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12007阅读
  • 6回复

[请教]关于降水影响半径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ydlyd
 

发帖
639
土币
12045
威望
11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7-29
关于降水影响半径的问题,一直存有疑惑,请指教。通常我们一般认为与影响半径关系最大的是水位降深(当然影响半径与降落漏斗应区别开来。强透水层出水量很大,影响半径也大,但降落漏斗可能很小;弱透水层则相反),参看库萨金公式(潜水)R=2S√HK???似乎也是正确的。但我认为实际上影响半径与水位降深关系不大。对影响半径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地层渗透性、给水度。因此,我们才会在手册上看到不同地层或单位出水量、单位降深对应固定的影响半径。???单井抽水试验求取影响半径和渗透系数不能单独应用库萨金公式(潜水)R=2S√HK???,或单独应用裘布依公式Q=1.366K*(2H-S)S/(㏒R/r0)来求取,而是两个公式结合,迭代求取,这就抵消了库萨金公式中S值的影响(裘布衣公式中对R的定义实际为定值,而单独看库萨金公式R值似乎与S值成正比,不可理喻),通常用几次降深对应的影响半径平均值作为最终取值。可见最终取值是一个固定值。那么还能说降深对影响半径有决定性影响吗?????那么,究竟对影响半径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什么呢?对于固定的水文地质条件其影响半径值是否基本就固定不变了呢? [?f.0q  
N5an9r&z(1  
.lF\bA|  
(R*jt,x  
离线huangzebo

发帖
495
土币
217
威望
32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7-29
没有研究 排队等专家简答!
天道酬勤
离线huojianguang

发帖
368
土币
3349
威望
585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7-29
影响半径与渗透系数有直接的关系。
离线huanghanbing

发帖
1060
土币
1528
威望
82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7-29
稳定流认为它是一个与含水层性质相关的固定参数; ?!j/wV_H  
非稳定流认为它是可变的,所以在各项计算中不考虑它了。
祝地质行业越来越好

发帖
393
土币
1269
威望
7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8-02
回 楼主(lydlyd) 的帖子
不要把自己绕弯弯了。 -?`l<y(  
$v@$oPmMj  
对于均质体而言,影响半径与出水量、降深是三个相关参数,渗透系数是定值。 p)&\>   
uOqDJM'RM  
简言之,对于某地层,渗透系数是定值,s越大~Q越大~R越大,反之亦然。无论哪个公式,都是一样的。 3CuoB b8  
k#NMD4(%O  
楼主的理解出现偏差是在裘布依公式的理解,以为R是定值。不错,那是对应s的定值,s变了R自然也要变。这就是迭代。 f8jz49C  
g}r5ohqC#  
多啰嗦一句,只要在【允许】最大降深以内,有实际意义的是出水量Q啊。楼主对R=2S√HK这个公式的物理意义理解好像也有偏差。在这个公式中有意义的实际上是s、R,k、H其实是定值(只不过k需要理论求取,H钻探获得)。所以【强透水层出水量很大,影响半径也大,但降落漏斗可能很小;弱透水层则相反)】这个理解是有问题的。
1条评分土币+3
zhangfeather 土币 +3 我是大评委,评分给态度 2012-11-16
把最基本的工作完成好就很不容易了,所谓出色不过如此!!!重大的技术突破是可遇不可求的!!!

发帖
393
土币
1269
威望
7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8-02
对于强透水层,水量丰富时,在【单位】出水量下,影响半径、降深均较弱透水层小。请仔细体会!!!
把最基本的工作完成好就很不容易了,所谓出色不过如此!!!重大的技术突破是可遇不可求的!!!
离线zhangfeather

发帖
274
土币
468
威望
1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11-16
回 独占一江秋 的帖子
独占一江秋:不要把自己绕弯弯了。
对于均质体而言,影响半径与出水量、降深是三个相关参数,渗透系数是定值。
简言之,对于某地层,渗透系数是定值,s越大~Q越大~R越大,反之亦然。无论哪个公式,都是一样的。 W7> _nK+g?  
....... (2011-08-02 18:07)  74wa  
cu|q &  
一直对这个问题有疑惑,多看看,觉得这个理解比较到位,楼主钻死角了,计算公式那么多,为什么单单纠结一个?!
积跬步,聚细流,蓄势待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https://beian.mps.gov.cn/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12919号 广州半山岩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4274469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