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岩层的受力状态可以判断岩层是处于“三带”中的哪一带,当直接顶和老顶垮落,在采空区中形成松散的堆积体,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以压力形式作用在冒落岩体上,在采空区中部区域的冒落岩石受力表现出压应力,而在裂隙带上部为来自弯曲下沉带的压应力,在下部表现为拉应力。根据其大小及性质可分为3个区:低拉应力区、拉压应力区、压应力区。一般来说,处于冒落带的岩层冒落、离层破碎严重,失去了对应力的抵抗作用,冒落稳定后由于压力拱的存在,岩体仍处于低拉压应力区,此区域即为冒落带;裂隙带岩层虽然处于塑性破坏状态,裂隙发育,但基本上保持原有的连续性,在采空区中部岩层仍具有一定的承受压力的能力;裂缝带上方直至上边界,普遍分布着双向压应力区,岩土层基本上未遭破坏(仍处于弹性状态)。而在采空区边缘,由于边界煤柱的存在,岩体处于拉压应力区,裂缝得到充分发育,裂缝带常在此发展最高。对于岩石这类脆性材料,其屈服后即进入塑性状态,一般均发生脆性破坏。就岩层来说,其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一方面岩体本身固有的裂隙遭到进一步扩展与延伸;另一方面又产生新的裂隙。这些裂隙互为连通即构成裂隙通道。因此,通常以塑性破坏区范围作为判定最大裂隙带高度的主要依据之一。”以上摘自刘增辉老师的文章,供兄台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