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关紧要的细处做文章,专门要折腾你。
场地大部分地段是粘土,只有一个角落,施工单位开挖了0.8m的堆积体,体积也就2立方左右。
原始报表写的填土,做报告为了制图方便,全部画成粘土了。
审查意见大作文章
2、土层定名非要单一。
碎石土,比如碎石含量超过50%为碎石土、不足50%为含碎石粘土。
结果好多地方碎石含量在40-60%之间,定名为“碎石土、含碎石粘土”
结果审查意见大作文章,非要将二者分开,老天,谁TM能分得清?
3、扯淡的地层描述
这里最扯淡了,除了最基本的颜色结构构造。其它的描述,有人说要这样,有人说要那样。
地层描述,有人非要加上有结核、有人非要写光泽、断面、有人非要写含大量风化残块。
实际上什么结核、什么残块,丝毫未见。
而有时候见到的粘性土中有散粒现象,亚粘土表面呈现干粉状散体等这些反常现象,只要照实描述,100%被质疑。
我们以前的想法是:只要你描述准确,定名不准确也可以原谅,人家一看描述的情况就知道是什么了。
他们的做法是:先定名,比如定名为粘土,不管它什么样子,把所有粘土的典型特点全部写上去。
4、扯淡的岩质边坡结构面。
本人以前做边坡、滑坡勘察还是不少的,但是现在最怕写边坡报告。说句骇人听闻的瞎话:一般边坡除了层面,其它的结构面大多数都是60°以上,缓倾角裂隙很少发育,
短小的节理裂隙,根本没有研究i价值,按其破碎程度对岩体参数打折即可。现在的勘察报告,非要做个赤平投影,非要对裂隙参照边坡规范题个参数,计算稳定性,没有控制性裂隙也要创造个裂隙出来成图。
呸,那些陡直、短小、闭合,深部消隐的裂隙根本就不会影响边坡稳定性好吧。放坡坡率小于60°,没必要穷究那个90°倾角的小裂隙。
真正控制性裂隙,又有几个人发现了、研究了?
5、可-软塑
如果界限含水率是40%,含水率38%的是可塑、42%是硬塑,那么整个场地的含水率在38-42%之间,归并为可-软塑根本啥问题都没有。
书呆子审图,非要你按可塑或软塑严格分开。
说句实话,我讨厌这种套路。
报告内审的时候,人家只关心参数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专家审查的时候,就是专门拿报告格式、工作方法卡人
各位觉得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6、看下面一个10米高的小边坡、包括耕植土在内有4个岩土层。
每层要用圆弧滑动、折线滑动计算,最底层是岩石,还要做赤平投影分析。
这还不算,计算一个最不利的剖面满足要求,其它的剖面认为均满足要求还不行,还要分段计算几个代表性剖面。
简单公式分析不会滑动还不行,非要计算书。一个小边坡计算工作量搞得如此之浩大。
比如:
(1)界面抗剪强度等于土层抗剪强度,没有软弱界面,圆弧滑动模式已经是最低稳定系数了,满足要求规范。不需折线滑动。→100%说不行。
(2)为了简化,岩石都当作土计算,稳定性满足要求,不需分岩石了。→100%说不行。
(3)结构面参数比土参数还高,岩石当作土计算满足要求,一切都简化不需分析了。→100%说不行。
2页的报告、非要搞成20页。
7、地笑皆非的主意
开挖都回填了的基槽,非要给人家建议些支护处理。
桩基础都搞完了,上部结构都快竣工了,非要给人家搞个条形基础什么的推荐方案。
8、看报告不认真
只要报告中提到有水,哪怕是几百公里之外的长江、黄河。多会要求你取水样、做抽水试验什么的。
只要是一层房子,哪怕是10000kPa的基底荷载,都会要求你用浅表土层为持力层、采用浅基础
9、必须按照他们的套路写,其它写法他看不懂。
就行上面的边坡。
必须(1)圆弧滑动:剪出口在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一步一步计算。
(2)直线和折线滑动:一层一层计算
(3)结构面分析
(4)有地层变化和坡面、坡向变化,必须选取计算剖面
不按这个步骤,其它的废话他们甚至看都不会看
整体给我的感觉是:写第一遍送审报告,胡乱写一通,强规都不要犯就行,甚至拿其它报告把工程相关的东西修改一下就可以直接送审,反正无论如何都要按照专家的想法重新调整报告的,所以第一遍不要太过于认真推敲,胡乱先送个报告、然后按专家意见认真调整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