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
隧道位于前寒武系地层的花岗岩与变质岩交叉出现地方,于恒山西部。研究段左侧主要为钾质花岗岩,斜长石高岭土化严重,岩石胶结性差,遇水软化明显,手一捏即成散体状,岩体强度极低,主要发育2组结构面,结构面部分绿泥石化;右侧主要为黑云斜长角闪岩,岩块单轴抗压强度为51.95MPa。而且两侧地下水发育情况不一致,左侧地下水有小股状水流出,右侧基本为干燥状态。
1 研究段左侧钾质花岗岩脉
2研究段右侧黑云斜长角闪岩
隧道埋深500m,地应力最大水平主应力值为16MPa左右,研究段在如上图所示两侧围岩级别(左侧Ⅴ级右侧Ⅲ级)、地下水等影响下,左右侧受到压力差别很大。开挖后隧道初期支护左侧开裂变形严重,更改设计施作的二次套拱钢架扭曲变形、喷射砼脱皮开裂,掌子面围岩向洞内位移,而且在左侧拱墙位置出现了大规模的突泥,突泥成分主要为钾质花岗岩散体及断层泥(如图3、4)。
3 研究段左侧初支拱墙开裂及拱架扭曲
4 DK118+90拱顶大突泥
研究段的应力和收敛监测
6 围岩与初支间应力
7 钢拱架切向应力
8 初支混凝土径向应力
监测点布置图
围岩与初支间应力的接触压力:图6可以看出拱顶受力最大,其次右侧,再后才是左侧
钢拱架切向应力情况:拱顶钢拱架受剪>右侧>左侧
初支混凝土径向压力:右侧>拱顶钢拱架受剪>左侧
问题:
左侧岩性差,围岩级别低,在深埋、高低地应力情况下,左侧出现开裂、扭曲等病害,但是掌子面监测出来的结果为什么要么最大的受力在拱顶、要么在右侧,而实际右侧支护结构不怎么破坏?
[ 此帖被mayk84在2011-01-02 19:4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