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基本特征 / ?[gB:s
1软土是指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 zl#&Qm4Ot
2软土广泛分布在沿海、长江黄河等中下游平原及五大湖泊周边等区域。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较多海相和湖相沉积的土层的物理性质较差的软土地层,地下水水位埋深较浅,地下水由浅部土层中的潜水、砂性土中的微承压水及深部粉(砂)性土层中的承压水组成。 qp_ `Fj:
3软土的特性: wY
;8UN
1)天然含水量大。软土液限一般在40%~60%,天然含水量大于35%,饱和度大于95%。软土的天然含水量虽然大于液限,呈软塑或半流塑状态,但只要不被破坏扰动,仍可处于软塑状态,而一经扰动,土的结构受到破坏,将立即变成流塑状态。 >scS wT
2)孔隙比大。软土的孔隙比大于1.0,一般介于1.0~2.0之间,最大可超过2.0,山区的软土可能还要大些。 [ 6o:v8&3
3)透水性差。软土的含水量虽然很高,但透水性能很差,特别是垂直向透水性更差,垂直向渗透系数一般在i×(10-6~10-8)cm/s之间,属微透水或不透水层。 yzNX2u1
一般砂层软土渗透性高于淤泥质软土,可以通过降水工程改善其土层物理特性,有利于施工安全性。 0l1]QD+Gc5
4)高压缩性。软土属高压缩性土,压缩系数a1—2一般大于0.5MPa-1,且其压缩变形大部分发生在垂直压力为0.1MPa左右时。 WZ6{(`;#m
5)触变性。软土经扰动由可塑状态转变为流动(流塑)状态的特性称为触变性。软土一经扰动,其强度降低(但在静置一段时间后,土粒与水分子等重新排列,恢复絮凝结构,强度又可得到恢复)。 8m[L]6F(-z
6)流变性(蠕变性)。软土在荷载长期作用下,压缩变形有随时间延长而增长的特性叫流变性。一般流变速度很小,每年只移动几厘米,但持续时间很长,有的持续达数十年。在剪切力作用下,土体长期出现缓慢的剪切变形,这对建筑物地基的沉降有较大影响。 .9fluAG
7)不均匀性。由于沉积环境的变化,土质均匀性差。例如三角洲相、河漫滩相软土常夹有粉土或粉砂薄层,具有明显的微层理构造,水平向渗透性常好于垂直向渗透性。湖泊相、沼泽相软土常在淤泥或淤泥质土层中夹有厚度不等的泥炭或泥炭质土薄层或透镜体。作为建筑物地基极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ndbf
8)抗剪强度低。软土的抗剪强度很低。不排水剪切时,内摩擦内φ=0,黏聚力c一般小于20kPa,排水固结条件下,φ=10º~15º,c=20kPa左右。当然抗剪强度的大小与施加荷载的速度和排水固结条件有关。 zT-"kK
4分类标准见表4.3.1所示。 %^%-h}1
表4.3.1 软土的分类标准 E|4XQ|B@
土的名称 划分标准 备注 S w(
H]
淤泥 e≥1.5,IL>1 e——天然孔隙比; UuqnL{
IL——液性指数; (l P4D:X
Wu——有机质含量 'MQGR@*
淤泥质土 1.5>e≥1.0,IL>1 'sQO0611S
泥炭 Wu>60% ^oB1 &G
泥炭质土 10%<Wu≤60% 0o=)&%G
5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必要时应进行施工勘察或专门勘察。勘察工作满足国家、地方有关技术标准和设计技术要求。 4qz{D"M
6软土对工程结构可能产生以下不利影响: OK J%M]<
1)由于软土强度较低,一般不宜直接作为建筑地基。 n03SXaU~V
2)当软土为天然地基或软土地基处理不到位时,建筑物会有不均匀沉降、倾斜等风险。 3cFLU^
3)软土地基上的隧道结构,在周边有工程施工扰动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隧道变形、沉降、隆起的风险。 5'-9?-S"
4)当地表堆载过大时,可能导致软土地基上的隧道结构发生椭变、开裂、渗漏等风险 Iy4MMU
x15tQ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