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v-IN
/e1m1 B
说明任务的委托单位及要求。 7Bm 18
4!p~Mr[E
简要评述勘察区以往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t*m$0[:
* t6XU
概述勘察工作的进程以及完成的工作量。 Rq gH,AN
/ZqBO*]
一、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概述勘察区的地形和地貌条件。 vpcHJ^19
YLmzMD>
简述气象和水文特征。 A`v (hBM
>8_#L2@
叙述地层和主要地质构造的分布及特征。 _I8L#4\(=
Ja>UcE29
本部分应侧重叙述与地下水的形成、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以及与地下水污染有关的内容。 ePdM9%
}ddwL
二、水文地质条件 叙述含水层(带)的空间分布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06"p^#
aehGT|
阐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叙述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污染现状及其变化规律。 <MZ$ baK
gvvl3`S{
说明拟采含水层(带)与相邻含水介质及其他水体之间的水力联系和状况。 x|i"x+o
三、勘察工作 围绕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的需要,论述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 及其布置,提出本次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并评述其质量和精度。 '\\dh
%ANo^~8
四、地下水资源评价 论述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的依据,正确计算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 2
*IF
g
<^Y^~+E
论述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0uy1h
MzT#1~
水量计算:计算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量和储存量,以及开采条件下的补给增量。 ^prseO?A
mt3j- Mw
根据保护资源、合理开发的原则,提出相应勘察阶段允许开采量,论证其保证程度,并预测其可能的变化趋势。 Y^m2ealC
Yr@_X
水质评价:根据任务书要求,说明水质的可用性,结合环境水文地质条件,预测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水质有无遭受污染的可能性,提出保护和改善地下水水质的措施。 p.^mOkpt
C`+g:qT
五、结论和建议 提出拟建水源地的地段和主要水文地质数据和参数。 9PjL
4A
jLX{$,
评价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和水质及其精度。 5%"${ywI
WLW'.
建议取水构筑物的型式和布局。 [Av#Z)R
c|3%0=,`
指出水源地在施工和生产中应注意的事项。 n"vl%!B
H1_XEcaM+*
建议地下水动态观测网点的设置及要求。 ]vJZ v"ACn
e`zEsLs@
指出本次工作的不足和存在问题。 :' ?%%P
$T{,3;kt
主要附件 }3:DJ(Y
?(Q" y\
1.勘察工程平面布置图 QW#]i
4@OnMj{M
2.水文地质图及其剖面图 [tsi8r=T
Ou</{l/
ZOc1 vj
*vv<@+gA
6eE%x?#
3.与地下水有关的各种等值线图 r/1:!Vu(
Yh_H$uW
GdG1e%y]z
}uo5rB5D
yi<&'L;
4.钻孔(井)柱状图及抽水试验综合图 W/ZmG]sZE
qKt8sxg
?g%5 d
\]GO*]CaV
GY<ErS)2
5.水文、气象资料图表 z_R^n#A~r
Mf7Q+_!
&B^#?vmO
8^M5k%P
x%d+~U;$&
6.井(泉)调查表 _H}y7
eO;i1 >
:zfnp,Gv
t^ LXGQ
ta"/R@ k*
7.水质分析成果统计表 N
?Jr8
EJ{Z0R{{
5x?eun
w]]`/`
# m?GBr%k
8.颗粒分析成果统计表 ! utgo/n
(1H_V(
<_@ K4zV
-/|O*oZ
=2uE\6Fl,
9.地下水动态观测图表 #Z<pks2
y
~r;da 9
注:编写报告书时,应根据需水量大小、水文地质复杂程度和勘察阶段对本提纲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论述应突出资源评价,言简意赅。文字与图表应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