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过一些问题,一是取值问题,让人忧虑的是图集中设计取值偏高,管桩是脆性材料,混凝土新规范对高强混凝土取值已经调低,但是有些管桩图集里面没有做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管桩是空心的,很容易开裂,我个人看法在抗力计算时,应该考虑“小截面”折减,这个折减问题主要是从管桩受力的角度来考虑的,管桩在相对简单的“轴力”状态下承载力是很高,但是一旦遇到复杂应力,比如:剪切应力,弯曲应力,受扭等,则其承载力就得大打折扣了!上海的事故是个提醒,实际上反映出规范上的缺陷,说白了,管桩受到基坑剪力的作用,轴向抗力就没有那么大了?试想?如果不考虑轴力,就是房子下的桩有那么多,那个基坑也是滑不了的!好多排呢。
日本提供了管桩抗剪的计算方法,我们的图集或规范里面好像没有提到管桩抗剪问题。
目前,看到很多房子使用管桩,“服役应力”用的很满,我们知道管桩是脆性的,而且产生裂缝以后,小应变根本就检测不出来!这个隐患就太可怕了!一旦管桩失效,房子也就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所以,我们搞施工,发现设计院把承载力用的很满,我干脆就不做了。
还有个问题,那就是目前施工采用静压时,一律按照两倍特征值压桩,这是不对的,没有必要,500桩,按照500多吨压下去,破损严重不说,就算压下去了,桩也受损的厉害(桩身混凝土内部的微裂缝),在高层中使用确实让人不放心啊。
还有些问题,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