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0"S;{_#
v]|^.x:
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其中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已于2012年10月在青岛举办,黄润秋教授作为这次大会的学术委员会主席,这个报告是这次大会的特邀报告,共103张PPT图片,基本都是精选出来的图片,内容经典,其中包含大量汶川地震诱发的滑坡! 3+_? /}<
}R:e[lKj
本次为首发,经鉴定,论坛里还没有这个报告! ^& ZlV
ab8uY.j
下面先欣赏一些报告里的精彩内容,报告在后面上传~ 1TbY,3W
VyH'7_aU
y6ntGrZ}$
6>ZUx}vYj
<d~P;R(@
X96>N{C*>
kD:O$8[J8
6r/NdI
黄润秋简介: aObWd5~
1963年8月生,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2013年3月15日)被选举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总共161人)。现任十一届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主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副主席(亚洲区主席),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且目前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西部山区大型滑坡致灾因子识别、前兆信息获取与预警方法研究”首席科学家。曾是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七届、八届、十届、十一届四川省政协委员。 sJ)XoK syW
16岁考上大学,工程地质专业,本硕博均在成都理工大学读书,分别在其20岁、25岁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硕博连读,师从我国著名工程地质学家张倬元教授),26岁获霍英东奖,28岁被破格评为教授并获“全国突出贡献博士”荣誉称号,29岁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资助,30岁评为博导(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博导之一),31岁获“霍英东基金”资助、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以及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32岁就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33岁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并获国际工程地质协会“Richard Wolters”荣誉奖,34岁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5岁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9岁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并被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40岁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另外,在其42岁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列第一,项目题目为《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防治》),44岁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和“全国教学名师奖”,并于其46岁、48岁和50岁三次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效候选人。 B
Jp\a7`;
?1JVzZ4H
@K/}Ob4
=vLeOX
=M^4T?{T
BuMBnbT
Reca5r1O
UA$
XjP
So?SBh1C
O,6Upk
1lZl10M:f
2C^/;z
laN:H mR8
7UvfXzDNC
%7 h_D
ez_qG=J .
UR6.zE4=_
e`ti*1]q
4]O{Nko)
f3Ior.n(
P.mz$M
\G}EI|Wo
#UL:#pY
22S4q`j
An cmSi
@G< J+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