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7月3日)上午通报了本市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在建商品房倾倒事故原因调查情况。专家组于6月28日提出了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为真实、全面、客观地查清事故情况,专家组分勘察设计、水文地质、施工工况、检测等四个小组,对事故发生的工程技术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复核。
jTfi@5aPY 4\6:\ 7月2日,在听取了检测、分析、复核结果汇报后,专家组提出了事故原因调查和技术分析的结论意见。主要原因是:
|1l&@#j!2 %2D17*eK 房屋倾倒的主要原因是,紧贴7号楼北侧,在短期内堆土过高,最高处达10米左右;与此同时,紧邻大楼南侧的地下车库基坑正在开挖,开挖深度4.6米,大楼两侧的压力差使土体产生水平位移,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导致房屋倾倒。
~{M@?8wi l E^*t`+ 上海塌楼事故发生后,迅速传遍了全球!本人所在的澳大利亚S工程有限公司也不例外。我们公司是一家以能源、资源、矿山、水利、环境、土木等为主的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类似于国内的设计院。本人所在的团队就是专门从事岩土工程设计和咨询的,目前项目主要来源于国际石油巨头BHP。我作为一名岩土工程师,专门从事地基处理、基础、堤防等设计多年,对事故进行了一下通俗的简化分析计算: VFSz-<L g~!$i`_b 由于我国东南沿海软土比较多,不妨假设该小区土质还不错,那么,
P"F{=\V1`< Us-A+)r*! 假设软土参数如下:
^=0$ 凝聚力 15 kPa
]'k[u 摩擦角 28 度
sofu 饱和容重 18 kN/m3
_]=9#Fg7{ 水平系数 0.5-1 -
Yj|]Uff8O P'tMu6+) 结合专家意见和现场图片确定: 9P.(^SD][z Z>2]Xx%
\ 南侧开挖深度 4.6 m
K%gP5>y*9> 北侧堆土高度 10 m
LeHiT>aX! 东西方向桩间距 4 m(可能还更大)
s4$X 南北方向每排桩数 5-6 根(局部根本没有5根,可能更少)
7F(5)Utt V7C1FV2 取东西向1米土条为计算单位:
NR4Jn?l{ 1、开挖后产生的水平推力 = 0.5*18*4.6*4.6*1 = 190 kN/m
%hINpZMr 2、堆土产生水平推力 = 18*10*1*4.6 = 828 kN/m
/K|:9Q$K6 那么,水平推力总和为 = 90+828 = 1018 kN/m(101吨)
TsHF
tj9S O!^; mhy" 假设东西向桩间距为4米,那么东西向4米范围内,5-6桩需要承受的总的水平力为1018*4 = 4074 kN(407吨),即单桩679kN(67吨)!!!
0^#DNq*NQ 因为是雨季,软土有效水平抵抗力(抗拉能力)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因为开挖和堆土所产生的水平力全部由桩来承担,相当于每根桩需承受的水平力为679kN(相当于67吨)这是对于该工程所用的PHC桩根本不可能达到的!!!也就是书,事故发生直接原因就是施工不当,过大的压力差导致了过大的水平位移,过大的水平力,远远超过了桩基础的抗剪(抗侧)能力!
J?%}=_fsa %8w9E= 正常情况下,桩基础是用来承受竖向荷载,它的水平承载能力(抗拉能力)只有竖向的的1/10,1/20或者更少。该工程用的是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桩),单桩承载力可达数十吨,目前应用比较多,从房屋基础竖向受载的角度来看确实是够了,但是,水平承载能力远远达不到67吨!!!
?4G(N=/& S;=_;&68? 后记: \zu}\{
本人所在的岩土工程设计团队有个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桩基础工程专家(早年获得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博士学位,后来曾做过印尼一家大学的教授、副校长,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移民澳大利亚),今天在和我讨论玩上海塌楼事件后,也讲述了若干年前在印尼首都发生的一宗已建高楼倒塌事故,主要原因是半边基础下的软土发生了严重塌陷,最终导致了大楼的整体倾覆,所幸的是,大楼是慢慢倒下的,所有居民有足够的时间疏散,没有一人伤亡![ 此帖被augeo在2009-07-05 22:1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