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有6部分,解压就可以得到pdf版的书籍了
2;&!]2vo$ 今天网速太慢,后面的两部分发不了,改天再发!
t6a$ZN; 现在介绍一下这本书:
7/GL@H 本书是由我国三十多位著名工程地质学家共同完成的一部既代表当前学科发展水平又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著作。全书分4部分,共26章。
g RBbL1 第一部分论述了岩体、土体、水文地质、天然建筑材料等工程地质条件;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区域地壳稳定性、斜坡稳定性、围岩稳定性、地基稳定性、岩土体稳定性等具有普遍性、研究较多的工程地质间题;第三部分进行了水利水电、矿山、铁路、城市与工业、以及海港与近岸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评价,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该类建筑特有的工程地质问题和建筑场地的选择等,并对环境工程地质评价做了总体论述;第四部分为各种勘察技术方法,着重于我国创新改进的技术方法,以及引进的新技术、新方法在我国成功应用和取得显著效果的实例。
F=r`'\JV[ 本书可供从事工程地质研究和工程建设的科技人员,高校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参考。
f4r)g2Zb[ 目录
mZ}C)&,m2 前言
rv;is=#1 第1章 绪论 …………………………………………………………………… 张咸恭(1)
RoeLf Ow 1.1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 (1)
%P`w"H,v3# 1.2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4)
Jyo(Etp 1.3 工程地质学的任务与实际意义 ……………………………………………………(7)
njg\y 1.4 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 (9)
B{\qYL/~ 1.5 本书的理论体系与特色 ……………………………………………………………(13)
nZ8f}R!f: 第2章 工程地质条件的形成 ………………………………………………… 张倬元(14)
fVx_]5jM 2.1 概 述 ………………………………………………………………………………(14)
Q2nqA1sRk 2.2 工程地质条件形成及其控制因素 …………………………………………………(15)
X6k-a; 2.3 中国工程地质条件概述………………………………………………………………(21)
+EE(d/f 2.4 中国工程地质条件的组合类型及某些典型组合的特征 ……………………… (33)
i :Sih"= 第3章 岩体工程地质 …………………………………………………许 兵 王思敬(36)
El4SL'E@ 3.1 概 述 ………………………………………………………………… …………(36)
.YxcXe3# 3.2 岩体工程地质特性的形成 …………………………………………… …………(37)
'(!U5j 3.3 岩体结构的研究及起力学模型 ……………………………………………………(46)
nh?~S` 3.4 岩体质量评价 ………………………………………………………………………(59)
{;E]#=| 第4章 土体工程地质 ………………………………………孔德坊 李生林 唐大雄(63)
9 `z^'k& 4.1 基本原理 ……………………………………………… …………………………(63)
&24$*Oe 4.2 土的物理组成 ………………………………………………………………………(64)
j]bNOC2.L 4.3 土的结构 ……………………………………………………………………………(69)
>}'WL($5U 4.4 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76)
4oA9|}<FR 4.5 土的工程地质分类 …………………………………………………………………(81)
w-?|6I}T 4.6 中国土的区域分布和特殊土的研究 ………………………………………………(85)
ua]?D2 第5章 地应力 …………………………………………………………………孙广忠(97)
ry!0~ir 5.1 地应力的分布规律 …………………………………………………… …………(97)
r0/o{Y|l6 5.2 高地应力地区和低地应力地区的地质标志 ………………………………………(99)
o%.0@W 5.3 地应力测量 ………………………………………………………………………(100)
qjI.Sr70 5.4 地应力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 ……………………………………………………(101)
c},wW@SF2W 第6章 水文地质条件 …………………………………………………………李智毅(104)
8bI;xjK^Q 6.1 概 述 ………………………………………………………………………………(104)
UgAG2 6.2 水在岩土空隙中的赋存 …………………………………………………………(105)
gPzp/I 6.3 地下水类型 ………………………………………………………………………(107)
f$p7L.d< 6.4 地下水的渗流 …………………………………………………………………… (112)
xA {1XS} 6.5 空隙水压力和渗透压力 …………………………………………………………(119)
m0_B[dw 6.6 地下水的水质 ……………………………………………………………………(122)
Bn?MlG;aA 第7章 物理(自然)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 …………………………………… 张倬元(124)
!:|[?M.` 7.1 概 述 ………………………………………………………………………………(124)
7$jO3J 7.2 泥石流 ……………………………………………………………………………(125)
~zD*=h2C 7.3 喀斯特及地面塌陷灾害 …………………………………………………………(139)
5x1_rjP$| 第8章 天然建筑材料 …………………………………………………………林仁惠(152)
"R9^X3; 8.1 天然建材的质量要求 ………………………………………………………………(152)
kV:C=MLI 8.2 天然建材的储量计算 ………………………………………………………………(160)
XX|wle1Kg 8.3 建材开采运输条件的研究 …………………………………………………………(163)
'Bb@K[=s 第9章 区域地壳稳定性问题工程地质分析 …………………………胡海涛 刘传正(166)
A.@Af+ 9.1 概 述………………………………………………………………………… …(166)
k}$k6Sr" 9.2 区域地壳稳定性的相关因素 ………………………………………………………(167)
W9%B9~\G;+ 9.3 区域地壳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176)
11jDAA(| 9.4 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分级分区评价 …………………………………………………(181)
PHHX)xK 9.5 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工作步骤 …………………………………………………(183)
U)y~{E~c34 9.6 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185)
yNkE> 第10章 斜坡稳定性问题工程地质分析 …………………………………… 王兰生(186)
-y5Zc?e 10.1 概 述 ………………………………………………………………………………(186)
O| zLD 10.2 斜坡的变形与破坏…………………………………………………………………(188)
Zk#?.z} 10.3 斜坡破坏后的运动学………………………………………………………………(194)
Z4aK 10.4 斜坡稳定性与内外营力的关系……………………………………………………(200)
P|{Et=R`1 10.5 斜坡稳定性评价预测系统及对策…………………………………………………(207)
Eh*t;J=O 第11章 地下建筑围岩稳定性问题的工程地质分析 ……………………… 王士天(216)
q26%Z)'nf 11.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216)
<=7N2t)s4 11.2 地下开挖引起的围岩应力重分布…………………………………………………(216)
96.Vm*/7 11.3 围岩的变形与破坏…………………………………………………………………(220)
ps=+wg?] 11.4 地下建筑围岩稳定性评价…………………………………………………………(225)
g7),si* 11.5 维护地下建筑围岩稳定性的措施与经验…………………………………………(237)
s#2<^6 第12章 地基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 陈志德(239)
y.m;4(( 12.1 概 述 ………………………………………………………………………………(239)
Pu7cL 12.2 松软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241)
JU\wvP5j 12.3 松软土地基的压缩和沉降…………………………………………………………(246)
.e8S^lSl 12.4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257)
I'%(f@u~ 第13章 动力条件下岩土体稳定性问题的工程地质分析 王思敬 肖树芳 陈建平(265)
jtFet{ 13.1 动荷载下岩土力学特性…………………………………………………………(265)
LwL\CE_6+ 13.2 岩体爆破的结构效应………………………………………………………………(270)
zgR@-OtFZ 13.3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274)
Gaxa~?ek 第14章 水利水电建筑地区工程地质评价 张咸恭 王肖宜 王思敬 李美志 宋克强(282)
n]+v Eu| 14.1 水库地区工程地质价………………………………………………………………(282)
>iIUS 14.2 坝址地区工程地质评价……………………………………………………………(295)
VG+WVk 14.3 坝址选择的工程地质研究…………………………………………………………(319)
OP}8u"\Z 第15章 矿山地区工程地质评价……………………………………………… 孙广忠(325)
</B5^} 15.1 概 述 ………………………………………………………………………………(325)
Y%iimbBY| 15.2 露天开采中的工程地质问题评价…………………………………………………(325)
ZRr S""V 15.3 井工开采中的工程地质问题评价…………………………………………………(332)
,H+LE$= 15.4 矿山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评价………………………………………………………(336)
C;_*vi2u 第16章 铁路建筑地区工程地质评价 ………………………蒋爵光 李秉生 郑象铣(341)
+HxL>\ 16.1 概 述 ……………………………………………………………………………(341)
7gY^aMW 16.2 区域地质背景与线路方案的选择 ………………………………………………(342
NDaM;` 16.3 不良地质地段的铁路定线及工程处理措施 ………………………………… (348)
A7X-),D 第17章 城市与工业建筑地区工程地质评价 …………………… 顾宝和 魏 琅(363)
6
SosVE>Z 17.1 概 述 ………………………………………………………………………………(363)
KB^i=+xr 17.2 由地震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评价………………………………………………(366)
t4E= 17.3 由加载和开挖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评价………………………………………(370)
]\_T 17.4 由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评价……………………………………(377)
byUz 17.5 由废弃物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评价……………………………………………(385)
L_4ZxsIv 第18章 海港及近岸建筑区工程地质评价……………………………………孙玉科(391)
;\gsd'i 18.1 海洋工程地质工作的几个重要问题……………………………………………(391)
b 7%O[ 18.2 中国海岸与近海海洋环境……………………………………………………(394)
' y9yx[P 18.3 海港工程地质评价……………………………………………………………(398)
"t\gkJyK 18.4 海港工程地质勘察…………………………………………………………(405)
FTfejk! 第19章 环境工程地质评价 ……………………………………………王思敬 戴福初(408)
"TgE@bC 19.1 概 述 ………………………………………………………………………………(408)
P Zc{wbjp& 19.2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409)
wRi` L7 19.3 环境工程地质评价系统 ………………………………………………………… (413)
xHMbtY 19.4 城市建设工程地质环境评价实例………………………………………………(417)
`!$I6KxT 第20章 工程地质勘察基本问题 …………………………………张咸恭 李智毅(421)
:x<'>)6 20.1 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421)
=P.m5e< 20.2 工程地质勘察阶段………………………………………………………………(422)
d|8iD`sZz 20.3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方法…………………………………………………………(424)
YN@4.&RP 20.4 中国工程地质勘察的历史沿革…………………………………………………(426)
fsDwfwil* 第21章 工程地质测绘与遥感技术的应用 ………………张倬元 黄鼎成 聂德新(429)
o>'1ct 21.1 概 述 ……………………………………………………………………………(429)
H!NyM}jsr 21.2 工程地质测绘研究内容、测绘范围、比例尺和精度要求……………………(430)
vHz]-Q-|9 21.3 遥感图象在工程地质测绘中的应用…………………………………………(434)
Sn lKPd 第22章 工程物探与工程地质勘探…………………… 赵永贵 漆富冬 李智毅(440)
yHL5gz@k 22.1 工程地球物理方法……………………………………………………………(440)
'9#O#I&J 22.2 工程地质勘探…………………………………………………………………(458)
j7M[]/| 第23章 工程地质测试……………………………………………………… 孙广忠(468)
[# '38 23.1 工程地质测试内容……………………………………………………………(469)
CL-mt5Kx#7 23.2 工程地质测试原理及设计……………………………………………………(469)
P5*~Wi` 23.3 测试方法与技术…………………………………………………………………(471)
<_tkd3t#W 23.4 测试结果工程地质分析原理………………………………………………………(473)
:W\xZ 第24章 检测反分析及预测…………………………………………………杨志法(477)
Cp@'
k;( 24.1 检测反分析及预测工作的必要性………………………………………………(477)
$MT'ZM 24.2 检测原理方法及其实践…………………………………………………………(478)
~yvOR`2Gg 24.3 反分析原理方法及其应用………………………………………………………(485)
~<, QxFG5 24.4 检测数据分析和工程预测研究……………………………………………………(489)
Q/,jv5 第25章 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 王兰生 黄润秋 (491)
bqt*d)$ 25.1 工程地质模拟试验…………………………………………………………………(491)
=NHzh! 25.2 工程地质数值模拟…………………………………………………………………(496)
lV0\UySH 第26章 工程处理 ………………………………………………………………常士骠(506)
2"~QI xY= 26.1 概 述 ……………………………………………………………………… (506)
uM^eoh_ 26.2 充分发掘天然地基的游势 - 深圳上海宾馆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 ……… (506)
4,|A\dXE 26.3 深基坑锚拉防护桩杆层位布置设计 - 京城大厦基坑护坡桩设计实例 … (508)
02~+$R]L 26.4 "双眼镜"工法的提出和实践 - 北京地铁西单车站施工方案的选择 ………(413)
'`*{ig 26.5 高压劈裂注浆和长管棚法技术的应用 - 南岭隧道岩溶突水涌泥地质灾害整治
e:~r_,K …………………………………………………………………………… (516)
!awfxH0 26.6 滑动边坡整治 - 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厂房区高边坡稳定治理 ………………(520)
8,,$C7"EP 26.7 坝基断层处理 - 黄河龙羊峡水电站大坝坝基断层处理 …………………… (525)
?5<Q+G0r 参考文献 ………………………………………………………………………………(530)
[ 此帖被lanneret在2009-04-27 13:5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