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15688阅读
  • 78回复

现代采矿工程全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25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1-20
目录 J==}QEhQ{  
第一篇采矿工程设计常用技术资料 0{Bf9cH  
第一章工程设计常用公式、符号及计量单位换算 sc%dh?m7  
第一节常用力学公式 *|oPxQCtK  
第二节常用符号及计量单位换算 cv= \g Z  
第二章采矿制图与图纸编号 D3y>iQd   
第一节采矿制图 X<Z(]`i  
第二节图纸编号 `|Ey)@w  
第三章矿井开采抗震设计资料 :<|Z.4}kJb  
第一节简述 %l,4=TQ[m  
第二节井巷工程震害与采矿抗震设计的有关规定 M+0x;53nz  
第四章煤的性质、分类及用途 pajy#0 U  
第一节煤的性质 8 }-7{  
第二节煤的分类及用途 Je^Y&a~  
第五章采矿常用工程材料 k {a)gFH O  
第一节第一节钢铁材料 QWw"K$l  
第二节石、砂材料 X@!X6j  
第三节注浆材料  //<:k8  
第四节水泥及水泥砂浆 yw'ezpO"  
第五节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 eES'}[W>  
第二篇矿区整体设计 uN9e:;  
第一章矿区整体设计依据与设计内容 Oxv+1Ub<Dv  
笫一节计划任务书及设计的审批决定 dMJ!>l>2  
第二节地质报告 zks#EzQ  
第三节整体设计内容 8"i/wMP]  
第二章矿区井田划分及尺寸计算 /ERNS/w  
第一节井田划分的原则 Ir27ZP  
第二节井田划分的方法 NI8~QeGah  
第三节井田尺寸的规定及计算公式 !lhFKb;  
第三章矿区规模设计与生产年限 B9*Sfw%  
第一节矿区规模一般规定及依据 \!<"7=(J{4  
第二节矿区生产年限及储量动用系数 E_3r[1l  
第四章矿井布置与建设顺序设计 >$uUuiyL4  
第一节井田开拓及井筒(平硐)位置 yp p4L|R  
第二节矿井建设顺序 K6hfauWd[  
第三篇井田开拓 zmb@*/fK  
第一章井田开拓方式设计 n+?-�  
第一节立井开拓方式 y"-{$N  
第二节斜井开拓方式 Vv7PCaq  
第三节平硐开拓方式 @8zT'/$  
第四节综合开拓方式 #h N.=~  
第五节多井筒分区域开拓方式 :G 5C ]'t  
第二章井口位置和数量确定 uoCGSXsi  
第一节井口位置和井筒数量 4.Z(:g  
第二节井口坐标计算、提升方位角及井筒方位角 sKd)BA0`  
第三节井口标高及洪水位标高 pds*2p)2  
第三章井田境界与水平划分 hJ[UB  
第一节井田境界 t8vc@of$c,  
第二节水平划分 G3dh M#!  
第四章巷道布置与采区划分  hgO?+x  
第一节主要巷道布置 o?wt$j-  
第二节采区划分与接替计划 _2OuskL  
第五章井田开拓方案分析比较 dE [Ol   
第一节方案比较内容 TsD;Kl1  
第二节方案比较法 AS|Rd+ .  
第三节方案比较实例 76u{!\Jo/{  
第四篇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设备 Gw{+xz KJ  
第一章现代采煤方法总论 V#J"c8n  
第一节矿井高产高效开采新技术概述 P}@*Z>j:#  
第二节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分类 <d"Gg/@a  
第二章采煤基本方法 8=F%+  
第一节缓及倾斜煤层长壁垮落采煤法 E >}q2  
第二节放顶煤采煤法 c~+l-GIWm  
第三节急斜煤层采煤法 3dG4pl~  
第四节充填采煤法 _|<BF  
第三章水力采煤法 ]"sRS`0+  
第一节水力采煤的生产系统 2-mQt_ i  
第二节水力落煤与水力采煤方法 ^|?1_r  
第三节水力采煤评价及其发展趋势 rzu s  
第四章“三下一上”采煤法 4AHL3@x  
第一节建筑物下采煤 [Oy >R  
第二节铁路下采煤 ^ ulps**e  
第三节水体下采煤 qq;b~ 3 kW  
第四节承压含水层上采煤 {/ &B!zvl  
第五节上行式开采 (Es{la G  
第五章采煤机械设备选用 RmOyGSO  
第一节滚筒采煤机 3LW[H+k  
第二节刨煤机 x?L hq2  
第三节型采煤机 C[YnrI!  
第六章掘进机械设备选用 z-@ -O  
第一节巷道掘进机械 Mr* |9h  
第二节立井掘进机械 2EfflZL3  
第七章支护机械设备选用 _tj&Psp  
第一节井巷支护机械 [ H,u)8)  
第二节单体液压支柱 ~NNv>5 t5  
第五篇采区巷道布置与采区车场设计 GuO`jz F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与设计 yd>}wHt  
第一节采区布置设计依据及要求 YwAnqAg  
第二节采区上山的布置 D1Yh,P<CF\  
第三节煤层群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及层间联系方式 QlD6i-a  
第四节采(盘)区参数 <TxC!{<  
第五节煤层群开采顺序 5AOfp2O  
第二章近水平、缓及倾斜煤层采区巷道布置 0M8.U  
第一节巷道布置类型 @!\K>G >9[  
第二节采区(盘区)巷道布置 g$3> ~D  
第三节倾斜长壁开采巷道布置 I7mG/  
第四节跨多上山(石门)连续开采巷道布置 &71e5<(dG  
第五节急倾斜煤层采区巷道布置  (M`|'o!  
第三章综采采区巷道布置 6[?}6gQ  
第一节综采对采区巷道布置的要求 (vQ+e  
第二节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 !Iq{ 5:  
第四章水砂充填采煤法采区巷道布置 bGv4.:)  
第一节巷道布置类型图示 ez*jjm  
第二节巷道布置分析 %S#WPD'Y  
第五章水力采煤的采区巷道布置 6vp0*ww  
第一节水力采煤采区的巷道布置类型图示 x~/+RF XF  
第二节水力采煤采区巷道布置的特点 \FifzKA  
第六章危险煤层采区巷道布置 Kx6y" {me|  
第一节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煤层的采区巷 g-@h>$< 1  
第二节有煤与沼气突出危险煤层的采区巷道布置 .Z%G@X*  
第七章采区车场形式及设计要求 7& 6Y  
第一节采区车场形式 %EI<@Ps8c  
第二节轨道线路设计基础 ~L4eZ  
第八章采区各车场设计 CBHc A'L  
第一节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 arh@`'Q  
第二节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4rQ7J4Ux  
第三节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 2 F?kjg,  
第六篇井筒设计 {L0;{  
第一章立井井筒平面设计与装备布置 uD)-V;}P@;  
第一节井筒平面布置 e|'N(D}h*  
第二节钢丝绳罐道 -7`-wu  
第三节刚性罐道的计算 X~RH^VYv  
第四节罐道与罐道、罐道与罐道梁的连接 qY(:8yC36  
第二章立井井筒结构设计 z $6JpG  
第一节沉井法结构设计 V(mn yI  
第二节立井钻井法井壁结构设计 xb$yu.c  
第三章立井井筒支护设计 $']VQ4tZ  
第一节支护类型及支护材料 dZ2`{@AYY  
第二节立井地压计算 xmH-!Da  
第三节井筒锚喷支护设计 t(?<#KUB-  
第四章斜井井筒设计 Lko`F$5X  
第一节设计的主要原则 $a.u05  
第二节斜井井筒浅部地压估算 4}yE+dRUK:  
第三节斜井井筒浅部支护计算 0kLEBoOh  
第五章斜井井筒装备布置 ^M Ey,  
第一节轨道 {XnPx? V  
第二节水沟 v>-Y uS  
第三节管线敷设 xncwYOz  
第七篇矿井硐室设计 [7\>"v6  
第一章立井硐室设计 FH\CK  
第一节休息硐室 +1@AGJU3  
第二节硐室支护计算 y1,5$0@G  
第三节井底煤仓及箕斗装载硐室 :ba/W&-d  
第二章斜井硐室设计 K $-;;pUl  
第一节装载硐室及煤仓 @"8R3BN  
第二节信号硐室 F6dr  
第三节清理撒煤硐室 0HbJKix!  
第三章井底硐室设计 oI@ 9}*  
第一节主排水系统硐室 ~A >o O-0K  
第二节运输硐室 #IX&9 aFB}  
第三节井下爆炸材料发放硐室 -g~~]K%  
第四章采区硐室设计 nW5K[/1D  
第一节采区煤仓 ]!Zty[  
第二节采区绞车房 GS%b=kc  
笫三节采区变电所 1xTTJyoq  
第四节空气压缩机硐室 /77z\[CeYH  
第八篇巷道断面与交岔点设计 gaeOgP.0  
第一章巷道断面形状选择与尺寸确定 yGEb7I$h  
第一节巷道断面形状的选择 +X^4; &  
第二节拱形、梯形及矩形巷道断面尺寸的确定 MsjnRX:c3u  
第二章巷道规划与布置 _A-V@%3  
第一节封闭拱形巷道断面计算与曲线巷道 \dV Too  
第二节水沟与巷道管线布置 j=j+Nf$  
第三节轨道铺设 qG9qN.|dC  
第三章巷道矿山压力观测与控制 !Z s,-=^D  
第一节采区巷道矿山压力观测 n\= (S9  
第二节开拓巷道矿山压力观测 7a<_BJXx  
第三节巷道矿山压力控制 Qp!J:YV  
第四章巷道支护设计 (,LL[&;:  
第一节无煤柱护巷 sXB+s  
第二节巷道围岩卸压 F<r4CHfh;  
第三节巷道金属支架 ;0j*>fb\q7  
第四节巷道锚杆支护 u^=@DO'  
第五节软岩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其支护技术 6V;:+"BkJ  
第六节锚杆支护质量监测 d@>\E/zA  
第五章平巷交岔点设计计算 :`J>bHE  
第一节交岔点分类 :[?!\m%0  
第二节交岔点平面尺寸的确定 hW%p#g;  
第三节交岔点墙高及斜率 Z#7U "G-A  
第四节交岔点支护 EcW1;wH  
第五节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计算 Zh,]J `  
第九篇井底车场设计 @L;C_GEa  
第一章井底车场设计依据及分类 xG%*PNM0q  
第一节井底车场设计依据及要求 H[BYE  
第二节井底车场分类 4oJ$dN  
第二章井底车场的平面布置 fuyl/bx}  
第一节线路布置的要求 qLRE}$P  
第二节井底车场的平面布置 *<k&#D"m  
第三节井底车场调车方式 K:w]> a  
第四节井底车场巷道断面 {^wdJZ~QLK  
第五节带式输送机立井井底车场的布置 .,mM%w,^O  
第三章井底车场坡度设计 ]) n0MF)p  
第一节坡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IMaYEO[  
第二节坡度设计 PP-kz;|  
第三节自动滑行计算 STB-guia5  
第四节斜井井底甩车场双钩串车提升时的游车操车方法 i4VK{G~g"  
第五节双钩提升暗斜井上部平车场 T*\$<-^  
第四章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设计 %MuaW(I o  
第一节电机车在井底车场内运行图表的编制 Omb.53+  
第二节井底车场调度图表的编制 O PiaG!3<  
第三节通过能力计算 Ff)@L-Y\K  
第五章井底车场设计实例 dXO=ZU/N  
第一节标准设计索引 NL-_#N$  
第三节设计实例 %~\  
第十篇井下运输设计 i[_| %'p  
第一章井下运输设计原则 |."G?*  
第一节设计技术原则 y.ql#eQ,  
第二节矿井运输方式和运输设备 6$(0Ty  
第二章大巷煤炭运输设计 0etwz3NuW  
第一节大巷煤炭运输方式 w"6aha*%7  
第二节大巷煤炭运输方式的选择 *;X-\6  
第三节大巷运输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内容和实例 qmID-t"  
第三章采区煤炭运输设计 1M/$< kQ-N  
第一节煤炭运输方式的选择 Gc^t%Ue-H)  
第二节采区掘进煤的处理 x~Cz?ljbn  
第四章井下辅助运输设计 EW9b*r7./  
第一节辅助运输方式 o}W;Co  
第二节辅助运输方式选择 ^Po,(iIn  
第五章井下运输设备 idz9YpW  
第一节轨道运输 b- uZ"Kf^  
第二节带式输送机运输 i*z0Jf["  
第三节地下运输辅助设备 + Y;8~+  
第十一篇通风与安全设计 1b+h>.gWar  
第一章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设计  z \^  
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 RxMoD.kx  
第二节矿井风量调节 ,\}k~ U99  
第三节掘进通风设计 !U[:5@s06  
第四节矿井灾变通风 r},lu=em  
第二章矿井通风测算 L?Tu)<Mn  
第一节矿井大气环境检测 UeNF^6sWu0  
第二节矿井风量测算 F~'sT}A*  
第三节矿井通风压力测定 FR(QFt!g  
第四节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479ZvvR3  
第五节矿井机械通风设计 Onyh1  
第三章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 g+3Hwtl  
第一节防治突出技术的理论基础 J7Sx!PQ  
第二节开采保护层的防突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Ao,rt?Vg  
第三节预抽煤层瓦斯的防突机理 ;da4\bppt  
第四节煤层注水在防突中的作用 py.!%vIOQ  
第五节震动放炮在石门揭煤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tCx5 9  
第六节水力冲孔防突的作用分析 wE8]'o  
第七节金属骨架在防突中的作用 EFD?di)s  
第八节深孔松动爆破的作用分析及改进方向 DEcGFRgN~  
第九节石门揭煤防突新方法的探讨 CMFC"eS e  
第四章矿井瓦斯抽放 U(!?d ]en  
第一节我国瓦斯抽放的现状 "H@Fe  
第二节本煤层抽放与合理预抽期 -FaaFw:Z;A  
第三节瓦斯抽放布孔方式及交叉钻孔扩孔 r\B"?oqC  
第五章矿井煤尘防治 mfz"M)1p1  
第一节煤尘产生与扩散的控制技术 VH[l\I(h  
第二节粉尘浓度检测技术 ,k\/]9  
第六章矿井火灾防治 !;jgzi?z  
第一节概述 l*qk1H"g  
第二节矿井自然发火(内因火灾)防治技术 ePi Z  
第三节矿井外因火灾防治技术 OFp#<o,p  
第七章矿井水害防治 IE|, ~M2  
第一节底板阻抗突水性能分区及防治水措施 hj+p`e S  
第二节煤层开采地表沉陷及沉陷区积水的防治 n~.%p  
第八章煤矿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6w@{p2B  
第一节概述 ]M uF9={  
第二节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YT][\x  
第三节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g4i #1V=  
第十二篇计算机在采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nJYS2mT7  
第一章计算机软件开发 G$|G w  
第一节软件开发过程 A_aO }oBX  
第二节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bI,rEW#_  
第二章采矿计算机优化设计 G%Y*q(VrEu  
第一节采矿计算机优化设计与软件开发方法 9Il'E6 J  
第二节煤矿采矿设计软件包 xS-w\vbLV  
第三章井筒与硐室设计软件 } mgVC  
第一节立井井筒设计软件 \6U 2-m'  
第二节硐室设计软件 KLON;  
第四章井底及采区车场设计软件 w8O hJv  
第一节井底车场设计软件 X,&`WPA:S  
第二节采区车场设计软件 "--/v. Cs  
4条评分
2003aq 鲜花 +1 - 2008-01-20
chaijianjun 鲜花 +1 - 2008-01-20
chaijianjun 鲜花 +1 - 2008-01-20
cjj20007 鲜花 +1 - 2008-01-20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25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1-20
扉      页
附件: 00.F(扉页).pdf (5 K) 下载次数:206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25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01-20
D1P(第一篇采矿工程设计常用技术资料)
1条评分
chaijianjun 鲜花 +1 - 2008-01-20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25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01-20
D1P(第一篇采矿工程设计常用技术资料)
1条评分
chaijianjun 鲜花 +1 - 2008-01-20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25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二篇矿区整体设计
附件: D2P(第二篇矿区整体设计).rar (894 K) 下载次数:320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25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三篇井田开拓
附件: D3P(第三篇井田开拓).rar (1343 K) 下载次数:345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25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四篇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设备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25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四篇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设备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25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五篇采区巷道布置与采区车场设计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25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六篇井筒设计
附件: D6P(第六篇井筒设计).pdf (4681 K) 下载次数:361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25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七篇矿井硐室设计
附件: D7P(第七篇矿井硐室设计).pdf (5177 K) 下载次数:351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25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八篇巷道断面与交岔点设计
附件: D8P(第八篇巷道断面与交岔点设计).pdf (3900 K) 下载次数:357
1条评分
huhai 鲜花 +1 - 2008-01-20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