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 Y9u9;ah
第一篇采矿工程设计常用技术资料 Hr=|xw8.
第一章工程设计常用公式、符号及计量单位换算 P9:5kiP H
第一节常用力学公式 =mX26l`B
第二节常用符号及计量单位换算 EF$ASNh"
第二章采矿制图与图纸编号 E;`^`T40
第一节采矿制图 fp(zd;BSQ
第二节图纸编号 RX{}
UmU<
第三章矿井开采抗震设计资料 H;<>uELie
第一节简述 f
tl$P[T
第二节井巷工程震害与采矿抗震设计的有关规定 _R]0S
第四章煤的性质、分类及用途 |Wa.W0A
第一节煤的性质
s5G`?/
第二节煤的分类及用途 5~UW=
第五章采矿常用工程材料 S W6oaa81
第一节第一节钢铁材料 }'}n~cA.{
第二节石、砂材料 9%SC#V'
第三节注浆材料 %=*|:v
第四节水泥及水泥砂浆 "uL~D5!f
第五节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 WZHw(BN{+
第二篇矿区整体设计 ,?jc0L.'r]
第一章矿区整体设计依据与设计内容 "~.4z,ha
笫一节计划任务书及设计的审批决定 p<\!{5:
第二节地质报告 /~".GZ&29
第三节整体设计内容 tBJ4lb
第二章矿区井田划分及尺寸计算 N)D+FV29y
第一节井田划分的原则 h|PC?@jp
第二节井田划分的方法 6~jAh@-
第三节井田尺寸的规定及计算公式 u^MRKLn
第三章矿区规模设计与生产年限 LibQlNW\
第一节矿区规模一般规定及依据 x%k@&d;z
第二节矿区生产年限及储量动用系数 iOZ#}"
第四章矿井布置与建设顺序设计 \}4*}Lr
第一节井田开拓及井筒(平硐)位置 f34/whD65
第二节矿井建设顺序 y]PuY\+
第三篇井田开拓 S"?fa)~
第一章井田开拓方式设计 rZ n@i
第一节立井开拓方式 w-R.)
第二节斜井开拓方式 1MO-60
第三节平硐开拓方式 ;!VxmZ:j[
第四节综合开拓方式 g yV>k=B
第五节多井筒分区域开拓方式 xDl;
tFI
第二章井口位置和数量确定 4sORp^t'Q
第一节井口位置和井筒数量 '
=5B
第二节井口坐标计算、提升方位角及井筒方位角 cK\
u
第三节井口标高及洪水位标高 .vy@uT,
第三章井田境界与水平划分 :
qK-Rku
第一节井田境界 |cnps$fk~
第二节水平划分 ZI1]B944ni
第四章巷道布置与采区划分 ia_@fQ
第一节主要巷道布置 5y
g`TW
第二节采区划分与接替计划 9,JM$ Y
{
第五章井田开拓方案分析比较 opm_|0
第一节方案比较内容 W 2[]m>;
第二节方案比较法 gjz-CY.hz
第三节方案比较实例 QnP3U
第四篇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设备 'oY#a9~Z{
第一章现代采煤方法总论 i\^4EQ
第一节矿井高产高效开采新技术概述 1|w@f&W"
第二节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分类 QD3tM5(Yr
第二章采煤基本方法 *U%3[6hm
第一节缓及倾斜煤层长壁垮落采煤法 z k}AGw
第二节放顶煤采煤法 G{4s~Pco[Q
第三节急斜煤层采煤法 $+n6V2^K)7
第四节充填采煤法 +a N8l1
第三章水力采煤法 Nc4;2~XwRp
第一节水力采煤的生产系统 Djc-f
第二节水力落煤与水力采煤方法 U+>M@!=
第三节水力采煤评价及其发展趋势 b+:J?MR;}
第四章“三下一上”采煤法 h/{1(c}
第一节建筑物下采煤 pZ\7!rON
第二节铁路下采煤 -@_v@]:
第三节水体下采煤 *{+{h;p
第四节承压含水层上采煤 N8Z z6{rp
第五节上行式开采 l"}_+5
第五章采煤机械设备选用 NZ i3U
第一节滚筒采煤机 =$)M-;6
第二节刨煤机 ;>5`Y8s6
第三节型采煤机 itirh"[
第六章掘进机械设备选用 U'9z.2"}9
第一节巷道掘进机械 ti%RE:*
第二节立井掘进机械
6(-s@{
第七章支护机械设备选用 of_y<dd[G
第一节井巷支护机械 .?QYqGcG
第二节单体液压支柱 $F#
5/gDVQ
第五篇采区巷道布置与采区车场设计 mgVYKZWL-i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与设计 9NU0K2S
第一节采区布置设计依据及要求 'n-y*f
第二节采区上山的布置 m#8[")a$"
第三节煤层群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及层间联系方式 jy2gR1~
第四节采(盘)区参数 4LB8p7$|a3
第五节煤层群开采顺序 P$k*!j_W
第二章近水平、缓及倾斜煤层采区巷道布置 `ROHB@-
第一节巷道布置类型 #I453
第二节采区(盘区)巷道布置 KfBT'6t
第三节倾斜长壁开采巷道布置 |]@Pq[Hn|
第四节跨多上山(石门)连续开采巷道布置 =(7nl#o
第五节急倾斜煤层采区巷道布置 }kr?+)wB
第三章综采采区巷道布置 f4Y)GO<R]
第一节综采对采区巷道布置的要求 4%ooJi|)
第二节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 4RtAwB
第四章水砂充填采煤法采区巷道布置 h,m 90Hd+
第一节巷道布置类型图示 =iKl<CqI$E
第二节巷道布置分析 Pb8@owG8
第五章水力采煤的采区巷道布置 5a_8`csu
第一节水力采煤采区的巷道布置类型图示 z
dgS@g
第二节水力采煤采区巷道布置的特点 _7;:*'>a4
第六章危险煤层采区巷道布置 3rKJ<(-2/
第一节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煤层的采区巷 dV'EiNpf
第二节有煤与沼气突出危险煤层的采区巷道布置 \|{/.R
第七章采区车场形式及设计要求 Qw'905;(
第一节采区车场形式 A)C)5W
第二节轨道线路设计基础 Px=@Tw N,
第八章采区各车场设计 ;mk[!
第一节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 (VjU ,'h
第二节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Is7BJf
第三节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 m:?"|.]
第六篇井筒设计 b),fz
第一章立井井筒平面设计与装备布置 @pYEzizP7
第一节井筒平面布置 18Y#=uH}
第二节钢丝绳罐道 u7[}pf$}
第三节刚性罐道的计算 7:<w)Al!
第四节罐道与罐道、罐道与罐道梁的连接 s<FBr,
第二章立井井筒结构设计 {JP q.A
第一节沉井法结构设计 y')OmR2h
第二节立井钻井法井壁结构设计 :NF4[c
第三章立井井筒支护设计 W/ Q*NB
第一节支护类型及支护材料 yzhNl'Rz
第二节立井地压计算 JaRsm'SIk~
第三节井筒锚喷支护设计 |M?vFF]TN
第四章斜井井筒设计
qt~=47<d
第一节设计的主要原则 Y!CUUWM
第二节斜井井筒浅部地压估算 m<-ShRr*b
第三节斜井井筒浅部支护计算 (\{k-2t*^
第五章斜井井筒装备布置 MWh Y&I+
第一节轨道 G*@!M%/
第二节水沟
@;bBc
第三节管线敷设 >SK:b/i
第七篇矿井硐室设计 O9sEaVX
第一章立井硐室设计 D:_W;b)
第一节休息硐室 +GI906K
第二节硐室支护计算 [Vo5$w
第三节井底煤仓及箕斗装载硐室 |]*3En:
第二章斜井硐室设计 ?@.v*'qR
第一节装载硐室及煤仓 8#7qHT;cx
第二节信号硐室 y'K2#Y~1e
第三节清理撒煤硐室 r\;fyeH
第三章井底硐室设计 W}CM;~*L
第一节主排水系统硐室 :dSda,!z
第二节运输硐室 <:}nd:l1
第三节井下爆炸材料发放硐室 q#W|fkfx+
第四章采区硐室设计 {6zNCO
第一节采区煤仓 ;XurH%Mg
第二节采区绞车房 C_Ewu*T7
笫三节采区变电所 I x%>aee
第四节空气压缩机硐室 (.ir"\k1(
第八篇巷道断面与交岔点设计 2jFuF71
第一章巷道断面形状选择与尺寸确定 gYB!KM *v
第一节巷道断面形状的选择 3=YpZ\l}
第二节拱形、梯形及矩形巷道断面尺寸的确定 VLez<Id9(
第二章巷道规划与布置 9D3{[
第一节封闭拱形巷道断面计算与曲线巷道 y QW7ng7D0
第二节水沟与巷道管线布置
yfZNL?2x
第三节轨道铺设 q<dG}aj
第三章巷道矿山压力观测与控制 } a9Ah:.7/
第一节采区巷道矿山压力观测 4 O!2nP
第二节开拓巷道矿山压力观测 SMX]JZmH
第三节巷道矿山压力控制 ;miif
第四章巷道支护设计 l;lrf3
第一节无煤柱护巷 cq4~(PXTg
第二节巷道围岩卸压 1[!v{F%]
第三节巷道金属支架 ec&/a2M
第四节巷道锚杆支护 {]T?) !Vm
第五节软岩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其支护技术 !ZYPz}&N_
第六节锚杆支护质量监测 e73=*~kfR
第五章平巷交岔点设计计算 &
o5x
第一节交岔点分类 hx:q@[ +J/
第二节交岔点平面尺寸的确定 h1w({<q*ov
第三节交岔点墙高及斜率 8:,($a/KF
第四节交岔点支护 ,CfslhO{j
第五节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计算 I=y7$+7%
第九篇井底车场设计 R~\R>\
第一章井底车场设计依据及分类 X4
Arn,
第一节井底车场设计依据及要求 8s1nE_3
第二节井底车场分类 +OE!Uqnt
第二章井底车场的平面布置 ("9bV8:@B
第一节线路布置的要求 h_%q`y ,
第二节井底车场的平面布置 X-c|jn7
第三节井底车场调车方式 ubcB<=xb
第四节井底车场巷道断面 9TW[;P2> )
第五节带式输送机立井井底车场的布置 D.K""*ula
第三章井底车场坡度设计 vI{aF-
#
第一节坡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0MW W(
;
第二节坡度设计 >'*%wf[{
第三节自动滑行计算 q[&Kr+)j
第四节斜井井底甩车场双钩串车提升时的游车操车方法 {&=+lr_h?
第五节双钩提升暗斜井上部平车场 }L\;W:0
第四章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设计 tbFAVGcAM
第一节电机车在井底车场内运行图表的编制 DB/~Z
第二节井底车场调度图表的编制 oac)na:O#
第三节通过能力计算 e4S@ J/D
第五章井底车场设计实例 _U s"
第一节标准设计索引 gP2zDI
第三节设计实例 1q6)R/P
第十篇井下运输设计 v(1 [n]y
第一章井下运输设计原则 5\+*ml
第一节设计技术原则 D*M `qPX~
第二节矿井运输方式和运输设备 M/N8bIC! Q
第二章大巷煤炭运输设计 2q~.,vpP
第一节大巷煤炭运输方式 M3tl4%j
第二节大巷煤炭运输方式的选择 1Bj.MQ^
第三节大巷运输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内容和实例 |P
>"a`
第三章采区煤炭运输设计 ,md_eGF
第一节煤炭运输方式的选择 !HY^QK
第二节采区掘进煤的处理 dli(ckr
第四章井下辅助运输设计 -?Cr&!*B
第一节辅助运输方式 fVbjU1N
第二节辅助运输方式选择 *~#I5s\s!
第五章井下运输设备 %HUex
6!
第一节轨道运输 >q eDb0
第二节带式输送机运输 $}9jv3>)
第三节地下运输辅助设备 cQ8[XNa
第十一篇通风与安全设计 1m*)MZ)
第一章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设计 9&lemz
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 yHeL&H
第二节矿井风量调节 $ev+0m_
第三节掘进通风设计 B=|R?t (*
第四节矿井灾变通风 O^L]2BVC
第二章矿井通风测算 B7%K}|Qg
第一节矿井大气环境检测 %'Cj~An
第二节矿井风量测算 GG%b"d-
第三节矿井通风压力测定 [:8\F#KW
第四节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oM]jX
第五节矿井机械通风设计 (GJtTp~2C4
第三章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 l6 G6H$
第一节防治突出技术的理论基础 )w7vE\n3
第二节开采保护层的防突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ZQ`8RF *v
第三节预抽煤层瓦斯的防突机理 :u>RyKu|&R
第四节煤层注水在防突中的作用 Y%KowgP\
第五节震动放炮在石门揭煤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PLCm\Oh$l
第六节水力冲孔防突的作用分析 gRLt0&Q~
第七节金属骨架在防突中的作用 +_5*4>MC
第八节深孔松动爆破的作用分析及改进方向 6,>$Jzs)5E
第九节石门揭煤防突新方法的探讨 3&hR#;,"X
第四章矿井瓦斯抽放 cl& w/OJ#
第一节我国瓦斯抽放的现状 ^'`b\$km-0
第二节本煤层抽放与合理预抽期 V*vQNPey
第三节瓦斯抽放布孔方式及交叉钻孔扩孔 \5ls
<=S.
第五章矿井煤尘防治 Lq(=0U\"P
第一节煤尘产生与扩散的控制技术 htBA.eQ
第二节粉尘浓度检测技术 wC1pfXa
第六章矿井火灾防治 gIB3DuUo
第一节概述 hb`9Vn\-E
第二节矿井自然发火(内因火灾)防治技术 Rl?1|$%
第三节矿井外因火灾防治技术 yXNr[7
第七章矿井水害防治 Zxebv#4
第一节底板阻抗突水性能分区及防治水措施 ynIe4b
第二节煤层开采地表沉陷及沉陷区积水的防治 ,^/Wv!uPE
第八章煤矿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9H1)Ny
第一节概述 cY?|RXNmZ
第二节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s= Fp[>qA
第三节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V:\:[KcL^
第十二篇计算机在采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jDN6n3z
第一章计算机软件开发 Mu3G/|t(
第一节软件开发过程 K=gg <E<
第二节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XZE(& (s
第二章采矿计算机优化设计 > Pw5!i\
第一节采矿计算机优化设计与软件开发方法 kckRHbeU
第二节煤矿采矿设计软件包 2F4<3k!&
第三章井筒与硐室设计软件 WtOjPW
第一节立井井筒设计软件 h FU8iB`Q
第二节硐室设计软件 _Ewh:IM-
第四章井底及采区车场设计软件 ]#o;`5'
第一节井底车场设计软件 `OW'AS |
第二节采区车场设计软件 ufXWK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