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轮回 O 4 !$
_KT!OYH
铁道部对地方放权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到“七五”时期铁路实行全路经济承包制,即“大包干”,再到资产经营责任制,从封闭到开放的每一次尝试,地方的自主经营权都是铁道部关注的焦点之一。 boh?Xt-$
5pO|^Gj1
对于本轮铁道部即将重启地方放权,前述接受采访的北京铁路局负责人表示,“再度下放的自主权肯定没有80年代那会儿大,而铁道部权力更加集中,地方并不好经营。” X1L@
G
,Z.sGv
地方铁路局的担忧有他们的依据。目前,全国18个铁路局在名义上是独立的法人,实际上只是铁道部一系列计划的执行机构,没有太多“施展拳脚”的自由空间。 Rx%S<i;9
*O?c~UJhhV
“从铁路改革的历史看,地方局在八.九十年代获得的自主经营权远远大于现在。” 武剑虹说。 _n&Nw7d2
M
rS8a/d~;0
十年前关于铁路改革所有能想到的方案都出现过了,后来这些年基本没有更多大的改革。不仅如此,改革中的反复反而增大了成本。从推动铁路市场化,到尝试网运分离,建立客运公司,再到2003年后撤销,一立一废,经济损失不可小觑。
&)eg3P)7
8v:{BHX
分析人士指出,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改革的中断,使得铁道部的政企融合更为深入,地方局自主经营权随时面临“被没收”的命运。铁路系统还在垄断和封闭的道路上徘徊。 ?RRO
0p.bmQSH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就是对原先利益格局的调整,铁道部目前重新考虑将铁路局逐渐推向市场,可以适当改变此前的体制弊病,为提供更好的铁路服务创造可能。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好事”。 g(7-3q8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