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248阅读
  • 4回复

[疑难诊断]最小配筋率探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ponkentj
 

发帖
66
土币
149
威望
7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9-11
关于最小配筋率 最大配筋率
关于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与梁高的取值
第一是最小配筋率,最小配筋率的确定理论原则应该是受弯构件的第一阶段末,即截面受拉区砼开裂临界状态,此时的配筋应能承担砼开裂后转嫁的全部拉应力,故与全截面有关,应用全截面。
第二是正常的配筋率或最大配筋率,针对的是受弯构件第三阶段,即极限破坏状态,此时截面只与有效高度有关,保护层多厚都无用,故采用有效高度。
______
配筋率首先要满足砼本身的要求,(参见大家上学时的混凝土教材正截面受压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不能无限增大,太大时会在钢筋屈服前压溃,超筋破坏。所以教材上是控制ξb  (常用材料在0.5附近),所以我们的受拉钢筋配筋梁受ξb不能超过一定值,这个值随着截面尺寸  砼等级  钢筋等级  保护层厚度的不同,值也不同。我通过列表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常用材料和截面,梁的配筋率(即有效截面配筋率,不要搞错配筋率概念)一般在2.0%,全截面配筋率一般在2.0%以下(这句话相对于上句话似乎是废话,呵呵,但对于实际配筋时有很大方便)。
  
对于抗震梁(常见的为框架梁),除了控制上面的第二条外。还需要满足,砼规11.3.1可知框架梁配筋率宜满足  
            1.
2.5  
            2.
ρ≤α1ζbfc/fy ρ=(As'-As/bho  
              
ξb0.35(二、三级框架)  
                
0.25(一级框架) 考虑受压区钢筋作用  
______
抗震框架梁梁端最大配筋率只是2.5%?
抗震规范中,强规6.3.3:
6.3.3
 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 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 0.25,二、三级不应大于 0.35
  2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 0.5,二、三级不应小于 0.3。高规中6.3.2条也有强制规定。
        
注意 文中且计入受压钢筋的。。。。。。,这里关键一个字,故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 2.5,只是必要条件,不能认为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就是 2.5%。而应加上后面的话,才是充分必要条件。
      
在求x/h0时,应注意是计入受压钢筋的。
      
所以,在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问题上,应注意三个问题:
一、不能认为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就是 2.5%,实际设计中和一些资料手册中,就有这个问题。是不全面的,从而导致错误。
二、抗震时用公式pmax=Sb*a1*fc/fy,(其中,sb一级为0.25,二、三级为0.35)也是不对的,因为没有考虑受压钢筋的作用。而梁端有加密箍筋,6.3.3条第二款又保证了足够的受压筋,故不能忽约。
三、更不能套用非抗震时的最大配筋率。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9.5.1注解第3条,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这句话我读了几十遍,照字面理解,我们计算配筋率的时候,分母应该取全截面面积,即b·h,但是我看校对人员帮我看图的时候,验算配筋率,用As/b·h。)。有人说hh。的差距在实际工程中的意义不大,我看未必,单排配筋时h=h-35,差距还不算大,而双排或双排以上配筋时h=h-60,如此说来,我们还真的应该抠一下到底用h还是h
这个问题纵说纷议,我查阅资料和规范得出如下看法: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解手册》明确指明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是按有效高度计算,受压构件按全截面。PKPM对受弯构件也是按有效高度计算的。我同意这个说法的一部分,并且这样理解:对于大偏心或受弯构件在计算配筋时都不考虑受拉区一侧砼抗拉强度,仅考虑有效截面积,所以应该采用As/b*h。来计算,在小偏心或轴压构件不存在砼抗拉情况,应按全截面来计算As/b*h来计算。
      
照此说来,9.5.1的注解3仿佛没有说清楚hh。的问题,对于受弯构件,从理论上说,计算最小配筋率也应该用h。,这在规范组编制的《混凝土结构计算算例》中有提及,而且,美国ACI规范也是如此规定的。这和计算最大配筋率等的概念一致,从受力图形上就可以明白,不再赘述。设计和考试的时候,仍应按规范条文规定计算,也就是说,该用H的时候用H。,据说没有改变过来,是因为修订规范时想改,但是担心整本规范安全度提得高了,钢筋用量偏大,部里不同意,于是就降了一些其他指标,但是把最小配筋率又提了点。
      
说了这么多,我怕把大家说糊涂了,就概括一下:实际工程中:1.当你计算梁的配筋率的时候,验算是否达到最小配筋率,请用b·h来做乘数,验算最大配筋率的时候,分子请用b·h。,这样偏安全。2.计算柱子配筋率时,全用b·h
上面是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5.1引发的思考,下面我们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526.3.3中第1条: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对这句强规开始重视是有一次同事的图梁端配筋率已经大于2.5%了,被审图中心提出意见,说违反强规。这里控制的是梁端受拉钢筋,而对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拉钢筋很多人也按2.5%来控制,这样正确吗?可能是这个2.5%给大家印象太深刻了吧,实际上在规范上对于梁中间段下部纵向受拉钢筋的控制仅限于ξ=x/h≤ξb,也就是受相对受压区高度限制的。但是梁是有经济配筋率的,控制1%-1.5%比较合适吧。
      
举个例子,昨天给校对看了份图,有个250X600的梁,上面是218,下面是725,校对给写了个:超筋!违反强规!根据什么说我超筋呢?我计算:C30混凝土,HRB335级钢筋:由α1fcbx=fyAs-fy’As’算出X=300X3436-300X509/14.3X250=245.6mmξ=X/h=245.6/540=0.45<0.55,那么照此看来,我并没有超筋,只是梁配筋并不经济。
     同样,我也翻了日本道示规范,日本规范里面讲的是采用有效高度,参见插图:。众说分坛啊。

说了这么多,对于最小配筋率高度取用总结下:
1  混凝土规范: 采用全截面高度;
2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解手册》:采用有效高度;
3 日本道路桥示方书:采用有效高度;
从安全考虑来说,采用全截面高度更加保守;从经济角度考虑,采用有效高度更合理。题目给出参看地基规范,但地基规范上未明确提出最小配筋率的算法,该规范混凝土相关的计算一般都是引用混凝土规范。可见,此题选择全截面高度H应该是出题人的意愿,1263mm2和1425mm2应该是2个坑。有趣的是,真题一般都是把选项的数值从小到大排列,而D选项违背了这个顺序,为什么,因为D项是正解。

注:前面有引用前人的语句。

离线zmlxp0502

发帖
8571
土币
93157
威望
29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3-09-11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1425,不用讨论啦
心诚
离线ponkentj

发帖
66
土币
149
威望
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3-09-11
回 zmlxp0502 的帖子
zmlxp0502: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1425,不用讨论啦 (2013-09-11 16:31) 

在理论上,梁的配筋率均按有效高度计算,这在有关钢筋混凝土理论的书上都能看到.
梁的最小配筋率应该有二种:其一为理论值,这个数值与梁的有效高度有直接关系,当梁配筋率大于这一数值时,可以避免梁发生少筋梁脆性破坏;其二为规范值,这一数值在考虑避免梁发生少筋梁脆性破坏的同时,还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结构总体安全度的提高来综合考虑确定的一个大于理论值的梁最小配筋率规范值,由于这一数值主要是由国家的经济条件来确定,所以这一数值既可以采用梁的有效高度表示,也可以采用梁的全高表示,当然采用全高表示计算起来相对简单,规范就是采用后者来确定梁的最小配筋率.
所以梁的最小配筋率计算应采用梁的全高计算,采用梁的有效高度来计算梁的最小配筋率是错误的!
离线zmlxp0502

发帖
8571
土币
93157
威望
290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3-09-11
混凝土规范确实是这样,但是地基规范有点不一样,很多资料显示是用H0
心诚
离线ponkentj

发帖
66
土币
149
威望
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09-11
回 zmlxp0502 的帖子
zmlxp0502:混凝土规范确实是这样,但是地基规范有点不一样,很多资料显示是用H0 (2013-09-11 16:51) 

这题要揣摩出题人的意愿。
最小配筋率的目的是防止少筋脆性破坏。规范表述不太一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