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l
2t_g\Q
汶川地震中,初期很大的工作就是迅速的做出烈度图来,周所周知,其后烈度图又是经过不断修正的,到最终公开的烈度图时间也有几个月了. "{qnm+G
!;h&@LXG(
烈度在初步分析震情方面有比较好的效果,可以帮助迅速的掌握整个情况. \wsVO"/
NQ;X|$!zH
同时烈度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 VBPtM{g
F nXm;k,9*
通过人去判断震情,耗时耗人力,主观性强,如果交通中断,评估就更加困难. |8~)3P k
TP {\V>*Yz
就是最后给出的烈度图,参加过现场调查的同志都知道,统一烈度区内可能烈度异常点挺多,见到各地的差异也很大. ^.iRU'{
@ Do.Wgt
同一个烈度区,城市房屋破坏和农场房屋破坏相差巨大,相同烈度下,经济条件不同的城市,房屋破坏差别巨大,混淆救灾工作及时进入最需要的地方. O50<h O]l
6q8}8;STTY
强震台开始较多铺设,能够获得较多数据,可以远程传输. IB|6\uKn
f3G:J<cL
......................... BKtb@o~(
Z8FgxR
在这种情况下,烈度这个概念将何去何从呢? 请大家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