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4443阅读
  • 3回复

[求助]求挤密桩法处理地基技术规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azha2008
 

发帖
98
土币
50
威望
392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7-05
,求助啊,谁有《挤密桩法处理地基技术规程》啊?麻烦发一下啊,谢谢。 & D4'hL3  
离线yxmin74

发帖
980
土币
7583
威望
278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8-25
􀀂岩土工程􀀁 地基基础 9 m MPkgc  
􀀂挤密桩法处理地基技术规程 内容简介 .~qu,q7k~  
杨鸿贵! 朱武卫 `Xvrf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710082西安) F Cg{!h  
摘! 要: 本文对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挤密桩处理地基技术规程 DB J61- 2- 2006的主要内容及修订依据作简 + DFG762  
要说明, 以资使用参考。 }stc]L{79  
关键词: 挤密桩法; 挤密标准; 桩距设计; 桩孔填料; 施工工艺; 质量检测 :hB/|H*=  
前言 7<DlA>(oUX  
根据陕西省建设厅陕建函[ 2003] 160号文的要 ^c" wgRHc<  
求, 由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中国建筑西北设计 ;HRIB)wF  
研究院、陕西省机械施工公司等单位组成修订组, 对 O` R@6KG  
陕西省标准􀀂灰土桩和土桩挤密地基设计施工及验收 B B*]" gT  
规程 DB J24 - 2- 85进行全面修订。修订组通过广 AdDlS~\?  
泛地调查工程实践经验, 认真分析汇总各地的试验研 F1%-IBe  
究资料、反复征求各单位意见、修订和完善后, 提出 Q[J%  
􀀂规程 送审稿。由省建设厅组织的以林在贯勘察大 E!w%oTx{OR  
师任组长的专家审查组审定。与会专家的审查意见 C5GO?X2  
∀ 一致认为: 修订后的􀀂规程 条文清晰, 内容完整, 突 hs< )<  
出重点, 定性定量恰当, # #有多处有依据的突破和 raRb K8CQ  
进步, 并认为∀本􀀂规程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Y S )Q#fP  
2006年3月27日由陕西省建设厅和陕西省质量 o_hk!s^4m  
技术监督局共同发布, 批准􀀂挤密桩法处理地基技术 T7_i: HU%  
规程 为陕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编号为DBJ61- 2 /pni_-l*  
- 2006, 自2006年5 月1日起实施。本􀀂规程 已经 GF[onfQY7  
建设部备案, 备案编号为: J10788- 2006。原􀀂灰土桩 *T0{ yI  
和土桩挤密地基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DBJ4- 2- 85 [h20y  
同时废止。 /ghXI"ChI  
1! 关于􀀂规程 名称与适用性 H7!j5^  
修订后规程定名为􀀂挤密桩法处理地基技术规 ~Qjf-|  
程 针对欠压密的湿陷性黄土地基突出其挤密特点, jy#'oadS?  
处理的基本要求即是增大桩间土的干密度, 消除其湿 s 8O"U%  
陷性; 同时桩体材料不只限于素土和灰土, 也可采用 9M{z@H/  
二灰(石灰、粉煤灰)、水泥石灰土或水泥土等类材料。 ]G m"U!h*  
􀀂规程 名称既能反映挤密桩法的特点, 又可拓宽挤密 ikd~k>F  
桩法的范畴和技术经济效益。 k!-(Qfz  
作为地方标准, ∀本规程适用于陕西省湿陷性黄 iX,| ;J|]  
土、杂填土和素填土场地上建筑物(包括构筑物)挤密 w3oh8NRs_  
桩法处理地基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和工程验收∃。 &' E(  
关于本规程与相关国家与行业标准的关系, 􀀂规程 1. YJi C}.4Q  
0. 3条明确规定: ∀ 采用挤密桩法处理地基除应执行 2Ur9*#~kGp  
本规程外, 尚应符合现行相关国家与行业标准中强制 G`3/${ti  
性条文的规定∃。显然, 结合地区特点和经验, , 除相 @*kQZRGK7  
关规范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外, 均应按本规程执行。 :(gZ\q">k  
1. 0. 3条规定的原则与现行GB50025- 2004及JG J79 t/xWJW2  
- 2002规范是一致的。 L} r#KfIb  
2! 􀀂规程 修订的主要内容 .=rS,Tpo  
修订后的􀀂规程 分为: 总则, 术语和符号、设计、 $<&N#  
施工与质量检验和工程验收等五部分, 以及5 个附 uEqL Dg  
录。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i!5zHn  
28 陕西建筑! ! ! ! ! ! ! ! ! ! ! 2007年11月总第149期 \!D<u'n  
2. 1! 术语和符号: 尽可能与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中 ghtvAG  
的术语、符号相一致, 同时根据挤密桩法的特点, 列出 ; C/:$l  
一些常用的术语和符号, 如挤密系数􀀁c, 桩距系数􀀂 8{QN$Qkn  
排距系数n和扩径系数k等。 ?86q8E3;&  
2. 2! 设计: ( 1)桩距设计, 桩距的大小决定着桩间土 k$j4~C'$  
的挤密效果, 桩距设计与施工工艺和土的干密度有 Z_^i2eJYT  
关, 􀀂规程 分别列出了直接挤密成孔及予钻孔夯扩挤 ft$@':F  
密成桩两类桩距计算公式。对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 }',/~T6  
的要求, 不仅按建筑类别区分, 还对素土桩与灰土等 M:&g5y&  
桩采取不同的要求, 并明确了处理前地基土平均干密 R0|dKKzS  
度的计算原则。( 2)关于挤密桩法处理地基的范围, 3 sUTdCnNf  
除明确按现行􀀂湿阳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中的规定 GZ xG!r -  
执行外, 同时也考虑挤密桩法无需开挖、深层加密及 B.)!zv\{  
桩体置换面积小的特点, 增大处理深度可获得更好的 4#jW}4C{  
技术经济效益。 x93t.5E6  
2. 3! 施工: ( 1)土中成孔、除沉管法处, 增加了冲击法 \C<|yD  
和钻孔法, 同时强调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用这些方 }.bhsy  
法时, 必须保证成桩的直径及桩间土挤密的效果; ( 2) X6hm,0[  
桩孔夯填, 对沉管法提出锤重不宜小于0. 2 ,t 逐步淘 )bCw~'h*  
汰锤重偏小的夹杆式夯实机; 对冲击法和钻孔法成 @K{1O|V  
孔, 应采用1. 0 t以上的重锤夯填, 其中钻孔法还须保 NF9fPAF%;  
证夯扩后的桩径不低于设计要求。 QnHb*4<  
2. 4! 质量检验: ( 1)明确规定, 以桩间土的平均挤密 xLID @9Hbu  
系数是否达到􀀂规程 要求, 作为判定处理地层湿陷性 ,+LX.f&/8!  
是否消除的标准, 而不采用最小挤密系数或三桩中心 r57CyO  
点部分土样是否具湿陷性为附加标准。( 2)根据桩间 s.VtmAH  
土挤密的一般规律, 提出了检验分层桩间土挤密系数 M.b1=Y  
平均值的取样部位及全处理深度平均挤密系数的计 K ?R* )_  
算公式, 使检验方法结果较为合理可行。 }.+{M.[}  
3! 设计计算 l;+nL[%`  
3. 1! 桩距设计 RRXnj#<g  
桩径d确定后, 桩间土的挤密效果决定于桩距S ~< ~PaP$=\  
的设计, 桩距系数􀀂= s/d与桩的面积置换率m = 0. (6b*JQ^^  
785 /n􀀂2 密切相关( n 为排距系数, n = h / s; h为桩的 Fog4m=b`g  
排距) , 置换率m 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桩间土挤密后的 6} b1*xQ  
平均干密度 d c 及挤密系数􀀁c。 6M sVV_/  
􀀂规程 3. 2. 1条分别列出挤密成孔和预钻孔重 :!',o]"4,k  
锤夯扩挤密成桩两种桩距S的计算式( 3. 2. 1 - 1)和 j6Msbq[  
( 3. 2. 1- 2) : J3 Y-d7=|  
当直接挤土成孔时: wlSl ~A/s  
S = ! z`)i"O]-K_  
- }q8 |t3  
d c )Q:.1Hgl  
- ^t p6G  
d c - 1#]0\Y(  
- 1a_R8j  
d R ;XG2  
! d ( 3. 2. 1 - 1) 0#$<2  
当预钻孔夯扩成桩时: 1W@ C]n4  
S = ! :9nqQJ+~  
- \&tv *  
d c - #ZzFAt  
- }vx+/J  
d /k JI"&3H")g%  
2 q$#5>5&  
- }MW7,F  
d c - E;I'b:U`  
- `1O<UJX  
d HV*D l$  
! d ( 3. 2. 1 - 2) roiUVisq*  
式中: !% % % 等边三角形布桩时, != 0. 952; 其它方式 ]x;*Z&  
布桩时, != 0. 886 / n; 其余符号的涵意 . N:& {$o:  
及其数值确定分叙如下: 7IEG%FY T  
( 1) d 为处理前地基土的平均干密度( g /cm3 ), IF>dsAAI<  
宜取基础下主要受力层(处理层)范围内, 按各处理土 Vn7FbaO^  
层厚度加权计算的干密度平均值, 不宜简单按算术平 aRt`IcZYz  
均值计算 d, 以保证主要处理土层挤密的效果。 -XuRQ_)nG  
( 2) dc 为桩间土挤密后的平均干密度(g /cm 6!QY)H^j9,  
3 uD'GI  
), O6 :GE'S  
dc = 􀀁c dmax。 dmax 为桩间土挤密后的平均干密度( g / ftaGu-d%  
cm3 ); 􀀁c 为桩间土挤密后要求达到的平均挤密系数; obRYU|T  
对土桩挤密地基及甲、乙类建筑的灰土桩、水泥土桩 9Q*T'+V  
及二灰桩等挤密地基不宜小于0. 93, 对丙类建筑的灰 'MWu2L!F  
土桩等挤密地基不宜小于0. 90。以上规定是根据陕、 ff{ L=uj  
晋、甘等地多处现场浸水载荷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后确 e-@.+ f2CC  
定的, 所有试验均以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c 以及 vJ&g3ky  
相对湿陷量Sw /d& 0. 015为判定标准, 而不涉及三桩 :" ta#g'  
中心点土样的最小挤密系数􀀁cm in 或三桩中心点部分 d_ [l{  
土样是否存在湿陷性。具有一定胶凝强度的灰土等 .m;5s45O{  
类挤密桩, 不仅桩体强度较高、水稳定好, 同时具有较 Q;h6F{i  
大的变形模量, 在复合地基承重荷载压力时, 桩土应 R&v V! d  
力比∀p /∀s = 8. 6~ 10. 7, 且浸水前后变化不大; 面积 K[j~htC{I"  
置换率仅为10% ~ 15% 的灰土桩承担了近50~ 60% CyHaFUbZ  
2007年11月总第149期! ! ! ! ! ! ! ! ! ! ! 陕西建筑29 6=aXz2.f  
的荷载, 对桩间土具有明显的卸减压作用, 而土桩挤 jV)4+D  
密地基类似于大厚度的土垫层, 因此对土桩挤密地基 $vC}Fq  
及基底压力较高的甲、乙类建筑的灰土桩挤密地基桩 3EVAB0/$  
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c 应有较高要求, 这些均已为 WP}NHz4H  
现场浸水载荷结果所证实。 )XFaVkQ}  
( 3) k为扩径系数, 即夯扩后的成桩直径d与预 CogN1,GJ  
钻孔直径d0 之比, k= d /d0。在( 3. 2. 1- 2)式中, d= bF"1M#u:  
kd0, 代入原式后, 式中根号中的分子变为k dc - d, 根 i 6DcLE  
号后则变为d0, 当令k >QA;02  
2 d c - d = d c 时, 得k = GW;\ 3@o  
1 + bJWPr  
- 5`3Wua  
d / 0t^Tm0RzH  
- Zf,9 k".'C  
dc , 如设想钻孔直径d0 夯扩成桩与挤密桩 =Z(_lLNmh  
孔直径为d的挤密效果相等而桩距S不变时, 则扩径 4.t72*ML  
系数必须达到k 􀀁 1 + U3-cH  
- n2p(@  
d / DwNEqHi  
- 7_ G$&  
d c。陕西关中地区一般 57S!X|CE  
d / d c = 0. 75~ 0. 88, 则最小的扩径系数km in = 1. 32~ dEvjB"x  
1. 37, 常用d0 = 0. 40m, 故夯扩后的桩径应不小于0. )8_ x  
53m ~ 0. 55m。若夯扩后桩径过小, 则桩间土挤密效 !k}]`z^d  
果差; 若夯扩桩径较大, 桩距有可能稍许增大, 但现场 %b1NlzB+  
施工往往又难以完全达到, 特别对含水量偏小的黄土 3~ptD5@WF  
地基。 h1U8z)D#   
鉴于钻孔夯扩挤密法的桩距S 与挤密成孔法基 zHg1K,t:  
本相当, 而置换率增大约80% , 势必增加了地基处理 m\DI6O"u'  
的费用, 同时桩径及桩间土挤密的效果, 设计及施工 Mr}K-C?ge  
人员均不易操控; 但从另一方面看, 该工法具有振动 a49xf^{1"i  
及噪音较低, 在含水量较高的场地便于成孔等优点, ,ozgnhZY  
故􀀂规程 3. 2. 2条, 对钻孔夯扩径挤密法的适用范围 OMz_xm.UPi  
作出了必要的规定。 vIQu"J&fE  
3. 2! 处理范围 Tw]].|^f-  
( 1)处理宽度, 挤密桩地基平面处理范围, 对每边 "BvAiT{u  
超出基础边缘的处理宽度bs作出规定。其规定的原 XD8Q2un  
则与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基本 "oLY";0(=  
一致, 但对I、JI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丙类建筑, 该 "0sk(kT  
规范并未明确要求整片处理, 而实践中常为便于施工 Yp@i{$IUW  
或考虑处理地基的整体均匀性而采用了整片处理, 故 I%b}qC"5M  
􀀂规程 对这种情况厂的丙类建筑, 且采用条基或独立 b9L" ?{  
基础时, 可仍按局部处理确定其外放宽度bs。 = ;z42oS  
( 2)处理厚度(含桩顶垫层及桩长)应不少于􀀂黄 <?E~Qc t  
土规范 规定的最小处理厚度, 但需考虑挤密桩法具 D>`lN  
有原位处理、不需开挖和横向挤压、深层加密的特点, _9 B ^@~  
其桩体面积置换率仅为10% ~ 23% , 合理增大处理厚 5f- eWW]!  
度或深度, 不仅可基本或全部消除地基的湿陷量, 免 ;X}!;S%K  
除长期防水等后顾之忧, 若为厚2m ~ 3m 的换土垫层 ;W2Rl%z88  
法比较, 处理费用相当或略有增大, 但又可免除基坑 |qq7vx  
深开挖与支护的困难, 技术经济效益会更好。 iAn]hVW  
3. 3! 地基承载力 $8;`6o`  
挤密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应通过现场单桩或多 @ rG=>??k  
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对少量确无条件试验的 \ 0J &^C  
工程项目, 可按当地工程经验确定, 也可按经验公式 {~0r3N4Zl  
3. 4. 2进行估算。对未经试验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 Q G8X{'  
􀀂规程 作出偏于安全与合理的限定, 但这种限定值不 SMMvRF`7  
宜理解为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上限。 #bZT&YE^  
灰土挤密桩法已成功应用于近20层的多幢高层 =P)H3|AdIm  
建筑地基处理, 其基底压力约为400kPao 大量载荷试 0)HZ5^J  
验结果也证明, 灰土挤密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 在 Y$K[@_dv=  
地基土自然含水量状态下, 一般可达到250~ 350kPa, Og E<bw  
经深度修正后的承载力值可达到400kPa以上; 水泥 L; (J6p]h  
土桩挤密地基的fspk可达到500~ 600kPa, 已成功用于 5m\T~[`%  
西郑高速客运专线建设中。 h3BDHz,  
4! 施工工艺 /s|4aro  
4. 1! 土中成孔 %VsIg  
本次􀀂规程 列出了沉管法、冲击法和钻孔法三种 <UE-9g5?G  
土中成孔方法, 前两种在成孔过程中直接挤土, 而钻 %]\IC(q  
孔法为取土成孔, 成孔时无挤土作用, 只好依靠重锤 ;cfmMt!QWJ  
夯扩桩径成桩时, 才能使桩间土挤密。 }Q#3\z5  
沉管法是挤密桩的传统施工方法, 已有70 多年 qf?X:9Wt  
的历史, 由于其成孔质量稳定, 挤密效果可靠, 工效较 3?Tk[m1b  
高而施工机械和装备容易获得和操作, 现仍是挤密桩 fb;y*-?#  
最普遍应用的成孔方法。冲击法成孔是采用直径0. 7]pi.1i  
3m~ 0. 4m, 锤重0. 6t~ 3. 7t的专用冲击锤头, 在土中 tMOhH #  
30 陕西建筑! ! ! ! ! ! ! ! ! ! ! 2007年11月总第149期 WcZck{ehd  
冲击挤土成孔, 由于其冲孔深度不受机架高度的限 VqBb=1r%o7  
制, 孔深可达20m, 振动和噪音较小, 国外从1963年 >u/ T`$  
即开始应用, 并已成为俄罗斯和东欧诸国挤密桩施工 {<#~Ya-  
重要的成孔方法之一。据资料介绍, 如合理设计冲锤 i&',g  
的外型, 如抛物线旋转体型, 冲孔效率可明显提高, 对 a%NSL6  
处理深度超过12m 的挤密桩施工, 冲击法不失为一种 *)0-N!N#)  
有效可行的挤密成孔方法。钻孔法适用于土的含水 %DIZgPd\  
量偏大, 或环境对噪音和振动有限制的场地, 不宜盲 [ m#|[%  
目普遍采用。 G.y~*5?#  
4. 2! 桩孔夯填 +#=l{_Z,ZJ  
( 1)桩孔填料除已广泛采用的素土、灰土外, 还可 )"4v0dv  
根据现有的试验资料和经验, 以及部分工程的需要, Z&[_8Y5j  
在1: 9或2: 8 灰土中掺入2% 一5%的水泥, 或采用 R}J}Q b  
二灰(石灰、粉煤灰)、水泥土(体积比1: 9~ 2: 8)等胶 _DAj$$ Ru4  
凝性材料。这类填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变形模 9W+RUh^W  
量, 同时可提高桩体的水稳定性, 使桩体与挤密桩复 [Z$E^QAP  
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显著增大。二灰桩及水泥土桩 6&KvT2?tA`  
等仍属于柔性桩范畴, 一般不具刚性桩的特性。 j$mCU?  
( 2)桩孔夯填机具已往常用夹杆式夯实机, 对解 OS7^S1r-  
决当时桩孔夯填施工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其夯锤重量 dub %fs  
仅为0. 1t左右, 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分次填料量, 否 Qqn9nO9  
则夯填质量难以保证。目前工地普遍采用民工分包 ?@LqrKj 11  
计件的方式进行夯填施工, 用轻锤夯实, 质量更难保 P{ HYZg  
证。故规程提出: 对沉管法成孔, 宜采用锤重0. 2t以 wOU\&u|  
上的夯实机夯填桩孔; 冲击法成孔; 宜采用原冲孔锤 ^j>w<ljzz  
头夯填桩孔; 而钻孔法成孔, 应用采锤重1. 0t以上的 3sF^6<E  
夯实机夯填并扩孔, 达到设计的成桩直径。提出以上 t~(|2nTO5  
要求期望逐步淘汰现有的夹杆式夯实机, 广泛采用重 ?X5Y8n]y\h  
锤夯实桩孔, 确保桩孔夯填质量。 M# a1ev  
5! 质量检验 \Uh$%#}.  
5. 1! 检验的项目与内容 nlsif  
( 1)成孔质量检测。包括孔径、孔深、垂直度、桩 6L4<c+v_  
位以及桩孔内有无缩径、回淤、坍土和积水等, 以施工 *%;+3SV  
自检为主。 >jH%n(TcC  
( 2)夯填质量检测。包括填料的质量与配合比、 IqrT@jgN-  
夯实质量等, 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施工并认真自检, NPY\ >pf  
质检单位抽检验证。 io^ L[  
( 3)综合质量检验。应由法定质检单位进行, 内 (W'.vEl  
容包括通过载荷试验检测处理地基的承载力, 必要时 L^><APlX  
尚需进行浸水载荷试验, 检测挤密桩复合地基消除湿 dw"{inMf  
陷性的实际效果。同时对桩间土的挤密系数及桩体 .{ +Ob i  
的压实系数按规定数量抽检并作出评价。对钻孔夯 ;I@@PUnR  
扩挤密桩的成桩直径亦应进行检测。 hiBZZ+^[  
在上述挤密桩质量检验各项目中, 桩间土挤密系 l Taw6;  
数的检验无疑是一项主要内容, 而如何能合理简便的 C0v1x=(xiM  
取样与检测, 正确评价桩间土的挤密质量尤为重要。 Ap)[;_9BD  
下面重点说明桩间土挤密质量检验中有关问题。 4/:}K>S_  
5. 2! 桩间土挤密质量检验 5@&{%99  
( 1)桩间土挤密的一般规律。在挤土成孔时, 桩 ^Pp2T   
孔内的土被强制横向挤入桩周土体中, 在一定范围内 |ryV7VJ8  
土体产生塑性变形, 土的干密度在桩孔边处最大􀀁c W0_ pO  
= 1. 0, 向外逐渐减少, 直至干密度接近其原始值。干 5N.-m;s  
密度 dc或挤密系数􀀁c 与距桩心距离的变化近似于 %f'mW2  
双曲线型。塑性区即挤密影响区的半径与桩孔半径 ) u Sg;B4  
成正比, 同时与土的剪切模量G = m?)REE  
E }XcYIo#+t  
2( 1+ #) o.|P7{v}  
及强度指 mA2L~=v#  
标c、∃ 等有关。根据理论分析与现场挤密试验结果 '"Z\8;5i  
表明, 挤密影响区的半径平均约为1. 90d。从工程需 ;FfDi*S7  
要出发, 通常以􀀁c = 0. 90界定桩周土的有效挤密区, Tt\h#E  
其半径为1. OOd~ 1. 50d, 据此也确定了挤密桩的合 ~>-MVp  
理桩间距一般为2. 00d~ 3. 00d, 或桩距系数􀀂= 2. 0 C(@#I7G  
~ 3. 0。从挤密试验曲线看, 在有效挤密区内即从桩 ckhU@C|=*  
边到两桩中点桩间土挤密系数的变化近似于直线型。 NcMohpkq  
某些用有限元法分析的结果也是如此。 0tb%h[%,M  
( 2)桩间土挤密的主要特点。一, 当桩径与桩距 RJhafUJ zH  
确定后, 在每一挤密单元内强制挤入定量土体; 二, 桩 d.Im{-S  
周土挤密后, 其挤密系数􀀁c 或干密度pd c随距桩边的 IF~E;  
距离而递减, 靠近桩边处最大􀀁c ∋ 1. 0, 两桩中点处 SR8)4:aKW  
􀀁c ∋ 0. 9; 三, 在挤密单元内, 某一点土的挤密系数不 K~6,xZlDWM  
2007年11月总第149期! ! ! ! ! ! ! ! ! ! ! 陕西建筑31 fWk,k*Z 9  
仅与该点距桩边的距离有关, 同时与该点土的天然强 g:rjt1w`D  
度指标、干密度和含水量有关。由此可见, 桩间土挤 ky#5G-X  
密效果的不均匀与变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与竖向分层 AS? ESDC  
压(夯)实土相比较, 其不均匀性更为突出。充分了解 vOQ 3A%/  
上述特点, 对如何检测和评价桩间土的挤密效果是必 }"x#uG  
要的。另一方面, 若施工的桩径与桩距均未超过允许 :/<SJ({q  
偏差, 则桩间土的挤密质量主要决定于桩距的设计, d.3cd40Q  
设计人员在设计桩距时, 不仅要认真通过计算确定, $s.:H4:I  
必要时还应提出事前进行现场挤密试验, 及时修正设 ;U)xZ _Ew~  
计的桩距。故􀀂规程 对桩间土挤密质量检验, 按工前 'nRoa7v(  
试验与工后检测两种情况分别作出了相关规定。 {a9( Qi  
( 3)桩间土挤密质量检验的取样点。根据上述桩 ~;S  
间土挤密的规律和特点, 􀀂规程 对检测时的取样部 -g\;B  
位, 提出了两种较合理的取样方式。如仍采用现行行 0aM&+j\q}  
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 J79 - 2002提出 K{ED mC  
的方法取样时, 桩孔边的取样点宜位于距桩边0. 1倍 BL[N  
的两桩间净距处( b 点)另一点仍为两桩间中点( e ?%A9}"q]  
点)处, 试验后计算其干密度及挤密系数平均值。硬 A2 9R5  
性规定在桩边lOcm处取样并不合理。 SPN5H;{[]K  
在三桩中心点取样, 检测所谓∀最小挤密系数∃或 &m=73 RN  
试验该点土是否存在湿陷性, 并将其作为判定挤密地 n4sO#p)'  
基是否存在湿陷的一个标准, 既未充分考虑桩间土挤 KBOp}MEz  
密的规律和特点, 也没有从整体考虑挤密桩复合地基 H~:EPFi.(  
工作的机理。多处浸水载荷试验结果表明, 只要桩间 a${<~M hm  
土的平均挤密系数达到要求, 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湿陷 \` U=pZJ  
性即可消除, 故􀀂规程 明确规定, 只要桩间土的平均 e%_J O7  
挤密系数达到要求, 同时桩体质量合格, 挤密桩复合 C116 c"  
地基的湿陷性即可消除。当存在疑问时, 判定处理地 riv8qg  
基是否湿陷, 只能通过现场浸水载荷试验才能正确作 F?+\J =LT  
出判定。故本􀀂规程 及􀀂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mJNw<T4!/  
JGJ79均不提∀最小挤密系数∃检测项目。 N3(.7mxo  
6! 结语 3ZUME\U  
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加和建设工程质量要求的提 [jEZ5]%  
高, 采用挤密桩法处理深层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项 v2l*n  
目亦将更为广泛。挤密桩法的技术和工艺仍在不断 LE}V{%)xD  
发展, 某些原先主要用于非湿陷土地区的地基处理方 K;Fs5|gFU  
法如夯实水泥土桩法和孔内夯扩法等, 也可引进应 4&kC8 [r  
用, 并使其适合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需要, 达到挤 #1De#uZ  
密桩间土和消除湿陷性的基本目的。 Q].p/-[(  
本文介绍􀀂挤密桩法处理地基技术规程 DB J61 |R&cQKaQ`  
- 2- 2006的主要内容和修订依据, 可供使用该􀀂规 wQ9?Z.-$  
程 时参考, 以加深了解􀀂规程 条文的内函和背景。 A9_} RJ9  
文中不妥之处, 还望指正。这本􀀂规程 已经出版, 需 l0w<NZ F  
用者可向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购买。 IqAML|C  
(上接第34页) Qg]+&8!*  
成桩所取土样所有湿陷系数%S < 0. 015。 Mz6PH)e;  
分析试验结果明显可以得出重锤夯实成桩的复 b.j$Gna>Q  
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比夹板锤夯实成桩的复合地基 R8-=N+hX  
承载力特征值得到大幅提高, 且总沉降量也小的多, fSF_O}kLp  
桩体密实度得到改善, 桩间土的挤密效果得到提高, 4$+1&+@ ]  
三桩中心土的湿陷性也均以消除, 其主要原因是夹板 < Dt/JA(p  
锤的夯实质量难以保证, 桩体压实系数偏低, 成桩直 ZM16 ~k  
径不能改变; 而重锤夯实成桩由于锤比较重, 因此在 XR_Gsb%l  
夯实过程中对桩周土进行二次挤密, 这样不但提高桩 H <9_BA?  
体本身的密实度, 而且也提高了桩间土的挤密效果。 ub;:"ns}  
6! 小结 &u2H^ j  
本文通过各项数据试验分析, 明显可以得出重锤 q ;"/i*+3  
夯实成桩比夹板锤夯实成桩在各项指标都得到了大 .XT]\'vW  
幅提高和改善, 从而论证了最新修订的􀀂挤密桩法处 fE"-W{M  
理地基技术规程 ( DB J61- 2- 2006) 中提出须将沉 Z 4QL&?U  
管法成孔时夯实机的锤重从原来的120kg 提高到 qV0GpVJZU?  
200kg以上的必要性, 同时也期望尽量采用重型夯锤 *#9?9SYSk  
施工, 确保夯填质量。 jwpahy;\WL  
依据标准: I(H9-!&  
[ 1] ! 地方标准􀀂挤密桩法处理地基技术规程 DB J61 ;pj,U!{%s\  
- 2- 2006. xLSf /8e  
32 陕西建筑! ! ! ! ! ! ! ! ! ! ! 2007年11月总第149期
离线zznchy

发帖
518
土币
1064
威望
199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7-16
这个是规程的内容简介,不是规程
在线cdddd

发帖
52895
土币
396997
威望
501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7-0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XZJ200711009.htm rp^:{6O  
中国知网有卖,可惜没有币可以支付 OsW*@v(  
哪位有,可以下载后大家共享!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