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4477阅读
  • 3回复

PROJECT 使用心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ahorse128
 

发帖
1383
土币
42975
威望
1763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6-24
PROJECT 使用心得
1、修改非工作日为正常工作日:右击右侧日期栏→选[更改工作时间]→将需要改为工作时间的日期先定后→选取右侧[非默认工作时间]复选框,确认后即可
2、网格线:主菜单→格式→网格→选择要修改的线条(左边为工作表和标题,右侧为甘特图)→再修改其线型和颜色
3、可能制作分级任务(即下面几项工作的总时间):利用格式工具将其级别上升或下降
4、更改标题栏字体大小:选中某一列→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文本样式”→选择最上部的“要更改的项” →选择“行列标题”→改更字体、字号→确认即可


望能交流此方面心得,另外,有那位高手可以修改总工期中的“工作日:为“天”,请指教!

离线zcyh007

发帖
601
土币
9555
威望
119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8-01
word 转CAD工具
离线wangxj0926

发帖
49
土币
267
威望
29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8-03
工具-选项-编辑--天数为--工作日可设为d,好象没有“天”只能设成“d”.
离线gengdj123

发帖
889
土币
4326
威望
3161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02-11
非专业人士来说,要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并绘制出所需曲线,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具备相当水准的专业人士才能掌握。能否利用其他软件所提供的便利条件呢?笔者在实践中,应用Excel 97或Excel 2000所提供的函数,结合AutoCAD绘制曲线,效果较好。
  Excel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函数。实现AutoCAD曲线的绘制需要常用函数或文本函数中的CONCATENATE(文本项连接函数),该函数的作用是将多个文本项连接到一个文本项中,可以对最多30组数据进行连接,合并的文字项可以是字符串、数字或对单个单元格的引用,我们使用的是对单个单元格的引用。
  1 历时曲线类
  此类曲线可以这样理解:两组或多组数据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即我们所说的函数关系,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勘察专业中如抽水试验(降深与时间)、载荷试验(压力与沉降量)、静力触探(深度与侧壁阻力、深度与锥尖阻力)、地形等高线(高程与点(x,y))等,当在Excel中输入数据后,点击无数据的任一单元格(通常选择与其最近的单元格),然后单击快捷菜单中的粘贴函数(fx),出现粘贴函数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函数分类项选择文本,函数名项选CONCATENATE函数,见图1,而后单击确定按钮,出现CONCATENATE函数对话框。

[快车下载]:

图1

[快车下载]:

图2

  在Text1处输入第一数据列的一个值(方法:用键盘输入如A2或用鼠标点击其后的图标后选取A2单元格),而后点击Text2,输入“,”(必不可少),在Text3处输入第二组数据中与第一组数据相对应的值(B2),若纵横比例尺不一样时,应在该函数中相应数据后除以比例尺,见图2。单击确定按钮后函数自动计算该数据,当鼠标放至单元格右下角小黑框处即变成黑十字(其他位置变成空心大十字)时,向下拖动鼠标,即计算出数据1与数据2列的所有数据,见图3。

[快车下载]:

图3

  在Excel中选所有文本项连接函数值,执行copy命令,然后打开AutoCAD,在Command状态下,输入pl(ine)命令,回车,在Form point状态下用鼠标点击该行,出现光标闪烁点,点击鼠标右键,执行粘贴(paste)命令,在AutoCAD默认的(0,0,0)位置生成该曲线,经过适当调整,就完成整个图形的绘制,加上适当的整饰,一幅完整的图件就绘制出来,若生成的曲线与要求的不一致可进行相应的旋转处理(如由水平转至垂直,垂直转至水平等),见图4。

[快车下载]:

图4

  2 阶梯曲线类
  该类曲线的特点是:在一定的间隔内,曲线的一组数据保持不变,在曲线上形成一个平台段。如工程地质勘察中所遇到的岩芯采取率、RQD值、平硐或钻孔的波速测试等,其绘制的基本过程与历时曲线类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对上述数据做一点处理,现举例说明。表1为ZK1钻孔的RQD值与深度的对应关系表,为了绘制出RQD值随深度的变化曲线,现作如下的处理,见表2,从中可以发现一些规律。以下的过程与1中相同,绘制的图形结果见图5。

[快车下载]:

[快车下载]:

[快车下载]:

图5 RQD值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图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https://beian.mps.gov.cn/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12919号 广州半山岩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4274469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