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系下统苍溪组(K1c)白垩系下统苍溪组(K1c)基岩 }yMAs
h}f l:J1C
泥质粉砂岩:棕红色为主,夹灰褐色,青灰色,泥质粉砂结构,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粘土矿物、石英、氧化铁、长石等。节理裂隙较发育,部分裂隙中充填灰黑色氧化铁等化合物,胶结状态主要以铁泥质胶结为主。 Q5/BEUkC
砾岩:灰白色,夹棕红色,浅灰色,褐红色,细砾状结构,层状构造, "[wP1n!G
o;7_*=i
主要成分为岩屑及少量矿物碎屑,填隙物为砂和粘土矿物等,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碎块状,胶结物主要以钙质胶结为主。 [:bYd}J
据其风化程度可划分为: j$}W%ibj
④1 全风化泥质粉砂岩(K3):棕红色,夹灰褐色,稍湿,极软岩,原岩结构已基本完全风化,岩芯以坚硬粘性土和碎屑状为主,偶含小碎石,手折易断,遇水易软化, 该层于探区呈透镜体不连续分布。 k+y>xI,
该层主要力学性指标平均值为: N=36.4 击(31~44 击)。该层强度较高。 d(;Qe}ok>
④2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3)(50 击<N):棕红色,偶夹灰褐色,极软岩,泥质粉砂状结构,铁泥质胶结,层状构造,主要矿物由石英,粘土矿物, 氧化铁等组成,岩石风化剧烈,岩芯多呈坚硬半岩半土状,局部地段上部岩芯呈坚硬状粘性土状,岩芯手折可断,偶夹薄层中风化泥质砂岩,遇水易软化,该层于探区分布较连续。 o :_'R5
该层主要力学性指标平均值为: N>50 击,属于极软岩,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 R0=1.58MPa(1.53~1.62 MPa)。该层强度较高 KU)~p"0[6]
VT5o#NR{R
④3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K3):棕红色,偶夹灰白色,灰褐色,软岩,泥质粉砂状结构,铁泥质胶结,层状构造,主要矿物由石英,粘土矿物,氧化铁等组成,岩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少量长柱状,多节长 11~61cm, 节理裂隙较发育,TCR=70%~93%,RQD=50%~88%,层理面倾角 1°~10°, 该层于探区连续分布,局部地段夹薄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和中风化粉细砂岩,部分钻孔该层均未钻穿。 cA25FD
该岩层属于沉积岩和软质岩石,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R0=10.98MPa(2.87~27.60MPa),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 Rw=8.49MPa +4m~D`fqt[
(2.36~21.30MPa),岩石干燥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 Rd=30.51MPa(9.87~ 56.50MPa),软化系数为 0.28,承载能力高,为探区内良好的天然基础和桩基础持力层。 UeN+}`!l
④4 微风化泥质粉砂岩(K3):棕红色,偶夹浅灰色,灰白色,灰褐色,软岩,泥质粉砂状结构,铁泥质胶结,层状构造,主要矿物由石英,粘土矿物,氧化铁等组成,岩芯多呈长柱状,少量短柱状,多节长 30~120cm, 节理裂隙少量发育,TCR=87%~96%,RQD=80%~92%,层理面倾角 1°~11°,该层于探区分布连续,局部地段夹薄层中风化粉细砂岩或微风化粉细砂岩, 部分钻孔该层均未钻穿。 lb[\Lzdvmu
该岩层属于沉积岩和软质岩石,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R0=14.24MPa( 9.39~32.50 MPa),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 Rw = 9.87MPa(6.23~21.40 MPa),岩石干燥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 Rd=36.32MPa(24.40~67.50MPa),软化系数为 0.27,承载能力高,为探区内良好的天然基础和桩基础持力层。 OjBg$f~0F
=aJb}X
④5 中风化砾岩(K3):灰白色,夹棕红色,褐红色,较硬岩,局部夹较软岩,细砾状结构,层状构造,钙质胶结,主要成分为岩屑及少量矿物碎屑,填隙物为砂和粘土矿物等,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碎块状,最大节长 50cm,TCR=81%~90%,RQD=60%~86%,层理面倾角 1°~11°,该层于探区呈透镜体不连续分布,部分钻孔该层均未钻穿。 |-.r9;-b
该岩层属于沉积岩和较硬岩(局部夹较软岩),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 R0=25.31MPa(12.10~35.20 MPa),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 Rw=18.88MPa(9.46~27.90MPa),承载能力高,为探区内良好的天然基础和桩基础持力层。 b%D}mxbS
④6 微风化砾岩(K3):灰白色,夹棕红色,浅灰色,褐红色,较硬岩,局部夹较软岩,细砾状结构,层状构造,钙质胶结,主要成分为岩屑及少量矿物碎屑,填隙物为砂和粘土矿物等,节理裂隙少量发育,岩芯呈碎块状,最大节长 52cm, TCR=85~95%,RQD=71~91%,层理面倾角 1°~11°, 该层于探区呈透镜体不连续分布,部分钻孔该层均未钻穿。 A<P r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