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注册岩土工程师大概是在2005年。基础课没有花费太多功夫,但也遇到基础没过的考友。当时,只看了考点最多的几个部分,大概有高数、土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部分;有的根本全忘了,或看不懂,就放弃了,比如化学、电工学,这部分具体考的时候基本是瞎填,最终还是过了。
专业课考试我是辞职考的,总共花了四十几天。是高分通过,有一些经验还是值得大学借鉴的:
第一、考试用书。最主要的是规范合订本,但那本规范没有包括铁路部分(没办法,铁老大吗),没地方买,在网上查到可以汕头买,联系好了,花了原价的两倍多快递,最后还是在这本规范合订本中拿了分,值了。看规范也有讲究,最重要就那几本,地基基础和桩基规范是重中之重,不但要仔细看,条文说明也不能放过。那些规范中的小字是最应该注意的,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怎么会用小字说明,这些是考试中经常拿着唬人的地方,一定要注意。那些港口什么规范自然不如那几个最常用的规范重要,但计算部分千万别放过,其中公式极其复杂的看了挺吓人,其实考的时候套套公式即可得出结果,反而容易拿分。我考的时候参考书比较少,现在情况不太清楚了。当时买全了也就那么几本,全买了。回来一看,同样的真题,各本书中是都是错误百出,好在自己的功底还不错,把几套题做了几遍正确答案自己还是有底的。那些计算题,不做肯定不行。要不,进考场时不但容易错对不上选项,还容易答不完。
第二、考试前的准备非常重要。这四十天,我是一边看规范,熟悉条文内容,一边做题,通过做题再加深对规范内容的理解。到了考试前一天晚上,忽然想起一个曾经通过注册结构师的人的规范汇编贴的全是纸条,豁然开朗。到了考场那么一大本规范想快速找到答题参考处谈何容易,在重要地方(尤其是可能出计算题的地方)贴上纸条说明,到时一翻就到,这才叫好经验。忙了半个晚上把重要处纸条贴了个启遍,贴的时候也有技巧,要上下错开,到时容易找,而且绝不能不分轻重,要不纸条一大片,还能起到什么作用?最后,把习题集中好的例子也贴了几道,还好,进入考场时也用到了,拿了几分。
第三、进入考场千万别嫌参考书多,我当时把同济大学的土力学教材也拿去了,还包括规范合订本(当然包括那本重要的铁路规范合订本)和平时所有的习题集。结果进去后还是发现有人拿的比我多,答的时候有好几道地质类的题绝对没有在规范中看到过,后来问一下高手,才知道是《工程地质手册》中的内容。
第四、答题时要开阔思维,解题自有门道。开卷考有开卷的难度。头一天全是选择题,以概念和理解为主,难度可不低,要不一下子被你在规范中找到了,那命题老师多没面子。有几道题终生难忘。一个是给了个基坑,问围护周围哪一点渗流最快。想起了那本土力学,找到了基坑周围流网的图,等势线越密的地方流速越快,好了就是围护结构最底处那点;另一道是问地层中的侧压力系数,选项有K0>1,K0=1,K0<1,还有一个答案是都有可能。想起了大学学的岩体力学说地层中如果存在构造应力的话,其实侧压力系数是可能大于1的。这样,也就有了正确答案,就是都有可能。
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对任何注册考试都最好集中精力,一鼓作气。基本上所有注册考试都规定在多长时间内一定要考完所有课目,否则以前的成绩作废。切不可拖得太长,否则疲惫不堪,最终反而可能放弃。我的一个好友,现在已经是设计院的一个领导,当年和我一起考,我一次拿下。他平时不学,第一年觉得自己平时对规范很熟悉,结果计算题上中招,第一年是第二天没过。第二年他只看了计算题,结果再考是第一天不过。考试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难,可能最终也是放弃了。
以上经验对大家肯定有所帮助,希望大家也来晒晒自己的考试经验,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