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我自己以前勘察报告中的一名原话,看能不能起参照作用
8.4.4.1 盾构段抗浮和防水
(1) 结构抗浮与抗浮力
本区间结构设计抗浮应按最不利地下水位情况进行抗浮稳定验算,初步验算时,地下水位按地表下4.0m考虑,其稳定性应能够满足施工阶段和营运阶段抗浮稳定要求。由于隧道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深部承压水对结构底面以下土层不存在突涌可能性,区间的抗浮力初步按隧道体积乘以水的密度,并乘以规定的安全系数确定。
(2) 防水措施
由于拟采用盾构法施工,防水措施主要从结构及施工方面来进行,如采用高精度、低渗透的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前提下,设计制作特定结构形式的框形橡胶圈,管片接缝满足衬砌接缝防水要求等。区间隧道盾构进出口、联络通道等是防水设计的重点,建议采取冻结或高压注浆等处理措施,以确保盾构施工顺利进行。
2:
(3) 基础抗浮建议方案
根据场地地形、排水系统及区车站埋深情况,综合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水位及补排情况,明挖段抗浮水位按38.0m考虑。本工程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板,故基坑应进行抗浮验算,当地下水浮力大于上部结构荷载(按最不利组合)时,应采取抗浮措施。抗浮措施以抗浮锚杆或抗拔桩为宜。地下室施工中的排水工作应持续到上部结构荷载大于浮力时才能停止。根据场地岩土层工程性质、分布特征,建议抗浮措施采用抗浮锚杆或抗浮桩,其桩端持力层建议采用中风化岩层,抗浮锚杆锚固端应进入中风化基岩。抗浮方案宜综合考虑围护结构、车站结构及抗浮桩(锚杆)的共同抗浮。为提高抗拔承载力,可采用桩侧后压浆工艺。
3:这个问题太大了,根据具体水文地质条件和结构条件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