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铁项目 #m17cDL
地基处理试验汇总说明 iL2__TO
一、图纸要求 \t5_V)P
本工程路基软基处理采用四种形式,分别为水泥土搅拌桩(CMP)、高压旋喷桩(JGP)、碎石桩(GSP)和塑料排水板(PDB)。以上各种桩型的材料检验和过程控制的检验项目及内容在检验批中有详细规定,不做赘述。图纸中对各种桩型的强度及承载力测试要求如下: TB-dV'w
1、水泥搅拌桩(CMP) !9.FI{W
1)水泥土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钻芯法) XhA tf@n
设计要求:≥1.2MPa KY}H-
抽样频率:≥1%,不少于2根 ,Js-'vX
2)复合地基承载力 ltlo$`PR
设计要求如下表所示。 % m"Qg<
序号 桩间距(m) 桩径(m) 复合地基承载力(kPa) o".,JnbXl
1 1.05 0.50 120.2 Kv2S&P|jXM
2 1.00 0.50 130.0 '4_c;](W
3 0.95 0.50 142.8 YUHiD*
4 0.90 0.50 157.0 #uF`|M$u
5 0.85 0.50 173.9 SU1N*k#-o
6 0.80 0.50 194.0 ~KRS0^
抽样频率:设计说明中未注明 RL$%Vy0
备注:水泥搅拌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钻芯法)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的抽检频率低于《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4-2003)4.5.11~12条规定。规范规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抽样频率为2%,且不少于2根,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抽样频率为0.2%。 wqi0%Cu*
我方报送北铁的技术规范书当中对水泥搅拌桩的检测要求如下: &Q#*Nnb3
水泥搅拌桩桩体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Z~<=I }@
检验数量:承包商检查总根数的2%,且不少于2根、监理工程师按承包商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且不少于1根。 =Z{jc
检验方法:在桩顶1m以下截取设计规定龄期的试件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检验宜在28天之后进行,一般情况下有: ~>N63I6
fcu7=(0.47~0.63)fcu28 ?J,,RK.
fcu14=(0.62~0.80)fcu28 plp-[eKcD
fcu60=(1.15~1.46)fcu28 z(>QGzyc
fcu90=(1.43~1.80)fcu28 J.'%=q(Sb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t<S
检验数量:承包商检查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2根,监理工程师见证检验。 "iR:KW@
检验方法:载荷试验 I&m' a
根据“图纸优先于技术规范书,技术规范书优先于国内规范”的原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抽样频率定为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的抽样频率定为0.2%。 [:(/cKo
2、高压旋喷桩(JGP) o2'Wu:Y"
1)水泥土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钻芯法) a#k7 aOT0
设计要求:≥2.2MPa Oxa8ue?
抽样频率:≥2%,不少于2根 c&I
2)复合地基承载力 .cHkh^EDY
设计要求如下表所示。 ``eam8Az_U
序号 桩间距(m) 桩径(m) 复合地基承载力(kPa) %`QgG
1 1.50 0.60 120.5 jijwHL
2 1.45 0.60 125.4 z1]nC]2
3 1.40 0.60 136.2 \Z,{De%
4 1.35 0.60 145.3 ;rF[y7\
5 1.30 0.60 156.0 <&#MX
6 1.25 0.60 167.0 XK\3"`kd
7 1.20 0.60 180.0 k'k}/Hxub
8 1.15 0.60 194.6 CBoCT3@~
9 1.10 0.60 211.0 vK[%cA"
抽样频率:≥0.2% PXqG;o*Q*?
3、碎石桩(GSP) Ctn
4q'Q
1)对于饱和粘土,试验需在孔隙水压力基本消散后进行,即成桩1-2周之后;对于其他土,可以在成桩3-5天后进行。 DVVyWn[
2)桩身密度采用圆锥动力触探方法检测(N63.5),自桩顶2.0米以下开始计数。 z:$ibk4#h
3)复合地基承载力 ;b:'i&r
设计要求:≥120kPa )P>/g*
抽检频率:0.2% 5\=
y9Z- x
4、塑料排水板(PDB) M>[
A
图纸中无承载力检测项目,但技术规范书中规定“预压法竣工验收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处理深度范围内及底面以下受压土层,经预压所完成的竖向变形和平均固结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应对预压的地基土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但未明确抽检频率与时间,且未明确室内土工试验测试的指标与取土样的数量。 jRd$Vt
此部分尚需与各方沟通后确定,待确定后再拟定试验方案。 R7U%v"F>`
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可按照《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 10018-2003)第6章十字板剪切试验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可按照《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相关部分执行。 #lg R"%
二、试验方法 W+/_0GgQ3
本工程采用的测试方法主要有静载试验、钻芯法(检测无侧限抗压强度)、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待参数确定后另作说明。 $wi4cHh
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_m[DieR
本工程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共约210组。 gO)":!_n W
1)依据规范 TQmrL
本次检测主要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J 220-2002)附录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P80~81),其针对本工程最为适用。为避免争议,停止加载条件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方法以此要点为准;其他参数包括承压板面积(等于单桩处理面积)、砂垫层厚度(50~150mm)、加载等级(8~12级)、稳定标准(一小时沉降量小于0.1mm)等。 YSB=nd_
部分参数参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第3章基本规定(P6~12)、第4章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P13~18)及附录C(P57),此部分可作为补充,《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J 220-2002)附录A中未明确规定的均可参照此规范。包括检测休止时间(表3.2.6条,饱和黏土25天)、验证与扩大检测(3.4.6条)、百分表(4.2.4条)等。百分表数量依据本规范桩径小于等于500mm的可使用2块百分表,但在与北铁澄清时其纠缠不休,最终应允均使用4块百分表。 SZyORN
本工程采用慢速维荷法,单级加载时间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J 220-2002)附录A应为每半小时记录一次数,但之前给北铁报审的方案依据的是《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 10018-2003),其加载时间为5、10、15、15、15、30、30…分钟,此项被保留。 [sjkm+
?
2)控制要点 c#>(8#'.U
A、试验标高 % P Ex
试验标高原则上取桩顶标高,若由于地形原因桩顶过低或桩顶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应报送国机,经批准后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 vS)>g4
B、承压板 EZN!3y|m
承压板采用正方形钢板,面积等于单桩处理面积。本次检测使用的承压板列表如下: *c [^/
序号 桩间距(m) 单桩处理面积(m) 承压板边长(m) 共用情况 L~^5Ez6U
1 0.80 0.55 0.74 ---- 7~F~'V
2 0.85 0.63 0.79 ---- q2s0g*z
3 0.90 0.70 0.84 ---- xQ7U$QF|]
4 0.95 0.78 0.88 ---- Mm(#N/
5 1.00 0.87 0.93 ---- "l9aBBiu
6 1.05 0.95 0.98 共用第7块 %1:caa@_p
7 1.10 1.05 1.02 nJGs,~"
8 1.15 1.15 1.07 共用第9块 .izq}q*P
9 1.20 1.25 1.12 /Q3\6DCl
10 1.25 1.35 1.16 共用第11块 Fi67"*gE
11 1.30 1.46 1.21 d$n31F
12 1.35 1.58 1.26 共用第13块 N'WC!K.e
13 1.40 1.70 1.30 ZOMYo]
14 1.45 1.82 1.35 共用第15块 vzFpXdt
15 1.50 1.95 1.40 wMj#.Jh
承压板共需15块,与北铁澄清时曾说明,承压板面积不小于单桩处理面积,超出单桩处理面积不大于5%,因此部分钢板可共用。施工单位需预备的钢板不少10块,两家可各承担一半,测试时可各取所需,若用同一块钢板则需协调。 \PUJD,9H
C、最大加载值、单级加载值以及堆载 ]ly" K!1,
三者的关系为:最大加载值为设计承载力的2倍,单级加载值为最大加载值的1/8,堆载为最大加载值的1.2倍。 ;kY~-Om
最大加载值是试验的关键部分,检测开始前应核对图纸保证无误后方可进行试验。 8#VD u(
单级加载值根据最大加载值确定,在试验前应根据千斤顶标定证书核定的压力表数值与单级加载值一一对应起来,单级加载值对应的千斤顶压力表读数是现场加卸载控制的依据。 pu+Q3NfR
堆载是试验安全顺利进行的保障,若堆载小于最大加载值的2倍,则不得开始试验,直到满足要求。堆载的摆放要求是对称、紧密,堆载重心必须与试桩中心重合,否则容易造成加不上压力,甚至平台倾覆,需予以重视。 2aX*|DGpw
D、加载、记录及卸载 aWlIq(dU
单个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持续约15个小时以上,现场检测人员需按规定时间记录与统计计算4块百分表的沉降量,并且判稳以决定是否可以加载。现场检测人员必须保记录证数据真实。原始数据应由施工单位收存,待工程结束整理后交由实验室存档。 k@un}}0r
E、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 hxK;f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在规范上有明确规定,应按规范执行。如果有对曲线的不同看法或对规范的不同理解,应讨论后决定。 w#[cGaIB
3)试验设备配置及注意事项 KN[;z2i
试验进入高峰期时,每组桩机成桩按60~80跟考虑,6~8个机组一天即可完成一个批次。因此各施工单位应准备2套试验设备,一组测试,另一组进行安放,以节省试验时间。 `CH,QT7e
施工完成一个批次后应及时报送国机,由国机联系北铁指定试验桩位。 !yxqOT-
试验中使用的计量仪器均应到菲律宾当地具备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标定,如千斤顶和百分表,标定证书应到实验室备份登记;易损坏的仪器应有备用可以随时替代,如百分表;千斤顶使用时不得超过液压油缸的行程,以免造成顶缸;菲律宾气候炎热、潮湿,精密仪器容易锈蚀,应及时做好除锈、防锈工作;试验设备安放时以吊放为主,应注意安全,防止挤伤、碰伤,钢丝绳定时检查,象鼻子等工具使用时应拧紧,避免脱落。 bc4V&
支墩、平台及堆重试块等在吊放前应测量位置与标高。支墩着力地面应平整,且两个支墩顶标高应一致;平台须有足够刚度;堆重试块重量应满足试验要求,安放时需提前量好位置,以保证其重心与试桩中心重合。 0#Lmajs
主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和长度,必要时可在两侧加焊肋板以提高承载能力;千斤顶与主梁之间应用钢板块垫慢以减少空隙,避免液压油缸伸出过长而超出量程。 {?5iK1|}K
试验进行前应用警示带将试验区域围起,试验时应阻止与试验无关人员进入试验区域。 Eh ";irE
2、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k&9o7
本工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仅限于水泥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无侧向抗压强度试验共约1100组。 $xbW*w
1)依据规范 ]gg(Z!|iQ
现场取芯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第7章钻芯法(P27~31)、附录D钻芯法检测记录表(P58~59),芯样加工依据附录E芯样试件加工和测量(P60~61),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的相关规定执行。 huS*1xl
2)设备 (wM` LE(Ks
目前仅有一台取芯钻机,钻杆3.20m,钻头5组。本工程取样量大,钻头极易磨损及损坏;取芯位置位于设计桩顶标高1米以下,本工程局部设计桩顶标高低于地面较多,钻杆长度可能不够。建议各施工单位配备2台取芯钻机,钻杆长度按4.80米配置,多配置钻头2~3组,必要时可在钻头端部加焊合金。钻进时。钻机的性能参数应符合规范要求,钻芯取样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不得违规操作。 \ ZE[7Ae
抗压强度检测设备在实验室比较齐全,且已经过北铁认可,基本可满足本工程的试件检测。 #CaPj:>[
3)控制要点 )Z:D}r8[
本工程受检桩的钻芯孔数为1个,在距离桩中心10cm处开孔,钻芯孔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钻进过程中孔内循环水流不得中断,每回次进尺应控制在1.5m以内。桩顶标高1米以下钻取的芯样应标明回次数、块号、本会次总块数,按照规范附录格式填写表格。钻芯结束后,对芯样和标有工程名称、桩号、芯样试件采取位置、桩长、孔深、国机的标识牌的全貌进行拍照。钻芯结束后注意保护钻芯孔,避免泥土和杂物进入孔内。 M:{Aq&.
当桩身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时,采用0.5~1.0MPa压力,从钻芯孔底部往上用水泥浆回灌封闭;否则应封孔留待处理。 `:;q4zij;
每个孔截取1组芯样,每组芯样制作三个芯样抗压试件,芯样试件高度为0.95~1.05d(d为芯样试件平均直径),芯样沿试件高度任一直径与平均直径相差应小于2mm,试件端面的不平整度在100mm长度内不超过0.1mm,与轴线的不垂直度不超过2°。 S,nELV~!
实验室试件检测此处不详细叙述。 Ei):\,Nv
3、圆锥动力触探试验(N63.5) )-emSV0zE
本工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仅限于检测碎石桩桩身密度,共检测约700组。 FOk;=+
1)依据规范 &e@)yVLL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可依据《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 10018-2003)第9章动力触探(P50~57)及附录B.4动力触探记录表及贯入图格式。 QxdC[t$Lp
目前尚未找到根据动力触探击数计算碎石桩密度的公式或资料。桩身密度可能为笔误,似为“桩身碎石土密实度”,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3.3.8条及附录A表A.06可评价碎石土密实度。就此项内容需联系设计院尽快确认,若确实为桩身密度,应由设计院提供相关规范及资料。 4l%1D.3-O
2)试验设备 g27'il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属于原位测试,试验设备较为简单,其规格需与规范一致,尤其是探头,否则贯入击数就不准确。探头和探杆磨损变形的应及时更换。 w3ni@'X8
3)控制要点 9aY8`B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自桩顶以下2.0m开始进行计数,实测击数应进行杆长击数修正,修正表格参照表9.4.3。探头应测至桩底。现场应做好实验记录。资料的计算与评价应按照相关规范执行。 CUYA:R<)
三、图纸、技术规范书及相关规范 tV`=o$`
1、图纸 &H]/'i-
摘录部分见附件。 )0iN2L]U;
2、技术规范书 RG""/x;
摘录部分见附件。 .1jiANY
3、相关规范 e1LIk1`p
各项试验依据的规范见附件。 "GQ Q8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