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人这次发现的巨大洞穴,试作如下初步分析: ;XT$rtuX
我推测该洞穴在重庆市南东部的武隆县境内,该洞穴的形成是溶蚀和重力崩塌联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重力崩塌作用对于洞穴的形成似乎更为重要。武隆县位于北东向七曜山基底断裂东侧,北东向构造(含构造节理裂隙)十分发育,岩石地层从寒武系到侏罗系都有,岩性包括了碳酸盐岩、碎屑岩、泥质岩和火山岩。洞穴处于喀斯特峰丛地貌区。印支期以后,该区开始抬升,到燕山期以后表现为震荡上升,这种震荡上升是间歇性的。在地壳抬升到下二叠系石灰岩接近地表时,地壳运动处于一个相对的平缓期,地下水动力条件较强,在下二叠系石灰岩地层中形成了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岩溶洞隙。随后的地壳抬升使溶蚀作用转变为垂直下切,由于岩石地层中高角度的节理了裂隙十分发育而且长大,对岩石地层产生了强烈的的切割作用,在下二叠系石灰岩溶洞顶板的地层中,伴随着地壳的上升,崩塌作用表现强烈,成为后期洞穴形成的主导因素,使已经形成的石灰岩岩溶洞穴在崩塌作用下不断向上延续扩大,穿透上部的非可溶岩地层,直达地表。 * 7CI q
以上现象我们从所发表的图片中都可以清晰的读出相关的信息。 4y'REC
武隆地区构造节理裂隙发育规模和发育程度,在地质作用中的重要地位是十分惊人的。从2001年5月1日造成79人死亡的武隆山体崩塌灾害资料中,我们就可以充分的理解(见下图): K\G|q}E/1
PyYe>a;.
8Xr"4;}f+
<3HJkcYGz
P+[R 0QS
^IpS 3y
l}JVRU{
$\H>dm
_>s.V`N'
在图片前面的介绍文字中有这样一段话“岩洞是如此地巨大以至于它内部能够生成一套完整的气候系统。”其实这段话并不准确。因为每一个洞穴都有一套其独具的气候系统。这在本人1982年发表的几篇贵州镇宁犀牛洞考察研究论文中即有述及。在这些论文中对岩溶作用、岩溶洞穴的形成、洞穴沉积物及其成岩作用等都有比较系统的论述。 5gGr|d|(
从80年代初期本人即开始硅酸盐溶蚀研究,在1986年发表《谈岩溶研究及砂岩岩溶》和2008年发表的《硅酸盐溶解与成土作用》中都提出了本人的认识和观点。在这次发现的重庆洞穴里碎屑岩地层中,本人也发现了硅酸盐溶解的蛛丝马迹。 YpJzRm{Ra
在这次发现的重庆洞穴中也有白云岩地层,其中还见到白云岩独特的角砾状构造(如下图) [eImP
V]
~c4Y*]J
Z\x6
,~v1NK*
>|<6s],v
=$MV3]
Ks4TBi&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