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问题: 如果设计的基坑支护工程,由于某些原因(如施工不当,严重超挖,地质情况与勘察资料不符等原因)造成基坑的最终潜在滑移面切割了已经施工完毕的锚杆锚固段,则锚杆对基坑的贡献作用应该如何考虑?据个人总结,可以按照几种方法考虑: ,KY;NbL-Jp
At7!Pas#@g
1、锚索完全作废。这种观点比较保守。因为潜在滑移面切割了锚固段,使得一部分锚固段段也就是粘结段位于滑移区范围内,则滑移区变形时会通过位于该区段范围内的粘结段增加锚杆的受力,不仅使得锚杆的受力增加,同时由于锚固段长度的减小,可能会导致锚杆锚固力不足,而导致锚杆被拔出,或者锚杆没拔出但是锚固体出现由于滑移引起锚杆伸长量过大提供不了足够的锚固力。一般周边存在建筑物或高压电塔等需要重要重点保护的构筑物时,可按此法考虑。 J)|3jbX"I]
}M07-qIX{
2、部分失效。这种观点一般认为对临时性工程能够接受;但是对永久性工程不能接受,仍按照锚索完全失效考虑(永久性工程嘛,需要足够安全,或足够大的安全储备空间)。先所锚杆和土钉的支护机理,土钉是全长粘结或全长锚固,只有几颗变形时才发挥作用,依靠潜在滑移区的土体与该区段的土钉的粘结力将拉力传递给稳定区段的土钉,稳定区段的土钉又依靠与稳定区土体的粘结力将拉力传递给稳定区土体;而锚杆则是潜在滑移区土体将拉力传递给锚头,锚头通过锚杆自由端将拉力直接传递给稳定区段的锚杆(锚固体),再通过与稳定区土体的粘结力将拉力传递给稳定区土体。如果潜在滑移面切割了锚固段,则可以将潜在滑移区产生的需要传递给稳定区土体的拉力分为2部分传递:第一部分直接通过锚头和自由端段传递;第二部分通过被切割的锚固体的粘结力来转化传递,最终传递给稳定区段的锚固体。此时选取锚杆杆体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切割后位于稳定区的锚固段提供的锚固力间的较小值作为锚杆能提供的抗拉力。可以节省工程造价,工期还短了。 DE(XSzX
^~4]"J};M
至于还有其他观点的,欢迎大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