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92年就对北川县城选址的危险作出过判断
r:]t9y>$< T"xq^h1\ 解说:这是殷跃平在汶川地震中参与抗震救灾时的画面。2008年5月13日,也就是在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殷跃平赶赴灾区,被任命为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次生灾害组副组长,同时担任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专家组组长,重点参与指导灾区地质灾害的排查与应急处置工作。在驻守灾区的45天时间里,地震所引发的地质灾害给当地群众带来的重大损失深深触动了他,然而更让他痛心的是,他发现有些灾害原本是可以避免的。早在1992年,地质调查队就曾对北川县城选址存在的危险性作出过明确判断。
m-Q!V+XQp Anr''J&9`H 殷跃平:它是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带,是一个很大的断裂。穿过了新县城、老县城之间。
V9&7K65-1 _y*@Hj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0d37b0100ki8j.html?tj=1) - 殷跃平:地质灾害一半以上由人为活动引发_柴静_新浪博客
}^U7NZn<" 记者:当时对于北川能够做一个清晰的界定,说这个地方就是不适宜的?
|T\`wcP`q Sio^FOTD 殷跃平:就是它的地层,我们可以看到北川的西边是叫砂岩、或者板岩、页岩,就是那种像煤层的那种,黑的板岩、页岩,在它的东边就是灰岩。很明显的就是结构关系反了,结构关系反了就说明它有构造变动,就是断裂了。
Q>Voa&tYn _&)^a)Nu 记者:那如果说出这些的话,实际上看的人应该知道风险有多大,对吗?那么会不会,当时的决策者可能也会有压力,就是这么多的人口,我如果不往这儿建我往哪儿建?
cH%qoHgx 5Iine n3> 殷跃平:对。
r6S-G{o }K':tX? 记者:这个您能理解吗?
un([3r /~~aK2{^X~ 殷跃平:我非常理解,也很无奈,所以我到处讲这件事情,把它作为一个例子,就是要避开活动断裂带。
:FB-GNd U l8G R 殷跃平:一个就是断裂的地震带来的震动,就是像汶川地震以后,很多建筑物被震坏了,另外就是断裂的错动,错动也把房屋错坏了。第三就是带来的,我们叫地震地质灾害。然后你这个地方好好的,几公里滑坡就下来了,也会出现问题。像汶川地震大概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人,都是由于地震引起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伤亡的。
v|fA)Ww $c"byQ[3S 解说:针对龙门山地震带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地质工作者还呼吁当地政府在推进城镇建设过程中,要对地质环境的容量进行有效控制。
ntR@[)K 5x856RQ' 殷跃平:我们提出来了,就是指明从90年代以后,地震逐渐进入到了活跃期,然后要注意地质环境容量的概念,这个我们全都找出这个报告出来。要注意地质环境容量的概念,如果不注意这方面条件的话,就是因为活动断裂层穿过它,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有这一条。
1W3+ng J<hqF4z 记者:可是,我们的这个地带上居住了那么多的人,建成了那么多的建筑物,这时候再说要来动,现实或者可行吗?
$cjwY$6 ;w>Dqem 殷跃平:首先要做评估,做好评估以后有针对性的,而不是笼统的,像我们原来说汶川县城大逃亡或者大迁移,整个县城全都搬走,这个不现实,另外也没必要,因为他能在那住几千年,它是有道理的,但是它的规模扩大了,就是本来装不了这么多人,你硬装这么多人肯定出事。所以这一方面我们就要做相应的环境容量的控制,承载力的控制。
%3b;`Oa omz%:'m`~ 记者:但是会不会说,这句话因为说得比较专业,要注意地质环境容量,那么一般不了解这个的决策者他会觉得我听不太明白,有可能就忽略过去了?
r& 0<tce 殷跃平:我觉得他应该很明白的。为什么呢?因为地质工作是基础,然后你上面的规划要依据地质工作,这是在责任里面的。整个算法,我们打的钻,我们挖的槽,或者我们的整个计算没必要要你看,但是我们在结论里面写的清楚。这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我们国家的建设里面缺少这一点,就是对地质环境,区域性地质环境,作为先决条件被忽略了。
eajctkzj z ntvKOIh 解说: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城市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一些工程项目没有进行充分的地质评价就仓促上马,出现了工程先行,地质工作滞后的局面。
cHo@F!{o= ?+Gc.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