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每年都有几个争议题,让我想想一下:命题组出题至少要经过出题、校核、定稿这三个阶段,第一步出题时有争议,无可厚非,人不是神仙,都有想不全面的时候;第二步校核可能只是形式,看一些明显不合理的参数、定义等(我按校核施工图的思路想的);第三步最关键,这阶段有可能花的时间不比出题时间少。有可能是两个以上专家在不看答案的情况下做题(只拿一个题举例子,也是我的想象)。这样的话应该就基本排除争议的可能性。但是问题来了那为什么还有争议呢。结构命题组长朱炳寅曾经说过:没有所谓的争议题,争议是考生没有理解透,但是12年钢结构考题,锚栓计算可以有两种算法,有两个答案。还有一题并筋锚固长度计算,答案与选项差距很大,还有一年钢支撑计算时钢材取值有问题,两次出的真题解答一不一样。还有好多不列举了。
先说一下18年的案例:上午21题计算粉砂变形模量,我估计90%的考生都,计算出弹性模量,然后选答案。如果真的是出题人的意图,那就是考细心,没啥说的。下午14题,严格按着水土分算,液化土也是土,求出答案260,要是把液化土看成液体,力能通过下层水传递,答案320。其实岩土工程是实践大于理论的学科,我上学时老师说过:岩土有些数据误差在100%~200%都是正常范围(其实我有点怀疑这句话,但印象很深)。上午13题求复合地基沉降(故意分三层),下午16题指定Ka求土压力,这是故意增加计算量的题,其实也没啥说的。还有降水井的问题,下午最后一题公式有误的问题。
往年的争议题,考试之前没发现,考后命题专家发现了,怎么发现的。难道他们也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