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桩侧土强度发挥一般只需要2-3厘米. 如果承载力全部由桩侧土承担,则一旦桩侧土达到强度,位移的进一步发展几乎不受限制. 所以摩擦桩的p-s曲线近似理想弹塑性模型.如果希望大规模位移来利用承台与土的作用力,可以考虑用摩擦桩.
2. 桩底土完全发挥强度需要的位移数量级一般在D/10左右. 所以端承桩的p-s曲线是位移强化型,可以有效控制位移.如果不想发生大的位移,就尽量用端承桩了.
3. 目前摩擦桩可以利用基底反力, 减少桩树,在长三角地区应用比较多,一般用在多层,也有用到小高层.
引用第0楼土老帽于2007-07-31 16:48发表的 桩基础是否选择良好桩端持力层不重要? :
按现行桩基工程技术规范,所有类型桩基础其竖向承载力设计时的承载力值均为桩端土与桩周土侧受力之和。
按一般直径一般长度的单桩来说,为其提供反力的主要对象为桩侧土,桩端土提供反力微不足道,随着桩长的加大有时可以忽略,是否可以说:
桩端持力层选择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