层的A栋,由于岩石无深宽修正,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这是为何?岩石地基强度不如一般沉积土?残存2M厚的卵石足以改变地基的受力情况?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群QQ806601767,群71500158
离线nmgnewsun

发帖
1299
土币
3029
威望
5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3-09-14
规范是错误的。
对于岩石而言,如果岩石存在侧压力,那必定正压力要比无侧压力时,提高很多才能使岩石破坏。
这个道理和土体的三轴剪的道理一样。
从更基本的力学平衡体系出发,这个是最终的判断,岩体的承载力,也一定会有侧压力修正(由深度带来的自重引起的侧压力)。
自己画个正方形,在正方形的两侧加上侧应力,然后再根据力学破坏的平衡条件解一下,就知道正确结果了。
目前规范中的承载力修正,基本上都是错误的。
同样的问题出现在打桩和不打桩的情况,复合地基处理,打桩后,深度修正系数1,宽度修正系数0.同样如果是砂土,按照深度和宽度修正,不打桩的情况下,承载力反而比打桩更高。可能吗?
要是我要出手的话,岩土理论很快会改写。
愿意看到新的技术
离线hkazb

发帖
37
土币
18
威望
3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3-09-10
开个玩笑:
  中风化不能修正,挖开后放上两年变强风化了,承载力特征值降了2-300kPa,但变成强风化可以修正了,20米深度修正下来承载力特征值能加上500kPa,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了。
离线hkazb

发帖
37
土币
18
威望
3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3-09-10
我做过类似的静载试验
黄河南岸二级阶地,地层由上至下依次 粉土、卵石、风化砂岩,砂岩顶面埋深-10m.超高层建筑62层,基础埋深-25米,设计要求承载力特征值1300kPa.
-25米处按地勘定名为中风化砂岩,基坑开挖后静载试验结果承载力特征值850-1000kPa,若不修正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按《地基基础规范》,全风化与强风化岩可深、宽修正,强风化不可修正。
静载试验过程中,在承压板周围增加200kPa超载模拟上覆土压力,承载力特征值2400-2800kPa.完全可以说明此场地砂岩可以进行深度修正。
关键在于你这场地泥岩的定名,死抠规范,中风化不能修正。但是地勘报告定中风化的根据在哪?按地勘规范泥岩等软质岩不像花岗岩有明显的风化带,泥岩的风化为渐变过程,很难划分风化带,勘察定名主观性很大。
对于中风化岩能否修正的问题,咨询过高老,他的回复是:40年前编74规范时建筑物高度不大,认为中风化岩不修正可满足工程要求,40年没改过了。
离线734472639

发帖
226
土币
3559
威望
8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3-07-09
      
离线gschen

发帖
153
土币
65
威望
1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1-10-15
“破碎的岩石不如土”,长见识了。
离线lanke

发帖
375
土币
3184
威望
2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1-09-25
学习了,楼上的都是专家~
离线253276391

发帖
83
土币
1826
威望
10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1-09-23
回 2楼(心灵的狂欢) 的帖子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中风化泥岩的承载力特征提的偏低。
离线果果好

发帖
27
土币
23
威望
2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0-11-09
感觉讲的不是很透彻,我也没搞清规范的解释
离线recally

发帖
9
土币
1
威望
2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0-04-22
楼上这例子可不好,楼板受荷载模式与地基不一样,它主要是受弯或受剪破坏。你要有一块混凝土地基受力,如果是全受压,它跟土有啥区别,根本就不会破坏。岩石和混凝土材料和土一样都存在围压情况下的强度会有所提高,且并不会因为某个点强度到了整体地基就会失稳。
承载力破坏的前提都是在一个半无限地基条件下收到基础传过来的荷载而破坏。
土是土体本身滑动产生破坏。
而基岩则不同,完整的基岩(强度较高)不会发生破坏,几百米高的大坝都可以修,别说几十层的楼房,所以大坝基础计算是不会对基岩承载力去计算的,而只是选择一些结构面组合,考虑结构面的影响,从抗滑稳定角度考虑,在这中上覆荷载是考虑的。

另外,因此当岩石出现微小变形即已经达到塑性变形了,岩石已经破坏,因此岩石地基一般不做深宽修正。 不懂,岩石出现塑性变形就破坏?这点本来就不正确一个岩石地基,有个地方出现塑性变形就破坏?另外,上覆岩层的存在增加围压也会提高岩体的强度(破坏强度和屈服面强度)。

因此,个人认为:基础宽度对承载力影响不大。理论上肯定有影响,基础宽度越大,跟土体一样,破坏时岩体范围也增大。
深度观点同意。
总之,我认为不考虑只是为了简化,因为一般岩基承载力大,所以不做考虑。在实际计算中,如果你要弄清楚这块地基到底能够承受多大荷载,最精确的方法还是建立该地基的模型,选择合适的本构关系,进行分析,从地基破坏的基本出发或是地基承载力根本出发,计算出塑性区和变形等,来判断是否已破坏
离线zqboy007

发帖
20
土币
123
威望
1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0-02-27
新手,好好学习了,我认为岩石地基承载力和土体地基承载力计算模式是不一样的。
土体地基承载力之所以有深度修正,是因为地基承载力不足时的破坏时因为地基土体失稳破坏,导致基础底部的土地先是沉降变形,达到塑性发生剪切破坏,之后一定范围内土体破坏后相连形成滑动面,最后导致基底土体失稳,地面土体隆起,所以埋深越深,地面土体超载大,相对于基础有利,所以有土体的深度修正。
而岩质地基破坏是裂缝发展导致的,有点类似于混凝土的破坏,其上堆载是不起作用的,其裂缝发展主要是因为基础以下部分岩土裂缝贯通后,出现地基整体性破坏,导致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就像混凝土楼板,其上堆载是不会对其受力有力的,而在砂土地基,则其上堆载有利。
离线hbwhhcc

发帖
342
土币
1177
威望
130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0-02-27
回 5楼(心灵的狂欢) 的帖子
不错呀,up  up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