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考虑基坑开挖宽度的杆系有限元算法及试验研究》在《岩土力学》今年第9期已经发表。文章早在2010年5月就已经完成,被退稿三次,有一次到了《岩土工程学报》终审被退,最终被《岩土力学》录用,看来一篇岩土类文章从写作到发表在三年左右还是正常的,不要灰心就好,自己应该对自己文章有个认识,只要不是学术垃圾就满足了。
这篇文章是我过去五年写过的花费时间最长,自己最不满意的文章。一开始是因为研究基坑宽度对稳定性影响时,偶尔想到:既然基坑越窄越稳定,那一样会是越窄变形越小。国内基坑设计普遍采用基于杆系有限元的所谓增量法,这种方法只能在支撑上考虑宽窄影响。实际上,同样挖深随宽窄不同,围护上土压力肯定是不同的,如果采用二维平面有限元可以反映出这种情况,但二维平面有限元计算时水土分合算又不好考虑,所以还是要解决采用杆系有限元计算时的宽窄问题。给我启发最大的是《岩土工程学报》上的文章《基坑抗隆起稳定问题的应力强度计算方法》及其讨论稿,看来平时多浏览一下文献是有用的。我最后决定用Melan解研究这个问题。仅公式就推导了两个月,公式太长无法知道是否正确,找个算例算一算,只要无限宽时围护上坑底以下部分是矩形荷就就好,随宽度变化围护上荷载的发展趋势心中是有数的,自己一定要对数据异常有直觉,这样才能确认你推了两个月的公式是否正确,还有一个方法是爱因斯坦教我们的,公式要有一定对称性,要有美感,丑陋不堪的公式肯定有问题。
我不善于编程,所以最后我只做了一个折减系数对传统算法围护上荷载折减以反映宽窄不同时围护上土压力变化情况,这样我可以利用启明星或者理正等商业软件,计算起来方便许多,但这样处理让我非常不满意,因为算出的“踢脚”比预计要小。还好,有一组离心模型试验可以证明我的算法,计算结果还行,逻辑上大体说得过去。
总的说来,宽坑尺寸对变形和稳定性影响是一个系统的课题,我研究时从来不会东一耙子西一扫帚,二篇文章算是一个小系统。完成后我已经把研究重点转到基础沉降上来,主要还是土老帽贴子中的对基础沉降算法的怀疑引起了我的思考,论坛里的牛人的观点总能给人以启发;还有我仔细阅读了杨光华老师的基础沉降论文,关于他文章的讨论稿也非常有意思。我的一篇对传统分层总和法修正的文章已经被《岩土力学》录用;另一篇关于基坑围护抗冲剪稳定性的文章将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今年第11期发表,感谢各学报编辑们对我研究的支持!
另外,修改本文时我正好看到了浙江大学应宏伟老师关于基坑尺寸研究的文章《考虑基坑卸载影响的改进弹性抗力法及其应用》(与我的文章都可以在《岩土力学》网站下载),他也注意到了同样的问题,但他没有调整不同宽窄时围护上的土压力,而是调整被动区土体刚度,采用的方法是一样的,用解析解。如果推导无误,计算的效果应该是接近的。如果想看看不同研究者对同一问题不同处理方式的例子,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我把应老师文章同时给出,希望大家指正。
还有,发表文章排版又有小问题,读者们自己会看到,总觉得还不完美,算是白璧微瑕吧,自我安慰一下!好久没发贴,希望有个新帖子与各位学者交流!
考虑基坑卸载影响的改进弹性抗力法及其应用.pdf (622 K) 下载次数:288 考虑基坑开挖宽度的杆系有限元算法及试验研究.pdf (899 K) 下载次数: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