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15730阅读
  • 78回复

现代采矿工程全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1-20
目录 E<6Fjy  
第一篇采矿工程设计常用技术资料 r2dU>U*:4  
第一章工程设计常用公式、符号及计量单位换算 J)7m::%I  
第一节常用力学公式 ]k0Pe;<  
第二节常用符号及计量单位换算 ^!a4!DGVT  
第二章采矿制图与图纸编号 \piB*"ln  
第一节采矿制图 K,B qVu  
第二节图纸编号 )T2V< 3l  
第三章矿井开采抗震设计资料 :@x_& b  
第一节简述 ha Tmfh_|  
第二节井巷工程震害与采矿抗震设计的有关规定 XR2Gw 4]  
第四章煤的性质、分类及用途 ldFK3+V  
第一节煤的性质 OGA_3|[S   
第二节煤的分类及用途 jTSN`R9@  
第五章采矿常用工程材料 mV~aZM0'  
第一节第一节钢铁材料 $qndG,([F  
第二节石、砂材料 K;uO<{a)r  
第三节注浆材料 'c]Fhe fb  
第四节水泥及水泥砂浆 [2~^~K  
第五节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 Ui:WbH<b{  
第二篇矿区整体设计 VPC7Dh%.  
第一章矿区整体设计依据与设计内容 :`jB1rI  
笫一节计划任务书及设计的审批决定 ERka l7+  
第二节地质报告 kh7RQbNY<I  
第三节整体设计内容 @la/sd4`  
第二章矿区井田划分及尺寸计算 ,1|Qm8O  
第一节井田划分的原则 d1[;~)  
第二节井田划分的方法 $%:=;1Jl  
第三节井田尺寸的规定及计算公式 ab-z 7g  
第三章矿区规模设计与生产年限 %?sPKOh3N}  
第一节矿区规模一般规定及依据 ;*J_V/&?  
第二节矿区生产年限及储量动用系数 }Mv$Up  
第四章矿井布置与建设顺序设计 |XGj97#M  
第一节井田开拓及井筒(平硐)位置 @XJzM]*w&  
第二节矿井建设顺序 -!bfxbP  
第三篇井田开拓 Yo-$Z-ud  
第一章井田开拓方式设计 ,`Yx(4!rR  
第一节立井开拓方式 ;xXD2{q  
第二节斜井开拓方式 UR{OrNg*  
第三节平硐开拓方式 _n~[wb5J  
第四节综合开拓方式 *#y9P ve  
第五节多井筒分区域开拓方式 D*_Z"q_B  
第二章井口位置和数量确定 t>KvR!+`g  
第一节井口位置和井筒数量 $*\G Z$y>  
第二节井口坐标计算、提升方位角及井筒方位角 z JBcz,  
第三节井口标高及洪水位标高 G~ONHXL  
第三章井田境界与水平划分 Vb57B.I  
第一节井田境界 6&,{"N0 T  
第二节水平划分 {9c_T!c  
第四章巷道布置与采区划分 ##QKXSD  
第一节主要巷道布置 f,(@K%  
第二节采区划分与接替计划 E*"-U!?)l2  
第五章井田开拓方案分析比较 .Ce0yAl~  
第一节方案比较内容 QJH((  
第二节方案比较法 '=V1'I*  
第三节方案比较实例 AqZ()p*z  
第四篇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设备 A [hvT\X  
第一章现代采煤方法总论 'pa8h L  
第一节矿井高产高效开采新技术概述 SHA6;y+U/~  
第二节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分类 'Szk!,_  
第二章采煤基本方法 ZUd*[\F~!  
第一节缓及倾斜煤层长壁垮落采煤法 -)pVgf  
第二节放顶煤采煤法 KvvG H-]  
第三节急斜煤层采煤法 }C'h<%[P  
第四节充填采煤法 D:56>%y@  
第三章水力采煤法 RD_l  
第一节水力采煤的生产系统 cx_$`H  
第二节水力落煤与水力采煤方法 gw^X-  
第三节水力采煤评价及其发展趋势 df R?O#JPU  
第四章“三下一上”采煤法 B*;PF  
第一节建筑物下采煤 )VM'^sV?  
第二节铁路下采煤 X-']D_f|,  
第三节水体下采煤 4|INy =<"t  
第四节承压含水层上采煤 8b|m66#|  
第五节上行式开采 ":vF[6K6  
第五章采煤机械设备选用 C'&t@@:  
第一节滚筒采煤机 '{F Od_uk%  
第二节刨煤机 @tfatq+q  
第三节型采煤机 k%K\~U8"  
第六章掘进机械设备选用 6xW17P  
第一节巷道掘进机械 3;er.SFu{  
第二节立井掘进机械 3f)!RKS9q  
第七章支护机械设备选用 !4"<:tSO  
第一节井巷支护机械 {SJnPr3R  
第二节单体液压支柱 0 >:RFCo  
第五篇采区巷道布置与采区车场设计 |QO)x En~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与设计 f eA(Rj  
第一节采区布置设计依据及要求 @sG5Do  
第二节采区上山的布置 j=V2~ xA6  
第三节煤层群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及层间联系方式 a-Ne!M[  
第四节采(盘)区参数 ;yDXo\gm  
第五节煤层群开采顺序 lfe^_`ij(+  
第二章近水平、缓及倾斜煤层采区巷道布置 ]D\p<4uepM  
第一节巷道布置类型 I`KBj6n  
第二节采区(盘区)巷道布置 G&,2>qxK R  
第三节倾斜长壁开采巷道布置 `\Hs{t]  
第四节跨多上山(石门)连续开采巷道布置 ;_D5]kl`  
第五节急倾斜煤层采区巷道布置 12S[m~L%  
第三章综采采区巷道布置 e =4k|8G  
第一节综采对采区巷道布置的要求 wg{Y6X yH  
第二节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 U\`yLsKvH`  
第四章水砂充填采煤法采区巷道布置 F94Qb}  
第一节巷道布置类型图示 c 6$n:  
第二节巷道布置分析 tRzo}_+N  
第五章水力采煤的采区巷道布置 5imqZw  
第一节水力采煤采区的巷道布置类型图示 Sp~gY]:  
第二节水力采煤采区巷道布置的特点 ^#,cWG}z  
第六章危险煤层采区巷道布置 :}[[G2|9  
第一节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煤层的采区巷 ~\~XD+jy"  
第二节有煤与沼气突出危险煤层的采区巷道布置 %q5iy0~P  
第七章采区车场形式及设计要求 QP[`*X  
第一节采区车场形式 5:x .<  
第二节轨道线路设计基础 v}^ f8nVR  
第八章采区各车场设计 90]{4]y;  
第一节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 7).zed^  
第二节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Hca  
第三节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 <#5`%sa '  
第六篇井筒设计 n$YCIW )0  
第一章立井井筒平面设计与装备布置 ?Ulc`-d  
第一节井筒平面布置 sAKQ.8$h*  
第二节钢丝绳罐道 ]J6+nA6)  
第三节刚性罐道的计算 Xn:ac^  
第四节罐道与罐道、罐道与罐道梁的连接 :O{oVR  
第二章立井井筒结构设计 C@q&0\HN  
第一节沉井法结构设计 Co^a$K  
第二节立井钻井法井壁结构设计 YcJ2Arml  
第三章立井井筒支护设计 6P:H`  
第一节支护类型及支护材料 ?.&?4*u  
第二节立井地压计算 +gsk}>"  
第三节井筒锚喷支护设计 8L}N,6gC4_  
第四章斜井井筒设计 vy+9Q5@W  
第一节设计的主要原则 )#n>))   
第二节斜井井筒浅部地压估算 %D:5 S?{  
第三节斜井井筒浅部支护计算 >5!/&D.q  
第五章斜井井筒装备布置 Cb/?hT  
第一节轨道 m K@a7fF?  
第二节水沟 |~3$L\X  
第三节管线敷设 .+c YzS] !  
第七篇矿井硐室设计 v^_<K4N`  
第一章立井硐室设计 *>XY' -;2e  
第一节休息硐室 6lc/_&0  
第二节硐室支护计算 ^. i;,  
第三节井底煤仓及箕斗装载硐室 lZup n?  
第二章斜井硐室设计 mmn1yX:d  
第一节装载硐室及煤仓 dLek4q `l  
第二节信号硐室 "UY.; P  
第三节清理撒煤硐室 7F{=bL  
第三章井底硐室设计 FE/2.!]&o  
第一节主排水系统硐室 iAlFgOk'  
第二节运输硐室 +/Lf4??JV  
第三节井下爆炸材料发放硐室 .W+ F<]r  
第四章采区硐室设计 "rA: ;ntz  
第一节采区煤仓 4IYC;J2L  
第二节采区绞车房 w5(GRAH  
笫三节采区变电所 $PQlaivA  
第四节空气压缩机硐室 5}4MXI4  
第八篇巷道断面与交岔点设计 jdYv*/^  
第一章巷道断面形状选择与尺寸确定 =9;jVaEMJL  
第一节巷道断面形状的选择 4l?98  
第二节拱形、梯形及矩形巷道断面尺寸的确定 \[+\JWJj  
第二章巷道规划与布置 B&m?3w  
第一节封闭拱形巷道断面计算与曲线巷道  N>Pufr  
第二节水沟与巷道管线布置 C"IP1N  
第三节轨道铺设 Vy:ER  
第三章巷道矿山压力观测与控制 32IN;X|  
第一节采区巷道矿山压力观测 (;T; ?v`-  
第二节开拓巷道矿山压力观测 1*x4T%RF$  
第三节巷道矿山压力控制 nWK"i\2#G  
第四章巷道支护设计 TJB0O]@3  
第一节无煤柱护巷 vN7ihe[C  
第二节巷道围岩卸压 j$]t`6gG  
第三节巷道金属支架 lm&C!{K  
第四节巷道锚杆支护 A_%}kt (6  
第五节软岩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其支护技术 #V8='qD  
第六节锚杆支护质量监测 S@7A)  
第五章平巷交岔点设计计算 r`cCHZo/V  
第一节交岔点分类 V]PTAhc  
第二节交岔点平面尺寸的确定 5hpb=2  
第三节交岔点墙高及斜率 U<r<$K  
第四节交岔点支护 *k'9 %'<  
第五节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计算 7@DinA!  
第九篇井底车场设计 T"Q4vk,3*J  
第一章井底车场设计依据及分类 't{=n[  
第一节井底车场设计依据及要求 A}\Rms 2  
第二节井底车场分类 )}c$n  
第二章井底车场的平面布置 ,[bcyf  
第一节线路布置的要求 EW4XFP4 c  
第二节井底车场的平面布置 RkLH}`#  
第三节井底车场调车方式 fINM$ 6  
第四节井底车场巷道断面 oUw-l_M]  
第五节带式输送机立井井底车场的布置 %1HW ) 7  
第三章井底车场坡度设计 #OWwg`AWv  
第一节坡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r+0)l:{.  
第二节坡度设计 YQN=.Wtc  
第三节自动滑行计算 z<<` 1wqg  
第四节斜井井底甩车场双钩串车提升时的游车操车方法 @;<w"j`r  
第五节双钩提升暗斜井上部平车场 2%W(^Lj  
第四章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设计 h)wR[N]n  
第一节电机车在井底车场内运行图表的编制 NE9e br K  
第二节井底车场调度图表的编制 m2|0<P@k!  
第三节通过能力计算 ^s5.jlZr@  
第五章井底车场设计实例 v:6b&wS L3  
第一节标准设计索引 wKY6[vvF  
第三节设计实例 E7_^RWG  
第十篇井下运输设计 \Y!Z3CK  
第一章井下运输设计原则 t41cl  
第一节设计技术原则 x2ol   
第二节矿井运输方式和运输设备 +]]wf'w  
第二章大巷煤炭运输设计 %q*U[vv  
第一节大巷煤炭运输方式 g>im2AD+e  
第二节大巷煤炭运输方式的选择 )cqhbR  
第三节大巷运输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内容和实例 >; W)tc,  
第三章采区煤炭运输设计 :za!!^  
第一节煤炭运输方式的选择 6!"15dPN  
第二节采区掘进煤的处理 uEi!P2zN  
第四章井下辅助运输设计 +&?VA!}.  
第一节辅助运输方式 i ^IvT  
第二节辅助运输方式选择 bY>o%LL-  
第五章井下运输设备 6PMu;#  
第一节轨道运输 pb{P[-f  
第二节带式输送机运输 XbH X,W$h  
第三节地下运输辅助设备 E?XA/z !  
第十一篇通风与安全设计 _ _)Z Q  
第一章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设计 ;C"J5RA  
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 Oy|9po  
第二节矿井风量调节 tcX7Ua(I`  
第三节掘进通风设计 ixS78KIr  
第四节矿井灾变通风 Sej$x)Q\t  
第二章矿井通风测算 nlmkkTHF8  
第一节矿井大气环境检测 |M K-~ep  
第二节矿井风量测算 i5n 'f6C  
第三节矿井通风压力测定 q$t& *O_  
第四节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Hl@(  
第五节矿井机械通风设计 ?APzx@$D.  
第三章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 0"QE,pLe4  
第一节防治突出技术的理论基础 Lw#h nLI.  
第二节开采保护层的防突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lT:<ZQyjT  
第三节预抽煤层瓦斯的防突机理 gEe}xI  
第四节煤层注水在防突中的作用 <K0lS;@K  
第五节震动放炮在石门揭煤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wM&G-~9ujk  
第六节水力冲孔防突的作用分析 WWe.1A,  
第七节金属骨架在防突中的作用 $o@?D^  
第八节深孔松动爆破的作用分析及改进方向 9/%|#b-z  
第九节石门揭煤防突新方法的探讨 X! ]~]%K$y  
第四章矿井瓦斯抽放 ji8 Rd"S  
第一节我国瓦斯抽放的现状 ,H%\+yn{  
第二节本煤层抽放与合理预抽期 7Ow7|  
第三节瓦斯抽放布孔方式及交叉钻孔扩孔 ^4fkZh  
第五章矿井煤尘防治 2~@=ua[|=5  
第一节煤尘产生与扩散的控制技术 [)Ge^yI7  
第二节粉尘浓度检测技术 vn_avYwiy  
第六章矿井火灾防治 95<:-?4C;W  
第一节概述 YG8oy!Zl  
第二节矿井自然发火(内因火灾)防治技术 wd]Yjr#%Ii  
第三节矿井外因火灾防治技术 )b7mzDp(  
第七章矿井水害防治 =['ijD4TW  
第一节底板阻抗突水性能分区及防治水措施 UB1/FM4~  
第二节煤层开采地表沉陷及沉陷区积水的防治 z]WT>4  
第八章煤矿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ec0vg.>p  
第一节概述 TB[vpTC9)  
第二节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OiOL 4}5(  
第三节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c1 <g!Q&E  
第十二篇计算机在采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Vf|4xcD  
第一章计算机软件开发 .Sn1YAhE  
第一节软件开发过程 fr?eOigbl  
第二节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Qh[t##I/  
第二章采矿计算机优化设计 < 9MnQ*@  
第一节采矿计算机优化设计与软件开发方法 }Q=Zqlvz  
第二节煤矿采矿设计软件包 QXz!1o+"  
第三章井筒与硐室设计软件 lrE0)B5F  
第一节立井井筒设计软件 qa~[fORO[  
第二节硐室设计软件 S'O0'5U@  
第四章井底及采区车场设计软件 9N29dp>g{{  
第一节井底车场设计软件 xpxm9ySwu  
第二节采区车场设计软件 e)7)~g54  
4条评分
2003aq 鲜花 +1 - 2008-01-20
chaijianjun 鲜花 +1 - 2008-01-20
chaijianjun 鲜花 +1 - 2008-01-20
cjj20007 鲜花 +1 - 2008-01-20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1-20
扉      页
附件: 00.F(扉页).pdf (5 K) 下载次数:206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01-20
D1P(第一篇采矿工程设计常用技术资料)
1条评分
chaijianjun 鲜花 +1 - 2008-01-20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01-20
D1P(第一篇采矿工程设计常用技术资料)
1条评分
chaijianjun 鲜花 +1 - 2008-01-20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二篇矿区整体设计
附件: D2P(第二篇矿区整体设计).rar (894 K) 下载次数:320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三篇井田开拓
附件: D3P(第三篇井田开拓).rar (1343 K) 下载次数:345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四篇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设备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四篇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设备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五篇采区巷道布置与采区车场设计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六篇井筒设计
附件: D6P(第六篇井筒设计).pdf (4681 K) 下载次数:361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七篇矿井硐室设计
附件: D7P(第七篇矿井硐室设计).pdf (5177 K) 下载次数:351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八篇巷道断面与交岔点设计
附件: D8P(第八篇巷道断面与交岔点设计).pdf (3900 K) 下载次数:357
1条评分
huhai 鲜花 +1 - 2008-01-20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