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15729阅读
  • 78回复

现代采矿工程全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1-20
目录 &G\C[L  
第一篇采矿工程设计常用技术资料 "SWL@}8vx  
第一章工程设计常用公式、符号及计量单位换算 5xNOIOpDB  
第一节常用力学公式 |o(te  
第二节常用符号及计量单位换算 dXsL0r*c  
第二章采矿制图与图纸编号 M\IdQY-c  
第一节采矿制图 o: > (Tv  
第二节图纸编号 m c@Z+t'  
第三章矿井开采抗震设计资料 O~ x{p,s U  
第一节简述 ^( 7l!  
第二节井巷工程震害与采矿抗震设计的有关规定 HxL uJ  
第四章煤的性质、分类及用途 QqBQ[<_  
第一节煤的性质 T xpj#JD  
第二节煤的分类及用途 gf4Hq&Rf  
第五章采矿常用工程材料 ^%g 8OP  
第一节第一节钢铁材料 $`t2SD  
第二节石、砂材料 |gINB3L  
第三节注浆材料 EKsOj&ZiJ  
第四节水泥及水泥砂浆 ?hIDyM  
第五节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 |N 2r?b/g  
第二篇矿区整体设计 vQ $"|8,  
第一章矿区整体设计依据与设计内容 _@y9=e  
笫一节计划任务书及设计的审批决定 16.?4 5  
第二节地质报告 9fM=5  
第三节整体设计内容 &fkH\o7)  
第二章矿区井田划分及尺寸计算 $,I@c"m{  
第一节井田划分的原则 uOKdb6]r6  
第二节井田划分的方法 [<f9EeziB  
第三节井田尺寸的规定及计算公式 `G*fx=N  
第三章矿区规模设计与生产年限 H{EZ} *{M4  
第一节矿区规模一般规定及依据 b#t5Dve  
第二节矿区生产年限及储量动用系数 >:FmAey  
第四章矿井布置与建设顺序设计 U56g|V  
第一节井田开拓及井筒(平硐)位置 s(L!]d.S$y  
第二节矿井建设顺序 ^hT2 ed +  
第三篇井田开拓 #X'su`+  
第一章井田开拓方式设计 /@DJf\`vM  
第一节立井开拓方式 9 uX 15a  
第二节斜井开拓方式 8Vt'X2  
第三节平硐开拓方式 ke/4l?zs  
第四节综合开拓方式 l%yQ{loTh  
第五节多井筒分区域开拓方式 N1vA>(2A  
第二章井口位置和数量确定 9]/:B8k  
第一节井口位置和井筒数量 G2|G}#E  
第二节井口坐标计算、提升方位角及井筒方位角 k@[[vj|W  
第三节井口标高及洪水位标高 #}tdA( -  
第三章井田境界与水平划分 {!.w}  
第一节井田境界 2G3Hi;q18  
第二节水平划分 <fMQ#No  
第四章巷道布置与采区划分 ps/|^8aGZ  
第一节主要巷道布置 "`Xbi/i  
第二节采区划分与接替计划 yaHkWkl =  
第五章井田开拓方案分析比较 eOZ~p  
第一节方案比较内容 -`t9@1P> =  
第二节方案比较法 n+vv %  
第三节方案比较实例 3z"%ht~;  
第四篇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设备 'CG% PjCO  
第一章现代采煤方法总论 Dx9k%G)!  
第一节矿井高产高效开采新技术概述 :)+)L@By  
第二节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分类 ,bB}lU)  
第二章采煤基本方法 Uqly|FS &n  
第一节缓及倾斜煤层长壁垮落采煤法 {?3i^Q=V  
第二节放顶煤采煤法 _,p/2m-Pj  
第三节急斜煤层采煤法 @TzUc E  
第四节充填采煤法 ( "<4Ry.u  
第三章水力采煤法 cBCC/n  
第一节水力采煤的生产系统 8CvNcO;H0  
第二节水力落煤与水力采煤方法 lJS3*x#H  
第三节水力采煤评价及其发展趋势 q)YHhH\  
第四章“三下一上”采煤法 H87k1^}HV  
第一节建筑物下采煤 VArMFP)cz  
第二节铁路下采煤 _skE\7&>X  
第三节水体下采煤 C MGDg}  
第四节承压含水层上采煤 v.gAi6  
第五节上行式开采 VQ+G.  
第五章采煤机械设备选用 P(L iH  
第一节滚筒采煤机 )2:U]d%pk  
第二节刨煤机 w.=rea~  
第三节型采煤机 "|PX5  
第六章掘进机械设备选用 Kzwe36O;?  
第一节巷道掘进机械 7!6v4ZA  
第二节立井掘进机械 B? XK;*])  
第七章支护机械设备选用 )R"UX:Q>  
第一节井巷支护机械 K>-01AGHL  
第二节单体液压支柱 bGlr>@;-r  
第五篇采区巷道布置与采区车场设计 z07:E>D]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与设计 Ve40H6 Ox  
第一节采区布置设计依据及要求 SzUH6|=.R=  
第二节采区上山的布置 iU# "G" &  
第三节煤层群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及层间联系方式 `t g=__D  
第四节采(盘)区参数 \e%%ik,<  
第五节煤层群开采顺序 /In=u6D O  
第二章近水平、缓及倾斜煤层采区巷道布置 $vn x)#r3  
第一节巷道布置类型 ?rdWhF]  
第二节采区(盘区)巷道布置 J d,9<m $  
第三节倾斜长壁开采巷道布置 iN5[x{^t  
第四节跨多上山(石门)连续开采巷道布置 7DeBeY  
第五节急倾斜煤层采区巷道布置 LvL2[xh%&  
第三章综采采区巷道布置 ')(U<5y)  
第一节综采对采区巷道布置的要求 : TqeVf  
第二节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 M L7vP  
第四章水砂充填采煤法采区巷道布置 mCQ:< #  
第一节巷道布置类型图示 @q{.shqo  
第二节巷道布置分析 r( zn1;zl  
第五章水力采煤的采区巷道布置 /?}2OCq  
第一节水力采煤采区的巷道布置类型图示 G P`sOPr  
第二节水力采煤采区巷道布置的特点 CH5>u  
第六章危险煤层采区巷道布置 9aKO||i,  
第一节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煤层的采区巷 K4OiKYq  
第二节有煤与沼气突出危险煤层的采区巷道布置 pLMaXX~4_  
第七章采区车场形式及设计要求 s Dsq:z  
第一节采区车场形式 -Q%Pg<Q-#  
第二节轨道线路设计基础 @r\{iSg&g.  
第八章采区各车场设计 !y$+RA7\  
第一节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 #E_<}o  
第二节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b]N&4t  
第三节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 R|_._Btu!  
第六篇井筒设计 y QGd<(  
第一章立井井筒平面设计与装备布置 p xW*kS  
第一节井筒平面布置 ?0lz!Nq'S  
第二节钢丝绳罐道 | S'mF6Y  
第三节刚性罐道的计算 :b;`.`@KL_  
第四节罐道与罐道、罐道与罐道梁的连接 n`T4P$pt  
第二章立井井筒结构设计 vXG?8Q  
第一节沉井法结构设计 }R_Rw:W  
第二节立井钻井法井壁结构设计 XaMsIyhI  
第三章立井井筒支护设计 x1}Ono3"T  
第一节支护类型及支护材料 B_XX)y%V  
第二节立井地压计算 4Ofkagg  
第三节井筒锚喷支护设计 $\PU Y8  
第四章斜井井筒设计 ]3 QW\k~  
第一节设计的主要原则  #J  
第二节斜井井筒浅部地压估算 T*'WS!z  
第三节斜井井筒浅部支护计算 bo@, B  
第五章斜井井筒装备布置 Xx\,<8Xn  
第一节轨道 +M<W8KF  
第二节水沟 4^:$|\?]  
第三节管线敷设 Tf('iZ2+  
第七篇矿井硐室设计 rU 1Ri  
第一章立井硐室设计 #G=AD/z  
第一节休息硐室 s5)y %, E  
第二节硐室支护计算 Gz(l~!n~a  
第三节井底煤仓及箕斗装载硐室 M; YJpi  
第二章斜井硐室设计 1pjx8*!B  
第一节装载硐室及煤仓 %al 5 {  
第二节信号硐室 ,RP9v*  
第三节清理撒煤硐室 {.J<^V  
第三章井底硐室设计 )UyJ.!Fly  
第一节主排水系统硐室 z:1t vG  
第二节运输硐室 (*AJ6BQWa  
第三节井下爆炸材料发放硐室 E0+~c1P-  
第四章采区硐室设计 ;^|):x+O  
第一节采区煤仓 t]?{"O1rC  
第二节采区绞车房 r`< x@,  
笫三节采区变电所 ):y^g:  
第四节空气压缩机硐室 [6Sk>j  
第八篇巷道断面与交岔点设计 N7YCg  
第一章巷道断面形状选择与尺寸确定 m c{W\H  
第一节巷道断面形状的选择 ekqS=KfWl;  
第二节拱形、梯形及矩形巷道断面尺寸的确定 eBY/Y6R  
第二章巷道规划与布置 "bQi+@  
第一节封闭拱形巷道断面计算与曲线巷道 zL'S5'<F|  
第二节水沟与巷道管线布置 WZh_z^rwn  
第三节轨道铺设 >Psq" Xj  
第三章巷道矿山压力观测与控制 )<qL8#["U  
第一节采区巷道矿山压力观测 OXn-!J90P  
第二节开拓巷道矿山压力观测 XL'\$f  
第三节巷道矿山压力控制 Oqq' r"S  
第四章巷道支护设计 2b-g`60<  
第一节无煤柱护巷 $\bVu2&I  
第二节巷道围岩卸压 JAT%s %UC  
第三节巷道金属支架 NytodVZ'3  
第四节巷道锚杆支护 =K}T; c  
第五节软岩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其支护技术 Q>cEG"  
第六节锚杆支护质量监测 kE|x'(x  
第五章平巷交岔点设计计算 \&ki79Ly-  
第一节交岔点分类 '?g&);4)k-  
第二节交岔点平面尺寸的确定 uh\Tf5  
第三节交岔点墙高及斜率 lcgG5/82  
第四节交岔点支护 ]'w5s dP  
第五节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计算 WNKg>$M  
第九篇井底车场设计 w.#z>4#3-  
第一章井底车场设计依据及分类 dDD5OnWmJ  
第一节井底车场设计依据及要求 {FS)f  
第二节井底车场分类 bOp%  
第二章井底车场的平面布置 Ih4$MG6QC  
第一节线路布置的要求 8Op^6rX4  
第二节井底车场的平面布置 oN%zpz;OR  
第三节井底车场调车方式 jicH94#(]  
第四节井底车场巷道断面 DiTpjk ]c`  
第五节带式输送机立井井底车场的布置 Z:es7<#y  
第三章井底车场坡度设计 ~*<`PDO?  
第一节坡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np|KoG|M  
第二节坡度设计 'cQ,;y  
第三节自动滑行计算 ?mSZQF:d@  
第四节斜井井底甩车场双钩串车提升时的游车操车方法 K_-m:P  
第五节双钩提升暗斜井上部平车场 `H$=hr  
第四章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设计 OE Xa}K#  
第一节电机车在井底车场内运行图表的编制 _VTpfeL@n  
第二节井底车场调度图表的编制 *::.Uo4O  
第三节通过能力计算 x%HxM~&  
第五章井底车场设计实例 Q"GM3?  
第一节标准设计索引 B& R?{y*  
第三节设计实例 7YK6e  
第十篇井下运输设计 m^3j|'mG  
第一章井下运输设计原则 (@qS  
第一节设计技术原则 %lGOExV%  
第二节矿井运输方式和运输设备 +v:]#1  
第二章大巷煤炭运输设计 5MKM;6cA&p  
第一节大巷煤炭运输方式 a1/+C$ oB  
第二节大巷煤炭运输方式的选择 9=}[~V n  
第三节大巷运输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内容和实例 pV;0Hcy  
第三章采区煤炭运输设计 +"bi]^\z  
第一节煤炭运输方式的选择 OLm@-I*  
第二节采区掘进煤的处理 UK1)U)*+  
第四章井下辅助运输设计 D .LR-Z  
第一节辅助运输方式 23`salLclG  
第二节辅助运输方式选择 kv,!"<  
第五章井下运输设备 `wU['{=  
第一节轨道运输 ^cSfkBh  
第二节带式输送机运输 qSG0TWD!pq  
第三节地下运输辅助设备 z,7;+6*=L  
第十一篇通风与安全设计 \%.oi@A  
第一章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设计 |yzv o"3  
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 ?!/8~'xA6  
第二节矿井风量调节 #62ThH~  
第三节掘进通风设计 QjG/H0*mP  
第四节矿井灾变通风 &}7R\co3  
第二章矿井通风测算 nvXjW@)`  
第一节矿井大气环境检测 sP eTW*HeR  
第二节矿井风量测算 Y~A I2HS  
第三节矿井通风压力测定 vNuws_  
第四节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2]3e  
第五节矿井机械通风设计 (_>Su QK  
第三章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 F kf4R5Y?  
第一节防治突出技术的理论基础 6sQ;Z|!Pz  
第二节开采保护层的防突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VP^Yf_  
第三节预抽煤层瓦斯的防突机理 #\n* Qg4p  
第四节煤层注水在防突中的作用 b7I0R; Zj  
第五节震动放炮在石门揭煤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ilHf5$  
第六节水力冲孔防突的作用分析 3&AJN#c  
第七节金属骨架在防突中的作用 yt="kZ  
第八节深孔松动爆破的作用分析及改进方向 qQG? k~r  
第九节石门揭煤防突新方法的探讨 |UMm>.\'  
第四章矿井瓦斯抽放 fDfph7[)  
第一节我国瓦斯抽放的现状 B@i%B+qCLv  
第二节本煤层抽放与合理预抽期 l 'wu-  
第三节瓦斯抽放布孔方式及交叉钻孔扩孔 cc_'Kv!  
第五章矿井煤尘防治 |pWu|M _'  
第一节煤尘产生与扩散的控制技术 Fb8d= Zc  
第二节粉尘浓度检测技术 #{J~ km/  
第六章矿井火灾防治 J` GL_@$q  
第一节概述  JJ}DYv  
第二节矿井自然发火(内因火灾)防治技术 SlR//h  
第三节矿井外因火灾防治技术 $ B&Zn Z?  
第七章矿井水害防治 =#y;J(>~|  
第一节底板阻抗突水性能分区及防治水措施 "0#(<zb|  
第二节煤层开采地表沉陷及沉陷区积水的防治 sCrP+K0D  
第八章煤矿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g0U?`;n$  
第一节概述 V,d\Wkk/  
第二节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_8 0L/92  
第三节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x< 2]UB`  
第十二篇计算机在采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oe 6-F)+  
第一章计算机软件开发 }8aqSD<:  
第一节软件开发过程 /(hTk&  
第二节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9H ~\  
第二章采矿计算机优化设计 {4Kvr4)4  
第一节采矿计算机优化设计与软件开发方法 K|-m6!C!7  
第二节煤矿采矿设计软件包 ?#(LH\$l_  
第三章井筒与硐室设计软件 B; e<.M)e  
第一节立井井筒设计软件 z+6PVQ  
第二节硐室设计软件 2-8Dc4H]r  
第四章井底及采区车场设计软件 [w@S/K[_|  
第一节井底车场设计软件 M57<e`m  
第二节采区车场设计软件 J@_^]  
4条评分
2003aq 鲜花 +1 - 2008-01-20
chaijianjun 鲜花 +1 - 2008-01-20
chaijianjun 鲜花 +1 - 2008-01-20
cjj20007 鲜花 +1 - 2008-01-20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1-20
扉      页
附件: 00.F(扉页).pdf (5 K) 下载次数:206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01-20
D1P(第一篇采矿工程设计常用技术资料)
1条评分
chaijianjun 鲜花 +1 - 2008-01-20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01-20
D1P(第一篇采矿工程设计常用技术资料)
1条评分
chaijianjun 鲜花 +1 - 2008-01-20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二篇矿区整体设计
附件: D2P(第二篇矿区整体设计).rar (894 K) 下载次数:320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三篇井田开拓
附件: D3P(第三篇井田开拓).rar (1343 K) 下载次数:345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四篇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设备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四篇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设备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五篇采区巷道布置与采区车场设计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六篇井筒设计
附件: D6P(第六篇井筒设计).pdf (4681 K) 下载次数:361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七篇矿井硐室设计
附件: D7P(第七篇矿井硐室设计).pdf (5177 K) 下载次数:351
离线hb0406

发帖
14120
土币
869732130
威望
41364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8-01-20
第八篇巷道断面与交岔点设计
附件: D8P(第八篇巷道断面与交岔点设计).pdf (3900 K) 下载次数:357
1条评分
huhai 鲜花 +1 - 2008-01-20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