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黄浦江底超大直径越江隧道——虹梅南路隧道完成近500米隧道结构施工,未来上海南部交通大动脉将被打通。越江隧道已成为目前上海交通体系的核心设施,目前黄浦江越江隧道已达16条,总车道数接近百条。 #M16qOEw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技术创新,上海目前已是全球超大直径越江隧道最多的城市。2008年4月20日,由上海城建隧道股份承建的上海上中路隧道全线贯通,正是这条直径达到14.87米的隧道将中国领入超大直径越江隧道时代。 ];LFv5"
从无到有,短短4年半的时间,上海已拥有7条直径14米以上的超大直径隧道,其中5条建成使用(上中路隧道、上海长江隧道、军工路隧道、外滩通道、迎宾三路隧道),2条在建(长江西路隧道、虹梅南路隧道)。 +q}t%K5
有人说:20世纪是桥的时代,21世纪是隧道的时代。上海不断延伸扩展的地下城,印证了这句话。隧道股份的诞生与成长,也印证了这句话。 /7 Tm2Vj8
一隧越浦江,天堑变通途 Si>38vCJ*
作为国内隧道事业的开拓者,隧道股份亲历了上海隧道建设近60年的发展。从起步开始,上海越江隧道的建设就与上海人的梦想紧紧相连。 Zt!A!Afu
上海开埠以来,由于黄浦江两岸发展极不平衡,繁荣的浦西与落后的浦东形成鲜明的对比。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一代隧道人开始了漫长的隧道施工试验研究。虽然此前苏联专家断言:在上海黄浦江底修建隧道,就好比在豆腐里打洞。但事实证明,在上海饱和含水软土地层内,用盾构法、钢筋混凝土管片建造隧道是可行的。 NC%hsg^0/
1965年开始迈步,克服了种种自然和人为历史条件带来的不利困难与阻力,隧道人终于在1970年 6 月正式建成黄浦江上第一个越江工程——打浦路隧道,实现了中国越江隧道“零”的突破。江面上波浪滔滔,江底下车轮滚滚,打浦路隧道结束了黄浦江两岸长期悬隔不通的状况,圆了开埠以来百年上海人天堑变通途的梦想,奏响了浦东开发的序曲。 Z-Qp9G'
打浦路隧道建成后的数十年间,中国盾构法隧道技术日臻成熟,大型隧道工程建设此起彼伏——延安东路隧道、复兴路隧道、大连路隧道、翔殷路隧道等一大批隧道先后通车。 C)z4Cn9#
但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直径11米左右断面的越江公路隧道已不能满足需要, 14米以上断面直径成为公路隧道建设的发展趋势。 N!7}B
复兴路隧道让双层隧道首次进入市民视野,而上中路隧道则为市民真正提供了一条上下层都为标准车道、达到城市快速路级别的超大隧道。此后直径同等级的军工路隧道、外滩通道等纷纷建成。 GYx0U8MJ[e
2009年10月31日,世界最大直径隧道之一的上海长江隧道工程正式投入使用,这是隧道股份施工历史上的又一座“丰碑”。工程采用直径15.43米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一次性掘进7.5公里,最大江底埋深55米,各项指标均为世界之最。这项气势恢宏的世纪工程,实现了上海一隧跨江连通两岛的千年夙愿。 ^;RK-)
登顶世界隧道技术巅峰,从跟随者到引领者 o=3hWbe
现在看来,第一条公路隧道打浦路采用半自动化的网格式盾构建造,花费7年时间,穷尽当时隧道公司全体人力,似乎建造过程粗陋原始得很。但其实,它所包含的施工技术已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打浦路隧道建成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隧道事业发展停滞,渐渐与法、日等先进国家拉开了距离。直到超大直径隧道上中路隧道的建成,宣告中国傲然回归世界隧道建设第一梯队。上海长江隧道则把中国隧道技术推上了世界之巅。 Gv&G2^
14米与11米,看似只有3米的差距,却是大直径隧道与超大直径隧道的分野,其开挖断面面积和配套工作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CpO_p%P
比如,超大型盾构在推进过程中,挖出的土体重量远超管片重量,因而隧道很容易产生整体上浮,怎样控制隧道上浮?怎样保证后期稳定? E(P
6s;LZ
针对在上海高水压复杂软土地层中超大直径、超长距离盾构隧道施工,结合上中路隧道、长江隧道、军工路隧道项目的实施,隧道股份重点开展了隧道开挖面稳定、超大超长距离掘进施工工艺、风险规避技术、大体量泥水回收利用、隧道拼装技术和施工后隧道稳定等诸多技术难题的攻关,形成了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的超大直径盾构法隧道综合施工技术。 p0bWzIH
上海的“隧道之最”代表了世界软土隧道界的最高水平,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建设者的创新能量: D#b*M)X"
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双层公路隧道——上海上中路隧道; KOS0Du
世界最大直径和单次掘进最长距离隧道——上海长江隧道; w'2FYe{wj
中国第一条成功接受大规模改造的隧道——打浦路隧道修复工程; 'd+fGx7i
世界首例复杂环境下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法隧道——外滩通道。 ki9&AFs2X
“十二五”大建设迎来新挑战 b$,Hlh,^
虹梅南路越江隧道工程是上海“十二五”期间重大市政工程的开篇之作。隧道北起闵行区虹梅路,南至奉贤区金海路,全长约5.26千米。工程投资金额近30亿,是目前上海在建的单体工程量最大的市政建设项目,也是黄浦江底最长的公路隧道。主线为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 '\I(n|\
外行看来,建成的隧道千人一面,大同小异。但建设者最清楚其中的差别与进步。虹梅南路隧道建设涵盖盾构、超深基坑、桥梁、顶管、市政管线、道路等多种复杂工艺,从工程建设规模和工程难度而言都是目前国内最高的。隧道闵行段长距离临近一条运营中的乙烯管,隧道需要反复且在不同角度穿越乙烯管施工,其难度之高、风险之大是目前国内外罕见的。 e{5?+6KH
负责虹梅南路隧道施工建设的团队,是上海隧道股份超大直径隧道的核心团队,主要成员参加过上中路隧道、外滩通道和军工路隧道项目建设。这支队伍先后获评国家级3A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上海市优秀创新团队、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等称号,并于2010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世博先进集体称号。经历了一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工程洗礼,团队在突破自我中追求着过程的完美和结果的圆满。 _-TplGSO=c
虹梅南路工期长,工程量大,为确保施工质量的连续性及一致性,虹梅南路推出“工程首件验收制度”,对首件工程的各项工艺、技术和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建立样板工程,以指导后续工程施工,预防后续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 sQa;l]O:NC
在以往工程监控室的基础上,隧道股份成立了集“数据采集、数值预测、决策判断”等功能于一体的工程管控中心。通过24小时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场地全面监控;利用隧道工程数值仿真计算软件,对每一个高风险施工进行数值仿真,为确定技术方案提供有力支撑;通过网络平台沟通地面和井下,实现盾构推进数据的实时传递和施工过程远程动态控制;建立了“虹梅南路隧道建设多方协同OA管理平台”,使投资方、设计、施工总承包、施工监理、投资监理等参建单位融入同一平台,全面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m w]u"5\
不同于传统隧道建设需在上、下行隧道间修建联络通道,以满足疏散救援需求,虹梅南路隧道建设各方认真研究了直径14m以上隧道空间利用规律,提出了利用车道下层空间进行全纵向疏散救援的全新思路。这样不但能极大降低隧道横通道的建设风险、节约工程投资,而且能有效缩短隧道在火灾工况下的疏散救援时间,提高被困人员存活几率。这一成果为未来隧道建设、运营、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完)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