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711阅读
  • 15回复

[热点探讨]关于液化计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cdddd
 

发帖
52804
土币
396469
威望
5013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6-24
关于液化计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i2l/y,UX  
http://www.docin.com/p-1488588439.html XS=f>e1<W  
l-?#oy  
只提高地震作用或只提高抗震措施,二者的效果有所不同,但均可认为满足提高抗震安全性的要求;当既提高地震作用又提高抗震措施时,则结构抗震安全性可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Ytc)   
{wvBs87  
重点设防类需按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增加关键部位的投资即可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标;特殊设防类在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等专门研究。 !Wz4BBU8o  
*NCkC ~4  
本标准规定重点设防类提高抗震措施而不提高地震作用,同一些国家的规范只提高地震作用(10%~30%)而不提高抗震措施,在设防概念上有所不同:提高抗震措施,着眼于把财力、物力用在增加结构薄弱部位的抗震能力上,是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只提高地震作用,则结构的各构件均全面增加材料,投资增加的效果不如前者。 7[ZoUWx  
0^K2"De  
从以上的理解上,楼主是对的,但从6度提高到7度进行判别液化,作为勘察来,为设计和业主多提供了一个选项,假如需要提高抗震作用,设计也有一定的依据。液化沉陷敏感,对勘察来说,也不是我们所能准确确定的。所以提供7度时的液化判别也未尝不可,无需这么认真啊。 #MUY!  
离线cdddd

发帖
52804
土币
396469
威望
501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8-06-24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分类标准》(GB50223-2008)3.0.3条,重点设防类建筑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所以你这场地应按7度要求,需要判定液化判别,划分地基的液化等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4.3.2条,也包括了根据抗震设防类别和地基液化等级的要求,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以前出了个报告,有重点设防类建筑,本是6度区,就是按7度判别的,主要参照的是这条。 ;gLOd5*0  
http://www.geot.com.cn/netpx/bbs/viewarticle.asp?articleid=89221&classid=45 : -$TD('F  
GB50223第3.0.3条,只是提出要加强抗震措施,而不是提高地震的作用。这一点在条文说明上说的是很清楚的,见P25第4段。 9M-W 1prb  
离线cdddd

发帖
52804
土币
396469
威望
501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8-06-24
沉陷敏感不敏感,勘察人是不清楚的,设计人员比较清楚。我个人认为:由于地基的微小变形,可能造成上部结构的某些构件产生无限大的次应力,导致结构破坏,这样的结构可以定义成沉陷敏感的结构。反之,则不是。其实,设计人员也有一个不成文的经验,结构和构件尽可能的联成整体,提高建筑物的刚度。比如:在单独柱基中使用拉梁,把柱基联成一体。 =E-o@#BS  
GB50223-2015抗震设防烈度分类标准. }PM7CZSq  
https://www.taodocs.com/p-45215340.html m -0EcA/  
离线cdddd

发帖
52804
土币
396469
威望
501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8-06-24
6度区一般属强震的远震区,地震波的特点是频率低,周期长,一般饱水粉砂土不液化。 _;:_ !`  
R<%{I)  
2.从建筑物受地震作用的影响来看,除震中外,建筑物主要受水平剪力作用破坏,提高建筑物的抗剪强度即可。 m=Mk@xfQ#  
t:xTmK&vt  
3.风成的松砂,在没用水的作用下,如受震动,也会发生沉陷,这样的地基我们如何评价液化?如何执行抗震规范4.3.1条? D-O{/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4.3.2条,也包括了根据抗震设防类别和地基液化等级的要求,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hh2&FI  
抗震规范4.3.1条,如果是对液化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还是需要进行液化判别的。 ] mK{E~Zll  
离线cdddd

发帖
52804
土币
396469
威望
501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8-06-24
离线cdddd

发帖
52804
土币
396469
威望
501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8-06-24
地震液化判定 Wt=@6w&  
http://www.doc88.com/p-0701461494882.html UnEgsf N  
离线cdddd

发帖
52804
土币
396469
威望
501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8-06-24
地震系数(seismic coefficient)是地震时地面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以K表示,是确定地震烈度的一个定量指标。可以用于抗震强度验算、抗震试验和工程设计等。当地震时,假设建筑物为刚性体,并承受一个均匀不变化水平加速度,此时的地震力在物理意义上是建筑物自身的惯性力。 AE Elaq.B  
\~zm_-Hw@Y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5.1.4条采用加速度反应谱计算地震作用。取加速度反应绝对最大值计算惯性力作为等效地震荷载F,F=αG,α为地震影响系数,G为质点的重量。规范中用曲线形式给出了α的确定方法,α曲线又称为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eX!yIqAR  
α为地震影响系数,是多次地震作用下不同周期T,相同ζ阻尼比的理想简化的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加速度反应与重力加速度之比,是多次地震反应的包络线,是所谓标准反应谱或平均反应谱。它是两项的乘积即地震系数k(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和结构物加速度的放大倍数β(结构反应加速度反应谱 与地震动最大加速度 之比)。α:地震影响系数,α(T)=S a(T)=K ×β(T), S a(T)为加速度设计反应谱,K为地震系数K=a/g,β(T)为放大系数谱。  a3a:H  
离线cjz06

发帖
40474
土币
840
威望
3208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8-06-24
谢谢LZ。。。
Welcome to beijing!
离线riversun

发帖
433
土币
4799
威望
1447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8-07-26
不太明白要讨论什么问题,是哪个文章吗?
离线cdddd

发帖
52804
土币
396469
威望
501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9-12-23
公路桥梁应根据路线等级及桥梁的重要性和修复(抢修)的难易程度,分为A类、B类、C类、D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A类桥梁是指单跨跨径超过150m的特大桥,B类桥梁是指除A类以外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桥梁及二级公路上的大桥、特大桥等,C类桥梁是指除A、B、D类以外的公路桥梁,D类桥梁是指位于三、四级公路上的中桥、小桥。 d(| 4 +^>  
离线cdddd

发帖
52804
土币
396469
威望
501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20-10-10
为什么细砂比粗砂容易液化? nGTqW/k[+s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9372038 V9  EC@)  
因為細砂孔隙少,透水率低,排水速度慢。在突發荷載增加下,總應力增加,而由於下不能及時排水,內水壓力也相應變大,更容易發生液化。相反,粗砂排水快,不存在這個問題。 S@4bpnhK  
什么叫沙土液化?有什么危害 |Y2n6gkH[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789432.html V<KjKa+sG  
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有哪些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798588866606235387.html *r6v9  
[请教]请问饱和砾砂一定要判液化吗? eYv+tjIF  
https://bbs.yantuchina.com/read.php?tid=272317 F5w=tK  
离线cdddd

发帖
52804
土币
396469
威望
501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21-10-20
[急切求助]关于《桩规》中,桩侧液化土层折减问题 _2<d6@}  
5.3.12条最后两行说的很清楚呀 Dwah_ p8  
https://bbs.yantuchina.com/read.php?tid=328095 u4:6zU/{  
[请教]关于地基土液化地下水位的问题 ?a~#`<  
https://bbs.yantuchina.com/read.php?tid=327857 S$nEflcz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