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地区市政道路好像大都需要判定拟建道路的场地类别了吧,判别方式基本上根据建筑抗震规范,采用预估覆盖层厚度和对应土层的剪切波速确定。我在想两个问题,第一,对于道路而言确定场地类别真的有意义吗?我的观点是没有意义,场地类别的作用是干嘛,是用来确定场地特征周期,特征周期是用来干嘛,是用来确定结构内力,通过配筋来抵抗由于地震作用引起的附加内力。对于道路而言,道路结构就是面层、基层和垫层,既无配筋,厚度也薄,地基的特征周期能对结构影响多少,可以说微乎其微,那判定他还有什么作用呢?第二,就算判定,在山区道路,由于地势原因,存在覆盖层有的大于3m,有的小于3m,那么在道路勘察期间是一会Ⅰ类,一会Ⅱ类,乱七八糟的。等道路施工后,由于填土和开挖,原来覆盖层大于3m的变成了小于3m,原来小于3m的变成大于3m,若按照勘察期间判定设计,那就是盲目设计了,因此我感觉判定场地类别对道路来讲毫无意义。 k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