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落下帷幕,又是58分遗憾败北。此刻我才缓过神来,敢连续两年写失败心得,我可能是论坛唯一的煞笔木脑壳,付出不比别人少,但总是差这临门一脚,肯定是某些方面出了问题,鼓起勇气揭开自己的伤疤,各位看官当作笑话也好,勇敢也罢,我不在乎。废话不多说,运气、发挥不谈,这些因素我无法左右,家人的期待、痛哭流涕的矫情事不谈,只谈谈体会和策略,以下是我血的教训。
1.急功近利:我总是平时不看书,考前三个月全职猛攻。曾经考一建、基础就是这么干,以为此法所向霹雳,现在知错了,一建是靠背诵,短期记忆很重要,而岩土是靠理解,有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比如有些知识点初期花上几天都搞不懂,之后几个月一直不管它,突然在某个时刻豁然开朗,可见这考试不能下猛药,要文火细煨,大脑需要一段时间来处理消化它,不能搞闪电战,要搞持久战。**小群(今年通过率60-70%)任何一位拉出来,谁不是准备了大半年以上,等我加进去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完成三轮了。当然,你或许听说某某今年全职两三个月就过,但那毕竟不多,而且过得惊险,我们要追求“稳”。这个“稳”有点玄乎,不是你把真题刷到多少遍这么简单,是一发自内心的踏实。
所以,我决定马上开始土力学,年后开始辅导书规范,保证8个月的时间。
2.沉醉于大脑舒适区:每天都在疯狂刷旧题,真题5遍6遍,不厌其烦,看着虚高的刷题分数沾沾自满,潜意识避开一些能够打击信心的弱区、盲区,机械、本能的做老题,甚至连土力学都懒得系统的整一遍,这样看似很忙碌其实很低效。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刚拿到驾照的两个人,A只开高速,一年跑10万公里,B除了高速,各种山地悬崖小巷都开,一年跑5万公里,请问三年后谁的驾驶技术高?谁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强?账面上看A30万公里老司机啊大神,B15万公里普普通通还需努力,但孰强孰弱当事人心知肚明。今年高建勇和华山的模拟题我都没认真做,仅对着答案画了一遍,害怕打击,只为维持这份娇弱的“自信”。记住,结局不会陪你撒谎,这考试不在于你写完多少支笔,而是你让大脑有多难受。
所以,今年真题只刷一、两遍足矣,而盲区弱项要勇敢面对,狂轰滥炸,深挖硬啃。正所谓不破不立,摧毁惺惺作态的“自信”,建立平和的心境,肥肉骨头一起啃,易不骄难不躁。
3.考场策略固化:17年简单,我做了约46个题,低级错误一大堆,之如口算错误、岩基看成土基等等不胜枚举,再加之改卷苛刻。18年我反复告诫自己,慢慢读题,认真写过程,很多题要算两遍,哪知今年难度大,改卷非常宽松,我歪打歪着,最终只做完37题,最后15分钟实在逼急了,龙飞凤舞、言简意赅的做对两个,仰天长叹:为何不早点这样?因为下午至少还有两题,我能做对但时间不够。而那些我算了两遍的题目,结果证明全是自己疑神疑鬼,今年如此大的训练量,怎可能犯去年那么多低级错误?但题量没保证,改卷老师想捞我都没法。
所以,今年拿到卷子先看一遍,确定难度之后,采取正确的策略,优先保证题量,而正确率,只能依靠平时苦练,临场提高是痴人说梦。
4.忽视规范迷信辅导书:有点跟第2条类似,规范手册40多本,参考书就两三本,攻哪个容易?所以自欺欺人的把辅导书奉为对规范的全面总结归纳。说到底还是懒,宁愿把宝全压在写书人身上,舒舒服服走别人修好的路,不愿意另辟蹊径,作为一个二战的考生,还被编书人那些“今年有90分翻到我的书就能做对”之类的商业宣传误导实在讽刺!
成功的心得千篇一律,失败的教训千差万别,希望给有同样遭遇的人带来一些启发。
-----------------------------分割线-------------------------------------------------------------------
楼主19年已过别再问了,谢谢大家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