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电流密度的定义和分类12 b{sE#m%r
1I3u~J3]/
极化电流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电流密度。根据不同的腐蚀等级,极化电流密度可以分为微、弱、中、强四个等级,具体数值分别为小于0.02 mA/cm²、0.02~0.05 mA/cm²、0.05~0.20 mA/cm²和大于0.20 mA/cm²。此外,极化电流密度还可以分为电极极化和浓差极化两种类型。 l0D.7>aj
.NjdkHYR
极化电流密度的计算方法 >4M_jC.
N_pJE?
极化电流密度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通过测量电极电位随时间的变化来计算。具体公式为: (/"T=`3t
[ J_p = \frac{\partial P}{\partial t} + .[cT3l/t
abla \times M_p ] UMhM8m!=o
其中,( J_p ) 表示极化电流体密度,( P ) 表示极化向量,( t ) 表示时间,( M_p ) 表示极化磁矢量,( w?M*n<)
O
abla \times ) 表示梯度算子。 ::H jpM
@T/C<-/:
极化电流密度的影响因素 GU&XK7L
I4|p;\`fK
影响极化电流密度的因素包括介质移动、介质的非均匀极化、介质体积变化以及介质扩散等。这些因素会导致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极电位,从而影响极化电流密度的大小。此外,交换电流密度与极化之间也存在紧密的关系,交换电流密度的变化会引起极化电流密度的变化。 N0
?O*a
Rz=]KeZu
极化电流密度在具体应用中的例子 D{BH~IM
:Yz.Bfli
在电渗析器中,当电流密度达到一定值时,会发生浓差极化现象。此时,膜界面处的水分子发生电离,产生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来传递电流。这种浓差极化现象会导致膜电阻增加,电能消耗增加,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